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he Nepal M_S8. 1 Earthquake in 2015 on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1
作者 CHENG Guoliang ZHANG Yuansheng WEI Congx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9年第3期451-460,共10页
We obtained the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2015 Nepal MS8. 1 earthquake adopt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and analyzed the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three large earthq... We obtained the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2015 Nepal MS8. 1 earthquake adopt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and analyzed the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three large earthquakes on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Qinghai-Tibetan block. Our primary results suggest southward movement of the QinghaiTibetan block is caused by a large earthquake occurring on thrust fault in the Himalayan zone,the displacement direction is reverse to the background displacement.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large earthquakes will result in stress unloading and earthquake activity will be weakened in stress unloading areas. Through the simulation results,we can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stress loading and unloading caused by large earthquakes.Simultaneously,it provides a fundamental evidence for determination of earthquake activity tr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al MS8.1 EARTHQUAKE Stress loading and UNLOADING EARTHQUAKE QUIESCENCE SEISMOGENIC region forecast
下载PDF
The NE Directed Seismicity Belt in Tibet after the M_S8.1 Nepal Earthquake and Its Predictive Significance
2
作者 Wang Shuangxu Zhu Liangyu +2 位作者 Xu Jing Ji Lingyun Jiang Fengyu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8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After the 2015 M_S8. 1 Nepal earthquake,a strong and moderate seismicity belt has formed in Tibet gradually spreading along the northeast direction. In this paper,we attempt to summarize the features and investigate t... After the 2015 M_S8. 1 Nepal earthquake,a strong and moderate seismicity belt has formed in Tibet gradually spreading along the northeast direction. In this paper,we attempt to summarize the features and investigate the primary mechanism of this behavior of seismic activity,using a 2-D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model with tectonic dynamic settings and GPS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as the constraints. In addition,compared with the NEtrending seismicity belt triggered by the 1996 Xiatongmoin earthquake,we discuss the future earthquake hazard in and around Tibet.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directed seismicity belt is the response of enhanced loading on the anisotropic Qinghai-Tibetan plateau from the Indian plate and earthquake thrusting. Also,this possibly implies that a forthcoming strong earthquake may fill in the gaps in the NE-directed seismicity belt or enhance the seismic hazard in the eastern( the north-south seismic zone) and western( Tianshan tectonic region) parts near the NE-directed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2015 M S8.1 nepal EARTHQUAK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NE-directed SEISMICITY BELT PREDICTIVE SIGNIFICANCE
下载PDF
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引起的井水位与井水温同震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彬 刘耀炜 +3 位作者 高小其 杨选辉 任宏微 李旖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3-540,711,共8页
尼泊尔MS8.1地震引起中国大陆大量地震观测井水位和水温的同震响应.从宏观结果看,在54个同时存在水位和水温同震效应的观测井中,有51口观测井的变化类型为水位上升-水温上升、水位下降-水温下降、水位振荡-水温上升或下降(以下降为主),... 尼泊尔MS8.1地震引起中国大陆大量地震观测井水位和水温的同震响应.从宏观结果看,在54个同时存在水位和水温同震效应的观测井中,有51口观测井的变化类型为水位上升-水温上升、水位下降-水温下降、水位振荡-水温上升或下降(以下降为主),井水位与井水温同震效应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这可能与地下水动力学作用有关;有3口观测井的水位变化与水温变化方向相反,且水温变化均为震后效应.另外,有1口观测井水位无变化而水温同震效应明显.这些不同类型的同震变化与井孔条件、水温梯度、传感器位置及水位埋深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微观结果看,井水位同震效应出现的时间及变化幅度与井水温同震效应出现的时间及变化幅度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复杂,这与井孔条件和温度梯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MS8.1 地震 同震效应 地下水动力学 机理
下载PDF
尼泊尔8.1级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解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璇 张元生 +2 位作者 郭晓 魏从信 张丽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3,共7页
针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前后在震中区附近出现的大范围热红外异常,以中国静止卫星FY-2C/E亮温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震前热异常具有显著的时空特征,异常范围呈不规则带状分布,... 针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前后在震中区附近出现的大范围热红外异常,以中国静止卫星FY-2C/E亮温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震前热异常具有显著的时空特征,异常范围呈不规则带状分布,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扩大,至震时异常面积趋于峰值,震中始终位于异常区域的边缘部位,震后异常快速收缩减弱,直至完全消失。该次热异常变化表现为初步显现、加速发展至逐步衰减的过程,持续时间在45天以上,特征周期为16天,相对变化幅度达12倍多。通过相似震例对比研究发现,该次地震与汶川大地震的热红外时空演化特征存在一定共性,主要体现在热异常的演化过程、异常形态、发震时刻及震中位置与异常区域的关系上,仅特征周期和特征幅值有所不同,应与各区域应力变化、气候因素及特殊的地质环境相关。这些认识对热异常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判定有一定启示作用,对地震热红外监测预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8.1级地震 卫星热红外亮温 相对功率谱 汶川地震
下载PDF
尼泊尔8.1级地震建筑物震害遥感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晓青 黄树松 +3 位作者 丁香 崔丽萍 窦爱霞 李旖雯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1-490,共10页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在地震前、后灾区高分遥感影像分析处理基础上,结合现场实地调查,对灾区房屋建筑及其震害程度进行了遥感解译,编制了地震灾区房屋建筑震害分布图。结果分析表明:尼泊...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在地震前、后灾区高分遥感影像分析处理基础上,结合现场实地调查,对灾区房屋建筑及其震害程度进行了遥感解译,编制了地震灾区房屋建筑震害分布图。结果分析表明:尼泊尔地震灾区影像上显示的建筑物震害分布与该区域房屋结构类型、主余震位置和区域活动构造分布密切相关。其中,房屋较为严重倒塌区域主要分布在8.1级主震和7.5级余震震中附近,但这两个区域并没有相连;居民点建筑物个别倒塌的居民地则连成一个区域。影像上显示的建筑物倒塌区域,与多数8级巨大地震比较,总体上极震区震害偏轻,但在南南西(垂直于破裂方向)上展布较宽。这一特征与引发该地震的印度与欧亚大陆板块边缘活动断裂在深部呈近似于平行地表的低角度断层面破裂引起的地震动能量在地表相对较宽而低的分布特征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高分遥感影像 建筑物震害 震害影像特征
下载PDF
利用Sentinel-1A SAR影像监测尼泊尔“4·25”地震变形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其欢 夏磊凯 +1 位作者 刘学敏 徐晶鑫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7-431,共5页
为利用新一代欧洲太空局SAR系统Sentinel-1A卫星获取大面积地震变形数据,对其监测模式和数据特点进行研究,给出针对TOPSAR成像干涉数据处理的拼接方法,并利用Sentinel-1A数据获取尼泊尔"4·25"地震区域约160 km×180... 为利用新一代欧洲太空局SAR系统Sentinel-1A卫星获取大面积地震变形数据,对其监测模式和数据特点进行研究,给出针对TOPSAR成像干涉数据处理的拼接方法,并利用Sentinel-1A数据获取尼泊尔"4·25"地震区域约160 km×180 km的地表形变。结果显示,地震导致的雷达视线向相对变形最大达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A 尼泊尔“4·25”地震 大面积地震变形 变形监测 In SAR
下载PDF
尼泊尔M_S 8.1地震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多尺度重力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闫琳琳 吕传振 徐玉健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9-137,共9页
通过分析EGM2008模型提取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重力场细节信息,概述了尼泊尔MS8.1地震的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并结合GPS数据对研究区的动力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区存在重力的正、负值异常区及梯度带,这与该研究... 通过分析EGM2008模型提取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重力场细节信息,概述了尼泊尔MS8.1地震的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并结合GPS数据对研究区的动力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区存在重力的正、负值异常区及梯度带,这与该研究区局部应力应变积累、构造活动加剧、深部物质向研究区迁移以及研究区局部密度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2008 重力场 尼泊尔地震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腾冲台水温、水位对尼泊尔8.1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段胜朝 《华南地震》 2017年第2期29-33,共5页
介绍了腾冲台水温、水位观测井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条件和水温、水位仪器布设、运行情况。对腾冲台水温、水位以及尼泊尔8.1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尼泊尔8.1级地震引起的腾冲台水温、水位同震响应表现形态为水位下降-水... 介绍了腾冲台水温、水位观测井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条件和水温、水位仪器布设、运行情况。对腾冲台水温、水位以及尼泊尔8.1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尼泊尔8.1级地震引起的腾冲台水温、水位同震响应表现形态为水位下降-水温上升型,同震效应表现非常显著。水温同震响应滞后于水位同震响应。当水位产生同震响应时,水震波引起井孔内不同温度层位的井水多次对流和掺混,致使水温产生同震响应变化。水位同震响应持续时间比水温持续时间短,但水位的响应程度相比水温要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8.1级地震 水温 水位 同震响应
下载PDF
GPS观测的2015年尼泊尔M_S 8.1级地震震前应变积累及同震变形特征 被引量:25
9
作者 苏小宁 王振 +2 位作者 孟国杰 徐婉桢 任金卫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115-2123,共9页
2015年4月25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区的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发生了尼泊尔MS 8.1级大地震.震前GPS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显示,喜马拉雅地震带整体表现为15.94±1.82 mm/a的压缩特征,同时还具有分段活动特征.此次地震发生在速度场顺时... 2015年4月25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区的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发生了尼泊尔MS 8.1级大地震.震前GPS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显示,喜马拉雅地震带整体表现为15.94±1.82 mm/a的压缩特征,同时还具有分段活动特征.此次地震发生在速度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分界带,该处最大主压应变率的量值在喜马拉雅地震带并非最大.GPS观测的同震位移场揭示了尼泊尔MS 8.1级地震引起的地壳变形特征,分别有9和6个测站观测到明显的水平向和垂向同震位移,其水平分量的运动方向整体表现为南向运动,位于震中东南侧的3个测站垂直分量表现为上升,其余测站为下降.中国境内距离震中最近的5个测站的垂向同震位移显示,此次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的沉降量约为4mm.依据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场,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方法反演震源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反演结果表明最大滑动量为6.84 m,滑动量较大的区域分布在加德满都附近及其以北区域的下方,这可能是造成加德满都地区具有较大破坏的原因之一,该滑动分布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利用此滑动分布模型计算的地震矩为8.21×1020 N m,对应的矩震级为MW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MS8.1级地震 GPS应变率场 同震位移 滑动分布 珠穆朗玛峰
原文传递
尼泊尔大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文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953-1957,共5页
本文介绍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是发生在喜马拉雅弧形地带的逆冲构造系内,是20 km深处的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或拆离层)的上盘发生破裂,并引发一条向上逆冲断裂活动,这条逆冲断裂可能是主边界逆冲断裂(MBT)的再活化,或... 本文介绍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是发生在喜马拉雅弧形地带的逆冲构造系内,是20 km深处的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或拆离层)的上盘发生破裂,并引发一条向上逆冲断裂活动,这条逆冲断裂可能是主边界逆冲断裂(MBT)的再活化,或是一条新断裂;这是印度大陆持续向北移动(4 cm/a)与亚洲大陆挤压的结果;地震导致MBT南、北的上地壳楔抬升;地应力的释放将导致其东边或北侧地段地震的活动加多;喜马拉雅弧形地带大震的周期可能为50~60年,新地震发生在弧形地带内的临近发震地段内,是专家早已推测的将要发震的地段;喜马拉雅弧形地带是地震监测力量薄弱地带,从"一带一路"建设角度讲今后应加强监测工作,寻求地震前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8.1级地震 喜马拉雅弧形地带 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 主边界逆冲断裂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