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涯适应力对中学生学业满意度的影响: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史超凡 赵小云 刘奕雯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探究中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对其学业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生涯适应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8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生涯适应力、积极应对方式、学业满意度之间均呈显著... 为探究中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对其学业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生涯适应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8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生涯适应力、积极应对方式、学业满意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生涯适应力、积极应对方式均能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业满意度;(2)积极应对方式在中学生生涯适应力与学业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提升中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可以促进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进而提升学业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生涯适应力 应对方式 学业满意度
下载PDF
迷茫与困惑:胡绳学术中期面临的思想困境
2
作者 朱洪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8-123,共6页
胡绳面对1957年以后不断发展的"左"的指导思想,在学术上逐渐陷入迷茫与困惑的思想困境,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写作量不断减少直至最后放弃写作;学术观点的偏颇乃至错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对"两个凡是"... 胡绳面对1957年以后不断发展的"左"的指导思想,在学术上逐渐陷入迷茫与困惑的思想困境,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写作量不断减少直至最后放弃写作;学术观点的偏颇乃至错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对"两个凡是"思想的盲从。胡绳在此间的表现,决非个人独特的历史遭遇,而是当时的时代特征在学术思想上的一个缩影。从这一历史厄运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要始终坚持党的理论创新的正金字塔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绳 学术中期 迷茫 困惑 正金字塔型机制
下载PDF
论中世纪晚期西方大学和学者社群的社会特权
3
作者 陈伟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7-52,共6页
早在西方大学产生之初,大学及其学者社群就通过身份依附策略、刚性斗争策略、柔性独立策略以及合作共生策略,赢得了充分民事权、独立司法权、税役豁免权以及学术自由权。广泛的社会特权使新兴大学和学者社群实现了对知识操作和学术生活... 早在西方大学产生之初,大学及其学者社群就通过身份依附策略、刚性斗争策略、柔性独立策略以及合作共生策略,赢得了充分民事权、独立司法权、税役豁免权以及学术自由权。广泛的社会特权使新兴大学和学者社群实现了对知识操作和学术生活的垄断、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重视、切实构建了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传统,但也诱使大学和学者社群出现了贵族化倾向、滋生了学术腐败。因此必须理性审视大学和学者社群的社会特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晚期 大学 学者社群 斗争策略 社会特权
下载PDF
“天下”观与秦皇汉武时代的美术史——《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对“天下”观念的视觉艺术形塑》导论
4
作者 刘晓达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8-15,共8页
本文从东周至秦汉中期政治与社会转型的视角出发,在细致回顾与评析学界对"天下"观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美术史视角通过分析这一时期衍生的带有皇权建构与空间表现特征的美术材料,从而提出对该课题进行重新研讨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东周至秦汉转型 秦皇汉武时代 天下观 学术史回顾 美术
下载PDF
章学诚《文史通义·妇学》的学术背景、论证方式与局限:以清中期学术史的角度
5
作者 宋忻怡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妇学》篇素有争议,文章针对袁枚的激烈抨击尤其引人关注。但从清代中期学术史发展的内在理路来看,章氏《妇学》篇关注的是女性写作是否有利于阐释儒学经典的问题,并在"三礼"中寻找于己有利的证据。...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妇学》篇素有争议,文章针对袁枚的激烈抨击尤其引人关注。但从清代中期学术史发展的内在理路来看,章氏《妇学》篇关注的是女性写作是否有利于阐释儒学经典的问题,并在"三礼"中寻找于己有利的证据。其论证方法与所得结论与章氏本人的历史哲学密切相关,亦符合清中期"道问学"的潮流。《妇学》的价值,主要在于抛开社会性别角色而论女性写作,为女性"言公"开辟了空间;然而又将女性写作固定在生理性别之上。其内在矛盾的实质是清中期儒学发展的新动向与传统思想的纠缠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妇学 清中期 学术史
下载PDF
中晚唐高氏家族的学术与仕进——以新发现高少逸墓志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杨琼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31,共16页
高少逸墓志是近年新见的又一方高士廉家族成员墓志,撰者为志主侄男、晚唐宰相高璩。墓志不仅可以补充和纠正史籍对高少逸生平记载的缺误,还为研究高氏家族在中晚唐的学术与仕进提供了重要资料。高少逸明经及第,是中晚唐以经史进用的典... 高少逸墓志是近年新见的又一方高士廉家族成员墓志,撰者为志主侄男、晚唐宰相高璩。墓志不仅可以补充和纠正史籍对高少逸生平记载的缺误,还为研究高氏家族在中晚唐的学术与仕进提供了重要资料。高少逸明经及第,是中晚唐以经史进用的典型代表。他在文宗朝曾两次担任经学考官,亲历了大和年间科考中的经学、文辞之争,其与弟高元裕、叔父高重相继出任翰林侍讲则是高氏成员以经学仕进的又一标志。会昌年间,黠戛斯入朝,武宗欲辨明诸藩之详情,高少逸又以史才进用,与吕述、韦宗卿、林赞诸人入集贤院修撰《四夷立国记》。高氏家族作为以经史传家的山东士族,在赓续家族传统旧学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文辞进身的主流。高元裕既以经术闻名,又颇擅文学并以词科取仕,为维持家族政治地位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高少逸 墓志 高氏家族 学术 仕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