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Benefits Allocation Mechanism—Using Case of Regional-Development Orient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hina
1
作者 Duanyang Ren Xiaoyan Song Haibin Zhou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15年第8期428-433,共6页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benefits allocation is a major problem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cause the collaborative partners have different benefits pursues, and they make the allocation of ownership and ben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benefits allocation is a major problem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cause the collaborative partners have different benefits pursues, and they make the allocation of ownership and benefits complicated. If the interests can’t be allocated properly, then the conflicts will occur between the collaborative partners and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can’t last long, so we focus on the benefits allocation mechanism of IP to ensure each participated partner can get the benefits fairly. Some scholars noticed the importance of IP benefits allocation and conduc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which provided mode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but these research contents were not comprehensive,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evidences seemed inadequate, which leaded the conclusions into?having limited meaning. Thus, we use case study and investigate regional-development orient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to examine the benefits allocation mechanism. We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benefits allocation mechanism, such as the compensation and rewards are not enough, the benefits allocation should be fair, the payment way is not variou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mbined with related needs, we put forward that ensure the ownership of IP, attention on regulation construction, benefits protection and so on. We hope this study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through case analysis, and benefit to maintain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NEFITS Allocation mechanis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 Study
下载PDF
Research on Innovative Patterns of Financ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nance
2
作者 Youtang Zhang Na Li 《财会月刊(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3-8,共6页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a strategic resourc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ssential factor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nd 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a strategic resourc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ssential factor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nd 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society.However,the financing chann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not smooth in China,and enterprises have difficulty in financing and sink into the dilemma of high cost of financing.Therefore,the paper innovates to construct financing patter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nance and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about its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useful experiences from foreign countries.Furthermore,the paper will build risk-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nance.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expand the financing channel and to improve the financing efficienc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NANCE FINANCING Pattern risk-compens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3
作者 Fujing 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1期53-55,共3页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a planned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planning and use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ystem. Sou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a planned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planning and use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ystem. Sou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and work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moothly, also it is a vital part to establish a modem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This articl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bou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anagements mechanism universities setting the organization, regulations, incentives and policies to protect five aspects of education which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mechanism
下载PDF
知识产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被引量:7
4
作者 易继明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8,共26页
生产要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三者互动式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及其中国当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从“点状”到“面状”,已呈“立体状”。在新型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三者互动式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及其中国当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从“点状”到“面状”,已呈“立体状”。在新型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创新中,知识产权是其内核。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注重本土资源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要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通过健全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强化司法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的促进作用,营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律环境。在新质生产力的语境下,知识产权具有要素资源和法权双重属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知识产权 本土资源 现实生产力 法律环境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知识产权保护耦合协调对绿色增长的影响
5
作者 程龙 唐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7-137,共11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环境规制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协同对破除绿色技术创新“双重外部性”困境,驱动绿色增长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基于2006—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探讨环境规制与知识产权保护耦合协调对绿色增长的影响与... “双碳”目标背景下,环境规制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协同对破除绿色技术创新“双重外部性”困境,驱动绿色增长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基于2006—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探讨环境规制与知识产权保护耦合协调对绿色增长的影响与中介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知识产权保护耦合协调对绿色增长的影响呈显著“U”型关系,目前全国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尚处于抑制绿色增长的阶段;在上述“U”型影响中,研发投入强度、资本错配在资本投入层面分别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技术创新质量、技术交易活跃度在技术创新层面分别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产业结构层面分别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知识产权保护 耦合协调度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机制
下载PDF
知识产权客体兜底规范的内在关系及适用逻辑——以《民法典》第123条与《著作权法》第3条的适用为分析视角
6
作者 刘华 李晓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0,119,共11页
《民法典》对知识产权客体类型的立法取向秉持法定主义立场,而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类型的规范选择却经历了由“作品类型法定”到“作品类型开放”的重大转变,致使两法客观呈现权利客体类型开放与封闭的立法模式差异。实践中应揭示这... 《民法典》对知识产权客体类型的立法取向秉持法定主义立场,而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类型的规范选择却经历了由“作品类型法定”到“作品类型开放”的重大转变,致使两法客观呈现权利客体类型开放与封闭的立法模式差异。实践中应揭示这种假性矛盾的本质,厘清私权部门种属概念间错位类比的逻辑误区,明确过渡性知识产权基本规范对各知识产权单行法特殊性问题的解释缺失,以《民法典》与《著作权法》之间互为“表里”的“隔代”调适关系为逻辑基础,支撑知识产权客体相关规范在司法适用中的实践展开。即以作品类型扩张的现实表现和法律解释经验为起点,以民事私权的价值理念为根基,秉持审慎开放、体系化解释和司法确认优先原则,在具体案件中依照知识产权权属定位、著作权权属定位、作品类型定位的逻辑层次,在权利客体兜底款项启用时严格把握相对开放的审慎裁判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著作权法 法定原则 作品类型开放 知识产权
下载PDF
科技报告法律属性与知识产权归属分析
7
作者 许燕 任亮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4期1-6,72,共7页
科技报告是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厘清科技报告法律属性和权属关系是保障科技报告开发利用安全、有效的关键因素。根据科技计划项目属性和科技报告创作特点明确科技报告的财产权属性、公私双重属性、特殊职务作品属性。基于科技报告法律... 科技报告是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厘清科技报告法律属性和权属关系是保障科技报告开发利用安全、有效的关键因素。根据科技计划项目属性和科技报告创作特点明确科技报告的财产权属性、公私双重属性、特殊职务作品属性。基于科技报告法律属性确定其知识产权权属规则,在坚持公私利益平衡基础上,引入契约自由与公权介入规则,进而确定不同情形下科技报告知识产权归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报告 法律属性 知识产权 权属 利益平衡
下载PDF
法治视域下辽宁数字经济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8
作者 史亚杰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4,共8页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以法治保障辽宁数字经济发展,是缩小辽宁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促进辽宁社会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路径。在新经济形势下,结合辽宁省情实际,在把握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应充...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以法治保障辽宁数字经济发展,是缩小辽宁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促进辽宁社会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路径。在新经济形势下,结合辽宁省情实际,在把握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法治视域下辽宁数字经济治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全新数字化法治理念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法律治理体系,需要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主体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法治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更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安全 法律治理 知识产权
下载PDF
涉网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管辖疑难问题研究
9
作者 冯晓青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5期76-86,共11页
涉网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管辖问题的解决,是健全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既有司法实践中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虚列被告的认识分歧,需要坚持法解释学的分析路径,准确理解涉网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 涉网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管辖问题的解决,是健全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既有司法实践中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虚列被告的认识分歧,需要坚持法解释学的分析路径,准确理解涉网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规律、法律适用原则,以厘清这类纠纷案件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应坚持以下几点:一是正确理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的“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对侵权行为类型加以甄别,防止简单地概括适用和选择适用;二是准确把握与案件法律事实具有更密切联系的管辖连接点,以强化管辖确定性;三是准确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诚信原则以限制非正当选择管辖法院行为,依法履职、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以应对虚列被告的恶意诉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网知识产权民事诉讼 管辖 连接点 法解释学 诚信原则
下载PDF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展趋势及中国应对
10
作者 马忠法 《经贸法律评论》 2024年第3期1-23,共23页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意指调整不同国家间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法基本原则、规范、规章、机制与制度的总和,它以知识产权条约为主要法律渊源,以WIPO、WTO等主要国际组织为协调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进而利于特定主体创...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意指调整不同国家间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法基本原则、规范、规章、机制与制度的总和,它以知识产权条约为主要法律渊源,以WIPO、WTO等主要国际组织为协调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进而利于特定主体创新及其利益的实现。其发展历经130余年,对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经济和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是西方主导下的制度,存在种种不足。特别是1980年之后,美国推动了全球范围内重知识产权保护之运动,突出国际保护而忽视技术转让和分享,妨碍了技术落后国家的模仿创新之路。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得到了WIPO等的帮助,同时中国也对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应结合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借助“一带一路”,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继续为完善该制度作出贡献,进而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一带一路 知识产权运用 区域多边主义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11
作者 锁福涛 王瑞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4-52,共9页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专利协同运用的重要载体,是整合产业资源、巩固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政府支持和企业积极参与的双重作用下发展迅速,但存在着政府定位与协同创新体系融合度不够、内聚利益冲突、排斥知...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专利协同运用的重要载体,是整合产业资源、巩固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政府支持和企业积极参与的双重作用下发展迅速,但存在着政府定位与协同创新体系融合度不够、内聚利益冲突、排斥知识溢出效应、合作经济性矛盾突出等问题,较为严重地制约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效能发挥。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出发,应当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运行机制具体分为外部机制中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机制,内部机制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共享机制、项目合作机制。从联盟运行实践出发,应当构建“管理保障+组织运营+平台共享+专利池共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运行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运行机制 专利池
下载PDF
RCEP实施过程中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的困境与对策
12
作者 王宏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RCEP是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简称,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自2022年1月正式生效,RCEP的实施为我国在新时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机遇。RCEP在实施过程中... RCEP是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简称,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自2022年1月正式生效,RCEP的实施为我国在新时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机遇。RCEP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庞杂的知识产权问题,急需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能及时作出应对。虽然我国在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涉外知识产权实践经验、涉外知识产权知识复合不够等问题。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培养能够服务RCEP高效实施的涉外知识产权人才,探索多元化的国际联合培养模式,构建新的协同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涉外知识产权 人才培养机制
下载PDF
高职院校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的思考
13
作者 徐春桥 《办公自动化》 2024年第10期80-82,共3页
我国不断加大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各级政府机关取得很大的成果。教育系统对软件正版化工作高度重视,各高校和职业院校为提高院校数字化水平、保障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也都在积极响应。职业院校正在努力推进正版... 我国不断加大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各级政府机关取得很大的成果。教育系统对软件正版化工作高度重视,各高校和职业院校为提高院校数字化水平、保障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也都在积极响应。职业院校正在努力推进正版软件的采购和使用,但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中还有“非正版”情况。文章对职业院校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思考,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正版化 高职院校 知识产权
下载PDF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研究:宏观政策及微观机制
14
作者 孙江文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10期71-73,共3页
笔者在《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研究: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一文中,就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管理和运行机制,至关... 笔者在《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研究: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一文中,就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管理和运行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将在宏观政策和微观机制建设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即宏观政策支持和建立五大微观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建设研究 宏观政策 微观机制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问题探讨
15
作者 卓加鹏 仲勇 陆婉清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研究人工智能法律地位不仅在于保障人类基本权利和价值观的实现,也在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创新,保障人工智能应用安全和稳定。在研究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人工智能法律地位重要性和研究意义,探讨人工智能法律地位的内... 研究人工智能法律地位不仅在于保障人类基本权利和价值观的实现,也在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创新,保障人工智能应用安全和稳定。在研究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人工智能法律地位重要性和研究意义,探讨人工智能法律地位的内涵和意义以及人工智能与隐私保护、社会责任、智能产权相关问题,提出相应法律构想以及未来可能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展望人工智能法律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地位 隐私保护 社会责任 智能产权 法律构想
下载PDF
知识产权还是科研诚信:美国制裁涉华科技人才法律措施研究——以“中国行动计划”为例
16
作者 肖冰 刘超超 魏莱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77,共9页
2018年末至2022年初,受“中国行动计划”影响,中国海外人才引进工作遭遇困难。“中国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显示,其舆论宣传和政策实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知识产权是宣传的主要议题,科研诚信是实践的核心要旨。因此,相较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问... 2018年末至2022年初,受“中国行动计划”影响,中国海外人才引进工作遭遇困难。“中国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显示,其舆论宣传和政策实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知识产权是宣传的主要议题,科研诚信是实践的核心要旨。因此,相较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而言,科研诚信应该成为中国应对和防控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法律风险的重点。在应对措施方面,要在加强立法工作统筹协调的同时重视法规的可实施性,确保各项规定能在人才工作中得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科研诚信 法律制裁 中国行动计划
下载PDF
知识产权滥用的教义学构造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凤辰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61,共14页
我国现行法上的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制度是不完备的。不仅知识产权滥用的构成要件不清晰,而且法效果欠缺。在构成要件上,首先,知识产权滥用是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所行使的知识产权包括原权利与救济性权利。其中,原权利包括严格意义上的权... 我国现行法上的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制度是不完备的。不仅知识产权滥用的构成要件不清晰,而且法效果欠缺。在构成要件上,首先,知识产权滥用是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所行使的知识产权包括原权利与救济性权利。其中,原权利包括严格意义上的权利与法益。知识产权人提起恶意诉讼并不必然构成知识产权滥用。在构成滥用的情形,恶意诉讼涉及的是救济性权利的滥用,而非诉权滥用。其次,知识产权滥用是不正当的知识产权行使方式。在权利行使方式正当与否的判断标准上,立法目的是隐藏在行权目的之下的真正判断标准。具体应以知识产权法而非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作为判断标准。著作权滥用仅有前述两项构成要件,但专利权与商标权滥用还有额外的第三项要件,即不与效力审查职权上的双轨制相冲突。滥用知识产权,将导致权利人与滥用所针对的义务人之间的霍菲尔德式法律关系发生两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滥用 霍菲尔德式法律关系 立法目的 双轨制
下载PDF
知识产权侵权信用惩戒制度的问题审视与完善对策
18
作者 王影航 黄勤勤 +1 位作者 李炳超 李金惠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7期230-238,共9页
将信用惩戒措施纳入知识产权侵权治理体系并逐步实现法治化,系中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推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大背景下,梳理有关制度的发展沿革并分析其发展... 将信用惩戒措施纳入知识产权侵权治理体系并逐步实现法治化,系中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推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大背景下,梳理有关制度的发展沿革并分析其发展态势,对在把握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下寻找对应之策大有裨益。基于有关文件的内容相关性与效力层级,梳理出中国知识产权侵权主体信用惩戒制度发展历程的3个阶段,认为中国针对知识产权侵权主体的信用惩戒制度仍缺乏系统性的整合与严格的法律论证。从法治的视角上看,知识产权侵权主体信用惩戒制度的构造必须遵循依法惩戒、协同共治、过惩得当与权益保护等基本原则。然而,中国现行相关规定难以落地实施,存在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惩戒对象与标准不明、惩戒监督与救济不足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有关部门应当遵循依法惩戒等法治原则,从健全相关法律规范体系、构造惩戒“对象-标准-手段”的合理规则和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惩戒监管与救济机制等方面优化中国知识产权侵权主体信用惩戒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侵权 信用惩戒 比例原则 法律治理
下载PDF
论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齐辉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法治经济。强化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不仅是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贯彻落实法治中国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为了全面构建和完善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法治经济。强化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不仅是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贯彻落实法治中国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为了全面构建和完善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对纺织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法治现状回顾和法治问题剖析,从纺织业前端设计研发、中端生产运营、后端循环回收等3个阶段提出具体的法治策略和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高质量发展 法律政策 生态环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数字赋能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检察监督:实践、逻辑、隐忧与发展
20
作者 刘舒婷 李晓明 《电子知识产权》 2024年第9期85-96,共12页
数字赋能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检察监督主要分为专利恶意诉讼、商标恶意诉讼及著作权恶意诉讼的数字监督。数字赋能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检察监督并非简单的技术援引,而是数字技术与法律监督制度的深度融合。其内在逻辑在于监督程序及监督方式... 数字赋能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检察监督主要分为专利恶意诉讼、商标恶意诉讼及著作权恶意诉讼的数字监督。数字赋能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检察监督并非简单的技术援引,而是数字技术与法律监督制度的深度融合。其内在逻辑在于监督程序及监督方式的重塑再造。前者表现为线索发现的主动化和调查核实的实质化,后者体现为流程监控及类案监督效应。在数字赋能过程中,出现了数字资源获取研究受限、数字成本抵消监督质效、数字思维背离法律逻辑等问题。对此,应当规划数字赋能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检察监督的发展方略,主要包括搭建执法司法信息共享平台,树立协作式积极主义法律监督观,推广复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察 知识产权 恶意诉讼 检察监督 法律监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