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Maximum Liquid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Conventional Tubing Plunger Gas Lift
1
作者 Yanqun Yu Wenhao Xu +3 位作者 Yahui Huangfu Jinhai Liu Bensheng Wang Kai Liu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4年第6期1521-1533,共13页
China’s unconventional gas field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low-productivity and low-efficiency wells, many of whichare located in remote and environmentally harsh mountainous areas. To address the long-term stable prod... China’s unconventional gas field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low-productivity and low-efficiency wells, many of whichare located in remote and environmentally harsh mountainous areas. To address the long-term stable productionof these gas wells, plunger-lift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accurately graspthe drainage and gas production mechanisms of plunger-lift, a mechanical model of plunger-liquid column uplift inthe plunger-lift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focusing on conventional plunger-lift systems and representative wellboreconfigurations in the Linxing region. The operating casing pressure of the plunger-lift process and the calculationmethod for the maximum daily fluid production rate based on the work regime with the highest fluid recovery ratewere determin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ritical flow rate method was proposed as a constraint for the maximumliquid-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plunger-lift, and liquid-carrying capacity charts for conventional plunger-lift withdifferent casing sizes were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23/8 casing plunger-lift, with a well depth ofshallower than 808 m, the maximum drainage rate was 33 m3/d;for 27/8 casing plunger-lift, with a well depth ofshallower than 742 m, the maximum drainage rate was 50.15 m3/d;for 31/2 casing plunger-lift, with a well depthof shallower than 560 m, the maximum drainage rate was 75.14 m3/d.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scientific selection of plunger-lift technology and serves as a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reasonableplunger-lift work reg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ventional well conventional tubing string plunger gas lift critical flow rate liquid carry-over chart version
下载PDF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泵流量和最小检测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2
作者 刘正富 李茂云 +1 位作者 孙东红 周俊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185-188,共4页
本文依据JJF 1059.1—2012、JJG 1151—2018建立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泵流量和最小检测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确定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不确定度进行计算,为后续开展液... 本文依据JJF 1059.1—2012、JJG 1151—2018建立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泵流量和最小检测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确定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不确定度进行计算,为后续开展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检定校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泵流量 最小检测量 不确定度
下载PDF
产水气井最小携液配产确定方法
3
作者 彭川 蒋延明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1期224-228,共5页
产水气井通常采用“高产低配,低产高配”的思路,采用无阻流量的经验配产比例来确定气井生产制度。为提高产水气井携液能力和减少排水采气成本,建立定量化确定气井最小携液配产的方法,论证不同配产制度下产气量和井筒临界携液产量变化规... 产水气井通常采用“高产低配,低产高配”的思路,采用无阻流量的经验配产比例来确定气井生产制度。为提高产水气井携液能力和减少排水采气成本,建立定量化确定气井最小携液配产的方法,论证不同配产制度下产气量和井筒临界携液产量变化规律,在神府气田取得较好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根据区块的地层压力、经验系数α以及管柱尺寸建立区块最小携液配产方程,通过数值求解,得到不同管柱下携液配产或配产比例图版;在较低无阻时最小携液配产比例较高,且变化较快,而非单一的经验配产比例;最小携液配产受到管柱尺寸、试气无阻和地层压力的影响较大,而受到区块α值的影响较小。建立的最小携液配产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气井投产初期井筒积液的发生,对产水气井合理配产、管柱优化和生产动态分析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水气井 携液配产 排水采气 管柱优化 定量化
下载PDF
集输管道临界携液流速计算模型研究
4
作者 秦虹 赵紫汐 +2 位作者 姚佳杉 许开志 李盼 《石油工程建设》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预防管道低洼处积液带来的生产安全问题,采用最小压降梯度模型和双流体模型确定临界携液流速,通过单因素实验模拟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临界携液流速,并通过均匀实验设计获取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强度,最终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完成非线性数据回归... 为预防管道低洼处积液带来的生产安全问题,采用最小压降梯度模型和双流体模型确定临界携液流速,通过单因素实验模拟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临界携液流速,并通过均匀实验设计获取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强度,最终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完成非线性数据回归和现场结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压力与临界携液流速呈幂函数关系,温度、管径与临界携液流速呈线性正相关,含水率、上倾角与临界携液流速呈对数关系;单因素中上倾角对临界携液流速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含水率和系统压力,二次项因素中系统压力和上倾角的交互作用最强;在20口气井集输管道的验证中,随机森林模型的符合率为90%,陈建磊模型、王旭模型的符合率分别为55%、65%,证明了随机森林模型可以用于临界携液流速的预测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携液流速 最小压降梯度 随机森林 上倾角 OLGA
下载PDF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Liquid Loading in Gas Wells with an Inclined Sec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Mengna Liao Ruiquan Liao +4 位作者 Jie Liu Shuangquan Liu Li Li Xiuwu Wang Yang Cheng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19年第5期527-544,共18页
The ability to predict liquid loading in horizontal gas well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time of drainage and optimizing the related production technology.In the present work,we describe the outcomes o... The ability to predict liquid loading in horizontal gas well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time of drainage and optimizing the related production technology.In the present work,we describe the outcomes of experiments conducted using air-water mixtures in a horizontal wel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figuration with an inclined section is the most susceptible to liquid loading.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an inclined pipe were also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of the critical gas flow rate under different angles,pressure and liquid volume(taking the equal liquid volume at inlet and outlet as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on the critical state).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the related angle of the inclined section ranges from 45°to 60°.Finally,a modified approach based on the Belfroid model has been used to predict the critical gas flow rate for the inclined section.After comparison with field data,this modified model shows an accuracy of 96%,indicating that it has better performances with respect to other models used in the past to predict liquid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gas well inclined section liquid loading critical gas flow rate air-water flow
下载PDF
考虑出砂影响的地下储气库极限调峰能力评价——以准噶尔盆地H储气库为例
6
作者 廖伟 胡书勇 +3 位作者 罗海涛 蒋恬 张士杰 张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H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中国石油2010年启动建设的6座国家商业储气库之一,设计库容107×10^(8)m^(3)、年工作气量45.1×10^(8)m^(3),是目前国内储气规模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储气库。受储气库周期运... H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中国石油2010年启动建设的6座国家商业储气库之一,设计库容107×10^(8)m^(3)、年工作气量45.1×10^(8)m^(3),是目前国内储气规模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储气库。受储气库周期运行时率短、调峰采气强度高、压力往复交变快等复杂运行模式的影响,H储气库表现出现有井网高峰调峰能力不足、注采井产量合理配置及优化调控难度大、供气高峰期部分注采井极易储层出砂等问题,特别是储层出砂问题直接影响储气库高峰极限调峰能力的充分发挥,且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为此,针对储气库储层出砂风险,研究建立了注采井极限调峰能力评价方法,保障了储气库高效调峰及安全运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对临界携液流量模型、临界冲蚀流量模型、临界出砂流量模型的研究,优选了适合准噶尔盆地H储气库的限制性流量模型;②利用节点分析方法结合限制性流量模型,可确定注采井合理调峰区间与应急增供区间;③利用限制性流量模型,可定量评价注采井在不同地层压力与井口压力条件下的极限调峰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储气库季节调峰与应急供气产量配置的双重需求。结论认为,考虑出砂影响的储气库极限调峰能力评价对于指导H储气库调峰保供具有指导意义,提出的确定气井极限调峰能力方法对于其他类似储气库的调峰能力评价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节点分析法 临界携液流量 临界冲蚀流量 临界出砂流量 限制性流量模型 极限调峰能力
下载PDF
定容气藏水平井停喷原因判识方法及应用
7
作者 刘书炳 颜学成 +3 位作者 宋杨 张何星 刘磊 陈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156,共7页
水平气井停喷是定容气藏开发中后期面临的普遍问题,需要及时判识停喷原因并采取生产恢复措施。为此,将水平井临界携液理论方程与水平井二项式产能方程、井底流压计算方程相结合,建立临界携液流量、临界举升压差、临界地层压力3个停喷判... 水平气井停喷是定容气藏开发中后期面临的普遍问题,需要及时判识停喷原因并采取生产恢复措施。为此,将水平井临界携液理论方程与水平井二项式产能方程、井底流压计算方程相结合,建立临界携液流量、临界举升压差、临界地层压力3个停喷判据,分析井口压力、油管内径等因素对判据的影响,研究3个判据在气井停喷原因判识中的作用,并创建了快速判识水平井停喷原因的方法。研究表明:临界携液流量与井口压力和油管内径均呈乘幂函数递增关系,井口压力越高、油管内径越大,临界携液流量越大,当气井实际气量低于临界携液流量时,即可判定井筒已开始积液;临界举升压差与油管内径无关,只随井口压力呈线性上升,当实际举升压差低于临界举升压差时,需考虑气井举升液体动力不足的问题;油管内径保持不变时,临界地层压力随井口压力呈线性上升,在地层压力消耗较大的情况下,临界地层压力易超出气井实际地层压力,即气井会因驱动能量不足而引发停喷。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判识水平气井停喷原因,为工艺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方法的建立对于定容气藏低压阶段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容气藏 水平井 停喷 临界携液流量 临界举升压差 临界地层压力
下载PDF
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计算与分析
8
作者 陆国琛 秦丙林 +2 位作者 田天 唐登宇 刘一哲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为准确预测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优化气井防垢措施,指导气井后期生产制度选择,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计算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研究了温度、压力、垢物颗粒直径、油管尺寸等因素对临界携垢流量的影响,并对海上T... 为准确预测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优化气井防垢措施,指导气井后期生产制度选择,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计算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研究了温度、压力、垢物颗粒直径、油管尺寸等因素对临界携垢流量的影响,并对海上T-C1井临界携垢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变大,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油管直径的增加而变大;T-C1井中100μm垢物颗粒的临界携垢流量为10.2×10^(4)m^(3)/d,当实际产量略低于临界携垢流量时,井筒会积聚垢物颗粒,导致产量持续下降,从而进一步加剧垢物积聚,造成气井很快出现停喷现象,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和作业情况相符。可见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的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计算方法准确、可靠。所得结论可为优化气井防垢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结垢 雷诺数 气固两相流理论 临界携垢流量
下载PDF
考虑生产特征的超低密度低表面张力泡排剂研究及应用评价
9
作者 张茉丽 黄芷源 李秋蓉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7期54-59,共6页
川西气区侏罗系气藏气井已进入低压低产期,自身携液能力弱,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带液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研发一种泡沫密度低、泡沫含水率低、发泡及携液性能优良的泡排剂。通过分析起泡剂药剂体系,确定以XHY-4L药剂为基础体系,采用1%浓... 川西气区侏罗系气藏气井已进入低压低产期,自身携液能力弱,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带液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研发一种泡沫密度低、泡沫含水率低、发泡及携液性能优良的泡排剂。通过分析起泡剂药剂体系,确定以XHY-4L药剂为基础体系,采用1%浓度的抗油稳泡氟碳表面活性剂G004以及氟碳表面活性剂421作为增效剂,形成超低表面张力泡排药剂XHY-4Q。该药剂与地层水混合后的表面张力可降至23mN/m,泡沫密度降至0.013g/cm3,进一步降低泡排剂临界携液流量,有效拓展了泡排工艺的应用界限。室内实验表明,该药剂的起泡性、携液量、稳定性及流动性均较常规泡排剂更优,综合考虑药剂最佳加注浓度为2%。现场使用优选水气比大于0.5m3/104m3、油套压差在0.5~2.5MPa间的低压低产气井效果更明显,通过计算气井一个周期内的产液量来确定合理药剂用量。现场应用表明,该药剂可将气井油套压差降低值增加0.46MPa,产水量增加0.095m3/d,更利于低压低产气井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排水采气 起泡剂 表面张力 临界携液流量 油套压差 低压低产井
下载PDF
气藏水平井携液临界流量计算 被引量:23
10
作者 雷登生 杜志敏 +3 位作者 单高军 汤勇 李涧松 付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7-639,共3页
液滴在水平井筒中的受力情况与垂直井筒中截然不同,根据垂直井筒中质点力学分析获得的计算气井携液临界流量的Turner公式及其修正式不再适用于水平井。根据水平井筒内液滴质点分析理论,推导出水平气井的携液临界流量公式。与水平管气液... 液滴在水平井筒中的受力情况与垂直井筒中截然不同,根据垂直井筒中质点力学分析获得的计算气井携液临界流量的Turner公式及其修正式不再适用于水平井。根据水平井筒内液滴质点分析理论,推导出水平气井的携液临界流量公式。与水平管气液两相流态机理计算得到的携液临界流量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用质点分析理论计算得到的携液临界流量比气液两相流态机理计算结果要偏于乐观,且其流态正处于环状流和雾状流的过渡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质点分析理论计算的结果可根据生产井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水平井 携液临界流量 临界速度 气液两相流态 质点分析理论
下载PDF
天然气斜井携液临界流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丽 张磊 +2 位作者 杨波 殷茵 李登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0-654,共5页
目前,广泛应用的天然气井携液临界流量计算模型是建立在直井基础之上的,没有考虑井斜角对携液的影响。但是,随着定向井和水平井的日益增多,现有直井计算模型已经不能准确预测斜井的携液临界流量。为解决这个问题,以Turner计算模型为研... 目前,广泛应用的天然气井携液临界流量计算模型是建立在直井基础之上的,没有考虑井斜角对携液的影响。但是,随着定向井和水平井的日益增多,现有直井计算模型已经不能准确预测斜井的携液临界流量。为解决这个问题,以Turner计算模型为研究基础,同时考虑井斜角的影响,根据球形液滴的受力条件,认为其在斜井井筒运动过程中不会一直沿井筒中心线上升,而是慢慢运移至油管壁,最终沿管壁向上方滑动。依据牛顿摩擦定律,计算出管壁对液滴的摩擦力,重新建立液滴受力模型,提出了斜井携液临界流量预测模型。最后,在Turner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修正系数表,认为修正系数与摩擦系数和井斜角有关。通过现场实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液 临界流量 修正系数 斜井 天然气开发
下载PDF
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4
12
作者 刘广峰 何顺利 顾岱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针对产水气井的实际生产状况,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提出了高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和低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在高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中,液滴存在形式为圆球形,模型推导... 针对产水气井的实际生产状况,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提出了高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和低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在高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中,液滴存在形式为圆球形,模型推导中充分考虑了井筒内流动状态的变化,采用与Turner经典液滴模型相同的力学分析方法,得到了针对不同雷诺数范围的临界产量计算公式,使经典液滴模型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在低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中,以Hagedorn和Brown井筒压力计算方法为基础,定义了理论持液率、实际持液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整个井筒内理论和实际持液率的对比来确定低气液比条件下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解决了低气液比条件下携液临界产量的确定方法问题。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准确预测气井连续携液的临界产量,对气井合理生产制度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产量 气水比 流体流动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定向气井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德春 姚亚 +3 位作者 韩昊 付刚 宋天骄 谢双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4,共5页
针对定向井气体携液机理不清、临界携液流量预测误差较大等问题,基于定向井筒中液膜的受力状况,考虑气芯与液膜之间的剪切力、液膜与管壁之间的剪切力、流体重力和液膜前后的压差等作用,建立了定向气井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模型,并推导了该... 针对定向井气体携液机理不清、临界携液流量预测误差较大等问题,基于定向井筒中液膜的受力状况,考虑气芯与液膜之间的剪切力、液膜与管壁之间的剪切力、流体重力和液膜前后的压差等作用,建立了定向气井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模型,并推导了该预测模型相对于Turner模型的修正系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修正系数主要与油管内径和井斜角有关,受管壁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同时还给出了修正系数速查表,以便于实际中使用。现场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计算误差小于5%,与定向气井临界携液流量常用计算模型相比,计算精度提高10.03%~48.72%;②计算结果与现场生产实际更加吻合,可准确地预测定向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该研究成果对定向气井合理配产、携液动态预测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气井 临界携液流量 液膜模型 Turner模型 修正系数 排水采气 合理配产
下载PDF
井筒砂粒运移规律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王治中 邓金根 +2 位作者 孙福街 周建良 刘爱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0-132,138,共4页
利用研制的井筒携砂实验装置,模拟了一定砂粒配比下不同井型中的携砂情况。观察了颗粒在不同倾斜角度的井筒中的运移方式,测定了不同粒径的砂粒被携带出的临界流量,揭示了颗粒直径同流体流量关系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流体的流速和携... 利用研制的井筒携砂实验装置,模拟了一定砂粒配比下不同井型中的携砂情况。观察了颗粒在不同倾斜角度的井筒中的运移方式,测定了不同粒径的砂粒被携带出的临界流量,揭示了颗粒直径同流体流量关系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流体的流速和携砂管的倾斜程度对砂粒携带能力有很大影响,流体流速越大,携带的颗粒直径也越大,砂粒在携砂管中的流动方式随携砂管倾斜角度而变化,携砂管垂直放置时,颗粒以均匀悬浮方式运移:携砂管倾斜时,颗粒以非均匀分层流动、跳跃和移动床流动方式运移。同一粒径砂粒在不同倾斜携砂管中的临界流量表明,携砂管倾斜60°时,携带能力最弱,携砂管垂直时携砂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砂实验 砂粒运移 临界流量 模拟实验 运移规律
下载PDF
计算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103
15
作者 王毅忠 刘庆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85,共4页
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是采气工程方案编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现场主要应用Turner和李闵公式进行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的计算,但这两种公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根据气井中运动的球帽形液滴,建立了球帽状液滴模型的气井最小携液临... 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是采气工程方案编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现场主要应用Turner和李闵公式进行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的计算,但这两种公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根据气井中运动的球帽形液滴,建立了球帽状液滴模型的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计算公式。并对实际井例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气井携液过程中不同分散相存在时的最小携液临界流量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帽形液滴 气井 最小携液临界流量 流体力学
下载PDF
高气液比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量计算新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舰 王志彬 +2 位作者 罗懿 李颖川 李璇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6期775-778,796,共5页
基于气井井筒积液对气藏开发的危害性,在现有携液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受力平衡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量计算新模型;通过引入新模型系数,对液滴大小及液滴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表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系数随压力... 基于气井井筒积液对气藏开发的危害性,在现有携液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受力平衡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量计算新模型;通过引入新模型系数,对液滴大小及液滴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表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系数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有效地弥补了现有携液模型存在的不足。现有携液模型及新模型的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在高、低压气井中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现场应用新模型有效预测了大牛地气田气井的积液状态,为产水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水气藏 高气液比 临界气流量 携液模型 液滴变形 临界韦伯数
下载PDF
气藏水平井连续携液理论与实验 被引量:48
17
作者 肖高棉 李颖川 喻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在气藏水平井中随着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变化,井筒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气液两相流型的变化。以产气为主的气井井筒内液体主要以液膜、液滴的形式出现,由此出现了液滴模型与液膜模型两种解释积液的理论。从这两种携液理... 在气藏水平井中随着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变化,井筒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气液两相流型的变化。以产气为主的气井井筒内液体主要以液膜、液滴的形式出现,由此出现了液滴模型与液膜模型两种解释积液的理论。从这两种携液理论出发,考虑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影响,对倾斜管内液滴、液膜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了随管柱倾斜角度变化的连续携液临界流速的计算式,使之适用于水平井连续携液临界流量的计算。设计制作了水平气井连续携液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气藏水平井中气水两相运动与流型变化情况并测试其临界携液气量,结果表明,气藏水平井中水平井段的液体以液膜携带为主,但直井段中越接近井口,越以液滴携带为主,液滴模型也能适用于计算气藏水平井的连续携液临界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连续携液 临界流速 液滴 液膜
下载PDF
低气液比携液临界流量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5
18
作者 吴志均 何顺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针对低气液比的气井携液情况,以Hagedorn和Brown井筒压力计算方法为基础,定义了理论和实际持液率,建立确定低气液比携液临界流量的原则和计算公式。对携液临界流量影响因素的讨论及井底压力的分析表明:为了保持正常携液,不仅需要一定的... 针对低气液比的气井携液情况,以Hagedorn和Brown井筒压力计算方法为基础,定义了理论和实际持液率,建立确定低气液比携液临界流量的原则和计算公式。对携液临界流量影响因素的讨论及井底压力的分析表明:为了保持正常携液,不仅需要一定的产气量,而且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气层压力。现场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气井实际生产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液比 持液率 携液 临界携液流量
下载PDF
预测气井临界携液产量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文明 王明 +2 位作者 周梦秋 贾月乐 陈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116,共4页
针对气液比大于1400m3/m3的气井临界携液产量计算公式存在的修正系数问题,在假设气井井筒中的液滴为扁平形,考虑曳力系数与雷诺数(1.0×103~2.2×105、2.2×105~1.0×106)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经典力学建立了气井高气液... 针对气液比大于1400m3/m3的气井临界携液产量计算公式存在的修正系数问题,在假设气井井筒中的液滴为扁平形,考虑曳力系数与雷诺数(1.0×103~2.2×105、2.2×105~1.0×106)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经典力学建立了气井高气液比携液的临界产量新公式。从理论上解释了人们对临界携液产量模型理论公式是否需要提高20%所产生的争议。使临界携液产量模型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并与现场实际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临界携液产量 油管优化 应用 预测
下载PDF
新疆油田气井排液采气工艺优选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捷 廖锐全 +1 位作者 陈进 徐小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3,158,共3页
随着新疆油田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相当数量的气井已经出现井筒积液,严重影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为使气井稳产,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研制了排液采气工艺技术优选图版。在新疆油田排液采气工艺初选的基础上,结合积液诊断精度较高的Colema... 随着新疆油田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相当数量的气井已经出现井筒积液,严重影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为使气井稳产,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研制了排液采气工艺技术优选图版。在新疆油田排液采气工艺初选的基础上,结合积液诊断精度较高的Coleman模型,以生产液气比和日产气量为横、纵坐标,绘制了新疆油田排液采气工艺优选宏观控制图。应用该图版对新疆油田积液气井的排液采气工艺进行优选,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该方法选择的工艺技术达到了使气井稳产,甚至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排液采气 井筒积液 临界携液流量 Coleman模型 新疆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