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刑事诉讼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 被引量:83
1
作者 谢小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7,共6页
我国刑事诉讼中奉行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它以被告人口供为印证机制的中心,忽视对单个证据的独立审查,强调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作为审查证据的关键,相互印证才敢定案。这种证明模式追求客观真实的价值取向,却可能不利于发现真相,侵害被... 我国刑事诉讼中奉行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它以被告人口供为印证机制的中心,忽视对单个证据的独立审查,强调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作为审查证据的关键,相互印证才敢定案。这种证明模式追求客观真实的价值取向,却可能不利于发现真相,侵害被告人的权利。因此,要重新认识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建立对单个证据的独立审查方法和对被告人供述自愿性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模式 印证 刑事诉讼 被告人 证据 客观真实 定案 查证 中国 审查方法
下载PDF
基于故障处理算法的动态多目标FJSP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颖 高天一 +1 位作者 薛冬娟 谢忠东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0-153,共4页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FJSP)过程的多目标、动态和信息不确定等特征,文章提出了一种实时调整的FJSP动态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FJSP动态仿真求解模型,该模型受自适应控制启发,并结合鲁棒调度和预见调度,求解效果稳定而高效;同时,该模型...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FJSP)过程的多目标、动态和信息不确定等特征,文章提出了一种实时调整的FJSP动态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FJSP动态仿真求解模型,该模型受自适应控制启发,并结合鲁棒调度和预见调度,求解效果稳定而高效;同时,该模型中设置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仿真求解器,并通过故障处理算法实现预见功能。最后,通过一企业实例验证了文中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动态调度 仿真求解模型 故障处理算法
下载PDF
一类多品种小批量混流制造系统作业组织模式与工件排序 被引量:4
3
作者 孔继利 贾国柱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991,共11页
为解决考虑搬运时间的混流制造系统的资源优化与调度问题,对作业组织模式与工件排序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以设备停机次数、工件搬运次数、搬运设备数量、搬运次数均衡程度作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优化目标,以生产周期作为约束的多... 为解决考虑搬运时间的混流制造系统的资源优化与调度问题,对作业组织模式与工件排序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以设备停机次数、工件搬运次数、搬运设备数量、搬运次数均衡程度作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优化目标,以生产周期作为约束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利用该模型选择作业组织模式并确定最优排序方案。分别研究了用于求解该多目标决策模型的各分目标和约束:为不同类型批量工件建立加工时间模型;设计开始和结束搬运时间优化模型;给出平行移动模式的设备停机次数算法。开发了考虑搬运时间的混流制造系统软件程序,并设计了所需搬运设备情况的全局优化算法。通过分析和求解企业订单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搬运时间 混流制造 作业组织模式 加工时间模型 多目标决策模型 排序问题
下载PDF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被申请人异议及其处理探析——以河南省相关司法裁判案例为样本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林启 李焱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95-107,共13页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被申请人的异议不仅是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体现,亦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事实的查明。实证研究表明,被申请人主要就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主体资格、基础合同、担保合同等方面提出异议。由于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过...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被申请人的异议不仅是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体现,亦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事实的查明。实证研究表明,被申请人主要就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主体资格、基础合同、担保合同等方面提出异议。由于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过于粗略,可操作性较差,对被申请人提出的异议,各地基层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针对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被申请人异议处理的混乱状态,应准确界定实质性争议问题,规范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异议的审查,明确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异议的审查标准为形式审查,以确保实现担保物权被申请人异议处理在司法适用中的规范性、严谨性、一致性,确保实现担保物权审查制度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物权 实现担保物权程序 异议 处理 实证
下载PDF
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思远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4-39,共6页
以口供为代表的主观性证据在复述案件事实、还原案情全貌方面有着其他任何证据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主观性证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较客观性证据有所不足,易前后不一、真伪不明,是冤假错案防范容易失守的重要一环。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就是... 以口供为代表的主观性证据在复述案件事实、还原案情全貌方面有着其他任何证据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主观性证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较客观性证据有所不足,易前后不一、真伪不明,是冤假错案防范容易失守的重要一环。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就是要构建以客观性证据为核心的证据审查体系,提出该模式并不是对口供等主观性证据的扬弃,而是要转变工作重心,善于从客观性证据寻找突破口,使二者有机结合,用客观性证据检验、解释、补强主观性证据,完善证据的印证规则。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提出,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响应,在公检法三机关均有开展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证据 客观性证据 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
下载PDF
论客观性证据审查应用模式 被引量:8
6
作者 沈立国 《行政与法》 2014年第11期107-118,共12页
构建客观性证据审查应用模式,在证明事实的刑事司法证明活动中,以客观性证据为审查重心,凭借其可靠的稳定性和关联性的证据特性,确证案件基础事实,并优先运用客观性证据进而引导全案证据审查判断形成梯次递进的结构性事实的证明体系,通... 构建客观性证据审查应用模式,在证明事实的刑事司法证明活动中,以客观性证据为审查重心,凭借其可靠的稳定性和关联性的证据特性,确证案件基础事实,并优先运用客观性证据进而引导全案证据审查判断形成梯次递进的结构性事实的证明体系,通过逐次验证各项犯罪事实要素来确证整个犯罪事实。客观性证据审查应用模式避免了以口供为主导的审查模式缺陷,具有发现证据上的矛盾和事实疑点的能力,在防止错案发生上有滤错功能。在司法实践中,应建立起保证模式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办法,确立适用规则,从制度上落实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证据 审查应用模式 滤错机制
下载PDF
诉讼契约行为对刑事诉讼证明的影响——以认罪认罚案件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夏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90-96,共7页
诉讼契约理念引入刑事司法是刑事司法改革乃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性探索的一部分。诉讼契约理念的嵌入引起刑事诉讼主生态系统的变化,并进而影响刑事诉讼证明亚系统的运行。诉讼契约理念嵌入后的新型刑事诉讼证明呈现出... 诉讼契约理念引入刑事司法是刑事司法改革乃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性探索的一部分。诉讼契约理念的嵌入引起刑事诉讼主生态系统的变化,并进而影响刑事诉讼证明亚系统的运行。诉讼契约理念嵌入后的新型刑事诉讼证明呈现出新的样貌。诉讼契约行为在刑事诉讼中贯穿全程,通过改变刑事诉讼模式重塑诉讼证明模式,诉讼证明模式从分立对抗转变为同向合作;基于庭审重心变化引起证明对象变化,证明对象由案件事实转变为契约要件;因循契约达成逻辑调整举证义务分担,举证义务分担由单边单向转变为双方共担。诉讼契约行为对刑事诉讼证明活动的链锁式影响,或可导致证明目的的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契约行为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证明模式 证明对象 举证义务
下载PDF
疑罪从无与刑事错案的防范和纠正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思远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疑罪从无作为当代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准则,不仅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实需要,也是防范与纠正刑事错案的有力防火墙。但事实上疑罪从无在我国落实得并不理想,在刑事错案产生的多重因素中,疑罪从无这一环节的失守是重要的原因。要发挥疑罪... 疑罪从无作为当代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准则,不仅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实需要,也是防范与纠正刑事错案的有力防火墙。但事实上疑罪从无在我国落实得并不理想,在刑事错案产生的多重因素中,疑罪从无这一环节的失守是重要的原因。要发挥疑罪从无在防范和纠正刑事错案的重要作用,就要严格坚持"次优选择"理论、三机关正确定位、录音录像制度、客观性证据办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罪从无 刑事错案 次优选择 录音录像 客观性证据办案模式
下载PDF
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与疑罪从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思远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3-88,共6页
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是以浙江省检察院为代表的实务部门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种证据审查模式,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两次在全国推广,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和各地实务部门的争相学习,其优势集中体现在对于刑事冤假错案... 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是以浙江省检察院为代表的实务部门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种证据审查模式,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两次在全国推广,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和各地实务部门的争相学习,其优势集中体现在对于刑事冤假错案的防范和纠正上。疑罪从无是现代刑事司法体系的重要原则,在促进人权司法保障、防范和纠正冤错案件、维护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公正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疑罪从无在我国贯彻实施并不理想。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提出,有利于疑罪从无原则的落实,可体现在克服口供中心主义、维护司法独立、推进审判中心主义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 疑罪从无 口供中心主义 司法独立 审判中心主义
下载PDF
《道论》的叙事方式及“客观性”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嘉明 《哲学分析》 2011年第5期13-18,197,共6页
哲学可以有两类不同的叙事方式,《道论》等三本书大体属于"……是什么"的叙事方式,故在寻找某些问题作为切入点方面,我们似乎还可以有更高的期待。此外,《道论》认为客观性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不能放弃或否定"客观... 哲学可以有两类不同的叙事方式,《道论》等三本书大体属于"……是什么"的叙事方式,故在寻找某些问题作为切入点方面,我们似乎还可以有更高的期待。此外,《道论》认为客观性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不能放弃或否定"客观性原则"。不过这种统一,应当体现在"理据"之中。如果诉诸"从本体论上"来"担保知识的客观有效性",由于受时间、空间、行为的目的性等因素的制约,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把客观性建立在"理据"的基础上,或许是一种更为恰当、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方式 客观性 理据
下载PDF
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华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14-17,23,共5页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界定什么是客观真实,指出诉讼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指:主观上裁判者依法据以裁判的、形式上符合法律要求的、客观上与案件有关的并能再现案件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客观真实在神示证据制度...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界定什么是客观真实,指出诉讼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指:主观上裁判者依法据以裁判的、形式上符合法律要求的、客观上与案件有关的并能再现案件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客观真实在神示证据制度、自由心证制度和法定证据制度中,始终是诉讼证明追求的基本理念和终极目标,并在现实三种证明模式之批判基础上,认为我国的诉讼证明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应是客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证明 证据制度 客观真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冤假错案防范视阈下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哈腾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101,共7页
冤假错案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构建冤假错案防范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冤假错案的发生与传统的以口供等主观性证据为中心的证据审查模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构建冤假错案防范机制的核心,应是实... 冤假错案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构建冤假错案防范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冤假错案的发生与传统的以口供等主观性证据为中心的证据审查模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构建冤假错案防范机制的核心,应是实现证据审查模式由以主观性证据为中心向以客观性证据为中心的转型,在证据的审查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适用原则,贯彻落实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具体要求,广泛运用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审查方法,从证据制度层面遏制冤假错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制度 冤假错案防范 主观性证据审查模式 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
下载PDF
经典型Kaposi肉瘤患者家庭中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
13
作者 Guttman- Yassky E. Kra- Oz Z. +2 位作者 Dubnov J. R. Sarid 王琼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Background: CLASSIC Kaposi’ s SARCOMA (CKS) primar
下载PDF
识别驾驶人意图的车道偏离防避有界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其东 汪选要 黄鹤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为了防止车辆偏离车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和避免车道偏离防避系统(Lane Departure Avoidance Systems,LDAS)对驾驶人行为不必要的干预,提出基于中心区操纵特性阈值法和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车辆偏离车道驾驶人意图识别准... 为了防止车辆偏离车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和避免车道偏离防避系统(Lane Departure Avoidance Systems,LDAS)对驾驶人行为不必要的干预,提出基于中心区操纵特性阈值法和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车辆偏离车道驾驶人意图识别准则,并运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对比2种识别准则的有效性。建立转向盘角速度为输入的车路模型,设计LDAS滑模转向控制器,基于预瞄点的侧向偏移量和横摆角速度设计LDAS的期望横摆角速度观测器,并与基于道路曲率和预瞄点侧向偏移量的期望横摆角速度的LDAS进行性能对比。运用相平面法确定保证LDAS车辆稳定性的前轮转向角最大值,并基于CarSim/LabVIEW RT硬件在环试验平台验证基于BP神经网络训练获得D-S证据理论的初始概率赋值的驾驶人意图决策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识别准则能够及时识别车辆偏离车道时的驾驶人意图,为LDAS控制器介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所设计的期望横摆角速度观测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车辆偏离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道偏离 D-S证据理论 识别驾驶人意图 滑模转向控制 中心区操纵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