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nning safety assessment of a train traversing a three-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under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mo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Wei Gong Zhihui Zhu +3 位作者 Yu Liu Ruitao Liu Yongjiu Tang Lizhong Jiang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2020年第2期184-198,共15页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motion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train passing through a three-tower cable-stayed bridge,a 3D train–track–bridge coupled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accurately si...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motion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train passing through a three-tower cable-stayed bridge,a 3D train–track–bridge coupled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accurately simulating the train–bridge interaction under earthquake excitation,which is made up of a vehicle model built by multi-body dynamics,a track–bridge finite element model,and a 3D rolling wheel–rail contact model.A conditional simulation method,which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wave passage effect,incoherence effect,and site-response effect,i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motion under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The multi-time-step method previously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is also adopted to improv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train running on a three-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are calculated with differing earthquake excitations and train speed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the earthquake excit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responses of the train–bridge system,but at a design speed,all the running safety indices meet the code requirements;(2)the incoherence and site-response effect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in the seismic analysis for long-span bridges though there is no fixed pattern for determining their influences;(3)different train speeds that vary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in–bridge system affect the vibration frequencies of the car body and bri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motion Long-span bridges Nonlinear wheel-rail contact running safety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and lower-mileage runners based on running kinematics 被引量:1
2
作者 Christian A.Clermont Angkoon Phinyomark +1 位作者 Sean T.Osis Reed Ferber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9年第3期249-257,共9页
Background: Running-related overuse injuries can result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extrinsic(e.g., running mileage) and intrinsic risk factors(e.g.,biomechanics and gender),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is ... Background: Running-related overuse injuries can result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extrinsic(e.g., running mileage) and intrinsic risk factors(e.g.,biomechanics and gender),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is not folly understood. Therefore,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we could classify higher-and lower-mileage runners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in lower extremity kinematics during the stance and swing phases of running gait. I he second purpose was to subgroup the runners by gender and determine whether we could classify higherand lower-mileage runners in male and female subgroups.Methods: Participants were allocated to the "higher-mileage" group(≥32 km/week; n= 41(30 females)) or to the "lower-mileage" group(≤25 km;n= 40(29 females)).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data were collected during 60 s of treadmill running at a self-selected speed(2.61 ± 0.23 m/s).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er identified kin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er-and lower-mileage group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Results: Higher-and lower-mileage runners(both genders) could be separated with 92.59%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hen subgrouping by gender,higher-and lower-mileage female runners could be separated with 89.83%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higher-and lower-mileage male runners could be separated with 100% classification accuracy.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re are distinct kin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subgroups related to both mileage and gender, and that these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CHANICS Clinical BIOMECHANICS Gait ANALYSIS KINEMATICS motion analysis:running MILEAGE running SUBGROUPS
下载PDF
Changes in segment coordination variability and the impacts of the lower limb across running mileages in half marathons:Implications for running injuries
3
作者 Tony Lin-Wei Chen Duo Wai-Chi Wong +3 位作者 Yan Wang Qitao Tan Wing-Kai Lam Ming Zhang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22年第1期67-74,共8页
Background:Segment coordination variability(CV)is a movement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running-related injuries.It can also be adversely affected by a prolonged run.However,research on this topic is currently limited.Th... Background:Segment coordination variability(CV)is a movement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running-related injuries.It can also be adversely affected by a prolonged run.However,research on this topic is currently limited.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 prolonged run on segment CV and vertical loading rates during a treadmill half marathon.Methods:Fifteen healthy runners ran a half marathon on an instrumental treadmill in a biomechanical laboratory.Synchronized kinematic and kinetic data were collected every 2 km(from 2 km until 20 km),and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by musculoskeletal modeling.Segment CVs were computed from the angle-angle plots of selected pelvis-thigh,thigh-shank,and shank-rearfoot couplings using a modified vector coding technique.The loading rate of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was also calculated.A one-way MANOVA with repeated measures was performed on each of the outcome variables to examine the main effect of running mileage.Results:Significant effects of running mileage were found on segment CVs(p≤0.010)but not on loading rate(p=0.881).Notably,during the early stance phase,the CV of pelvis frontal thigh fronta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20 km compared with the CV at 8 km(g=0.59,p=0.022).The CV of shank transverse vs.rearfoot frontal decreased from 2 km to 8 km(g=0.30,p=0.020)but th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both 18 km(g=0.05,p<0.001)and 20 km(g=0.36,p<0.001).Conclusion:At the early stance,runners maintained stable CVs on the sagittal plane,which could explain the unchanged loading rate throughout the half marathon.However,increased CVs on the frontal/transverse plane may be an early sign of fatigue and indicative of possible injury risk.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for conclusive statements in this reg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ing angle Endurance running motion capture analysis Musculoskeletal modeling Vector coding technique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Taping on Foot Structure, Functional Foot Stability and Running Gait Patterns of the Foot
4
作者 Malia Ho Tsai Djun John Cher Chay Ta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2015年第1期11-21,共11页
Running related foot injuries are associated with excessive foot movements due to malaligned foot structure and poor functional foot stability. Clinicians tape the foot to alleviate pain and prevent further injuries, ... Running related foot injuries are associated with excessive foot movements due to malaligned foot structure and poor functional foot stability. Clinicians tape the foot to alleviate pain and prevent further injuries, whilst allowing the athlete to continue training. However, the effect of taping is not conclus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if taping effectively improves foot structure, functional foot stability and reduces excessive foot movements during running. Twenty-two subjects had their foot structure identified as: fiat foot stable, fiat foot unstable and normal arched unstable according to the FPI (foot posture index) and the Modified Romberg's Test with the BESS (balance error scoring system) criteria. The subjects ran on an instrumented treadmill barefooted with their feet taped and untaped. Running kinetic and kinematic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using a paired t-test and 3x2 ANOVA. Taping improved foot structure but not functional foot stability. During running, tap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rearfoot eversion. Taping increased the loading rate in the fiat foot and normal arched unstable groups but reduced the loading rate for the flat foot stable group. Implication on the appropriate use of foot taping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ning related injuries flat feet FUNCTIONAL FOOT stability three dimensional motion analysis FOOT taping instrumentedtreadmill
下载PDF
认知突显视阈下英汉多义动词对比研究——基于语料的“run/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月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17-121,共5页
动词表征事件,涉及到事件主体、方式、结果等因素,不同因素的突显是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以及运动事件理论,以英汉多义动词"run/跑"为例,两者都在共性突显运动目的、速度和结果方面延伸出了基本相同的... 动词表征事件,涉及到事件主体、方式、结果等因素,不同因素的突显是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以及运动事件理论,以英汉多义动词"run/跑"为例,两者都在共性突显运动目的、速度和结果方面延伸出了基本相同的义项;但是英语"run"在时间、位移、状态、路线,而汉语"跑"则在方式、方向方面进行个性突显,使两者有了不同的义项。同时由于英语"run"比汉语"跑"在突显时延伸出的语义更加具体,因而比汉语有更多的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 运动事件 认知 突显
下载PDF
邻近铁路营业线的危岩落石运动特征及防护研究
6
作者 梁彧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1期30-34,共5页
危岩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以浙江省某铁路隧道洞口边坡危石为研究对象,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应用到危岩体的识别、信息获取及测量中,获得了实景三维建模及高精度地形图,为危岩落石运动特... 危岩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以浙江省某铁路隧道洞口边坡危石为研究对象,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应用到危岩体的识别、信息获取及测量中,获得了实景三维建模及高精度地形图,为危岩落石运动特性研究提供了精确的断面数据信息;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对危岩体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得到的地形图、断面信息,利用数值模拟对研究区内的危岩落石的运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分级防护、分区治理”的综合治理整治措施。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危岩体特征信息分析,结合数值计算方法验证,对邻近铁路营业线的危岩落石运动特征分析较为合理,基于综合治理理论所确定的危岩落石治理措施具有明显的技术合理性和经济优势。其设计思路和治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落石 营业线 ROCFALL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 运动特征
下载PDF
有鞋带跑鞋和松紧鞋舌跑鞋跑步主观舒适度、足底压力和后足运动参数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洪友廉 王琳 +1 位作者 周继和 李静先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比较穿着鞋带跑鞋和采用松紧鞋舌跑鞋在主观舒适度、足底压力分布和后足运动参数方面的区别。方法:15名有经验的跑步者自愿参与本研究。采用一份可靠的问卷进行主观舒适度调查;采用Novel pedar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记录受试者穿着两种... 目的:比较穿着鞋带跑鞋和采用松紧鞋舌跑鞋在主观舒适度、足底压力分布和后足运动参数方面的区别。方法:15名有经验的跑步者自愿参与本研究。采用一份可靠的问卷进行主观舒适度调查;采用Novel pedar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记录受试者穿着两种跑鞋跑步时的足底压力分布;采用二维高速摄像系统和Ariel动作解析系统记录、分析受试者穿着两种跑鞋跑步时后足的运动图像及足跟相对小腿的内、外翻参数。结果:与穿着有鞋带跑鞋比较,受试者在穿着松紧鞋舌跑鞋跑步时的主观舒适度较差,第4和第5跖趾关节分区足底压强明显增加,后足外翻角度较大。结论:松紧鞋舌式设计并不适用于跑鞋。有鞋带跑鞋合脚性更好,可以帮助跑步者固定鞋内的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鞋 主观舒适度 足底压强 后足运动
下载PDF
改进的穿越越障巡检机器人设计及越障动作规划 被引量:24
8
作者 何缘 吴功平 +1 位作者 王伟 杨智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7-164,共8页
基于穿越越障方式对巡检机器人进行了改进设计,并针对此种越障方式,对地线线路上的防震锤、悬垂线夹及耐张杆塔等线路金具进行了结构改造,采用仿真软件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悬垂线夹结构进行了强度校核以保证机器人的安全运行。同时,针对... 基于穿越越障方式对巡检机器人进行了改进设计,并针对此种越障方式,对地线线路上的防震锤、悬垂线夹及耐张杆塔等线路金具进行了结构改造,采用仿真软件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悬垂线夹结构进行了强度校核以保证机器人的安全运行。同时,针对机器人结构设计特点和改造后的线路金具特点,对机器人的越障动作做出了合理的规划。在武汉大学机器人试验场搭建1∶1的高压输电线路试验平台,对巡检机器人的越障性能和效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巡检机器人能够顺利穿越架空地线上改造后的防震锤、悬垂线夹和干字型耐张杆塔等障碍物,相较于以往的巡检,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且可穿越以往机器人不能越过的干字型杆塔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机器人 穿越越障 金具改造 动作规划 干字型杆塔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7人制橄榄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亮 郑念军 +2 位作者 卢晓辉 李晟 郑荣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3,共6页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7人制橄榄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能力,使用全球定位技术系统对国家女子橄榄球队12名主力运动员参加2015年IRB世界橄榄球巡回赛美国站5场比赛的数据进行时间-运动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14 mi...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7人制橄榄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能力,使用全球定位技术系统对国家女子橄榄球队12名主力运动员参加2015年IRB世界橄榄球巡回赛美国站5场比赛的数据进行时间-运动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14 min的比赛中跑动距离为1 191.67±162.46 m,其中,休息与走占34%(405.33±64.53 m)、慢跑占28%(334.33±47.82 m)、中低速跑占9%(109.3±14.57 m)、中高速跑占15%(176.33±23.12 m)、高强度快速跑占6%(74.91±33.65 m)、冲刺跑占8%(91.67±14.64 m),运动员的工作休息比约为1:0.5,最大速度为6.97±0.38m/s,平均速度为66±4.36 m/min,冲刺跑5.62±0.58次;不同位置的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的整体跑动能力没有明显差别;与国外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跑动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人制橄榄球 女子 跑动能力 时间-运动分析
下载PDF
陕西泾阳东风高速远程黄土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璠 常维 +1 位作者 汪发武 李同录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0-895,共6页
陕西泾阳南塬的东风滑坡是一个典型的高速远程黄土滑坡,由于斜坡顶部的黄土台塬长期灌溉所诱发。通过野外调查,采取滑坡后缘斜坡的黄土试样,对斜坡中部的Q2黄土做天然含水率的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对斜坡底部地下水位面附近的Q1黄土做饱和... 陕西泾阳南塬的东风滑坡是一个典型的高速远程黄土滑坡,由于斜坡顶部的黄土台塬长期灌溉所诱发。通过野外调查,采取滑坡后缘斜坡的黄土试样,对斜坡中部的Q2黄土做天然含水率的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对斜坡底部地下水位面附近的Q1黄土做饱和固结不排水剪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的Q2黄土和饱和的Q1黄土在破坏后都具有显著的应力降,但前者是由结构强度引起,而后者则是由剪切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引起,由此表明该斜坡一旦破坏,就会有较高的启动速度。对滑坡坡脚以外一级阶地上的砂卵层做环剪慢剪试验,测得其有效残余摩擦角,根据滑坡各部分含水状态给定孔隙水压力参数,利用Sassa.K滑坡运动模型对该滑坡运动过程进行模拟,从模拟结果反映出滑坡运动过程中的覆盖范围和速度的变化,模拟的滑坡运动距离和覆盖范围与实测比较吻合,最高速可达到37m·s-1,为高速滑坡。黄土滑坡以高的初速度下滑到坡脚下一级阶地上的饱和砂卵层上,砂卵层上液化是导致其远程运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高速远程滑坡 运动模拟 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山地果园履带运输机底盘行走机构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伟斌 冯运琳 +4 位作者 许棚搏 张建莉 洪添胜 游展辉 朱高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2-116,共5页
我国果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存在的农村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和南方果园多处于山地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因此机械化已成为山地果园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为了提高运输机械在南方山地果园的通过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灵活、轻便的... 我国果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存在的农村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和南方果园多处于山地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因此机械化已成为山地果园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为了提高运输机械在南方山地果园的通过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灵活、轻便的山地果园履带式运输机底盘行走机构,使其具备爬越10cm垂直障碍、跨越2 0 cm壕沟障碍和爬坡3 0°的能力。对行走机构进行结构设计,通过建模软件Pro/E进行三维建模,并创建虚拟样机模型和典型的高台壕沟地形。通过动力学软件ADAMS/VIEW对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越障过程中,质心横坐标位移绝对误差在±5%,质心纵坐标位移绝对误差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果园 履带运输机 行走机构 越障 运动仿真
下载PDF
跑步运动中护膝压迫对女子膝关节角度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阎玉秀 高智英 +2 位作者 金子敏 赵佳雯 陶建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7-51,共5页
为研究跑步运动中不同紧度护膝对膝关节防护效果的影响,以20名热爱跑步运动的健康女性作为实验对象,运用三维动态捕捉技术捕捉测试者佩戴不同紧度护膝在不同速度跑步下的膝关节三维角度数据,将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数理统计分析与研究。从... 为研究跑步运动中不同紧度护膝对膝关节防护效果的影响,以20名热爱跑步运动的健康女性作为实验对象,运用三维动态捕捉技术捕捉测试者佩戴不同紧度护膝在不同速度跑步下的膝关节三维角度数据,将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数理统计分析与研究。从紧身压迫角度出发对跑步过程中膝关节三维角度进行探讨,为紧身运动护膝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紧身压迫是衡量膝关节固定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施加表面防护载荷对膝关节起到了一定的固定束缚作用;护膝紧身压迫应控制在2.152 8~2.861 7 k Pa内,以满足运动过程中对膝关节的固定保护作用。该研究为运动防护装备开发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身压迫 膝关节三维角度 动态捕捉 固定效果 跑步运动
下载PDF
拟人机器人矢状面跑步运动规划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航信 刘明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6-380,共5页
基于“虚拟腿”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实现拟人跑步机器人在矢状面内的跑步运动.首先在起跳阶段通过求解“虚拟腿”的二自由度动力学方程,规划机器人质心的轨迹;在飞行阶段机器人质心按照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对机器人双脚的运动和上... 基于“虚拟腿”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实现拟人跑步机器人在矢状面内的跑步运动.首先在起跳阶段通过求解“虚拟腿”的二自由度动力学方程,规划机器人质心的轨迹;在飞行阶段机器人质心按照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对机器人双脚的运动和上臂的运动进行规划,采用牛顿拉斐逊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机器人在每个时刻的运动学参数;最后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各个关节的驱动力矩.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跑步时各个关节角度和关节驱动力矩变化平稳,运动稳定裕度大,可实现1.2 m/s前向的跑步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机器人 跑步机器人 运动学 运动规划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仿真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谭喜堂 李广俊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仿真器是城市轨道交通部门进行技能培训的高科技设备,能够进行精确的列车操纵性能仿真和逼真的列车驾驶环境仿真。基本功能包括模拟操纵功能、列车动力学计算功能、故障判断培训功能、视景和声音仿真功能以及运动...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仿真器是城市轨道交通部门进行技能培训的高科技设备,能够进行精确的列车操纵性能仿真和逼真的列车驾驶环境仿真。基本功能包括模拟操纵功能、列车动力学计算功能、故障判断培训功能、视景和声音仿真功能以及运动仿真功能。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特点,给出了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仿真器的运行仿真数学模型,提出采用分布式计算机体系结构、MPEG视频压缩技术和基于DirectSound技术的多媒体声音系统,设计具有4层5自由度液压运动平台的驾驶仿真器。并基于以上技术完成了北京地铁交流传动电动客车列车驾驶仿真器的研制,成功应用于北京地铁技术学校学员和北京地铁司机的教育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仿真器 运行仿真 数学模型 5自由度运动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
下载PDF
200km/h八轴客运电力机车悬挂参数对运动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凯凯 王开云 张志和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39-142,共4页
运用TTISIM仿真软件,计算了新型200km/h八轴客运电力机车悬挂参数对运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参数机车非线性临界速度较低,不能满足时速200km的运行要求;机车二系悬挂刚度偏小,优化后建议二系悬挂纵向和横向刚度取0.42MN/m、垂向刚... 运用TTISIM仿真软件,计算了新型200km/h八轴客运电力机车悬挂参数对运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参数机车非线性临界速度较低,不能满足时速200km的运行要求;机车二系悬挂刚度偏小,优化后建议二系悬挂纵向和横向刚度取0.42MN/m、垂向刚度取0.8MN/m;二系悬挂刚度的增加对机车运行平稳性影响不明显;一系悬挂刚度、抗蛇行减振器阻尼、二系横向减振器阻尼建议保持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悬挂刚度 减振器 运动稳定性 运行平稳性
下载PDF
汶川地震触发窝前滑坡特征及失稳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汤明高 许强 +1 位作者 张伟 董秀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491-3502,共12页
为弄清汶川地震触发窝前滑坡特征,探讨该滑坡的失稳机制,笔者先后多次赴滑坡区开展调研。调研结果表明:(1)窝前滑坡为上陡下缓、上硬下软型地形地质结构,属于拉裂–走向滑移型的斜坡失稳破坏模式;(2)由于石坎断层活动,在近断层上盘效应... 为弄清汶川地震触发窝前滑坡特征,探讨该滑坡的失稳机制,笔者先后多次赴滑坡区开展调研。调研结果表明:(1)窝前滑坡为上陡下缓、上硬下软型地形地质结构,属于拉裂–走向滑移型的斜坡失稳破坏模式;(2)由于石坎断层活动,在近断层上盘效应、强地震动集中性、地震波长持时累积效应、地形放大效应和地震动水平加速度效应作用下,直接触发的一起剧动式高速远程滑坡;(3)表现出一系列与一般重力环境下滑坡迥异的运动和堆积特征,如高陡粗糙的滑坡壁、弯道超高和侧向抛撒、颗粒分异堆积等特征,运动中形成滑源区、陡坡加速区、碎屑流通区(流槽区和爬高区)、堆积区和抛撒区;(4)主要经历山体震动拉裂、高速溃滑、碎屑流和堆积4个阶段。滑坡运动至800 m左右时,峰值速度达56.1 m/s,全程运动时间约57.1 s,平均速度35.6 m/s;高位势能和滑体碎屑化是窝前滑坡产生高速远程运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汶川地震 近断层地震动 窝前滑坡 拉裂–走向滑移 高速远程 碎屑流
下载PDF
高水平女子足球裁判员比赛行为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英成 陈钢 部义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43,共6页
采用time-motion分析方法对21场女子足球国际赛事裁判员的活动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女子足球裁判员一场比赛的跑动距离为9 278±942m,跑动次数约为1 246±234次,其中,高强度跑动时间比例超过15%。下半场的跑动距离较... 采用time-motion分析方法对21场女子足球国际赛事裁判员的活动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女子足球裁判员一场比赛的跑动距离为9 278±942m,跑动次数约为1 246±234次,其中,高强度跑动时间比例超过15%。下半场的跑动距离较上半场下降(P<0.01),高强度跑动距离与后退跑跑动距离也显著下降(P<0.01,P<0.01),高强度跑动距离的下降主要与第1个15min与第3个15min有关,后退跑跑动距离的下降与第1、2、3个15min均有关系。裁判员在判罚犯规时,距离事件地点为15.83±6.37m,该值在下半场的左侧进攻区域显著增大(P<0.01),增大原因主要与下半场第1、3个15min有关。结果表明,女子足球裁判员的供能是以有氧供能为主,无氧供能穿插其中的模式;高强度跑动能力在比赛中或比赛末期均会出现下降;体能的下降导致下半场在左侧进攻区域判罚时,距离事件发生地点的长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足球 裁判员 运动-时间分析 高强度跑动距离 活动行为特征
下载PDF
基于跑步动作肌纤维主动力仿真的下肢皮肤形变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龙琳 石茜 +2 位作者 张敏 周莉 李新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为探究跑步运动时女性下肢肌肉、皮肤形变与服装运动功能性之间的关系,通过生物力学仿真系统对周期跑步运动人体下肢肌肉的肌纤维主动力进行分析,选取肌纤维主动力均值明显的肌肉,将其峰值所在的时间帧对应的动作作为关键帧动作,并使用... 为探究跑步运动时女性下肢肌肉、皮肤形变与服装运动功能性之间的关系,通过生物力学仿真系统对周期跑步运动人体下肢肌肉的肌纤维主动力进行分析,选取肌纤维主动力均值明显的肌肉,将其峰值所在的时间帧对应的动作作为关键帧动作,并使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对关键帧动作的下肢皮肤进行扫描;综合左右半身的皮肤形变情况,分析不同动作的下肢皮肤形变数据差异性,同时对比动静态人体模型展开的细分曲面。研究发现:臀围到中腿围区域的体后侧、臀围至大腿围区域的体前侧的变化幅度最大,膝关节附近区域变化幅度较大,其它区域变化不明显。本文研究可为相关裤装结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动作 生物力学仿真 肌纤维主动力 皮肤形变 模型细分曲面 运动服装
下载PDF
仿人型跑步机器人矢状面起跳运动的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航信 刘明治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9,共4页
针对仿人型跑步机器人实现起跳动作时没有考虑腿部质量或将机器人质心固定在身体上某点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实现跑步机器人矢状面内的起跳动作:利用“虚拟腿”的概念,求出机器人质心的轨迹,然后对某些广义坐标进行规划,通过求解... 针对仿人型跑步机器人实现起跳动作时没有考虑腿部质量或将机器人质心固定在身体上某点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实现跑步机器人矢状面内的起跳动作:利用“虚拟腿”的概念,求出机器人质心的轨迹,然后对某些广义坐标进行规划,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计算出机器人在每个时刻的运动学参数。最后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各个关节的驱动力矩。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跑步时各个关节角度和关节驱动力矩变化平稳,因此起跳动作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机器人 仿人型机器人 运动学 运动规划 动力学
下载PDF
具有单目嵌入式视觉的仿人机器人分层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吉烨 陈宇 +1 位作者 钟秋波 赵余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45-49,共5页
针对仿人机器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具有单目视觉的仿人机器人分层控制系统.通过研究机器人跑步运动的基本原理,在机器人跑步运动中引入手臂摆动姿态,通过最优化跑步过程的总体能效进行步态规划.最后根据FIRA比赛规则,决策系统通过视觉反... 针对仿人机器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具有单目视觉的仿人机器人分层控制系统.通过研究机器人跑步运动的基本原理,在机器人跑步运动中引入手臂摆动姿态,通过最优化跑步过程的总体能效进行步态规划.最后根据FIRA比赛规则,决策系统通过视觉反馈和姿态反馈信息,调用底层动作库,进行短跑运动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仿人机器人的控制方式效果良好,适合参加竞技类比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机器人 跑步 运动规划 嵌入式视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