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Surface Heat Flux over East Asi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1
作者 严蜜 钱永甫 刘健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1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intensity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 during the period 1951-2001 is studied by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NCC),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intensity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 during the period 1951-2001 is studied by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NCC),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rculations at 500 hPa and the surface heat flux over East Asia are also analyzed based on the NCEP/NCAR monthly reanalysis data.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WPSH and the circulations exhibit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around 1978,with enhancing intensities.The interseasonal persistence of the WPSH intensity alters correspondingly to some extent,which is more significant during 1978-2001 than during 1951-1978.The surface heat flux over East Asia also displays a remarkable interdecadal variation,which leads that of the WPSH intensity.The key variation areas of the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SSHF) are mainly located over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around the late 1960s.However,the difference of the SSHF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lateau exhibits a change in the mid 1970s,close to the time of the abrupt climate change of the WPSH intensity.The SSHF of the Plateau stably increases in the west and decreases in the east before the mid-late 1960s,while it stably increases in the east and decreases in the west after the mid-1970s.On the other hand,the key variation area of the surface latent heat flux(SLHF) is mainly situated over the West Pacific(WP),where the SLHF anomaly in spring changes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in the south before 1978,but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in the north after 1978;while in summer it turns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all over the WP after 1978.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LHF in both spring and summer corresponds well to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WPSH intensity in the same season.The not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PSH intensity and SSHF(or SLHF) maintains without any change although each of these qnantities varies on the interdecadal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PSH intensity latent heat flux sensible heat flux east asia interdecadal variation
原文传递
Red Palaeosols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o the Enhanced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since the Mid-Pleistocene in South China: Evidence Derived from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Molecular Fossil Records 被引量:5
2
作者 顾延生 黄咸雨 +2 位作者 张卫国 洪汉烈 李永涛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82-396,共15页
Although Pleistocene red paleosol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 China, paleo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has proved difficult because of intense weathering. Here we combine data from molecular fossil and magnetic ... Although Pleistocene red paleosol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 China, paleo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has proved difficult because of intense weathering. Here we combine data from molecular fossi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to reconstruct a record of changes in pedogenic intensity for red paleosols in Southeast China. Depth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agnetic properties indicates that lower (higher) χ but higher (lower) values of HIRM (hard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nd SIRM (saturation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χ has tight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ensity of pedogenesis,especially the occurrence of well-developed net-like veins, which is absolutely responsible for the presence of anti-ferromagnetic minerals at the cost of fine-grained SP (superparamagnetic)/SD (single domain) ferrimagnetic minerals. The carbon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n-alkanes, n-alkanols, and n-alkanoic acids reflects the predominant contributions of microorganisms to the organic matter during pedogenesis, which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for strong microbial activities in response to theextremely hot-humid condition while white coarse net-like veins occurrenc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enhanced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has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oxide-dominated weathering regime, and pedogenesis, and microbial activities. Changes in molecular ratio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are used to show that red paleosols have undergone three stages of soil formation in striking response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1) the most effective since the Middle Pleistocene; (2) moderately effective since 270 ka or so; (3) least effective since the last glacial. Our research provides important evidence to understand how red paleosols espond to global change since the Middle Pleist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paleosols magnetic property molecular fossil pedogenic intensity east asia sum- mer monsoon South China.
原文传递
2018年春季气候异常及可能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遵娅 柳艳菊 +2 位作者 丁婷 李多 洪洁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60-1369,共10页
2018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来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普遍偏高,尤其是长江以南及中国北方的中部区域偏高明显。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多,呈东部地区"南少北多",华西降水偏多,而江南南部至华南、西北西部的部分地区降... 2018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来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普遍偏高,尤其是长江以南及中国北方的中部区域偏高明显。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多,呈东部地区"南少北多",华西降水偏多,而江南南部至华南、西北西部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的分布特点。自北大西洋经欧亚大陆至东北亚中高纬上空的纬向波列及东亚低层维持的异常偏南气流是2018年春季中国气候异常的重要原因,且乌拉尔山以东的低槽和东北亚上空的高脊是关键环流系统。亚洲中低纬上空均为异常高压脊控制,尤其是东北亚上空的高脊造成了2018年春季中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乌拉尔山以东低槽有利于冷空气爆发南下而东北亚上空的高脊引导西北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向北影响我国,冷暖气流交汇从而造成了长江以北地区及华西降水偏多,而南海至西太平洋上空的异常气旋则导致江南南部至华南少雨。另外,虽然2017/2018年冬季发生了一次弱的La Nina事件,并且2018年春季北大西洋三极子模态(NAT)呈较强的正位相,但其对中国2018年春季降水异常影响较小,而以大气环流的影响为主导。进一步分析发现,乌拉尔山以东的低槽和东北亚上空的高脊与中国春季温度和降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易于造成中国气温偏高;东部降水"南少北多"且华西多雨。两个关键环流系统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均与欧亚遥相关(EU)波列关系密切。同时,东北亚上空的脊还与北极涛动(AO)正位相具有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气候异常 中高纬环流 乌拉尔山以东槽 东北亚脊
下载PDF
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光释光测年研究及冰期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照波 张剑 +3 位作者 王江月 张盈松 卞青 郭启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4-702,共9页
针对蒙山发育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采用光释光(Optic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的测年方法,对遗迹较新的冰碛垄进行了采样与测试,首次在我国东部中低山区获得了8.2ka BP与18.2~22.2ka BP两个时间段的冰期年龄值,对应于8.2ka BP早全新世全... 针对蒙山发育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采用光释光(Optic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的测年方法,对遗迹较新的冰碛垄进行了采样与测试,首次在我国东部中低山区获得了8.2ka BP与18.2~22.2ka BP两个时间段的冰期年龄值,对应于8.2ka BP早全新世全球冷事件与末次冰盛期。根据冰碛垄的特征与测定年龄值,结合我国以往其他地区冰期的对比研究,在蒙山建立了拦马冰期与蒙山冰期。本项研究,确认并发展了李四光关于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 末次冰盛期 冰碛垄 冰期划分 拦马冰期 蒙山冰期 东亚冷槽
下载PDF
冬季中东急流对中国西南地区覆冰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曲巧娜 李栋梁 +1 位作者 熊海星 金西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5-203,共9页
采用西南地区(25°N~35°N,95°E~110°E)9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逐日气象要素资料,利用同时满足地面日最低气温在-10~1℃、相对湿度大于80%、日照时数小于等于2个小时这三个条件,计算1月... 采用西南地区(25°N~35°N,95°E~110°E)9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逐日气象要素资料,利用同时满足地面日最低气温在-10~1℃、相对湿度大于80%、日照时数小于等于2个小时这三个条件,计算1月中国西南地区覆冰日数。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强覆冰年时欧亚地区500hPa高度距平场为"北高南低"、中高纬地区"西高东低"、中低纬地区"西低东高"的形势,乌拉尔山高压脊、里海东部低压槽、副热带高压均偏强,有利于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强烈交汇,是西南地区形成覆冰的基本条件;冬季中东急流强,则有利于西南地区覆冰的形成,相关最好的区域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云南省北部与西藏东南部交界处、陕西省西南部以及川西二郎山附近,这些均是最易发生严重覆冰的区域;500hPa中亚低槽活动,将中东急流变化与西南地区覆冰强弱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前期12月北大西洋百慕大群岛附近海表温度的异常偏低是1月中东急流异常偏强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覆冰 大气环流 中东急流 中亚低槽活动指数
下载PDF
近55年广州霜冻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温晶 胡丽甜 +3 位作者 李霞 纪忠萍 林蟒 李晓娟 《广东气象》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1951~2005年广州霜冻天气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对异常年景的500hPa环流场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至今广州霜冻天气呈锐减趋势,初霜日略有推迟,终霜日提前,霜期明显缩短;近55年来广州... 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1951~2005年广州霜冻天气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对异常年景的500hPa环流场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至今广州霜冻天气呈锐减趋势,初霜日略有推迟,终霜日提前,霜期明显缩短;近55年来广州霜冻天气具有准2~3年的年际和准13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附近的位势高度偏高(低)、东亚大槽较深(浅)、有(不)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导致广州的霜冻天气偏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广州霜冻 小波分析 东亚大槽
下载PDF
全新世冲绳海槽北部陆源输入物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小慧 王汝建 翦知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82,共10页
运用多种方法,重建了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北部地区陆源输入物以及火山碎屑物的沉积历史。在11.0~6.0kaBP期间,北部冲绳海槽的陆源物质供应量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由于该时期海平面上涨了50~60m,东海陆架上的海岸线快速后退,导致输入... 运用多种方法,重建了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北部地区陆源输入物以及火山碎屑物的沉积历史。在11.0~6.0kaBP期间,北部冲绳海槽的陆源物质供应量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由于该时期海平面上涨了50~60m,东海陆架上的海岸线快速后退,导致输入北部冲绳海槽的陆源碎屑物和有机质明显减少,沉积物粒度变细。在8.1~7.8kaBP期间,沉积物中的火山玻璃数目显著增加,导致该时段沉积物粒度急剧增大。经对比分析,该火山玻璃层即为源自日本南部Kikai火山的K-Ah火山灰层。但深海沉积序列中该火山灰层年龄比陆相记录中的7.3kaBP偏老几百年,推测这是由海洋14C测年的校正问题引起的。早全新世冲绳海槽地区的碳储库年龄应该比现在偏老300~500a,导致14C测年的校正值出现偏移。一些陆源烷烃的参数指标显示,全新世以来东亚地区草本植物不断增多,而木本植物逐步减少,表明陆地干旱化程度逐渐加强,这与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减弱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物质 火山灰 植被变化 东亚夏季风 全新世 冲绳海槽
下载PDF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东亚地表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严蜜 钱永甫 刘健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0-619,共10页
利用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强度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副高强度、500hPa环流场以及东亚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场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发现各个季节的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及其环流形势均存在... 利用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强度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副高强度、500hPa环流场以及东亚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场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发现各个季节的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及其环流形势均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变化发生的时间为1978年前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副高强度有所增强。副高强度在季节间的延续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年代际变化,1978年以后季节间的延续性增强,全时段的延续性受后一时段的影响较大。东亚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场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感热通量的变化关键区在大陆上,主要为青藏高原东、西部,其发生年代际变化要早于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变化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但它们发生差异变化的时间则接近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发生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前,高原感热通量体现为稳定的西高东低,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则转为稳定的东高西低,其中,近10年时间为调整过渡期,因此,它们各自的年代际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会有所滞后。潜热通量的变化关键区则位于海洋上,主要是西太平洋地区,1978年以前春季地表潜热通量距平为南正北负,之后转为南负北正,而夏季潜热通量距平则普遍由正转负,春夏季潜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与同期西太平洋副高强度的年代际变化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地表热通量与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之间的关系不受各自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强度 东亚地表潜热通量 东亚地表感热通量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大西洋-欧洲环流型和东亚槽的客观化评定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永光 刘海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9-22,共4页
从历史资料中得到500hPa大西洋-欧洲环流型W、C、E3个典型场,然后利用计算实况场与3个典型场之间欧氏距离的方法,以最小欧氏距离的原则,确定逐日环流型,在指定区域中,将纬圈上最小高度值的点,经过平滑处理后的平均经度值和高度值... 从历史资料中得到500hPa大西洋-欧洲环流型W、C、E3个典型场,然后利用计算实况场与3个典型场之间欧氏距离的方法,以最小欧氏距离的原则,确定逐日环流型,在指定区域中,将纬圈上最小高度值的点,经过平滑处理后的平均经度值和高度值,确定为东亚槽的位置和强度。这一工作将使环流物理量的评定更客观化及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 欧洲 环流型 东亚槽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冬季风异常对中国春季北方沙尘日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辉 刘芸芸 王勇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
基于1981~2010年台站沙尘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日数的时空分布。沙尘频发区主要位于新疆南部和内蒙古西部,这两个中心全季沙尘日数均在10日以上。研究时段内北方沙尘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相关分析发现... 基于1981~2010年台站沙尘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日数的时空分布。沙尘频发区主要位于新疆南部和内蒙古西部,这两个中心全季沙尘日数均在10日以上。研究时段内北方沙尘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相关分析发现,春季北方沙尘日数与前冬冬季风环流系统关系密切。春季沙尘日数偏多时,前冬东亚大陆陆地-西太平洋气压差较常年偏大,东亚大槽偏深,低层我国北方地区-蒙古国北风分量偏强,高层的东亚副热带纬向急流偏强、高纬度急流偏弱。上述环流型对应于强冬季风特征,反之亦然。进一步分析指出,冬季风强(弱)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春季低层辐散(辐合),降水偏少(多),低层北风偏强(弱),促使(抑制)春季沙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沙尘暴 东亚槽
下载PDF
南沙首次西南季风潮爆发迟早的分析及预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巨伦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3,共5页
利用1969~1978年全球网格点逐月海表温度资料、1969~1989年天气图资料和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及距平图资料,分析了南沙(5°~12° N、 110°~120° E)首次西南季风潮(第一... 利用1969~1978年全球网格点逐月海表温度资料、1969~1989年天气图资料和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及距平图资料,分析了南沙(5°~12° N、 110°~120° E)首次西南季风潮(第一次连续出现2天以上风速≥11m/s的西南风)爆发迟早与其前期北半球的500hPa高度值和海表温度的关系,发现首次季风潮爆发的迟早与4月份东亚沿岸中纬度地区500hPa的高度、3~5月南海和4月日本东部海面的海表温度呈正相关,即高度高、海表温度高,季风潮爆发迟,反之爆发早。并在这基础上归纳季风潮爆发的中、长期预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季风潮 相关关系 海表温度 东亚槽强度 季风
下载PDF
福建省暴发性林火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海青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40,共5页
据1989~2002年福建省森林火灾资料与相应的气象资料,应用数量化回归分析,指出秋冬旱、强寒潮、冬春旱是福建省暴发性森林火灾的潜在气象因子;
关键词 福建 森林火灾 暴发性林火 天气预报
下载PDF
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演化(上) 被引量:62
13
作者 赵金海 《海洋石油》 CAS 2004年第4期6-14,共9页
文章宏观地论述了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该文对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盆地演化的动力学特征、冲绳海槽的地质特征、冲绳海槽盆地成因机制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产生的火山弧等作了详细的探讨 ... 文章宏观地论述了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该文对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盆地演化的动力学特征、冲绳海槽的地质特征、冲绳海槽盆地成因机制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产生的火山弧等作了详细的探讨 ,认为东海岩石圈是西部陆地华南岩石圈向海区的延伸 ,冲绳海槽是一个地壳和岩石圈急剧变薄的地区。海槽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热流值异常高且热流值高低相差悬殊 ,菲律宾海的构造演化影响冲绳海槽北段的形成 ,中国台湾东部的弧陆碰撞影响冲绳海槽南段的形成 ,而东海大陆架上的龙井运动又是冲绳海槽拉张的产物。作者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 1 )东海盆地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俯冲和弧后拉张的结果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楔入、隆升成山的远程效应和中国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弧陆碰撞所产生的构造动力场在东海地区形成叠加、复合 ,从而在东海产生了不同时期 ,不同力学性质和不同发展历史的盆地 ;( 2 )东海海域内有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成因机制和不同演化历史的沉积盆地 ;( 3)冲绳海槽是欧亚板块东缘上的一个独具地质风格的构造单元 ,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造成的一个弧后盆地 ,属陆缘上的一个发展到高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欧亚板块 拉张 成因机制 东海地区 俯冲 太平洋板块 中国台湾 发展 东海海域
下载PDF
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演化(下)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金海 《海洋石油》 CAS 2005年第1期1-10,共10页
文章宏观地论述了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该文对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盆地演化的动力学特征、冲绳海槽的地质特征、冲绳海槽盆地成因机制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产生的火山弧等作了详细的探讨... 文章宏观地论述了东海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该文对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盆地演化的动力学特征、冲绳海槽的地质特征、冲绳海槽盆地成因机制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产生的火山弧等作了详细的探讨,认为东海岩石圈是西部陆地华南岩石圈向海区的延伸,冲绳海槽是一个地壳和岩石圈急剧变薄的地区。海槽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热流值异常高且热流值高低相差悬殊,菲律宾海的构造演化影响冲绳海槽北段的形成,中国台湾东部的弧陆碰撞影响冲绳海槽南段的形成,而东海大陆架上的龙井运动又是冲绳海槽拉张的产物。作者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海盆地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俯冲和弧后拉张的结果;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楔入、隆升成山远程效应和中国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弧陆碰撞所产生的构造动力场在东海地区形成叠加、复合,从而在东海产生了不同时期,不同力学性质和不同发展历史的盆地;(2)东海海域内有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成因机制和不同演化历史的沉积盆地;(3)冲绳海槽是欧亚板块东缘上的一个独具地质风格的构造单元,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造成的一个弧后盆地,属陆缘上的一个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裂谷;(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欧亚板块 拉张 成因机制 东海地区 俯冲 太平洋板块 中国台湾 发展 东海海域
下载PDF
广西严重冷冬前期强信号的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丹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0年第z1期63-66,共4页
通过对广西严重冷冬年前期关键区 5 0 0 h Pa环流和海温场分析 ,找出可用来综合判别和预报广西严重冷冬的强信号 ,同时这些强信号的提前性表明 ,大尺度环流的异常对未来广西严重冷冬产生的强迫作用可提前 1年—2年半。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季风 东亚大槽 美洲大槽 西风漂流海区
下载PDF
1951~2009年东亚地区日降水趋势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战云健 任国玉 +1 位作者 任玉玉 李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780,共14页
研究大陆或次大陆尺度日降水长期趋势变化规律,对于检测、理解区域气候和陆地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十分重要。利用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NCDC)和中国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网降水观测资料,在对该站点资料进行基本质量控制基... 研究大陆或次大陆尺度日降水长期趋势变化规律,对于检测、理解区域气候和陆地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十分重要。利用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NCDC)和中国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网降水观测资料,在对该站点资料进行基本质量控制基础上,选取东亚地区619个站1951~2009年日降水数据,按照百分位阈值对降水进行分级,共分为弱、中、强、极强4个级别,用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方法构建区域平均的时间序列,分析了各类降水事件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地区近59年平均总降水量表现出不显著下降趋势,降水日数没有出现趋势性变化,平均日降水强度略有减小;区域平均的年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降水强度在中国北方大部、蒙古东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和日本列岛多呈减少趋势,而在俄罗斯中西伯利亚南部、朝鲜半岛南部和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表现为增加。从季节上看,近59年东亚区域平均的冬、春季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降水强度均呈增加趋势,而夏、秋季一般呈减少趋势,仅夏季日降水强度略有增加。降水的年内分配出现均匀化趋势。从不同级别降水事件看,近59年来东亚区域平均的各级别降水量均为下降趋势,中降水、强降水和极强降水日数也呈现下降趋势,弱降水日数表现出较明显增加;仅有全区秋季强降水量、日数减少趋势和冬季中降水量、日数增加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分析还发现,近30年(1980~2009年)东亚地区日降水趋势变化出现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呈现增加,日降水强度减少,45°N以南多数台站降水量也增加,全区降水有向非极端化方向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日降水 降水量 降水日数 降水强度 弱降水 强降水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冬季东亚大槽异常与EINino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桂英 章淹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通过对东亚大槽强度与EINino事件的统计分析,揭露了在多数EINino(反EINino)事件的前期冬季,东亚大槽强度偏弱(偏强)的事实。对10个EINino事件的合成分析亦表明,EINino前冬季东亚西太平洋中高纬... 通过对东亚大槽强度与EINino事件的统计分析,揭露了在多数EINino(反EINino)事件的前期冬季,东亚大槽强度偏弱(偏强)的事实。对10个EINino事件的合成分析亦表明,EINino前冬季东亚西太平洋中高纬地区500hPa为显著的高度正距平。谱分析进一步指出,冬季东亚大槽强度与赤道东太平洋各季SST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具有显著的3-4年周期振荡,且槽强度的变化超前于SST约4-8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大槽 功率谱 交叉谱 厄尔尼诺
下载PDF
近67a影响山东台风频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若干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8
18
作者 高晓梅 江静 +1 位作者 刘畅 马守强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9-758,共10页
利用1949—2015年台风年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资料等对近67 a影响山东的台风频数特征及其与相关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山东的6类台风中沿海北上类最多,登陆填塞类最少。8月和8月上旬是主要月份和旬... 利用1949—2015年台风年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资料等对近67 a影响山东的台风频数特征及其与相关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山东的6类台风中沿海北上类最多,登陆填塞类最少。8月和8月上旬是主要月份和旬份。台风年代际变化明显,并存在显著的26 a年代际尺度和5 a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2)台风频数与同年份的东亚槽位置、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分别呈显著的负、正相关关系。Ni1o3. 4区海温对台风频数存在超前的显著负相关,超前影响分别在1、2、3、4月。台风频数与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指数、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分别存在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春、夏、秋季和年PDO冷位相时台风频数偏多,PDO暖位相时台风频数偏少,这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低层水汽条件关系密切。(3)冷、暖位相年台风频数与太平洋海温分别存在显著的相关区,特别是冬季暖位相时赤道中东太平洋显著负相关区域较大。年PDO冷位相与夏季的显著相关区较相似,暖位相与秋季相似。(4)太平洋海温与台风频数相关性较好的海域主要有3个关键区:赤道中东太平洋、北太平洋中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的的显著性表现在冬季,北太平洋中部的显著性表现在年、春、夏、秋季,西太平洋暖池的显著性表现在夏、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频数 东亚槽 NAO指数 PDO指数 海温关键区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11月大雾频次变化的天气气候背景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庆平 孙照渤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5-211,共7页
采用1977—2006年长三角地区5个国家气候一级站的1日4次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相关资料,初步分析了该地区11月区域雾频次变化的天气气候背景。结果表明,长三角11月区域雾少发(多发)时,500hPa高空为较强的西北风(平直的西风),850... 采用1977—2006年长三角地区5个国家气候一级站的1日4次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相关资料,初步分析了该地区11月区域雾频次变化的天气气候背景。结果表明,长三角11月区域雾少发(多发)时,500hPa高空为较强的西北风(平直的西风),850hPa上为强西北风(弱西北、东北风),低层925hPa上偏北风分量较大且相对湿度较小(偏北风减小并出现偏东风分量且相对湿度较大),海平面气压场上长三角受强冷高压控制(位于弱高压底前部均压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区域雾频次 天气气候背景 东亚大槽
下载PDF
1980—2019年夏季东亚大槽减弱及其与北极海冰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航 黄菲 +1 位作者 陈峥 王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33,共10页
利用1979—2019年NECP/DOE(NCEP2)月平均500 hPa位势高度数据,基于各季节东亚大槽的频率分布特征,客观地确定了东亚大槽的槽区范围和东亚大槽强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夏季东亚大槽减弱与北极海冰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80—2019年... 利用1979—2019年NECP/DOE(NCEP2)月平均500 hPa位势高度数据,基于各季节东亚大槽的频率分布特征,客观地确定了东亚大槽的槽区范围和东亚大槽强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夏季东亚大槽减弱与北极海冰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80—2019年各季节东亚大槽强度均存在年代际减弱趋势,其中夏季减弱趋势最显著,可能与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海冰快速融化有关。在年际尺度上,夏季东亚大槽强度减弱主要受前期夏秋季海冰的影响。当前一年夏季北极涛动为负位相时,受北极高压异常影响,海冰分布呈现格陵兰岛东部和加拿大群岛高密集度冰区海冰增加,欧亚-太平洋扇区季节性冰区海冰减少的偶极子型分布特点。在海冰反照率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秋季融冰区范围扩大,有利于极区的行星波1波异常信号上传至平流层。春季平流层的位势高度正异常信号在有利的行星Rossby波垂直传播条件下向南扩张并在东亚一侧下传,且一直持续到夏季,直接影响到东亚中纬度地区,使得东亚大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大槽 北极海冰 北极涛动 行星Rossby波 垂直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