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南高-东大的国际化教育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1
作者 刘超 姚瑾纯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2-84,共13页
北洋政府时期,面对民族危机严重、文教落后的困境,南高-东大学人秉持“教育救国”的理念,通过深入细致的国际观察,认识到西方名校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制度化的科学研究及活跃的国际交流;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与欧美国家差... 北洋政府时期,面对民族危机严重、文教落后的困境,南高-东大学人秉持“教育救国”的理念,通过深入细致的国际观察,认识到西方名校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制度化的科学研究及活跃的国际交流;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与欧美国家差距甚大,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匮乏,国际参与程度不高。基于对国情和国际大势的研判,南高-东大在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和模式的变革,重塑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培育了良好的自主研究风气,为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人才贡献和知识贡献,也为当今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国际化改革提供了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高-东大 国际交流 国际化教育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 科研制度化
下载PDF
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对策——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
2
作者 盛革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地方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统筹“两个大局”与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完...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地方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统筹“两个大局”与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培养机制未精细化、协同培养未全面展开的困境。面对此困境,需要夯实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完善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在满足社会对涉外法治人才需求的同时,提高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教育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培养机制
下载PDF
抗战时期高等工程教育职能探析——以西北联合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印政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4年第3期297-311,共15页
在抗战时期,高等工程教育因其重视实践性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备受关注。尽管条件艰苦,但高等工程教育依然坚持办学,并实现了稳步发展,充分展现了特殊时期大学的职能。以西北联合大学为范例,该校将人才培养视为首要任务,结合抗战... 在抗战时期,高等工程教育因其重视实践性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备受关注。尽管条件艰苦,但高等工程教育依然坚持办学,并实现了稳步发展,充分展现了特殊时期大学的职能。以西北联合大学为范例,该校将人才培养视为首要任务,结合抗战需求和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程与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出适应特殊时期的专门人才。同时,西北联大坚持进行科学研究,成立工科研究机构,举办工程讲座,组织对西北资源的调查,并深入开展工程学术研究。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服务西北社会的发展,设立工程推广部门,鼓励师生在西北工程领域发挥作用,并与地方积极开展工程合作。联大师生自觉肩负起“抗战建国”的重任,不仅优化了西部地区的工程教育布局,还提升了工程学科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工程学科的认识。抗战时期的工程教育在规模上远超战前,其强调实用性的教育理念推动了工程教育的本土化,促进了地域间工程教育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联合大学 高等工程教育 抗战建国 大学职能
下载PDF
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价键理论”及“分子轨道理论”教学为例
4
作者 马英楠 曾乐林 张盼良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化工专业高等教育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明确了高校化学化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分析了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具体问题,探索了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以“价键... 化工专业高等教育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明确了高校化学化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分析了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具体问题,探索了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以“价键理论”及“分子轨道理论”为例,提出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教育理念与核心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丰富教学手段等探索。本文希望为高校化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校化工课程 教学改革 价键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下载PDF
高等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的法治保障: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5
作者 姚荣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共13页
构建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国家治理体制与法律制度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良法善治,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公法视野下的大学法范式顺应了小科学时代学术创新的基本规律。与此相比,... 构建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国家治理体制与法律制度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良法善治,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公法视野下的大学法范式顺应了小科学时代学术创新的基本规律。与此相比,私法视野下的英美大学法范式更加契合大科学时代学术创业的价值诉求。法治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阶段性特征相契合时,国家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实力将会产生实质性跃升。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人才中心转移的背后,离不开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优势的作用发挥。对于中国而言,促进高等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呼唤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一方面,要明确国家与大学之间的法理关系,厘清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这一法律制度的内涵,明晰公法与民法两种语境下高校法人的权利能力及其责任;另一方面,要激发高校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活力,明晰高校教师作为特殊劳动者的法律地位,摒弃高权管制框架对教师知识产权与创新自由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学术自由 公私法合作理论 高校法人制度
下载PDF
国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创建始末考辨
6
作者 赵凯 《教育史研究》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长期以来,关于“国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创建时间”的问题有1928年和1929年两个说法。为还原历史真相,基于民国时期的报刊、书籍、纪念册等,综合考量首届学生、学系负责人、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因素,可以确定国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的正式... 长期以来,关于“国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创建时间”的问题有1928年和1929年两个说法。为还原历史真相,基于民国时期的报刊、书籍、纪念册等,综合考量首届学生、学系负责人、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因素,可以确定国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的正式创建时间应在1929年8月至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浙江大学 教育学系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审视与集群化建设--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视角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继明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53,共10页
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但实践中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国元素”仍有不足。新型举国体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机制,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土化创造提供了依循。基于新型举... 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但实践中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国元素”仍有不足。新型举国体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机制,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土化创造提供了依循。基于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需要在微观上为之提供合理的实践机制,而大学集群治理在价值导向、组织机制、治理主体、文化建构等各维度上集中反映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内在逻辑,因此是落实新型举国体制的有效机制。这也意味着,探索实施大学集群治理是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举国体制 高等教育治理 大学集群治理 中国特色
下载PDF
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新时代研究型大学的角色、应变与引领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乐平 刘佳佳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机构,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机构,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逻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造就了一个培养规模超大的时代,正在向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军,同时也经历着一个“双一流”建设时期。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两个大局,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承担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重任的“头部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最为紧密和优质的结合点,未来的高等教育将迈向一个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引领的时代。面对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增强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把握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特征,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增强主动应对变革的意识,将改革重点集中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改革,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高等教育 人才自主培养 培养质量 研究型大学
下载PDF
构想·实施·评价:世界一流大学数字化转型的生成理路——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数字总体规划为例
9
作者 张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44,77,共11页
为回应国家、社会及公众对大学数字化发展的关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开启了数字化转型进程,将数字化设想嵌入主要战略规划,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后,形成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个性化体验、互联环境、数据驱动的理解和决策”的战略构想;以四大... 为回应国家、社会及公众对大学数字化发展的关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开启了数字化转型进程,将数字化设想嵌入主要战略规划,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后,形成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个性化体验、互联环境、数据驱动的理解和决策”的战略构想;以四大“要素支撑”为行动指南,阶梯式实施“三阶段行动策略”;构建17个评价指标以监测最终成效。这为我国大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镜鉴:秉持“理想”与“实用”兼具的价值追求,研制从“战略构想”到“战略评价”的行动架构,打造以人为本的数字方案;提供“无形”和“有形”并存的基本要素保障,并遵循“梯次”与“定向”协同的推进策略,实现特色化的大学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总体规划
下载PDF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建设研究
10
作者 梁军 程秀珺 陈斗南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3-55,共3页
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探究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缘由,梳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现状与问题,并深入剖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对地方高校应用型建设的价值,具... 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探究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缘由,梳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现状与问题,并深入剖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对地方高校应用型建设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双万计划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地方高校 应用型
下载PDF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分论坛四综述 被引量:14
11
作者 冯思圆 黄辰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位于中国深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与南方科技大学承办的2022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分论坛四关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文章对该分论坛召开的基本背景、总体情况进行综述,解释了本次分论坛关注大学... 位于中国深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与南方科技大学承办的2022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分论坛四关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文章对该分论坛召开的基本背景、总体情况进行综述,解释了本次分论坛关注大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必要性。文章还简要概括了开幕致辞、主旨发言、专题交流、圆桌论坛、闭幕总结五个环节的嘉宾发言,并介绍本次会议所形成的四点共识,分别为“大学教师及其数字素养的提升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具和项目的开发是提升大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媒介”“资源连通的生态系统是强化大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支撑”“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是持续建设大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教师数字素养 大学教师 高等教育创新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下载PDF
Political Culture and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in Chinese Societies: Some Reflections 被引量:4
12
作者 YANG Rui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20年第2期187-221,共35页
Over the past decades,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worldwide in a context of unprecedented expansion and diversification.Driven by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p... Over the past decades,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worldwide in a context of unprecedented expansion and diversification.Driven by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essures,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in different nations have often been reported to follow a similar pattern:shifting from the control model to the supervisory model in nearly all aspects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universities.While such a trend in Chinese societies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the literature,few people have been able to identify the sticking point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there.As a result,the concept of a doomed cycle continues to linger obstinately,viewing power delegation as leading to market disorder which,in turn,leads to tighter control.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neglect of Confucian political cultur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tudies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reforms in Chinese societies.It aims to demonstrate that Western theories of and approaches to governance and aut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 cannot be simply applied to other societies of highly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By so doing,it attempts to shed some light on debates over governance and aut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 in a much wider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ical culture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university autonomy Chinese societies CONFUCIANISM legalISM
原文传递
农科大学的法学发生: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的缘起(1904—1949)
13
作者 瞿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222,共21页
2023年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建院30周年,其法律系也迎来30周年系庆。然而,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的历史远不止30年。从清末1904年的“癸卯学制”开始,法学教育就被纳入农科大学的教育规划之中。自清末、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农大... 2023年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建院30周年,其法律系也迎来30周年系庆。然而,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的历史远不止30年。从清末1904年的“癸卯学制”开始,法学教育就被纳入农科大学的教育规划之中。自清末、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农大法学教育的发展脉络蜿蜒而清晰。法学教育是历史上自始且在学理上当然地存在于中国农业大学诸前身的农科教育之中。关于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缘起的探求,也从历史的角度解释了“农业大学何以有法律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法律系 法学教育 高等教育史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
14
作者 赵铸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教育必...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教育必须担当起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作为国家民委直属高校,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刻把握和全面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关系,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担当起服务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战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等教育 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
下载PDF
Chinese Faculty Members at Japanese Universities:Who Are They and Why Do They Work in Japan?
15
作者 黄福涛 陈丽兰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2021年第4期743-763,共21页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key aspects of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f Chinese faculty at Japanese universities.Design/Approach/Methods:Main methods include an analysis ...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key aspects of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f Chinese faculty at Japanese universities.Design/Approach/Methods:Main methods include an analysis of relevant data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full-time international faculty in Japan in 2017 and results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everal full-time Chinese faculty hired in different Japanese universities.Findings:This study suggests that,compared to the averag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faculty,there are larger numbers of female Chinese faculty,greater numbers of Chinese professors,Chinese doctoral degree holders,Chinese faculty in engineering,and larger numbers of them being engaged in research rather than teaching.Further,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for Chinese faculty to work in Japanese universities are academic or professional reasons,followed by their fondness for Japanese life and culture and their agreement with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in Japan than in China.Originality/Value: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full-time Chinese faculty at Japanese universities and their motivations to come to Japan a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facult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Japanese university national survey
原文传递
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笔会系列一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别敦荣 李祥 +2 位作者 汤晓蒙 刘晓 孙俊华 《终身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3-18,共6页
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短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是建立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支柱,大学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主要支撑机构,不仅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而且应当加强成... 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短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是建立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支柱,大学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主要支撑机构,不仅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而且应当加强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使更多民众终身学习的愿望得到满足。保障学习者的教育权利,需要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关键是从制度上把好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入口关”“培养关”“出口关”,为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和规范有序运行提供法治保障。从强调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转向强调“统筹协调发展”,蕴含着政策层面对终身教育体系内涵的重大突破,有利于终身教育发展消除争论、走出误区,并落脚于各级各类教育内部的深度变革。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其治理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新时代价值与效能的发挥,拓展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型治理模式,并处理好“央—地”关系,是提升职业教育治理水平的要点。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将有利于推进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高校分类评估体系、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使各类高校有效履行在三类教育中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化高等教育 教育法治 终身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治理 高校分类 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下载PDF
普林斯顿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别敦荣 陈梦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11,共7页
经过260多年的发展,普林斯顿大学从一所宗教教育机构成为世俗的世界一流大学,一直坚守小而精的办学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它崇尚"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通过营造一种平静的环境,致力于质量而非数量上的追求。普... 经过260多年的发展,普林斯顿大学从一所宗教教育机构成为世俗的世界一流大学,一直坚守小而精的办学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它崇尚"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通过营造一种平静的环境,致力于质量而非数量上的追求。普林斯顿大学的经验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林斯顿大学 教育理念 为国家服务 高等教育 世界一流大学
下载PDF
高等教育强国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洪才 张继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126,共8页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未来我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高教正向功能的发挥、尊重学术组织特性、鲜明的国别特征以及多元高教体系四个方...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未来我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高教正向功能的发挥、尊重学术组织特性、鲜明的国别特征以及多元高教体系四个方面。当前我国大学制度建设中面临的诸种挑战表明,创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路径。建立新的大学校长选拔制度,大学实行中位化管理,大学评价自主化以及强化大学协会功能,则是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建设
下载PDF
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海涛 周川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8,111,共8页
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大致分为清末时期、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安徽清末、北京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发现,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具有起步早、起点高、... 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大致分为清末时期、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安徽清末、北京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发现,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具有起步早、起点高、但发展屡次中断、受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干扰强烈,高等教育发展没有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实际等特点。因此,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要跟政治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过度政治化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剧烈波动;同时,高等教育要主动深入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发展自己,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本土高等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近代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史 求是学堂 省立安徽大学 国立安徽大学 北京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下载PDF
现代教育家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洪成 甘少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62,共8页
梅贻琦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建树颇丰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之一。通才教育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其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积极探索的结晶。正是因为奉行通才教育思想,使得清华大学从依附性质的留美预备学校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知名学府... 梅贻琦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建树颇丰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之一。通才教育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其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积极探索的结晶。正是因为奉行通才教育思想,使得清华大学从依附性质的留美预备学校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知名学府,西南联大创造了战时教育的奇迹。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及其办学实践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贻琦 通才教育 清华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