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ified Model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ropland in Jiangsu,China 被引量:21
1
作者 LIU Qin-Pu LIN Zhen-Shan +1 位作者 FENG Nian-Hua LIU Yong-Me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4-162,共9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mergy analysis,a modified model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termed emergetic ecological footprint(EMEF)in contrast to the convent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EF)model,is formulated and app...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mergy analysis,a modified model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termed emergetic ecological footprint(EMEF)in contrast to the convent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EF)model,is formulated and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cropland,China.Comparisons between the EF and the EMEF with respect to grain,cotton,and food oil were outlined.Per capita EF and EMEF of cropland were also presented to depict the resources consumption level by comparing the biocapacity(BC)or emergetic biocapacity(EMBC,a new BC calculation by emergy analysis) of the same area.In the meanwhile,the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dex(ESI),a new concept initiated by the authors, was established in the modified model to indicate and compa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cropland use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The results from conventional EF showed that per capita EF of the cropland has exceeded its per capita BC in Jiangsu since 1986.In contrast,based on the EMBC,the per capita EMEF exceeded the per capita EMBC 5 years earlier.The ESIs of Jiangsu cropland use were between 0.7 and 0.4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while the numbers were between 0.7 and 0.3 by the modified one.The fact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similar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model wa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although some principles of the EF and EMEF were quite different. Also,according to the realities of Jiangsu cropland use,the results from the modified model were more accep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生态学足迹模型 江苏 土壤
下载PDF
生态足迹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在耕地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国刚 杨德刚 +1 位作者 苏芮 唐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1-1086,共6页
耕地是一种公众资源,承载着保证粮食安全、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需求,以及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要求等功能。运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及区域能值足迹模型、耕地能值足迹模型两种能值改进模型,从时间序列上(1978~2007年)对新疆耕地资源... 耕地是一种公众资源,承载着保证粮食安全、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需求,以及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要求等功能。运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及区域能值足迹模型、耕地能值足迹模型两种能值改进模型,从时间序列上(1978~2007年)对新疆耕地资源利用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3种模型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978~2007年间,新疆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不断上升,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无规律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新疆耕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不断下降。耕地能值足迹模型显示,新疆耕地可持续发展指数由1978年的5.63下降到2007年的0.60,新疆耕地利用逐步由可持续状态(1978~2000年)恶化为不可持续状态(2001~2007年)。3种模型的对比研究表明:区域能值足迹模型不适合对耕地利用进行评价,只能从总体上分析一个区域的可持续状况;耕地能值足迹模型评价效果最好,能更客观地反映出耕地利用的可持续状态及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模型 区域能值足迹模型 耕地能值足迹模型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指数 耕地 新疆
下载PDF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曹宝 秦其明 +1 位作者 王秀波 朱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8-972,共5页
生态足迹分析通过计算生物物理量来衡量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协调程度,因为该方法思路新颖、计算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文章针对Rees W E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分析通过计算生物物理量来衡量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协调程度,因为该方法思路新颖、计算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文章针对Rees W E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参数选取偏差,生态功能差异表现不充分,模型不具动态性等)提出了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利用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天津市1995—2005年的生态足迹及其动态变化值,天津市耕地、牧草地、林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人均生态足迹盈亏分别为0.0009,-0.3224,-0.1991,0.0255,-1.9600hm2·人-1,除耕地和水域略有盈余外,牧草地、林地和化石能源用地人均生态赤字均呈递增趋势。1995—2005年间天津市单位产值能耗居高不下、人口规模增长与建筑用地扩张是导致人均生态赤字扩大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的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可以动态指示区域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协调程度,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改进模型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
下载PDF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在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玉龙 葛继稳 张志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9,共6页
通过调整均衡因子以及引入水资源足迹和环境负荷等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首次运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对湖北省1997—2006年、中部六省和全国2006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基于多种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相... 通过调整均衡因子以及引入水资源足迹和环境负荷等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首次运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对湖北省1997—2006年、中部六省和全国2006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基于多种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区域生态足迹的供需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晓露 高敏华 +1 位作者 高军 钟陆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4-779,共6页
【目的】基于乌鲁木齐市1997~2016年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差异,分析该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法】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及剪刀差。【结果】(1)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 【目的】基于乌鲁木齐市1997~2016年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差异,分析该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法】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及剪刀差。【结果】(1)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基本呈反向发展趋势分别从2.739hm^2增加到9.850hm^2和人均生态赤字2016年是1997年的4.35倍;(2)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差异以2000年为界先减小后增大,生态环境形式不容乐观。【结论】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可在增加生态承载力供给的同时控制生态足迹需求,从而提高该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可持续发展 生态承载力 剪刀差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4-1318,共5页
为进一步改善生态足迹模型,提高模型评价的精确性,对生产可能性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区域生态赤字.引入社会经济系统指数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并以抚顺市为例进行验证,通过验证... 为进一步改善生态足迹模型,提高模型评价的精确性,对生产可能性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区域生态赤字.引入社会经济系统指数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并以抚顺市为例进行验证,通过验证修正模型精确度提高了7.3%.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1985—2005年抚顺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增长缓慢;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快速,从2.29 hm2增至4.33 hm2,增长了89.08%,其中1995—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率最大,达到年均10.47%;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加剧,2005年达到-3.35 hm2;人均生态足迹构成以化石能源用地、草地、耕地为主,2005年化石能源用地比重达到79.04%;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从12.57 hm2下降为2.49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修正模型 生态承载力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与生态重要性识别的最小生态用地优化--黑河中游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朕 蒙吉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3-520,共8页
生态用地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供给源,最小生态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从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出发,选择西北内陆河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模型确定维持社会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小生态用地数量,在此基础上... 生态用地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供给源,最小生态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从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出发,选择西北内陆河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模型确定维持社会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小生态用地数量,在此基础上综合生态重要性与土地生态适宜性识别进行生态用地优化。研究表明:(1)黑河中游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5.567 5,而人均生态容量为4.839 2,人均生态赤字0.728 3,维持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需要3 010 km^2的林地或9 086 km^2的草地或1 431 km^2的水域。(2)研究区最重要的生态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与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 767 km^2,土地覆被以林地与草地为主;次重要生态区域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中部、临泽县东南部,总面积964 km^2,土地覆被以耕地为主;重要生态区域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临泽县中部与山丹马场的北部,总面积3 058 km^2,土地覆被以耕地与未利用地为主。(3)基于最小生态用地确定、生态重要性与土地生态适宜性识别结果,研究区生态用地优化需要退耕还林369 km^2、退耕还草191 km^2、生态林建设141 km^2及相应的空间格局优化。研究结果对黑河中游生态建设和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生态用地优化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重要性 土地生态适宜性 黑河中游
下载PDF
生态足迹模型修正研究——以辽中地区矿业城市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王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3-639,共7页
以辽中地区矿业城市(鞍山、抚顺、本溪)为例,基于能值理论并加入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生态足迹修正模型计算,辽中地区矿业城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2hm2,人均生态足迹为6.95hm2,人均生态赤字5.2... 以辽中地区矿业城市(鞍山、抚顺、本溪)为例,基于能值理论并加入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生态足迹修正模型计算,辽中地区矿业城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2hm2,人均生态足迹为6.95hm2,人均生态赤字5.23hm2,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足迹构成中能源足迹比例最大,达到55%.经过验证,生态足迹修正模型计算结果更加全面、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能值分析 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指数 生态足迹修正模型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
下载PDF
生态足迹模型的修正与动态设计——在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框架下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冬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6,共5页
生态足迹模型是测量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和其他测量方法比较,存在许多优点,但也有许多不足需要完善。本文首次在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指导下,对Wackernagel为代表的生态足迹分析模型进行优缺点分析及评价的基础上,修正并完善了生态足... 生态足迹模型是测量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和其他测量方法比较,存在许多优点,但也有许多不足需要完善。本文首次在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指导下,对Wackernagel为代表的生态足迹分析模型进行优缺点分析及评价的基础上,修正并完善了生态足迹分析指标模型,使其计算结果与应用更符合实际,从而更具有科学严谨性和政策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经济发展 生态足迹 生态可持续性 模型动态修正
下载PDF
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 被引量:25
10
作者 靳亚亚 赵凯 肖桂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9,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11个市(区)为例,综合确定出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方法:粮食供需平衡法,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结果:(1)2013年陕西省粮食耕地...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11个市(区)为例,综合确定出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方法:粮食供需平衡法,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结果:(1)2013年陕西省粮食耕地赤字25.972×104 hm2,人均赤字0.007 hm2;耕地生态赤字49.162×104 hm2,人均赤字0.013 hm2。(2)在同时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情况下,将陕西省划分为6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给付区(西安、杨凌、铜川、汉中、安康、商洛)、4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受偿区(榆林、延安、渭南、宝鸡)和1个平衡区(咸阳)。研究结论:应增强公众对于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认可程度,且补偿支付额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耕地赤字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补偿分区 粮食供需平衡法 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陕西省
下载PDF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动态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钦普 林振山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4-601,共8页
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一是将部分土壤表层储能、年太阳辐射能和降水化学能等作为耕地生态承载力的实质内容,并用产量因子进行修正;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数(SDI)"的概念,衡量区域耕地利用可... 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一是将部分土壤表层储能、年太阳辐射能和降水化学能等作为耕地生态承载力的实质内容,并用产量因子进行修正;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数(SDI)"的概念,衡量区域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程度。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耕地生态足迹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从1961年到1981年,江苏省的耕地利用是可持续的,1982年以后耕地利用属于不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从1961年的0.67降低到2007年的0.38。通过预测,在2015年,江苏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将达到0.300 hm2,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将降到0.077 hm2,可持续发展指数降低到0.205。如果不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江苏省耕地的压力越来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学 耕地利用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动态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价——以舟山市为例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红 陈嘉伟 周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5-160,167,共7页
针对海岛城市特点,构建了专门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为海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以舟山市为例,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2012年舟山市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承载力,从而分析舟山市... 针对海岛城市特点,构建了专门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为海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以舟山市为例,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2012年舟山市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承载力,从而分析舟山市的土地利用情况。研究结果为:1综合考虑海岛城市海洋资源丰富而淡水资源稀缺等特点,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出专门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2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从质量、营养量以及热量三个角度分别进行测算,舟山市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LUSI分别为0.39、0.44以及0.49,均处于高度可持续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海岛城市 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 舟山市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模型的区域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莹 林文鹏 宗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0-507,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足迹模型作为定量化可持续评价的重要理论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合遥感产品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调整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并增加了污染物账户。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足迹模型作为定量化可持续评价的重要理论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合遥感产品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调整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并增加了污染物账户。在此基础上,应用传统模型和改进后的模型分别计算了南通市2000~2013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改进模型下的南通市2000~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都是稳步增长的,改进后的模型变化较小;(2)南通市2000~2013年生态承载力虽有所波动,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南通市连续14年出现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0.308 6 hm^2/人上升到0.587 7 hm^2/人,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可见,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研究区自然资源利用状况。最后,针对南通市生态不安全状况,从土地结构、能源消费等方面提出减少生态足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净初级生产力 模型修正 南通市
原文传递
世园会筹备对西安市生态足迹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群明 王甫园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60,186,共8页
通过新增环境污染消费账户,改进了生态足迹模型,对西安市1999—2009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申报成功前一年(2006年)为节点,分别计算了世园会申报成功前后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的变化,然后利用文本分析法整理出节事... 通过新增环境污染消费账户,改进了生态足迹模型,对西安市1999—2009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申报成功前一年(2006年)为节点,分别计算了世园会申报成功前后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的变化,然后利用文本分析法整理出节事筹备前后城市生态实践的基本框架及其积极后果,从而验证了这种生态足迹变动与世园会筹备的逻辑关联,进而得出分析结果:①西安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0.7819hm2/人,上升到2009年的1.6293hm2/人;其中1999—2005年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为12.39%,2006—2009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84%,表明世园会筹备对西安人均生态足迹有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世园会筹备对水域生态足迹、草地生态足迹、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有积极影响,对建设用地生态足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不明显,而对林地生态足迹却有消极的影响。②1999—2005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78%,2006—2009年均增长率为3%,表明世园会筹办对生态承载力提升有积极影响。③1999—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年均增长率为22.65%;2006—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1.56%,下降明显,表明世园会筹办对西安生态赤字降低有积极影响。④西安世园会对城市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应是:生态城市建设目标—节事申办投标—节事筹备—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强—生态足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节事筹备 生态足迹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