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4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ok on Citizens' Legal Rights Published
1
作者 GUO YIWEI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8年第1期38-38,共1页
A book on the legal rights of citizens has been published by the China Procuratorate Publishing House.
关键词 Book on citizens legal Rights Published
下载PDF
在高等代数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究
2
作者 赵立博 黄俊敏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该文深入挖掘高等代数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在高等代数授课过程中将真善美的价值观和数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数学知识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数学文化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数学定义定理中体会严... 该文深入挖掘高等代数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在高等代数授课过程中将真善美的价值观和数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数学知识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数学文化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数学定义定理中体会严格的规章制度,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代数 课程思政 思想道德素养 法律意识
下载PDF
The Constitutional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Citizens over 60 Years of Social Change
3
作者 韩大元 孟凡壮 Kang Xiaon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6年第2期20-40,共21页
Constitutional consciousness is a general term for citizens' knowledge, opinions, ideas and thinking about the Constitution. It not only driv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consciousness is a general term for citizens' knowledge, opinions, ideas and thinking about the Constitution. It not only driv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rule of law, but also serves as an indicator for the extent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change, constitutional consciousness constitutes an inner spiritual force within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t is a force for change in itself, especially as "a cultural soft power" that remolds normative judgments and value bases. A stable and mature constitutional consciousness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 benign operation of social change. Over the past 60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has followed a tortuous path, but due to citizens' constitutional consciousness the 1954 and 1982 Constitutions were always vehicles and forces for social cohesion and harmony. The way to improve supervision of co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is to truly make rule of law thinking centered on constitutional consciousness into the basic value consensus of citizens and different groups at the level of the nation,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Adhering to the concept of the supremacy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exploring ways and means of adopting a more reasonable, pragmatic and open approach to its implementation will provide a solid co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o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nd will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a rule of law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izens social change constitutional consciousness implementation of theConstitution
原文传递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LEGAL CULTURE AND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4
作者 米健 Wang Hao 《China Legal Science》 2013年第1期30-54,共25页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as a whole is actually a hi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The communication in legal cul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ll activit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Over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as a whole is actually a hi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The communication in legal cul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ll activit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Over century's leg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hina since the late of Qing Dynasty provide a meaningful example for the communication in legal culture of human society. However, the understanding and discussions of many problems in the academic field of Chinese law have been in a state of unawareness subject, that is,the state of lacking the subjective awareness of culture,which in large degree cause the fact that modern Chinese legal science or Chinese jurists have not entered into the leg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of human as a subject of communication with awareness.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legal development,the communication in different legal cultures is realized through five forms of borrowing,succession,transplant,integration and combination. The esse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in legal culture is relev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ality and expected as well as regionalization and universality and an interacting process of developing from regionalization to universality and the universality is composed of regionalization. Without the subjective awareness of culture,it is difficult to set up the status of culture subject,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explain various forms and general regular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in legal culture and also to positively take part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s a result,it is even more difficult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leg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al 中国法学界 文化交往 文化主体 人类法律 TRANSPLANT 解释法律 consciousness globalization 意识缺失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应对策略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仙敏 李晓丰 刘莹莹 《对外经贸》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信息数据的高速增长,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变得愈加困难。现阶段,我国的公民隐私权保护体系还有待加强完善,探讨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权保...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信息数据的高速增长,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变得愈加困难。现阶段,我国的公民隐私权保护体系还有待加强完善,探讨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应对策略便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们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对大数据时代的公民隐私权进行界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完善的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增大社会普法力度等建议,以推动我国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公民隐私权的进一步保护,进而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公民隐私权 应对策略 法律保护
下载PDF
在法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6
作者 吕志君 刘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03-107,共5页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是塑造合格大学生的根本,也是坚定大学生拥护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型,加之社会阅历较为匮乏,在该阶段对其展开必要的法律意识教育,让学生...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是塑造合格大学生的根本,也是坚定大学生拥护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型,加之社会阅历较为匮乏,在该阶段对其展开必要的法律意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威严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自觉应用法律约束自身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部分高校的法学教育工作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从问题出发,推动高校法学教学积极改革,才能为实现法律意识培养教育目标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围绕新时期法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改革策略展开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学 学生 法律意识
下载PDF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定犯意涵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均扬 《南大法学》 2024年第3期100-119,共20页
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本质属性的认识,目前多数学者将本罪理解为自然犯,但这种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根据学界对自然犯/法定犯区分具有共识的三个标准:首先,从古代国家到现代国家、从现代社会到信息社会,... 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本质属性的认识,目前多数学者将本罪理解为自然犯,但这种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根据学界对自然犯/法定犯区分具有共识的三个标准:首先,从古代国家到现代国家、从现代社会到信息社会,个人信息在社会变迁中经历了“古今之变”,只有在信息社会中才得以获得法律的全面保护;其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兼具个人法益和超个人法益的双重面向,不应忽视个人信息作为社会交往之构成要素的集体法益维度;最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是法定犯的前置法律法规,其内涵是国家对个人信息处理者施加的合规义务。因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法定犯而非自然犯。以此为起点,开展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代表的法定犯基础理论研究,是未来值得开拓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自然犯 法定犯 前置法规 集体法益
下载PDF
训练民众开会:孙中山民权初步思想实践研究(1928—1935年)
8
作者 王涛 王建华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0,I0005,共11页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民权初步思想,主张训练民众开会以培养现代公民,进而实现“纠合群力”“发达民权”。借助学校和民众教育,南京国民政府以普及和演习议事规则为着力点,实践了民权初步思想。在学校,国民党注重传授学生系统的...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民权初步思想,主张训练民众开会以培养现代公民,进而实现“纠合群力”“发达民权”。借助学校和民众教育,南京国民政府以普及和演习议事规则为着力点,实践了民权初步思想。在学校,国民党注重传授学生系统的议事规则,训练其专业的议事技能。围绕选举权的行使,以识字为先导,国民党面向失学民众普及议事常识并训练其使用选举权。受观念束缚,受训后的民众议事能力与孙中山的设想仍有较大差距,这表明训练开会既要系统灌输议事规则,更要树立良好的会议氛围,以变迁议事观念,启蒙公民的权利、集体和规则意识。总结民权初步思想的实践教训对于新时代培养合格公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一定鉴戒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权初步思想 公民意识 训练开会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老年群体法治素养提升研究
9
作者 马思程 《黑河学刊》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在提升老年群体法治素养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新媒体的普及有助于及时告知老年人新型网络陷阱,培养老年群体的民主法律意识,分解提升法治素养的障碍。现阶段,大环境鼓励老年人拥抱数字社会,新媒体领域内...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在提升老年群体法治素养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新媒体的普及有助于及时告知老年人新型网络陷阱,培养老年群体的民主法律意识,分解提升法治素养的障碍。现阶段,大环境鼓励老年人拥抱数字社会,新媒体领域内老年群体正在逐渐扩大,新媒体平台支持老年群体的加入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无疑为新媒体提升老年群体法治素养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基于此,明确新媒体背景下提升老年人法治素养的理念,创新新媒体宣传手段,提高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度,强化新媒体管控,优化媒介环境,方能真正发挥新媒体对于老年群体法治素养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新媒体 法治素养 法律意识
下载PDF
思政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实效性研究
10
作者 权颖庆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3期132-134,共3页
基于思政教育视角探讨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均值高于理论中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体现在辨别善恶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法制意识、网上交友现象和网络游戏情况... 基于思政教育视角探讨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均值高于理论中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体现在辨别善恶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法制意识、网上交友现象和网络游戏情况上,但在网上交友现象方面的教育还有待提升。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及其网络法制意识、价值判断能力及网络游戏情况维度在学生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辨别善恶能力、网上交友现象、网络法制意识、价值判断能力及网络游戏情况维度在学生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为此,高校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校大学生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价值判断能力 辨别善恶能力 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法制意识
下载PDF
税收法律制度对于公民意识的培养解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世明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共15页
法律对于意识形态具有塑造作用。税收债务关系说的确立不仅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实践问题。把纳税归结为屈服于政治权力的行为,就实际上否定了纳税是国民的义务,从而不利于培养国民的纳税意识。税收法定主义不能仅仅被... 法律对于意识形态具有塑造作用。税收债务关系说的确立不仅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实践问题。把纳税归结为屈服于政治权力的行为,就实际上否定了纳税是国民的义务,从而不利于培养国民的纳税意识。税收法定主义不能仅仅被理解成为由狭义的法律来规定税收,否则最终的结果便是将税收人治披覆以税收法制的光鲜外衣而已。直接税的征收触及每一个公民的敏感神经,在培养民主参政意识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财税应该有利于培育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应该扩大缴税的人群范围,逐渐从“少数人纳税”的税种向“大众税”转变。申报纳税的运作要求纳税者有对税的足够意识和自发性协助,让纳税者通过申报认识自己的税负担,分析其负担内容,进而能够提高自己对税收用途的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法律制度 公民意识 税收法律关系 申报纳税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STANDING WITHIN CHINESE ENVIRONMENTAL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AN AMERICA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2
作者 竺效 Charles Wharton 《China Legal Science》 2013年第3期76-105,共30页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by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s a field growing in scope and importance. In the past, the standing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108 of the Civil Litigation Procedure Act (CLPA 1...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by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s a field growing in scope and importance. In the past, the standing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108 of the Civil Litigation Procedure Act (CLPA 1991) served as a barrier that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robust environmental NGO jurisprudence. By analyzing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methods of working around the Article 108 restrictions between 2005 and 2011 in China and presenting an America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groups and their goals of limiting pollution and preserving a healthy ecological system through litigation, we will find that the US Constitution Article III 'case or controversy' requirement and the key US Supreme Court case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NGO standing in many ways parallel the Chinese experience, but the Chinese system certainly maintains its own socialist characteristics. The keys for China as it develops its legislation and case law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re: understanding the widening scope of the term 'relevant organization' in article 55 of the CLPA (2012 Amendment), as amended in the draft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onsidering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relevant organization' of article 55 of the CLPA (2012 Amendment) in the context of its litigation and procedural natures, but not as a substantive law definition of one kind of legal subjects; and acknowledge the need to consider lessening restrictions on NGOs in this field so that they can develop their skills and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主体资格 环境公益诉讼 民事诉讼法 原告资格 COURT 司法诉讼 诉讼程序 legal 司法实践 CITIZEN
原文传递
规则功利论的法律意识之辩——以基本权利保障为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彤彪 袁野 《齐鲁学刊》 2023年第2期90-99,共10页
根据规范伦理学中的行为功利论,一种行为的对错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功利原则的要求,即能否最大化提升社会效益。然而,行为功利论会在一些情形下允许侵犯基本权利以提升短期效益的行为,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展开的权利保障实践冲突。相比之... 根据规范伦理学中的行为功利论,一种行为的对错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功利原则的要求,即能否最大化提升社会效益。然而,行为功利论会在一些情形下允许侵犯基本权利以提升短期效益的行为,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展开的权利保障实践冲突。相比之下,规则功利论则主张功利原则的评价对象是规则。我们应首先依据原则制定规则,再依据规则判定具体行为的对错。如此一来,功利主义就能在理论上容纳法律保障权利的制度实践。因此,有论者认为规则论优于行为论。尽管如此,由于规则指引的模糊性,要使其能够真正适用,往往需要穷尽列举各种具体状况和排除条件。如此一来,规则论在逻辑上就会塌缩为行为论。要破解这一难题,可从法律意识的角度切入。法律意识的对象是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不是规则的简单罗列,而是以一种内在逻辑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人们在对具体个案做依法应当如何行事的判断时,不是将相关规则机械地适用于个案,而是对规则作体系性解释。法律意识如此,道德意识亦同。塌缩难题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才错误地描述了人如何在与规则的主客体互动中产生应当如何行事的判断。一旦澄清了规则意识的心理机制,塌缩难题便不攻自破。规则论就可以代表功利主义伦理学,回应基本权利保障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保障 功利原则 行为功利论 规则功利论 法律意识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学研究:一个学术脉络的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正国 余淑娟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3年第3期3-31,共29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中国经验中提炼出的可面向国际交流的话语,具备转化为法学学科范畴的有利条件。十年来,法学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逐步深入,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不断推进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在作为研究基础的法理阐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中国经验中提炼出的可面向国际交流的话语,具备转化为法学学科范畴的有利条件。十年来,法学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逐步深入,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不断推进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在作为研究基础的法理阐释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有助于国家内外法治秩序的互动,中国传统法文化与现代西方法治思想融合迭代,以及全球化时代法律权利的观念更新。在作为学科特色的法律发展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不仅从规范法学层面挖掘其规范性意涵,而且对部门法学、领域法学的价值形塑与话语支撑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作为实践路径的法治建构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贯通国际法治、涉外法治和国内法治,兼顾平台机制建设与立法立规实践,坚持多层次、多领域、多面向的制度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主知识体系 理论自觉 中国法学 对外传播
下载PDF
公民法治意识生成:学理阐释及其现实启示
15
作者 夏丹波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促进公民法治意识生成是推进全民守法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既要立足中国实际,又要吸收世界先进法治文明成果。纵观西方法律思想史,柏拉图、霍布斯、边沁、富勒、哈特、埃利希等思想家对公民... 促进公民法治意识生成是推进全民守法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既要立足中国实际,又要吸收世界先进法治文明成果。纵观西方法律思想史,柏拉图、霍布斯、边沁、富勒、哈特、埃利希等思想家对公民法治意识生成过程与条件都曾进行过深入研究。他们构建的教育训练与示范指引、个体社会化、互惠的匿名合作关系、法的内在观点、避苦求乐及认同理论等理论对新时代中国促进公民法治意识生成、推动全民守法工作高质量提升、夯实法治中国建设文化基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法治意识 普法 法治文化 西方法律思想
下载PDF
重庆大巴山区原住民野生动物法律保护意识分析
16
作者 赵英杰 康萍 欧阳瑞灿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7-464,共8页
以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住民为样本,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从原住民对野生动物的法律保护意识、政府保护行为及原住民食用和买卖野生动物的意愿等各个方面展开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生境原住民野生动物法律保护意识及影响... 以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住民为样本,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从原住民对野生动物的法律保护意识、政府保护行为及原住民食用和买卖野生动物的意愿等各个方面展开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生境原住民野生动物法律保护意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住民是当地政府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其食用和买卖野生动物、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受教育背景、认知程度、法律意识以及政府态度和工作情况的正向影响。模型整体通过了拟合检验,表明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根据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法律保护的开展情况提出改进策略,明确违法食用和买卖野生动物范围,完善野生动物检疫监管标准;提高大巴山保护区生态屏障修复力度,加强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关注;注重将大巴山保护区内各民族的传统习俗活动与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有机结合,分析结果可为我国野生动物的法律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大巴山 野生动物 生态安全 原住民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法研究:历史、文本与未来
17
作者 向前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立法是推动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立法的历史和文本的实证分析,我国基本形成了党内法规体系、中央法规体系与地方性法规体系“三轨并行、功能互补”的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立法是推动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立法的历史和文本的实证分析,我国基本形成了党内法规体系、中央法规体系与地方性法规体系“三轨并行、功能互补”的法规体系,但仍存在中央法规建设顶层设计不足、地方性法规建设形式化问题突出以及各地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立法的认识不统一等问题。未来法制建设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措施规范功能以及如何加强各民族共同性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法》单行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内法规体系 地方性法规体系 中央法规体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治理法治化关系研究
18
作者 王建江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6期69-72,共4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治理法治化中,有利于保障乡村民族群众的平等权利,维护乡村团结稳定,有利于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优良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治理法治化中,有利于保障乡村民族群众的平等权利,维护乡村团结稳定,有利于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优良的乡村治理法治化体系。乡村治理法治化即乡村多元治理主体要规范权责,利用法治解决农民问题,保障乡村群众权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即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法治方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路径即构建完善的法律法治制度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关系为,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保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团结意识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维护乡村安全稳定,保障群众权利的法律法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民族团结、平等的原则体现的都是基层群众的共同意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乡村治理法治化实践提供制度保障与行动导向;乡村治理法治化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法治化 制度体系 民族团结 法治保障
下载PDF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的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齐进光 曹山娜 张淑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2-125,共4页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存在学生法治认知不足、教师法治培养能力不足、法治培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打造高效法治课堂,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法治素养,为建设法治国...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存在学生法治认知不足、教师法治培养能力不足、法治培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打造高效法治课堂,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法治素养,为建设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 法治意识 法治信仰
下载PDF
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燕平 蒲川 张维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3-857,875,共6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法规知晓度和认知水平的对策建议。方法:自行设计制作问卷调查表,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重庆市渝北区74家医疗机构中随机抽取2700名医务人员开展问卷...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法规知晓度和认知水平的对策建议。方法:自行设计制作问卷调查表,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重庆市渝北区74家医疗机构中随机抽取2700名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以医务人员个人要素为自变量,法律素养和法律知识测评得分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及其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问卷2536名医务人员的法律知识测试平均分为(63.74±8.065)分;学历、职称、职务、态度、所处机构类别与级别、年度参加法律法规培训频次等7个要素对被调查人员的法律知识知晓度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高、职称、职务越高、在综合三甲医院工作、参加法律法规培训频次每年>2次者,法律素养和法律知识测评得分更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对于现行法律及有关法律现象具有一定正确评价,但法律知识及其应用测评整体水平偏低,亟需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以及医科院校等多方共识,强化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整体法律意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法律意识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教育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