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文学史的撰述与文化认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羽 张彩霞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8年第3期78-87,共10页
近年来,以语言、文学、历史、神话为考察重点的文化认同讨论,在学界是热门话题。台湾文学史的撰述与台湾文化认同改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关系。
关键词 台湾文学史 文化认同 “台湾主体” “文学建国”
下载PDF
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笔谈)——关于台湾文学答客问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登翰 朱双一 +3 位作者 刘小新 朱立立 李诠林 蔡志诚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本专辑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新空间的展开;“现代性”与台湾文学研究;分析台湾文论的后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提... 本专辑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新空间的展开;“现代性”与台湾文学研究;分析台湾文论的后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提出从文本的语言形态进入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流 重写台湾文学史 史料发掘 学术空间 现代性 后结构 文本的语言形态
下载PDF
当代台湾旅行文学论述:大众文化与性别视野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美霞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在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下旅行文学及其论述在台湾颇为兴盛。当代旅行文学写作主体以女性居多,台湾的女性旅行文学论述跳脱思维限制,不再局限于性别的、私人的范畴,而是把触角伸到公共领域和认同脉络之中。
关键词 台湾文论 当代旅行文学 大众文化 性别视野 现代性
下载PDF
力主统一的文坛斗士——论陈映真对“文学台独”的批判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向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3-67,共5页
当下,"文学台独"逆流甚嚣尘上,但文坛斗士、台湾思想界、文学界统派的领军人物陈映真与之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予以了坚决的批判。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坚持台湾文学的中国属性,坚决批判"台湾文学主体论",一是... 当下,"文学台独"逆流甚嚣尘上,但文坛斗士、台湾思想界、文学界统派的领军人物陈映真与之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予以了坚决的批判。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坚持台湾文学的中国属性,坚决批判"台湾文学主体论",一是对为"皇民文学"翻案的台独逆流进行彻底的清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映真 文学台独 台湾文学主体论 皇民文学 “台独”分子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为当代文艺学提供了什么 被引量:1
5
作者 戚良德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99,共9页
作为中国古代最为引人注目的文论"元典",《文心雕龙》自然受到当代文艺学的广泛关注,但这种关注又主要限于观点的征引和阐发,而很少对《文心雕龙》作一种文艺学范式的完整把握,这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文艺学的现状。从总体... 作为中国古代最为引人注目的文论"元典",《文心雕龙》自然受到当代文艺学的广泛关注,但这种关注又主要限于观点的征引和阐发,而很少对《文心雕龙》作一种文艺学范式的完整把握,这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文艺学的现状。从总体上来说,《文心雕龙》至少形成独具特色的六大文艺观念:一是以心学和美学为基本内容的文学观念,二是以体裁分类和规范为基本内容的文体观念,三是从具体作品考察出发的作品观念,四是从创作实践出发的写作观念,五是着眼历史发展的文学史观念,六是着眼人文背景的文化观念。因此,《文心雕龙》不仅仅是为当代文艺学提供资料,而且还从文艺学的整体观念架构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中国文学实践的文艺学范式,从而可为当代文艺学提供整体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当代文艺学 六大文艺观念 文艺学范式
下载PDF
胡风、刘再复主体性文学理论之比较
6
作者 杨朝晖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主体性文学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中有其独特的、更能显示文学理论自身价值的纯粹性。全文拟对该理论的提出者———胡风和刘再复,从著者自身、时代背景、理论内涵等方面逐一进行比较。本文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分析比较形成二人“主... “主体性文学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中有其独特的、更能显示文学理论自身价值的纯粹性。全文拟对该理论的提出者———胡风和刘再复,从著者自身、时代背景、理论内涵等方面逐一进行比较。本文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分析比较形成二人“主体性文学理论”的背景。指出,诗性气质和东西方文论是两人主体性文学理论产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文学理论 胡风 刘再复 诗性气质 东西方文论 背景 比较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7
作者 熊元义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5-31,共7页
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这种文艺理论研究不是从理论教条出发剪裁客观对象,而是从客观对象本身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不但要促进当代中国文艺的多样化发展,而且要在正确地把握中国特色... 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这种文艺理论研究不是从理论教条出发剪裁客观对象,而是从客观对象本身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不但要促进当代中国文艺的多样化发展,而且要在正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引领多样化文艺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毛泽东文艺理论 主旋律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漫谈
8
作者 吕亚宁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9,共4页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 ,不同时段的文论有不同特点 ,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 ;教学难点上 ,各种范畴和中国特定的意象式思维方式都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方法上 ,文论教学除应完成了解古代文论的任务外 ,还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 ,不同时段的文论有不同特点 ,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 ;教学难点上 ,各种范畴和中国特定的意象式思维方式都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方法上 ,文论教学除应完成了解古代文论的任务外 ,还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教学内容 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学场域”理论——以海外汉学家张诵圣的台湾当代文学研究为中心
9
作者 张清芳 李滟蔚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在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台湾文学研究是其组成部分之一。海外汉学家张诵圣以经过她改造的"文学场域"理论作为视角,来切入研究台湾当代文学。不过她的研究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建构起一套新的台湾文学史分析模式和研究体系,... 在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台湾文学研究是其组成部分之一。海外汉学家张诵圣以经过她改造的"文学场域"理论作为视角,来切入研究台湾当代文学。不过她的研究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建构起一套新的台湾文学史分析模式和研究体系,又因"文学场域"理论的自身缺陷而产生某些问题,这说明张诵圣的"文学场域"理论亦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场域”理论 张诵圣 台湾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后殖民视野下的台湾儿童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慧琴 《昆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8,66,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风靡台湾,引发了一股台湾后殖民主义思潮。在邱贵芬、陈芳明、廖朝阳等后殖民主义批评者的影响下,后殖民思考成为台湾文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台湾儿童文学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也日益兴起。台湾儿童文学界先后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风靡台湾,引发了一股台湾后殖民主义思潮。在邱贵芬、陈芳明、廖朝阳等后殖民主义批评者的影响下,后殖民思考成为台湾文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台湾儿童文学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也日益兴起。台湾儿童文学界先后出现了以蔡尚志为代表的"去中国"派;林文宝、邱各容为首的"抵一切中心"派;杜明城的"去西方中心"派。以上三种理论学派基本构织了后殖民视野下的台湾儿童文学研究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台湾儿童文学 后殖民理论 理论学派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主潮
11
作者 张清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7-53,共7页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形态走向成熟的时期,该时期文学理论形态大体可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大类型,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是这个时期的理论主潮。
关键词 20世纪 40年代 中国 文学理论形态 现实主义 非意识形态
下载PDF
文学真的死了吗?——论文学后现代性对人类中心主义主体性原则的消解
12
作者 马慧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7-80,共4页
随着后现代文化形态的充斥,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文学的存在与否持怀疑态度。美国著名学者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生与死的论争。文学是否会消亡?可从文学的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人类... 随着后现代文化形态的充斥,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文学的存在与否持怀疑态度。美国著名学者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生与死的论争。文学是否会消亡?可从文学的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人类中心主义主体性特征消解的角度,正视文学的重重危机,但这并不是对"文学之死"的肯定。从米勒《文学死了吗》一书中可以找到文学不死的理由,即无论文学外在形式如何变换,都是引向文学内视性的现实"魔法",最终指向的都是另一个无言的、隐性的、等待被发现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终结”论 希利斯.米勒 人类中心主义 主体性原则 文学后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