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and intraoperative predictor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Anna Mrzljak Lucija Franusic +6 位作者 Jadranka Pavicic-Saric Tomislav Kelava Zeljka Jurekovic Branislav Kocman Danko Mikulic Ivan Budimir-Bekan Mladen Knotek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8期4034-4042,共9页
BACKGROUND Acute kidney injury(AKI)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LT)is a frequent and multifactorial event related to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Risk factors for AKI after LT still need to be clarified.AIM To ide... BACKGROUND Acute kidney injury(AKI)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LT)is a frequent and multifactorial event related to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Risk factors for AKI after LT still need to be clarified.AIM To identify the predictor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METHODS The frequency and pre-and intraoperative predictors of AKI within the first 7 d after LT were evaluated in adult liver transplant candidates in a single LT center in Croatia.AKI wa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criteria.RESULTS Out of 205 patients(mean age 57±10 years;73.7%males,52.7%with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93(45.36%)developed AKI,and the majority of them(58.06%)had stage 1.Only 5.38%of patients require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after LT.The majority of patients(82.8%)developed AKI within the first two days after the procedure.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identified pre-LT body mass index(OR=1.1,95%CI:1.05-1.24)and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OR=1.66,95%CI:1.09-2.53)as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early post-LT AKI occurrence.30-d survival after L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for patients without AKI(P=0.01).CONCLUSION Early AKI after LT is a frequent event that negatively impacts short-term survival.The pathogenesis of AKI is multifactorial,but pre-LT BMI and intraoperative volume shifts are major contribu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kidney injury Liver transplant Body mass index red blood cell SURVIVAL
下载PDF
Preval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in School and College Going Students of District Shaheed Benazirabad Sindh Province, Pakistan
2
作者 Niaz Hussain Jamali Hidayatullah Mahesar Muhammad Aqeel Bhutto 《Open Journal of Blood Diseases》 2016年第4期67-78,共12页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stimate the occurr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in school and college going students (aged 11 - 18 years). Anemia is the most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school age children. It has a w...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stimate the occurr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in school and college going students (aged 11 - 18 years). Anemia is the most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school age children. It has a wide range of adverse results involving, poor cognitive performance, poor development of infants, preschool and school-aged children. Anemia also causes the impairment of physical capacity, work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duction in immune competence and increased morbidity from infections in all age groups. Our study based on 1686 volunteers wa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different Government High schools and colleges. A Questionnaire was utilized for data collection. BMI was also calculated by dividing weight in kg by the square of height in meters. Hemoglobin (Hb), Hematocrite (Hct),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 white blood cell (WBC) and red blood cell was examined using Sysmex kx-21N hemoglobin auto analyzer (Hedwin, 2008). The total percentage of anaemic students (43.1%) and non-anaemic (56.9%) were observed in district Shaheed Benazirabad. The mean Hb level of anaemic students (11.1 ± 4.94) was observed. In males (12.7%) and females (30.4%) anemic was observed.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high (16.2%) was observed in the age of 14 - 16 years. The majority of anemic patients (30.2%) belonged to low income group. Area wise prevalence, in rural areas 27.8% and urban areas 15.3% volunteers anaemic was observed. Taluka wise occurrence of anaemia in taluka Sakrand was (14.6%), in taluka Kazi Ahmed (15.0%), in taluka Daur (8.0%) and in taluka Nawabshah was (5.5%). Clinically signs and symptoms showed, pale skin 57.7% and weakness 42.3% were observed in school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IDA) Haemglobin (Hb) red Blood Cell (RBC) White Blood Cell (WBC) Hematocrit (Hct) Body mass index (BMI) School Children Pale Skin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颖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7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7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12例,占17.14%,设为发生组;未发生心力衰竭58例,占82.86%,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糖尿病占比、高脂血症占比、心房颤动类型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体质量指数≥24 kg/m^(2)、心室率>100次/min、合并高血压、合并营养不良、左心房内径>33 mm、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16%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24 kg/m^(2)、心室率>100次/min、合并高血压、合并营养不良、左心房内径>33 mm、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16%均为影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体质量指数≥24 kg/m^(2)、心室率>100次/min、合并高血压、营养不良、左心房内径>33 mm、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16%均为影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体质量指数 心室率 左心房内径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下载PDF
速效救心丸活血化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玮 毕宏观 +2 位作者 张柯楠 王梅 张丽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A05期663-664,共2页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冠心病多为气滞血瘀,将冠心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速效救心丸组、复方丹参片组和对照组,研究服用速效救心丸前后的红细胞流变特性,表明速效救心丸不仅对冠心病有很好疗效,同样可以明显...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冠心病多为气滞血瘀,将冠心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速效救心丸组、复方丹参片组和对照组,研究服用速效救心丸前后的红细胞流变特性,表明速效救心丸不仅对冠心病有很好疗效,同样可以明显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及面积,显著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痛 速效救心丸 全血粘度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聚集面积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法测定不同品牌红腐乳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娜 邓莉 张俊杰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6-151,155,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对不同品牌大块红腐乳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及比较。在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2g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50℃下平衡30min,萃取时间4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对不同品牌大块红腐乳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及比较。在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2g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50℃下平衡30min,萃取时间40min。通过实验共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19种、萜烯类19种、醇类7种、醛类6种、酮类4种、烯烃类3种、酚类2种、杂环化合物2种、烃类2种。腐乳共有挥发性风味成分23种,其中乙醇、α-水芹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2-戊基呋喃和茴香脑为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腐乳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闻 保留指数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建峰 武艺 +6 位作者 郝鹏 戴晶平 袁荣华 赵丽 程京飞 李海松 华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新发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新发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根据LVMI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LVH组(n=210)和高血压无LVH组(n=290),分析RDW与高血压患者LVH的相关性。结果与高血压无LVH组比较,高血压合并LVH组的RDW水平明显升高[(13.17±0.67)%vs(12.70±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DW水平与LVMI呈正性相关(r=0.54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收缩压、空腹血糖、血尿酸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因素后,RDW仍是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17,95%CI 1.949-3.787,P<0.05)。结论与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比较,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RDW水平明显升高;RDW升高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建峰 罗鸿宇 +4 位作者 郝鹏 朱玮玮 王钢 李敬 华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3期4-7,16,共5页
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FPVC)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探讨可能影响FPVC发生LVH的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122例明确诊断为FPVC患者,平均年龄(57.0... 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FPVC)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探讨可能影响FPVC发生LVH的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122例明确诊断为FPVC患者,平均年龄(57.00±13.16)岁。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定义LVH为:女性患者LVMI≥110 g/m^2,男性患者LVMI≥135 g/m^2。根据LVMI将患者分为FPVC合并LVH组(观察组,n=66)与FPVC无LVH组(对照组,n=56)。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RDW与FPVC患者LVH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性别、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合并疾病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室早负荷(PVC burden)及RD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LVMI呈正相关(r=0.259,P=0.00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DW、室早负荷与LVMI呈线性正相关(P〈0.05)。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仍是PVC合并LVH的独立预测因素(OR=0.455,95%CI:0.224-0.922,P=0.029)。结论FPVC患者的RDW与LVMI呈正相关,RDW可能是FPVC患者发生LVH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红细胞分布宽度 左心室肥厚 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早期肾脏损害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6
8
作者 葛培兵 耿金 +2 位作者 张东营 张刚 谷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发生早期肾脏损害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淮安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冠状动脉CT,血管管腔狭窄<50%的研究对象107例,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76例和对照...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发生早期肾脏损害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淮安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冠状动脉CT,血管管腔狭窄<50%的研究对象107例,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76例和对照组31例。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RDW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射血分数(EF)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进一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RDW与超声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探讨RDW预测患者发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最佳界值。结果高血压组RDW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e GF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LVEDD、IVST和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DW水平与e GFR明显负相关(r=-0.236,P=0.140),与LVMI明显正相关(r=0.468,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RDW预测早期肾脏损害的曲线下面积为0.623(P<0.05),RDW预测早期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72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DW与高血压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RDW水平与早期肾脏损害和心室重构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其可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靶器官损害的一项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红细胞分布宽度 肾小球滤过率 左心室质量指数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彬 李拥军 张金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评价其在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男性CHF患者作为研究组,男性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评价其在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男性CHF患者作为研究组,男性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静息空腹状态下采取肘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BNP水平,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测定RDW;根据公式计算LVMI。结果 (1)CHF患者血浆RDW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92±1.78)%vs(12.56±0.84)%,P<0.05],血浆BNP、LVMI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浆RDW亦呈升高趋势,Ⅱ~Ⅳ级分别为(13.96±0.93)%、(14.91±1.37)%和(15.62±2.41)%;不同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3)不同病因所致CHF各亚组间血浆RDW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4)以RDW均数14.93%为界,CHF组高RDW亚组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低RDW亚组(42.6%vs 17.4%和31.3%vs10.9%,P<0.01)。(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BNP、LVMI、RDW水平分别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s=0.922,P<0.01;rs=0.834,P<0.01;rs=0.935,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CHF组患者血浆RDW水平分别与LVMI、BNP呈正相关(r=0.269,P<0.05;r=0.528,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RDW水平明显升高;血浆RDW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提示RDW水平可作为CHF患者评价心力衰竭进程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心力衰竭 慢性 左室质量指数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CV水平变化及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静 李宾 +1 位作者 刘姝莉 郑曦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水平变化及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诊断为EH的患者作为EH组,选取体检正常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测相关指标并计算LVMI。根据...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水平变化及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诊断为EH的患者作为EH组,选取体检正常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测相关指标并计算LVMI。根据左心室肥厚(LVH)诊断标准(男性LVMI>125 g/m2,女性LVMI>110 g/m2)将100例EH患者分为EH伴LVH(简称LVH组)40例和EH不伴LVH(简称NLVH组)60例。检测各组血液RDW-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组RDW-CV水平变化及与LVMI的关系。结果 3个组之间MCV、Hb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VH组和LVH组RDW-CV水平及LVM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VH组RDW-CV水平及LVMI均明显高于NLVH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H患者RDW-CV与LVMI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 EH患者RDW-CV表达水平增高,其变化与LVM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质量指数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非透析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肌肥厚的关系
11
作者 王荣 陈晓岚 《大医生》 2020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以及左心室肥厚(LVH)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KD患者RDW对LVH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共122例,根据LVMI水...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以及左心室肥厚(LVH)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KD患者RDW对LVH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共122例,根据LVMI水平分为两组:左心室肥厚组(A组,n=100),非左心室肥厚组(B组,n=22)。比较两组间统计指标的差异,两组LVMI水平与各项指标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KD合并有LVH的独立相关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RDW对CKD患者LVH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的收缩压、RDW及血磷(P)明显高于B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血钙(Ca)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VH与收缩压、RDW、P、甲状旁腺激素(PTH)等指标呈正相关(P>0.05),LVH与RBC、Hb等指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RBC与RDW(>14%)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51,95%CI 0.077,0.823,P=0.022)。RDW水平预测CKD患者LVH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7(95%CI:0.545,0.809,P=0.009),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3.6%。结论高RDW水平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慢性肾脏病 左心室肥厚 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红肉摄入量对体重指数、体重及超重危险性影响的多水平纵向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志宏 张兵 +5 位作者 王惠君 张继国 杜文雯 苏畅 张伋 翟凤英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1-667,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红肉摄人量对BMI、体重及超重危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开放式队列研究“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在1991--2009年间至少参加过一轮调查的18006名成年人(其中男性占47.5%),应用三水平(社区一个人一调查时间)混合效应...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红肉摄人量对BMI、体重及超重危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开放式队列研究“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在1991--2009年间至少参加过一轮调查的18006名成年人(其中男性占47.5%),应用三水平(社区一个人一调查时间)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红肉摄人量对BMI、体重变化和超重(BMI≥24kg/m2)危险的影响。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方法评价成年人平均每日红肉摄人量。结果中国成年人高红肉摄入量一般是年轻、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高、体力活动水平低、总能量摄入高及有吸烟和饮酒习惯者。三水平混合效应线性模型显示成年人红肉摄入量与BMI、体重的变化呈正相关。在调整其他因素(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城市化程度和总能量摄入水平)后,与不进食红肉男女性相比,红肉摄入水平最高组的男女性BMI值分别增加了0.17kg/m2(95%CI:0.08~0.26,P〈0.0001)和0.12kg/m2(95%CI:0.02~0.22,P〈0.05),体重分别增加了596g(95%CI:329—864,P〈0.0001)和400g(95%CI:164~636,P〈0.0001)。进一步调整基线BMI值后,三水平logistic模型显示,与不进食红肉的成年人相比,最高红肉摄入水平的男女性发生超重的相对危险分别是1.21(95%CI:1.01—1.46,P〈0.05)和1.18(95%CI:1.01~1.37,P〈0.05)。结论较高的红肉摄入量可增加BMI和体重,并增加发生超重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超重 红肉 成年人 队列研究 多水平模型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李宜臻 郑怡 +3 位作者 邓玉皎 吴英 杨思 代志军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6-881,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的乳腺癌流行病学现状,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1990~2019年间的变化趋势及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提取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的中国女性1990~2019年的乳腺癌发病、死亡数据,及其相关的年龄标化率(age-standardized rate,... 目的研究中国的乳腺癌流行病学现状,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1990~2019年间的变化趋势及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提取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的中国女性1990~2019年的乳腺癌发病、死亡数据,及其相关的年龄标化率(age-standardized rate,ASR)和危险因素相关数据,并从相关文献中提取了中国34个省份的乳腺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数据。采用联结点回归模型分析ASR的变化趋势,分析各个危险因素的暴露风险及增加的乳腺癌疾病负担情况。结果1990~2019年间,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从1990年的17.07/10万增加到2019年的35.61/10万,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上升而后又下降,2016年后又开始呈上升的趋势(1990年的9.16/10万到2019年的9.02/10万)。在中国的34个省份中,乳腺癌疾病负担最严重的是山东省,最低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与预后相关的7个危险因素中,高体质量指数(BMI)与预后风险有更明显相关。近30年来,高红肉饮食的暴露风险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因此高红肉饮食所致的疾病负担也在逐年增加。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仍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中国的乳腺癌疾病负担也可能会越来越重。因此,要做好“三早”防治,提倡健康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降低乳腺癌疾病负担,获得更好的乳腺癌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全球疾病负担 联结点回归模型 体质量指数 高红肉饮食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蒙 崔永春 +2 位作者 王春平 徐凯 邢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56-462,共7页
目的探讨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分析危险因素变化情况。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开放数据,分年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情况。采用Joinpoint计算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 目的探讨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分析危险因素变化情况。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开放数据,分年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情况。采用Joinpoint计算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合人群归因分值(PAF)分析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1990-2019年乳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分别上升4.68%(95%CI:4.49%~4.87%)、2.16%(95%CI:2.00%~2.32%)和1.77%(95%CI:1.64%~1.90%)。因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LL)率/DALY率在各年龄段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由1990年的55~59岁后移到2019年的65~69岁。导致DALY、PAF和DALY率的危险因素中,排名前3位的均为高体质指数(33.66万人年、11.66%、48.25/10万)、高空腹血糖(14.67万人年、5.10%、21.04/10万)和高红肉饮食(13.93万人年、4.84%、19.97/10万)。与1990年相比,2019年DALY和PAF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高体质指数(分别为440.28%和166.21%),其次为吸烟和高红肉饮食。结论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呈增长趋势,过早死亡仍然是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但由于伤残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更应该得到重视。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高体质指数、高空腹血糖和高红肉饮食是中国女性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体质指数 高红肉饮食 高空腹血糖 人群归因分值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红梅 张强 +2 位作者 杨丽红 陈心涛 贺茜影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将其分为正常构型...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将其分为正常构型组(n=215)、向心性重构组(n=322)、向心性肥厚组(n=118)、离心性肥厚组(n=31),检测所有患者血脂、肝肾功能、空腹血糖、RDW、高敏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相关指标,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LVMI、RWT。应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RDW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DW对左心室肥厚的判断价值。结果4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表面积、高血压分级、高血压危险分层、糖尿病、eGFR、胱抑素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DW、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峰、左心室质量(LVM)、LVMI、RWT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RDW比较,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高于正常构型组[(13.06±0.60)%、(13.48±0.32)%比(12.86±0.79)%],离心性肥厚组高于向心性重构组[(12.93±0.72)%]、向心性肥厚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eGFR呈负相关(r=-0.135),与年龄、胱抑素C、LAD、IVST、PWT、LVDd、LVM、LVMI呈正相关(分别r=0.150,0.125,0.162,0.159,0.132,0.110,0.176,0.175,均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体表面积、糖尿病、IVST、LVPWT因素后,RDW仍是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与RDW>13%比较,RDW≤13%的OR=0.694,95%CI 0.493~0.97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DW≥13.15%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离心性肥厚的最佳切点,其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69.5%,曲线下面积为0.808(95%CI 0.762~0.854,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是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RDW≥13.15%提示离心性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红细胞分布宽度 左心室质量指数 相对室壁厚度 左心室肥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