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in Zun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1
作者 兰安军 王昌浩 +1 位作者 钟九生 秦微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6期1133-1137,共5页
Taking Zun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research area, the research performed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and elastic coefficient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 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 Taking Zun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research area, the research performed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and elastic coefficient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 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and to discuss the decision direction for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con- struction 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based land utilization both in Zunyi and the city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dicated extensive trend. The economy- based land utilization in Zunyi City, as well as in Huichun, Zunyi and Tongzi County presented intensive trend, however the other districts and counties were in extensive tendency. It concluded that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potential tapping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should be the first priority, otherwis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unbalanced be- tween different district and county in Zuny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lastic coefficient Spatial dynamicanalysis Zunyi City
下载PDF
平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类识别研究——基于江汉平原21个市县的熵权法评价研究
2
作者 林颖 张娴 +1 位作者 卢有朋 祝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8,142,共8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析与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批量识别城市建设用地,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上述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分类,揭示市级城市、省直管城市、县级城市等不同行政级别管辖差异下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异情况,为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熵权法 中心城区
下载PDF
郴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段文海 《中外建筑》 2023年第4期65-70,共6页
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郴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进行节约集约分析,研究总结得出节约集约存在“用地结构失衡、土地利用低下、产业聚集不够、节约政策不细、监管机制不严、节约意识不强”6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科学规划土地... 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郴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进行节约集约分析,研究总结得出节约集约存在“用地结构失衡、土地利用低下、产业聚集不够、节约政策不细、监管机制不严、节约意识不强”6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布局、大力推动土地内部挖潜、增加产业投入产出效益、出台节约集约细化政策、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宣传力度”6方面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通过进一步规范节约集约用地行为,增强节约集约用地理念,优化国土空间配置,完善功能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郴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郴州市 中心城区 建设用地 定性定量分析 节约集约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河北河间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春庚 《价值工程》 2023年第30期42-44,共3页
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作为本地生产要素最集聚、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是推动地方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河北河间经济开发区用地进行节约集约分析,剖析了河间经济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 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作为本地生产要素最集聚、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是推动地方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河北河间经济开发区用地进行节约集约分析,剖析了河间经济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通过规范节约集约用地行为,优化国土空间配置,有效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经济开发区用地结构持续优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河间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间市 经济开发区 集约利用
下载PDF
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测度分析 被引量:56
5
作者 姜海宁 陆玉麒 吕国庆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9,共8页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它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本文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从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经济联系强度等方面对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状况进行实际测度,定量分析其对外经济联系的空...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它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本文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从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经济联系强度等方面对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状况进行实际测度,定量分析其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等级层次性特征。结果表明: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差异明显,并且表现出按照一定的轴线发生联系,这种轴线的方向和路径具有一定规律性;上海对江浙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大,并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形成圈层结构分异;苏锡常经济圈内部经济联系紧密,南京和杭州对外经济联系不强,中心地位亟待提高;交通是宁波对外经济联系的最主要障碍。总之,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其对外经济联系的前提条件,而加快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的主要手段之一,当然这还与距离、行政区划和历史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浙沪 对外经济联系 中心城市 经济联系强度
下载PDF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6
作者 熊剑平 刘承良 袁俊 《世界地理研究》 2006年第1期63-70,共8页
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空间规律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现代意义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6... 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空间规律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现代意义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文章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都市带等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联系 空间组织与结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孟媛 张凤荣 +1 位作者 姜广辉 陈铁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1,139,共5页
分析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北京市18个区(县)作为案例区。首先,采用人均GDP和产业产值结构等指标对各区(县)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其次,分析各区... 分析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北京市18个区(县)作为案例区。首先,采用人均GDP和产业产值结构等指标对各区(县)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其次,分析各区(县)各类产业用地的结构特征;第三,采用地均产值(VA)指标分析各类产业的用地效益,采用产值占地比值比(OR)指标分析各个产业的产值与用地量之间的关联方式。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地均产值高于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但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全市三次产业的产值与用地之间都不是完全协调的关系。结论是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途径,集约用地政策也是引导和约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结构 土地集约利用 北京市
下载PDF
区域经济联系测度方法述评 被引量:40
8
作者 陈睿山 叶超 蔡运龙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7,共5页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之一。区域经济联系测度是区域研究的焦点。在系统总结区域经济联系测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区域经济联系测度一般依循尺度确定—区域划分—区域联系测度的路径;测度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指标有可达性、...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之一。区域经济联系测度是区域研究的焦点。在系统总结区域经济联系测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区域经济联系测度一般依循尺度确定—区域划分—区域联系测度的路径;测度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指标有可达性、经济影响范围、经济联系强度、经济隶属度等。城市在区域网络中的作用、位置是区域经济联系测度的重点。通过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测度,有助于区域和城市发展定位,并指导规划。近年来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综合不同的方法或发展新方法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联系 测度方法 尺度 经济 联系强度 城市
下载PDF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孙海燕 陆大道 +1 位作者 孙峰华 冯世斌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将极大地改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格局,势必会对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区域经济联系引力模型进行修正,选取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城市和辽中南城市群10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市区非...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将极大地改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格局,势必会对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区域经济联系引力模型进行修正,选取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城市和辽中南城市群10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市区非农人口、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以及克鲁格曼指数等指标,测度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两半岛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影响。结论表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将大幅提升两半岛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明显改变两半岛城市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其潜在的无形中的影响是巨大的。所测算的经济联系量值用于两半岛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城市 经济联系 影响 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
下载PDF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被引量:95
10
作者 郑国 赵群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5期51-54,96,共5页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它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研究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文章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城际联系、省...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它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研究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文章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城际联系、省际联系和外向性联系3个不同的层面上分别考察了山东半岛6个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并据此就山东半岛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城市与开发区发展和经济联系通道的建设提出了若干战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联系 山东半岛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和城市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胡盈 张津 +1 位作者 刘转花 林爱文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长江中游地区被列入我国城市化21个主要地区之一,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将使其成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平台。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采用引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城市...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长江中游地区被列入我国城市化21个主要地区之一,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将使其成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平台。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采用引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量化测度。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呈现明显的层级关系,武汉是城市群的发展核心,长株潭、南昌则为城市群的次级中心;组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次级城市群内部空间联系具有差异性,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联系紧密,并且两个城市群之间经济联系强度较高,环鄱阳湖城市群内部联系松散且相对边缘化;长江中游城市群需要发展中级城市以增强外向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流强度 经济联系 空间联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及优化方向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韩会然 焦华富 +1 位作者 郇恒飞 王荣荣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7,共6页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提出了其经济联系的优化方向。结果显示:从网络密度看,空间经济联系网络还处于弱联结状态;就点度中心度来说,芜湖的点出度最大,合肥的点入度最大;由接近中心度与中...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提出了其经济联系的优化方向。结果显示:从网络密度看,空间经济联系网络还处于弱联结状态;就点度中心度来说,芜湖的点出度最大,合肥的点入度最大;由接近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可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的经济联系最紧密,但网络中还存在不均衡。通过凝聚子群分析得出,网络中存在四个子群,其中芜湖、马鞍山联系最紧密,边缘区城市间经济联系较少。结合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从内、外两方面,抽象出其经济联系的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特征 优化方向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治伟 孟卫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65,共5页
通过中心职能指数、可达性、城市间经济联系量引力模型等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地级及以上16座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成渝经济区整合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即一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二级中心城市,消除行政壁垒,培育川渝... 通过中心职能指数、可达性、城市间经济联系量引力模型等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地级及以上16座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成渝经济区整合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即一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二级中心城市,消除行政壁垒,培育川渝毗邻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成渝两地之间发挥中转与承接作用的中心城市,全面提高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城市经济 经济联系
下载PDF
甘肃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志国 石培基 +2 位作者 李巍 徐金海 王昱力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1期89-92,共4页
以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点,构建了旅游中心性城市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旅游中心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兰州、酒泉、天水是甘肃旅游发展的三个核心城市。借助引力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旅游空间内部的旅游经济联系... 以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点,构建了旅游中心性城市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旅游中心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兰州、酒泉、天水是甘肃旅游发展的三个核心城市。借助引力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旅游空间内部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和强度,发现旅游经济联系量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在此基础上,把甘肃省的旅游空间结构构建为丝绸之路旅游带、大兰州旅游经济圈、天水旅游经济圈、敦煌旅游经济圈的"一带三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 空间结构 旅游中心度 旅游经济联系 甘肃省
下载PDF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军涛 王新娜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4,共6页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和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呈现出区域不均衡状态。因此,要加大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沿海经...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和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呈现出区域不均衡状态。因此,要加大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沿海经济带内引外联的作用,完善区域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在选择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建立围绕主导产业的行业间工会与协会;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软环境建设,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的顺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沿海经济带 城市流强度 经济联系强度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被引量:84
16
作者 孙久文 丁鸿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58,共7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京津冀区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为此,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区域的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的要求,选取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京津冀区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为此,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区域的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的要求,选取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分析近几年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和特征,并提出未来北京开展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一体化 区域经济联系 产业分工
下载PDF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理想值确定——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周克昊 刘艳芳 +1 位作者 谭荣辉 周鹏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能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广,及指标理想值确定提供相关技术借鉴和指导,采用目标值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发展趋势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确定了武汉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各指标理想值,研究表明:武... 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能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广,及指标理想值确定提供相关技术借鉴和指导,采用目标值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发展趋势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确定了武汉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各指标理想值,研究表明:武汉市2011年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地均固定投资、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7 468人/km2,29 156.79万元/km2,38 129.86万元/km2时,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度达到最优状态;此外,在把握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减少主观因素对理想值确定产生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理想值 武汉市
下载PDF
基于百度指数的淮海经济区城市层级与联系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孟浩 王仲智 +2 位作者 张骏菲 顾雯娟 傅臻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4-17,21,共5页
基于百度指数,研究淮海经济区城市信息网络联系及层级结构,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初探.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城市的信息联系有所增强,城市网络层级的区分度略有提高,但缺乏具有凝聚力的高级别中心城市;区域内城市信息联系结构较均衡,且在... 基于百度指数,研究淮海经济区城市信息网络联系及层级结构,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初探.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城市的信息联系有所增强,城市网络层级的区分度略有提高,但缺乏具有凝聚力的高级别中心城市;区域内城市信息联系结构较均衡,且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主干城市网络密集度显著增加,但跨省界的城市间联系较弱;城市网络时空变化受行政区边界壁垒、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大事件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指数 城市层级 城市联系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城市经济联系测度及空间发展方向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颜俊 韦云波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年第1期74-80,共7页
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内各主要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状况进行实际测度。发现中心城市还处于集聚阶段,城市经济联系密切,但以纵向联系为主,呈现距离衰减效应。根据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所占比例的大小来确定城市经济联... 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内各主要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状况进行实际测度。发现中心城市还处于集聚阶段,城市经济联系密切,但以纵向联系为主,呈现距离衰减效应。根据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所占比例的大小来确定城市经济联系方向,既要满足武汉城市的集聚需求又要发挥华中核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因此,提出构建京广轴线和长江轴线两大城镇带、合理建设反磁力城镇体系的四个经济腹地核心区的空间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中心城市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核心节点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爱君 毛锦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100,共9页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间段的中国西北段,在经济带的崛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城市之间的可达性、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隶属度等方面,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18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情况,得出了...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间段的中国西北段,在经济带的崛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城市之间的可达性、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隶属度等方面,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18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情况,得出了西北段节点城市的城市中心职能、经济联系强度、可达性等普遍较低的结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协同发展为基础的城市群和城市带的战略构想,以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西北段 节点城市 经济联系强度 可达性 经济隶属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