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经通注》易学思想研究
1
作者 梁珂维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易经通注》作为清朝第一部官方易学著作,其政治地位和意义非比寻常。分析《易经通注》编纂始末及体例可以发现,其目的是以义理为宗、折衷众说,这与后来的《御纂周易折中》如出一辙。虽然它的学术观点与程朱理学一脉相承,却对理学易学... 《易经通注》作为清朝第一部官方易学著作,其政治地位和意义非比寻常。分析《易经通注》编纂始末及体例可以发现,其目的是以义理为宗、折衷众说,这与后来的《御纂周易折中》如出一辙。虽然它的学术观点与程朱理学一脉相承,却对理学易学有所改正。该书不完全赞同易为卜筮之书的观点,而提出其为圣人为人事设,这对反对空谈心性、倡导实学大有裨益。在治国方面,它提出统治者需先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怀利民之心,行利民之政,才能够匡正天下,这是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路。对《易经通注》的深入探究有助于还原清初易学之原貌,推进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易学 《易经通注》 傅以渐 内圣外王
下载PDF
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探析
2
作者 李博灵 赵永烈 +1 位作者 王丹萍 周晓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23-627,共5页
任、督、冲脉理论为奇经八脉理论的重要内容。王冰提出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学说,体现三脉之间的密切联系。以《黄帝内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分析以上两种认识。认为“一源三歧”为任、督、冲脉同... 任、督、冲脉理论为奇经八脉理论的重要内容。王冰提出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学说,体现三脉之间的密切联系。以《黄帝内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分析以上两种认识。认为“一源三歧”为任、督、冲脉同起于小腹深处肾下胞中,三脉浅出体表位置不同,受《针灸甲乙经》影响,针灸学教材认为三脉同出于会阴。《黄帝内经》认为任脉上循脊里、督脉少腹直上,故王冰认为任脉、督脉命名实为区别腹背阴阳,但冲脉与任脉、督脉循行并未重合。任、督、冲脉“异名同体”包含任、督脉的循行重合与冲、督脉生理病理密切联系两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脉 督脉 冲脉 一源三歧 异名同体 《黄帝内经》 《难经》 《脉经》 《针灸甲乙经》
下载PDF
试析仁义内外之辨 被引量:28
3
作者 庞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0,共3页
后世学者多用“人心内外”来解说告子的“仁内义外”。认为告子主张“仁爱之心生于内,而事物之宜(义)由乎外”;而孟子则相信“仁义礼智根于心”,“非由外铄我也”。因此,孟告争论的焦点是道德情操,特别是“义”德的发生问题。其实,这是... 后世学者多用“人心内外”来解说告子的“仁内义外”。认为告子主张“仁爱之心生于内,而事物之宜(义)由乎外”;而孟子则相信“仁义礼智根于心”,“非由外铄我也”。因此,孟告争论的焦点是道德情操,特别是“义”德的发生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判。告子所持的仁内义外说,不是说仁出于内心,义起于外物,不属于道德发生论的范畴,而只是叙说了仁义的施行范围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子 孟子 仁内义外
下载PDF
儒家“仁义内外之辨”的现代伦理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肖群忠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2,共7页
战国时期仁义内外之辨,告子主张仁内义外,孟子主张仁义皆内,自楚简发现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又重新进行了较多研究。仁义之"内外"含义,人心内外、门内门外、人我内外三种意思均有。仁义皆为内在的观点虽彰显了人的道德主体性,... 战国时期仁义内外之辨,告子主张仁内义外,孟子主张仁义皆内,自楚简发现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又重新进行了较多研究。仁义之"内外"含义,人心内外、门内门外、人我内外三种意思均有。仁义皆为内在的观点虽彰显了人的道德主体性,但忽视了道德的客观伦理精神。坚持仁内义外的观点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道德的人性主体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客观根源、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传统家族社会与现代公民社会道德精神的差异,正确认识仁义两种道德发挥作用的不同特点,从而调整道德思维和道德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仁义 内外 伦理 现代意义
下载PDF
外武内文:“明-蒙古”互动格局中的甘州二郎神信仰——以张掖《重建清源妙道真君庙碑》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乐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3-197,共5页
通过分析张掖《重建清源妙道真君庙碑》,本文将明代前期甘州二郎神信仰置于两个维度之下:一个是观念中的"华夷秩序"与现实中的边疆形势之间的差距;另一个是中原王朝"以夏变夷"思想在边疆地区的实践。笔者指出明代... 通过分析张掖《重建清源妙道真君庙碑》,本文将明代前期甘州二郎神信仰置于两个维度之下:一个是观念中的"华夷秩序"与现实中的边疆形势之间的差距;另一个是中原王朝"以夏变夷"思想在边疆地区的实践。笔者指出明代前期甘州二郎神信仰呈现出"外武"与"内文"的双重属性,这反映出官方重塑华夷秩序的用意与"文化化边"战略,根源在于传统的"天下观"与"以夏变夷"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武内文 二郎神信仰 华夷秩序
下载PDF
论“仁义内外”的两个理论维度对公共生活道德建设的启示
6
作者 王和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5-138,共4页
战国时期思想家们关于"仁义内外"的议题有两个重要的理论维度,一是道德情操何由发生的问题,二是仁与义的特征和施行范围的问题。前一维度由孟子奠基得到了传统道德哲学充分的理论关照,后一由"义"价值所发展的探究... 战国时期思想家们关于"仁义内外"的议题有两个重要的理论维度,一是道德情操何由发生的问题,二是仁与义的特征和施行范围的问题。前一维度由孟子奠基得到了传统道德哲学充分的理论关照,后一由"义"价值所发展的探究社会生活行为原理的研究却浅尝辙止,而这正是转型期的中国伦理学将对公共生活道德问题的探究置于优先地位而不得不重视的一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内义外 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道德
下载PDF
《周易参同契》卦爻涵义再探
7
作者 张其成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6,共5页
《周易参同契》以《周易》卦爻象数作为符号,既说明外丹炉火,又隐含内丹修炼。“乾坤”多数学者认为就是比喻外丹炉鼎和内丹人身,本文认为还比喻金丹练就的形象以及阳极盛和阴极盛之时的火候。“坎离”主要指外丹的铅汞药物和内丹的元精... 《周易参同契》以《周易》卦爻象数作为符号,既说明外丹炉火,又隐含内丹修炼。“乾坤”多数学者认为就是比喻外丹炉鼎和内丹人身,本文认为还比喻金丹练就的形象以及阳极盛和阴极盛之时的火候。“坎离”主要指外丹的铅汞药物和内丹的元精(元气)、元神,而没有表示火候的涵义。“八卦”主要用于表示火候,实际上只用六卦(除去坎离二卦)。“十二消息卦”表示人身能量流的阴阳变化,即炼丹火候的阴阳消长变化。《参同契》巧妙地借用了《周易》卦爻符号表示火候,从而解决了时空、质量、场的转换问题,构成时空统一的、可顺可逆的四维模式,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卦爻 内丹 外丹 《周易参同契》
下载PDF
时逸人《黄帝内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灵芝 农汉才 王致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9-452,共4页
时逸人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也是现代中医史上积极主张中医科学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研究,除了在当时的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也编写教材应用于讲学,现对其内经相关研... 时逸人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也是现代中医史上积极主张中医科学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研究,除了在当时的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也编写教材应用于讲学,现对其内经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总结。其《时氏内经学》一册作为教材使用,对《内经》原文采取原文、经义、讲解的形式予以详析,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中西汇通中的西医学理论注释相关条文,阐释条文中所蕴含的科学新义和原理,这种既兼有传统以经证经阐释条文的形式,又有结合西方医学知识揭示《内经》理论内涵的许多内容,呈现了对《内经》研究思路的多元化,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时氏内经学 时逸人
下载PDF
二程的理本体与心性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2-27,共6页
程颢以“天人一本”为根据,提出“心即理”“性即气”“性无内外”的心性论,强调“内外两忘”的定心方法,进而作到“学者先识仁,仁者与万物同体”。程颐建立了以理气观为基础的心性情理论,他提出了“性即理”“性为心之体,情为性之动”... 程颢以“天人一本”为根据,提出“心即理”“性即气”“性无内外”的心性论,强调“内外两忘”的定心方法,进而作到“学者先识仁,仁者与万物同体”。程颐建立了以理气观为基础的心性情理论,他提出了“性即理”“性为心之体,情为性之动”的心体用论,为朱熹的“心统性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一本 性无内外 学者先识仁 性即理 体用一源
下载PDF
以阐释为创造:中国传统释义学的一个特点——以何休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汝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63,167,共11页
《公羊传》以阐释为创造的做法在何休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何休对他之前的汉代公羊学作了创造性的总结,使公羊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何休释例,不是为了简单地总结和归纳《春秋》的义例,而是为了通过释例来阐发义理,提出他自... 《公羊传》以阐释为创造的做法在何休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何休对他之前的汉代公羊学作了创造性的总结,使公羊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何休释例,不是为了简单地总结和归纳《春秋》的义例,而是为了通过释例来阐发义理,提出他自己的公羊学思想。三科九旨的有关思想虽然前人也有提到,但何休却将它们系统地阐发为一套完整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理论,这是何休最大的理论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羊学 何休 大一统 张三世 异内外 释义学
原文传递
易修珍扶正化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丹 邵瑞萌 +1 位作者 高俊华 金凤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032-4034,共3页
文章介绍云南名中医易修珍教授应用扶正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疾病经验。易教授认为胞宫、胞脉瘀阻是该病主要病机之一,离经之血瘀阻胞宫胞脉,瘀久不散,病程绵长,正气进一步耗伤,引发瘀滞日重,反复投医不愈,正气耗损,终成难治顽疾。&qu... 文章介绍云南名中医易修珍教授应用扶正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疾病经验。易教授认为胞宫、胞脉瘀阻是该病主要病机之一,离经之血瘀阻胞宫胞脉,瘀久不散,病程绵长,正气进一步耗伤,引发瘀滞日重,反复投医不愈,正气耗损,终成难治顽疾。"扶正化瘀"治疗本病,消除病症治标,促进女性生理恢复正常治本。治疗予专病专方专药,临证配伍实现个性化治疗,内外合治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修珍 扶正化瘀 内外合治 子宫内膜异位
原文传递
《尚书·无逸》篇之哲理探微
12
作者 陈小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无逸》是一篇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它不仅蕴含着周公对成王训诫教化的礼治思想,而且还潜藏着极为深刻的哲理。首先,剖析周部族变迁史,发掘无逸精神的缘起和基本内涵。其次,究竟文本,解读作为文化意识和生命价值的无逸是如何可能,从而... 《无逸》是一篇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它不仅蕴含着周公对成王训诫教化的礼治思想,而且还潜藏着极为深刻的哲理。首先,剖析周部族变迁史,发掘无逸精神的缘起和基本内涵。其次,究竟文本,解读作为文化意识和生命价值的无逸是如何可能,从而明悉成王必须无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多视域融合,探究实现无逸的具体方法与次第,以求了悟内圣外王之道,明晰生命本然,超越逸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逸 礼德 文化意识 内圣外王 自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