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ional Disparity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Economy 被引量:40
1
作者 WANG Shuxin HE Yuanqing +2 位作者 WANG Xueding ZHU Guofeng CAO Weih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6期715-722,共8页
Comprehend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economy is im- portant to make effective policies that will help inbound tourism develop harmoniously and shrink regional disp... Comprehend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economy is im- portant to make effective policies that will help inbound tourism develop harmoniously and shrink regional disparit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regional disparity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economy during 1996-2008 with the methods of a-convergence, club convergence and r-converg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inbound tourism receipts per capita (ITRPC) of the whole country,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presented the rapid increasing trend; 2) ITRPC of the whole country was characterized by convergence; 3) the eastern region presented club con- vergence, but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did not show this trend; 4) the star-hotel levels and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per capita had a same trend to growth rates of ITRPC, promoting inbound tourism de- velopment,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among the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5) but the proportion of employed person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accounting for total popul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erti- ary industry accounting for GDP had a reversal trend to growth rates of ITRPC, shrinking the provincial disparity in inbound tourism economy, 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eveloped provinces and the developing provinces.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ing provinces to speed up inbound tourism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bound tourism receipts regional disparity a-convergence club convergence fl-convergence china
下载PDF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被引量:4
2
作者 HAN Zhiyong LI Tao LIU Ximei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1年第1期56-67,共12页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transitioning to a low-carbon economy ar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for human sustainability. Since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high carbon emissions, international travel makes a substantial...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transitioning to a low-carbon economy ar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for human sustainability. Since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high carbon emissions, international travel makes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To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travel on carbon emissions and develop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inbound tourism in China’s 30 provinces between 2007 and 2017. In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s and spatial models are adopted to reveal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inbound tourism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from 2007 to 2017. While the carbon footprint increased by 1.94-fold, from 5.623 million tons to 10.8809 million tons, it presented obvious fluctuations by initially increasing rapidly and then dropping sligh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various tourism components on the carbon footprint, transportation and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ccount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variations in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inbound tourism in most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were not very extreme, but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stable state. In the spatial dimension,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tends to decrease from the southeast to the northwest. The highes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s in Ningxia and the lowest is in Liaoning. Based on these results,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s in some major cities and provinces for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footprint inbound tourism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ina
原文传递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及时变效应
3
作者 王娟 魏荣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40,共7页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产生正负向交替变化的非对称影响。基于计量模型从我国入境旅游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视角,考察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1997—2021年省域层面...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产生正负向交替变化的非对称影响。基于计量模型从我国入境旅游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视角,考察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1997—2021年省域层面的入境旅游流量和收入的影响及时变效应。研究发现: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和流量均独立存在负面影响,且前者更为显著。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在响应方向、强度和时长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入境旅游 旅游收入 旅游流量
下载PDF
我国入境旅游流循环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马丽君 欧阳旻 梁逍遥 《旅游导刊》 2024年第5期76-109,共34页
本研究收集了我国2019年入境旅游流的有关数据,构建入境旅游流循环分析指标,利用自然断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分析法,揭示我国入境旅游流循环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存在117个省际入境旅游流循环、25个经济区间入境... 本研究收集了我国2019年入境旅游流的有关数据,构建入境旅游流循环分析指标,利用自然断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分析法,揭示我国入境旅游流循环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存在117个省际入境旅游流循环、25个经济区间入境旅游流循环以及7个经济区内入境旅游流循环,涉及26个省区市。(2)入境旅游流循环强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东高西低”,流量规模匹配度呈“高分散、低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高、中、低3个等级的流向偏好匹配度均集中在中东部地区。(3)省际、区域间、区域内入境旅游流循环类型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入境旅游流循环的强度、流量规模匹配度、流向偏好匹配度不高,反映了我国入境旅游流循环质量不高,有待提升。(4)入境旅游流循环网络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网络密度较低。(5)交通便捷程度、对外经济贸易、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接待能力均是影响入境旅游流循环的重要因素,各因素对入境旅游流循环强度、流量规模匹配度和流向偏好匹配度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游流循环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
5
作者 王兆峰 邱梦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8,共13页
科学研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异规律和动态演化特征,对推进入境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重心—标准差椭圆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识别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异及其动态演化规律,... 科学研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异规律和动态演化特征,对推进入境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重心—标准差椭圆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识别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异及其动态演化规律,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析入境旅游流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入境旅游流整体呈缓慢增长态势,变异系数和相对基尼系数呈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表明研究区入境旅游流相对差异总体较为平稳。空间上呈显著集聚特征,但高低集聚区渐趋缩小,入境旅游流分布日益空间均衡化;入境旅游流重心轨迹呈“东南—西北”移动趋势,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流增长速度较快;标准差椭圆主要位于长三角中部偏东地区,椭圆面积样本末期大于样本初期,东部是入境旅游发展的主要区域,入境旅游流发展的溢出效应逐渐增强。入境旅游流存在显著的“状态锁定”和“俱乐部趋同”现象,整体有序向高水平方向跃迁,与高值区为邻自身向上转移的概率将增大。入境旅游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旅游基础设施是推动本地及邻地入境旅游流增长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条件显著促进本地入境旅游流增长,对邻地的溢出影响则显著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时空演变 空间溢出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中老铁路开通后云南入境文化旅游研究——以泰国入境旅游者为例
6
作者 周炜义 李剀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通过梳理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云南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中老铁路相关旅游研究、东南亚各国入境旅游研究四个方面,探究中老铁路开通背景下,云南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及相关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各国文化交流... 通过梳理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云南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中老铁路相关旅游研究、东南亚各国入境旅游研究四个方面,探究中老铁路开通背景下,云南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及相关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云南省作为我国辐射东南亚的中心,应大力发展本省特色文化旅游,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平衡点,兼顾外国旅游者与本国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此外,云南藏传佛教与东南亚佛教一脉相承,随着中老铁路开通,泰国在我国入境旅游中体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文化旅游 云南 入境旅游
下载PDF
中国香港与内地入境旅游市场演化特征与差异
7
作者 齐文权 石张宇 《江苏商论》 2024年第5期47-50,77,共5页
入境旅游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旅游吸引力、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为科学探究中国香港和内地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基于改进的“旅游O-D”优化模型,本文从内外双视角、多维度指标对比分析两地入境客源市场的集中化和多样性特征与差异。结... 入境旅游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旅游吸引力、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为科学探究中国香港和内地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基于改进的“旅游O-D”优化模型,本文从内外双视角、多维度指标对比分析两地入境客源市场的集中化和多样性特征与差异。结果显示,从内部来看,两地市场集中度均较高,但中国香港仍在不断小幅提升;内地则有所降低即多样化程度提高。两地互为对方首位市场,客源地重叠度较高,但中国香港过度依赖内地市场。从外部来看,两地“高高”“高低”市场特征相似,互为双方的双高市场,“高低”市场全为欧美国家,“低高”市场主要为中国澳门和日、蒙、菲等亚洲国家。从内外部结合来看,两地双高市场变动不大,内地一直为中国香港唯一的双高市场,而中国港澳台、韩长期为内地的双高市场,两地均无“高低”市场,双低市场数量均占比过大。市场集中化与多样性战略并无优劣之分,还要重视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增长能力。内地和中国香港入境旅游在提升质量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规模数量的增长,加强合作,共拓客源,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经内地访港或经港访内地,提高外国游客总量,优化外国客源市场结构,推动中国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市场 集中化与多样性 差异 内地 中国香港
下载PDF
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93
8
作者 李振亭 马耀峰 +1 位作者 李创新 张佑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
以1990—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入境旅游流流质的概念并对中国近20年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占世界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以1990—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入境旅游流流质的概念并对中国近20年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占世界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达5.3%;中国入境旅游流流质总体偏低,但在逐年稳步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其增长速度超过流量的环比增速.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流质在个别年份受特殊事件影响呈现负增长,但很快便反弹,不会改变其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中国入境旅游流 流量 流质
下载PDF
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演化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小娟 陈磊 +2 位作者 胡静 龚箭 付琼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8,共5页
以1995--2012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为基础,对浙江省及其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演化及匹配度变化进行分析。浙江省入境旅游流量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流质整体下降,二者反向发展,2003年是流... 以1995--2012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为基础,对浙江省及其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演化及匹配度变化进行分析。浙江省入境旅游流量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流质整体下降,二者反向发展,2003年是流质和流量变化的重要拐点。在流量方面,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市场份额呈现3种态势:逐渐降低型,稳步上升型,起伏不定型;在流质方面,丽水市入境旅游流流质稳居第1位且高于3.00,其他各市流质均在0.50~2.00之间波动起伏。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匹配结构不断优化,同步双高型城市、同步中间型城市数量增加,匹配偏离型城市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流量 流质 匹配度 浙江省
下载PDF
基于STSM的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结构特征分析——以中国入境旅游六大典型区域为例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1 位作者 郑鹏 亢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6,共7页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部表现为"等级式"集散模式,在中国西部表现为"等级式"与"接触式"并存的集散模式;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空间集中性十分突出,且集聚源区域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呈现高度重合性,尤其六大典型区域之间的互动关联极其显著;中国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空间的梯级差异化特征鲜明,整体呈现"东—西递进式"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移态矩阵 入境旅游流 集聚与扩散 地域结构 入境旅游典型区域
下载PDF
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平衡点转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48
11
作者 张佑印 马耀峰 +1 位作者 马红丽 顾静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5,共5页
以北京为集聚扩散点,借助杠杆原理,本文分析了1996~2006年北京与我国15个热点旅游省市双向入境旅游流平衡点动态转移规律。结果表明,15条旅游流中流动强度最大的是北京←→上海、北京←→广东两条入境旅游流,集聚扩散流平衡点的总... 以北京为集聚扩散点,借助杠杆原理,本文分析了1996~2006年北京与我国15个热点旅游省市双向入境旅游流平衡点动态转移规律。结果表明,15条旅游流中流动强度最大的是北京←→上海、北京←→广东两条入境旅游流,集聚扩散流平衡点的总体转移规律呈现出逐年向北京趋近的态势;从转移幅度来看,近距离和远距离对流省市与北京之间的平衡点向北京转移的幅度大于中距离对流省市,总体呈现出“U”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杠杆原理 北京市 动态转移规律
下载PDF
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41
12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李振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0-456,共7页
基于1997~2010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及入境旅游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从共时性与历时性2方面分析了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演变过程,并... 基于1997~2010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及入境旅游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从共时性与历时性2方面分析了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演变过程,并对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时空差异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部六省集聚与扩散指数均呈现波动演变趋势;江西省入境旅游流集聚能力及外部依赖性最强、河南省次之、山西省为第三位、湖北省为第四位、安徽省为第五位、湖南省为第六位;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扩散能力及外部依赖性最强、山西省为第二位、江西省为第三位、湖南省为第四位、湖北省为第五位、河南省为第六位;中部六省是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入境口岸旅游流扩散的重要"二次目的地";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入境口岸是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重要"二次客源地";入境旅游流不仅存在"东-西"递进演化规律,中部六省内部之间同样存在入境旅游流集聚与扩散现象,资源禀赋效应与距离衰减规律仍然发挥作用;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来源地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具有显著的互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集聚与扩散 时空演变 中部六省
下载PDF
中国入境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马耀峰 张佑印 +3 位作者 白凯 李君轶 程圩 刘宏盈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6,105,共6页
在心理测试量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实验,归纳,演绎推理,行为意象图,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从游客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文化行为切入,研究中国热点城市日韩、北美、东南亚、欧洲客源市场游客的行为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构建主要群体... 在心理测试量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实验,归纳,演绎推理,行为意象图,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从游客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文化行为切入,研究中国热点城市日韩、北美、东南亚、欧洲客源市场游客的行为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构建主要群体入境游客的旅游行为模式,发现了入境外国游客旅游选择偏好、时空动态规律;探讨旅游决策的主导模式、范式和影响决策的可控因素;研究"文化边际域"中的跨文化冲突特征和旅游认知预期衰减效应模式;揭示了旅游意愿评价、旅游感知评价数量模型和四种不同群体游客文化交互模式。并提出了适应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的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入境外国游客 行为模式
下载PDF
北京入境旅游流分级扩散模式及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41
14
作者 张佑印 顾静 +1 位作者 马耀峰 黄河清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7,共8页
在总结我国入境旅游流空间流动模式的基础上,依托市场调查和权威部门统计数据,以北京入境旅游流为研究节点,对其分级扩散模式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从结果来看,北京入境旅游流的一级扩散受到旅游者动机及我国旅游形象的影响,主要流向... 在总结我国入境旅游流空间流动模式的基础上,依托市场调查和权威部门统计数据,以北京入境旅游流为研究节点,对其分级扩散模式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从结果来看,北京入境旅游流的一级扩散受到旅游者动机及我国旅游形象的影响,主要流向陕西、上海、辽宁和广东等省市;北京入境旅游流的二级扩散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特征,一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二级扩散旅游流主要流向为直接出境,二是西部内陆地区的旅游流主要扩散方向为东部沿海口岸省市;总体来看,目前以北京为口岸的入境旅游流还依托着我国传统的精品旅游线路进行扩散和流动,其他新兴目的地对入境旅游流的吸引作用还相对较弱;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主要受到内驱力、推力、拉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其中内驱力最为明显,而随着旅游流的扩散的不断延续一级时间的推移旅游流动力因素逐渐减弱,阻力因素不断增强,总体呈现出旅游流流势的距离、时间衰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入境旅游 旅游流 分级扩散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SNA的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倒二八”结构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郭峰 吴晋峰 +1 位作者 王鑫 李蕾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通过构建西安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和宏观联系的视角,研究西安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从中揭示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倒二八"结构的成因,提出尽快提高西安的... 通过构建西安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和宏观联系的视角,研究西安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从中揭示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倒二八"结构的成因,提出尽快提高西安的航空可达性,借机世园会撬动港澳台市场,与桂林、成都、昆明等西部城市联合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等扭转西安"倒二八"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的建议,为破解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倒二八"结构难题、拓展西安入境旅游市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入境旅游市场 旅游流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城市对
下载PDF
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323
16
作者 陈秀琼 黄福才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71-1280,共10页
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系数测量1990 ̄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时间尺度上的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990 ̄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逐渐缩小,变化速度变缓;地带内差异大于地带间差异,地带内差异是构成省际差异... 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系数测量1990 ̄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时间尺度上的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990 ̄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逐渐缩小,变化速度变缓;地带内差异大于地带间差异,地带内差异是构成省际差异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东部地带内差异是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总体上看,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20世纪90年代初居高不下,90年代中期急剧缩小,21世纪初持续下降,并有小幅波动;地带间差异除1991年和2003年急剧上升外,其余年份持续下降;东部地带内差异较大,但差异迅速缩小,中部地带内差异居高不下,变化明显,西部地带内差异较小,波动不明显。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有两个有意义的发现:一是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和经济差异逐渐加大的发展方向刚好是相反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起到调整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能起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二是中国入境旅游地带间差异逐渐缩小,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地带间差异却逐渐扩大,说明入境旅游在缩小地带间差异方面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域差异 时空变化 theIL指数 入境旅游 中国
下载PDF
西安入境旅游流与城市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59
17
作者 董亚娟 马耀峰 +1 位作者 李振亭 高楠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1,共4页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的过程,尽管期间有过波动,但总体态势趋向良性发展。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城市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旅游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基础和吸引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旅游环境来加强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旅游环境 耦合协调度 西安市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红波 曾文 +2 位作者 周叶青 李悦铮 江海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0-153,共4页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国沿海地区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9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可表明,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同时区际、区内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区位、产业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1991—2010 被引量:35
19
作者 王凯 易静 李皓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1991—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省际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在逐步收敛;进入新千年以来,尽管... 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1991—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省际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在逐步收敛;进入新千年以来,尽管相对差异仍在逐步缩小,但绝对差异有所扩大;我国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典型的非极化不平衡发展态势,局部地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新的次级入境旅游增长中心凸现,三大地带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调控区域差异、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客观看待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优化旅游产业的地域分工体系和重构区域旅游统筹发展战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域差异 时空变化 入境旅游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淑新 何元庆 王学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130,共8页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主流变化趋势;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和旅游资源水平在促进入境旅游经济分散化发展方面具有主导推动作用;而旅游业从业人员、第三产业比重和星级酒店水平阻碍了分散化趋势。基于此,提出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业均衡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集聚 分散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