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柔性转子临界转速随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1
作者 邓旺群 聂卫健 +2 位作者 何萍 郭天才 杨海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3期98-101,共4页
建立某小型涡扇发动机低压转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用SAMCEF/ROTOR分析软件对不同支承刚度条件下低压转子的临界转速系统地进行计算分析,揭示压转子的前三阶临界转速随各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为低压转子的临界转速设计和基于支承刚度的临... 建立某小型涡扇发动机低压转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用SAMCEF/ROTOR分析软件对不同支承刚度条件下低压转子的临界转速系统地进行计算分析,揭示压转子的前三阶临界转速随各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为低压转子的临界转速设计和基于支承刚度的临界转速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涡扇发动机 低压转子 有限元法 支承刚度 临界转速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不同大跨高铁连续梁悬臂施工变形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谢明志 杨永清 +1 位作者 李晓斌 武兆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9,共10页
目的探明不同特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悬臂施工变形规律.方法以新建成都至贵阳客运专线(60+100+60) m、(68+120+68) m、(74+136+74) m特大跨度连续梁为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以实测数据为依托,采用Midas/Civil软件,进行线形参数敏感性... 目的探明不同特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悬臂施工变形规律.方法以新建成都至贵阳客运专线(60+100+60) m、(68+120+68) m、(74+136+74) m特大跨度连续梁为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以实测数据为依托,采用Midas/Civil软件,进行线形参数敏感性研究、恒活载作用主梁变形及预拱度分析、施工方法对大悬臂变形及成桥累计位移的影响,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预应力效应及主梁自重是影响线形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混凝土弹模及收缩徐变;中跨活载挠跨比约为1/3 300~1/2 700,是边跨的3~3. 9倍,恒载下呈现边跨下挠、中跨上翘趋势;且合龙顺序、现浇段长度、墩梁临时固结拆除时间、临时荷载对结构变形影响大.结论先边后中合龙以及墩梁临时固结在全桥合龙后拆除可有效改善结构变形,降低线形控制风险.实测数据与理论结果吻合高,反映结构变形规律,挠度比可作为桥梁跨越能力的指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连续梁 高速铁路 悬臂施工 线形变化规律 合龙顺序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变化规律与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剑 王建宇 +1 位作者 万晓燕 史宪明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3-23,共11页
高速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所诱发的空气动力效应与旅客乘车耳膜舒适度、隧道洞口附近环境保护、隧道设计参数、车体结构设计参数和线路运营条件等紧密相关,是高速铁路隧道设计和运营中必须考虑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考虑空气动... 高速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所诱发的空气动力效应与旅客乘车耳膜舒适度、隧道洞口附近环境保护、隧道设计参数、车体结构设计参数和线路运营条件等紧密相关,是高速铁路隧道设计和运营中必须考虑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考虑空气动力学指标的高速铁路隧道设计方法;其次分别介绍了瞬变压力、微气压波、空气阻力、空气动力荷载等空气动力学指标的产生机理、计算方法、控制措施及设计方法,尤其是创新性地提出了考虑瞬变压力的高速铁路隧道净空断面设计方法、无砟轨道对微气压波激化作用的现场试验规律和隧道空气阻力现场试验的"特定有限区间"采样方法等;最后对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进行了技术发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隧道 空气动力学效应 变化规律 设计方法
下载PDF
不同车速条件下路表弯沉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代茂华 梁毅超 练象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2期134-136,13,共3页
为探明不同车速条件下路表弯沉的变化规律,依托实体工程,建立三维有限元公路模型,采用动态材料参数,开发了动态车辆荷载模型,计算了多车速条件下的路表弯沉。结果显示,路表弯沉时变曲线分为压缩、拉伸两个阶段;车速由40 km/h提升至100 k... 为探明不同车速条件下路表弯沉的变化规律,依托实体工程,建立三维有限元公路模型,采用动态材料参数,开发了动态车辆荷载模型,计算了多车速条件下的路表弯沉。结果显示,路表弯沉时变曲线分为压缩、拉伸两个阶段;车速由40 km/h提升至100 km/h,路表弯沉峰值增加超过5%。动态计算结果表明,高车速时路面疲劳寿命降低,轮胎和路面间冲击作用是路表弯沉增大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速 路表弯沉 动态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基于转速变化率控制的涡扇发动机地面起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申世才 郝晓乐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4,共4页
首先介绍了转速变化率起动方案,然后介绍了试验对象、测量方案、试验内容及数据处理,最后对采用转速变化率控制的涡扇发动机地面起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动过程转子转速上升平稳,排气温度较为理想,起动机脱开和功率提取对转速... 首先介绍了转速变化率起动方案,然后介绍了试验对象、测量方案、试验内容及数据处理,最后对采用转速变化率控制的涡扇发动机地面起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动过程转子转速上升平稳,排气温度较为理想,起动机脱开和功率提取对转速变化率影响较大;起动成功率高,且起动时间和排气温度有较大的裕度,起动性能可进一步提升;热态起动前若发动机通道内余温较高,可能导致起动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起动控制规律 转速变化率 起动性能 排气温度 热悬挂 通道余温
下载PDF
环锭纺纱气圈顶端张力T_o的分析
6
作者 周炳荣 《纺织器材》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为了弄明白环锭细纱机纺纱张力To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从三维的气圈方程求得,仅计离心力时气圈纱曲线近似是平面上正弦曲线,定义域为[0,π];再从三维的气圈张力参数p计算式求得二维的气圈张力参数pz和pp,确定气圈纱曲线形状和张力,纱张力T... 为了弄明白环锭细纱机纺纱张力To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从三维的气圈方程求得,仅计离心力时气圈纱曲线近似是平面上正弦曲线,定义域为[0,π];再从三维的气圈张力参数p计算式求得二维的气圈张力参数pz和pp,确定气圈纱曲线形状和张力,纱张力To=mω2 p2p。在一落纱期间,纱张力To主要随气圈高度h和卷绕直径dw变化。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筒管底部直径放大使做管底时纱张力To降低;做管身时纱张力To逐渐增大,做管顶时纱张力To迅速增至最大。恒张力纺纱纱中张力To不变,它要求锭速ω做调节变化,锭速ω随着气圈高度h变化作调节称为基本调节,其规律是hω为常数;随卷绕直径dw变化作调节称为逐层调节,其规律是ωd槡w为常数,最后按实例草拟锭速变化曲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纺 锭速变化规律 纱张力 控制 气圈
下载PDF
变转速工况下离心泵蜗壳辐射噪声变化规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董沛鑫 高明 +3 位作者 管洪军 路东岳 宋坤卿 孙奉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28-133,共6页
以大涡模拟得到的泵内全三维非稳态流场为基础,通过设置外部监测点对声压信号进行频域分析的方法,以额定转速为1 450 r/min的离心泵为对象,基于FW-H声学模型研究了转速在1 000~6 000 r/min变化时泵内蜗壳辐射噪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辐射... 以大涡模拟得到的泵内全三维非稳态流场为基础,通过设置外部监测点对声压信号进行频域分析的方法,以额定转速为1 450 r/min的离心泵为对象,基于FW-H声学模型研究了转速在1 000~6 000 r/min变化时泵内蜗壳辐射噪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辐射噪声与转速之间的响应关系,通过对蜗壳压力脉动强度和流场均匀性指标的分析研究,获得了转速对辐射噪声影响的根本原因。模拟结果表明:蜗壳辐射噪声随叶轮转速的增加而非线性单调增大,且在2 000~2 500 r/min的转速区间(占总区间10%)内,蜗壳辐射噪声急剧增大(增量约为额定工况噪声7%)。同时,蜗壳辐射噪声整体上呈现指向性分布,即‘正对隔舌噪声大、背对隔舌噪声小’的偏心分布。该结论可为离心泵变频运行中有效避开高辐射噪声工况提供指导,为低噪声离心泵的三维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FW-H声学模型 变转速工况 蜗壳辐射噪声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变频调速系统在金属切削机床上的应用
8
作者 谷艳丰 《机床电器》 2012年第2期32-34,共3页
变频调速是一种高性能的调速方法,就调速指标而言,其完全能够满足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要求。论文结合车床加工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基本设计过程,并介绍了相关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的调整原则。
关键词 变频调速 变频器 主轴驱动
下载PDF
爆破动力荷载输入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钧堂 黄诗渊 +2 位作者 王俊杰 袁智洪 刘云飞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3-817,共5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有炮孔模型和无炮孔模型这2种爆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2种模型的振动衰减规律和速度时程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炮孔模型和无炮孔模型在软件中都能够实现,在爆源5m以外,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相似;随...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有炮孔模型和无炮孔模型这2种爆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2种模型的振动衰减规律和速度时程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炮孔模型和无炮孔模型在软件中都能够实现,在爆源5m以外,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相似;随着距离的增大,2种模型的衰减规律及数值上的差异越来越小;但在5m以内时,无炮孔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符合振动衰减规律;由于无炮孔模型的计算效率较有炮孔模型提高近40%,因此在该软件中进行爆破振动模拟时尽可能采用无炮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振动爆破 数值模拟 有炮孔模型 无炮孔模型 振动衰减规律 速度时程变化曲线 动力荷载 等效荷载
下载PDF
变频电源驱动高频电机的快速起动过程的设计
10
作者 章秋平 朱永华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12,26,共3页
叙述了实现快速升至40000r/min系统方案,即应用交流变频器和高频电机组合,以软起动方式完成起动过程,并详细设计升速过程,最终在实际产品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 起动过程 变频电源 驱动 高频电机 电机
下载PDF
金刚石飞切下加工参数对硅片微槽形状精度影响规律研究
11
作者 董延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3,共3页
介绍了金刚石飞切微槽形状精度理论分析及衡量方法,进行了金刚石飞切单晶硅片的加工实验,并且利用VHX-2000超景深显微镜检测了单晶硅微槽的形状精度。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进给量、主轴转速、切削深度等主要加工参数对微槽加工... 介绍了金刚石飞切微槽形状精度理论分析及衡量方法,进行了金刚石飞切单晶硅片的加工实验,并且利用VHX-2000超景深显微镜检测了单晶硅微槽的形状精度。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进给量、主轴转速、切削深度等主要加工参数对微槽加工的形状精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深度 进给量 主轴转速 形状精度 影响规律
下载PDF
煤矿通风巷道断面风速测定与变化规律研究
12
作者 吴刚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19期57-58,共2页
本文主要根据布辛涅斯克理论与普朗特混合长理论对煤矿通风巷道的风速场分布规律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实现对通风巷道断面的风速测定与变化规律研究。技术人员利用CFD15超声波测风仪对风速进行具体测试,并得出以下结论:煤矿通风巷道的瞬时... 本文主要根据布辛涅斯克理论与普朗特混合长理论对煤矿通风巷道的风速场分布规律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实现对通风巷道断面的风速测定与变化规律研究。技术人员利用CFD15超声波测风仪对风速进行具体测试,并得出以下结论:煤矿通风巷道的瞬时风速大小具有明显的脉动特征,脉动幅度最高可达平均风速的67%;巷道断面风速场的变化规律可用对数分布公式理想的描述出来,准确性可高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风巷道 断面风速测定 风速场变化规律
下载PDF
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技术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志学 刘献礼 +4 位作者 李茂月 LIANG S Y 王力翚 李玉强 孟博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23,共23页
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技术是智能机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智能加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对于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营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传感器的选择、特征提取、颤振识别和颤振抑制为主线,系统的综述了切削... 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技术是智能机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智能加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对于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营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传感器的选择、特征提取、颤振识别和颤振抑制为主线,系统的综述了切削加工过程中颤振智能监控的研究进展。分析颤振信号的选择和时域、频域、时频域以及特征自适应智能提取的特征提取方法;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隐马尔科夫模型、混合模型和在线智能进化模型在颤振识别中的应用;着重分析基于主轴转速调整的颤振智能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的研究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加工颤振 智能监控 传感器选择 特征提取 颤振识别 变主轴转速
原文传递
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主轴转速扰动加工粗糙度预测
14
作者 常智超 熊振华 《机电一体化》 2018年第4期3-11,51,共10页
主轴转速扰动是抑制加工颤振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研究主轴转速扰动加工条件下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主轴转速扰动对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方法对工件表面粗糙度进行拟合,对比了线性... 主轴转速扰动是抑制加工颤振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研究主轴转速扰动加工条件下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主轴转速扰动对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方法对工件表面粗糙度进行拟合,对比了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神经网路的拟合情况,探究了机械加工条件下神经网络类型和结构的选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主轴转速扰动可以有效降低加工颤振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太大的主轴转速扰动也会降低工件的表面质量。贝叶斯神经网络能有效地预测主轴转速扰动加工条件下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预测误差在7%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颤振 主轴转速扰动 表面粗糙度 贝叶斯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