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空间转向”的本土化以及网络文学空间叙事研究趋向 |
陈海燕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校园教育路径研究——以云南民族地区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遗”为例 |
于敏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研究 |
刘贝佳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3
|
|
4
|
后亚文化视域下主流文化身份认同建构——以文艺青年群体为例 |
朱居悦
张平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5
|
刘宋文学传播群体考论 |
李鹏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晚明吴江叶氏家族闺秀词人的交游唱和与“群体书写” |
甘松
黄星月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4 |
0 |
|
7
|
明代北方运河市镇及其文学群落——以河北故城为例 |
马吉照
|
《德州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教学策略 |
王琳琳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落实的实践路径 |
姜忞
周肖敏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近代湖南世家中文学女性群体的创作 |
刘人锋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1
|
论清末民国社、刊共生型旧体文学团体 |
刘雨佳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华文文学视角下的跨域文学社团研究——以卡夫及其文学社团活动为例 |
潘之韵
廖欣欣
|
《华文文学》
|
2023 |
0 |
|
13
|
论金代后期洛西文人群体的创作与文学中心的形成 |
沈超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4
|
初期宋学与韩愈思想 |
宋宇轩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2
|
|
15
|
宋徽宗朝初期政局演变新探 |
王化雨
|
《唐宋历史评论》
|
2023 |
0 |
|
16
|
论全面抗战初期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及其影响 |
曾荣
李卫芬
|
《社会科学论坛》
|
2023 |
0 |
|
17
|
空间隐喻与风格暗指——文学地理学“自然气候”视野下的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
曹忠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8
|
从“官吏分途”到“群体三分”:中国地方治理的人事结构转换及其政治效应 对周雪光《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一文的一个补充 |
刘建军
马彦银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8
|
|
19
|
“领导小组机制”:科层治理运动化的实践渠道 |
原超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0
|
|
20
|
少数民族文论的困境与中国文论“失语症”连带 |
姚新勇
刘亚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