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bell materials:Tin bronzes
1
作者 Jaromir Audy Katarina Audy 《China Foundry》 SCIE CAS 2008年第3期199-204,共6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set up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s (including harmful elements) on metallurgical feature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qualitative parameters) of tin bronzes, with particular refer... The present study was set up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s (including harmful elements) on metallurgical feature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qualitative parameters) of tin bronz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hurch bells from Middle Ages to Current times. A driving forc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and demonstrate feature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church bells made in different centuries. The findings have been derived via metallographic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specimens of bells from various parts of Australasia and Europe. The bell materials consisted of a mixture of the a phase and the (α+β) eutectoid essentially, in proportions determined by tin content and mould materials during casting. The samples from the 15th century to the one from the 20th century showed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hardness, ranging from the minimum of -280 VHM20g to a maximum of -470 VHM20g for the (α+β) eutectoid, and -160 VHM20g to -230 VHM20g for the a phase. The investigation also shows that the sound decay of the bell decreased with lowering the wt.% of tin and increasing the wt.% of lead and silver. This information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interesting knowledge into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quality of church bells over past cent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bronzes bell material church bells MICROSTRUC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material properties QUALITY
下载PDF
试说先秦盆类器的一种自名用字
2
作者 禤健聪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子諆盆(《殷周金文集成》10335号)旧释为“[皿于]”或“[血丁]”的自名用字,应分析为下半从“于”,作声符;上半则是盆类器物之象形。作为器名,可能与传世文献的“盎”有关。
关键词 盆类铜器 自名
下载PDF
基于Bell翻译过程模式的语义表征中介概念层面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宝华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年第2期91-96,共6页
为了验证Bell翻译过程模式以语义表征为双语转换加工中介的理论假设,用某高校本科商贸英语专业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各40名,以证伪方式,采用认知科学的L2图画命名和L2图名称翻译组合范式,用E-prime编制实验程序,在概念层面设计并实施以L2... 为了验证Bell翻译过程模式以语义表征为双语转换加工中介的理论假设,用某高校本科商贸英语专业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各40名,以证伪方式,采用认知科学的L2图画命名和L2图名称翻译组合范式,用E-prime编制实验程序,在概念层面设计并实施以L2命名图画和用L2对图名称汉译英的实验任务,收集并对比两个任务中被试平均正确反应时的差异,实验结果推翻虚无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双语者两种语义表征系统不存在心理空间距离,双语语义表征是同一、共享的,是双语转换加工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模式 语义表征中介 概念层面 L2图画命名 翻译任务
下载PDF
关于青铜刻刀在青铜器上錾刻铭文的可行性研究
4
作者 张凯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294,共14页
文章分析了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刻刀(12%、16%、20%、23%、26%、30%)在青铜板(含锡12%)上的刻铭试验,发现其均能刻铭成功,差异体现在刻铭的效果和刻刀的磨损上,含锡20%的刻刀刻字效果明显且刻刀持久耐用,低于此值的刻刀出现卷刃,高于... 文章分析了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刻刀(12%、16%、20%、23%、26%、30%)在青铜板(含锡12%)上的刻铭试验,发现其均能刻铭成功,差异体现在刻铭的效果和刻刀的磨损上,含锡20%的刻刀刻字效果明显且刻刀持久耐用,低于此值的刻刀出现卷刃,高于此值的刻刀出现磨平或崩刃,且刻字效果不太理想。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青铜的硬度先升后降,在加入铅(Pb)后,青铜的硬度普遍降低,为錾刻的实施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通过考察宏观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的金相组织,本文分析了上述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扫描电镜和XRD的配合下,更深入地讨论了硬度先升后降的机理。从技术角度看,青铜时代早期的刻铭并不难实现,无需借助铁质工具,这为西周时期晋侯苏钟以及更早的商代刻铭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铭 刻铭 青铜刻刀 晋侯苏钟 刻刀实验
下载PDF
二里头文化铃器三题
5
作者 和一帆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27-135,M0005,共10页
立足中国音乐史学立场研究二里头铃的问题,弄清其来龙去脉是十分必要的。二里头陶铃和铜铃在音乐性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铜铃并非模仿陶铃制作,二者应是并行发展的两类乐器。陶寺铃与二里头铃之间的传承关系可能存疑,二里头铃并未受到... 立足中国音乐史学立场研究二里头铃的问题,弄清其来龙去脉是十分必要的。二里头陶铃和铜铃在音乐性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铜铃并非模仿陶铃制作,二者应是并行发展的两类乐器。陶寺铃与二里头铃之间的传承关系可能存疑,二里头铃并未受到陶寺影响,二者的音乐观念、演进模式并不相同。二里头铃的传播与扩散促进了各地音乐事业的发展,深刻体现出其文化的感染力与向心力。此外,二里岗时期中原铜铃的“流失”以及音乐面貌的黯淡景象,或是新兴政权主动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陶铃 铜铃 音乐考古
下载PDF
铜陵先秦青铜乐器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6
作者 徐书启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文章基于音乐考古学视角对铜陵先秦青铜乐器的类型、断代与制作展开研究。铜陵先秦时期使用的青铜乐器主要分为甬钟、句鑃及乳钉纹钟三类,其中,青铜甬钟与句鑃又可分为A、B两型,B型甬钟又可分为Ba、Bb两个亚型。铜陵青铜乐器最早可断代... 文章基于音乐考古学视角对铜陵先秦青铜乐器的类型、断代与制作展开研究。铜陵先秦时期使用的青铜乐器主要分为甬钟、句鑃及乳钉纹钟三类,其中,青铜甬钟与句鑃又可分为A、B两型,B型甬钟又可分为Ba、Bb两个亚型。铜陵青铜乐器最早可断代至春秋早期,此时已产生了较为成熟的音乐活动。铜陵先秦青铜乐器具有音乐性能优良的合瓦形结构,纹饰朴素具有吴越风格,编列以单枚为主,调音技术较于中原地区发展滞后,这些发现对于丰富学界先秦青铜乐器的研究成果,拓展地方音乐文化的研究范畴,推进音乐考古学对地方音乐历史研究的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 青铜乐器 音乐考古学 甬钟 句鑃
下载PDF
秦封泥所见音乐机构“左乐”考论
7
作者 王丁诺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岳麓书院秦简》释读工作的展开为研究探讨秦音乐机构“左乐”提供了可靠依据。综合“左乐雍钟”和“左乐寺瑟”两枚秦职官封泥,可推断“左乐”所辖职官专司对乐器进行维护与调节,“左乐”应是带有辅助性质的音乐机构。早期出土但用途... 《岳麓书院秦简》释读工作的展开为研究探讨秦音乐机构“左乐”提供了可靠依据。综合“左乐雍钟”和“左乐寺瑟”两枚秦职官封泥,可推断“左乐”所辖职官专司对乐器进行维护与调节,“左乐”应是带有辅助性质的音乐机构。早期出土但用途不明的陕西华县秦“两诏铜权”为“左乐雍钟”使用的调音用具。汉代以降,统治者出于制礼作乐的需要对“左乐”进行了省并,这使得“左乐”阙于史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乐 左乐雍钟 左乐寺瑟 两诏铜权 音律
下载PDF
青铜兵器研究现状综论——兼评《两周青铜兵器定名研究》
8
作者 王建欣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青铜兵器研究在铭文及器物形制的考较,国别、断代、官制等古史问题研究,以及铭辞格式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全面梳理青铜兵器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青铜兵器研究存在缺乏均衡性以及研究角度相对不足等问题,兼评青铜兵器研... 青铜兵器研究在铭文及器物形制的考较,国别、断代、官制等古史问题研究,以及铭辞格式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全面梳理青铜兵器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青铜兵器研究存在缺乏均衡性以及研究角度相对不足等问题,兼评青铜兵器研究的力作——《两周青铜兵器定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兵器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两周青铜兵器定名研究》
下载PDF
商周青铜鬲器名用字研究
9
作者 李森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28-34,共7页
商周青铜鬲器名用字多样,与器物的对应关系十分复杂。通过对青铜鬲器名用字形、音、义的全面考察,可知“彖”“豕”为“彝”之假借;“齍”表示青铜鬲为“祭祀盛食”之器;“■”为“鬲”字异体。商周青铜鬲器名用字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地... 商周青铜鬲器名用字多样,与器物的对应关系十分复杂。通过对青铜鬲器名用字形、音、义的全面考察,可知“彖”“豕”为“彝”之假借;“齍”表示青铜鬲为“祭祀盛食”之器;“■”为“鬲”字异体。商周青铜鬲器名用字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地域性,与器型也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量化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青铜鬲器名用字的具体差异及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鬲 自名 器名 时代性 地域性 器型
下载PDF
商代舌振式铜铃研究
10
作者 邓玲玲 田苗 张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86,共10页
本文以商文化都邑性遗址出土的舌振式铜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铃的器型、出土背景、功能、性质及使用主体进行讨论。铜铃少见于早商和中商时期,殷墟二期后开始大规模出现于殷墟及商王朝势力辐射区内的众多大型遗址。晚商铜铃的使用者多为... 本文以商文化都邑性遗址出土的舌振式铜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铃的器型、出土背景、功能、性质及使用主体进行讨论。铜铃少见于早商和中商时期,殷墟二期后开始大规模出现于殷墟及商王朝势力辐射区内的众多大型遗址。晚商铜铃的使用者多为全部或部分参与军事活动的男性贵族及平民,虽然部分殉犬与殉马也是铜铃的使用主体,但反映的是所有者的社会等级与职能。铜铃在晚商军事系统中的广泛使用及其器用制度的普遍推广,证明了以商王为中心的权力体系在军事上的强势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文化 殷墟 铜铃 军事职能
下载PDF
子犯和钟铭文疑难字新诠
11
作者 李一宁 李振东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关于子犯和钟铭文中的存疑字如何解释,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未有确释。现从“六书理论”入手,推证存疑字可能是古文“厷”字,应为“六书”中的指事字,与“股”连文,用以指国之重臣;并根据《左传》文例,对其作出新的诠释。
关键词 子犯和钟 铜器铭文 疑难字 六书理论 指事字
下载PDF
楚金文人名考释一则
12
作者 郭理远 《出土文献》 CSSCI 2023年第1期59-61,156,共4页
湖南张家界出土的一件战国早期铜矛铭文中的器主之名,以往学者或缺释,或释为“(畏)”,或释为“争”,实应释为“”、读为“宽”。器主“景宽”即楚景平王之孙、司马子期之子公孙宽,与楚惠王是同辈人,且任楚国司马一职,与这件矛的时代以... 湖南张家界出土的一件战国早期铜矛铭文中的器主之名,以往学者或缺释,或释为“(畏)”,或释为“争”,实应释为“”、读为“宽”。器主“景宽”即楚景平王之孙、司马子期之子公孙宽,与楚惠王是同辈人,且任楚国司马一职,与这件矛的时代以及矛铭“用扬文德武烈”之语都十分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人名 公孙宽
下载PDF
出土西周甬钟的时空分布与周代雅乐的精神特征
13
作者 赵玉敏 《北方论丛》 2023年第5期43-51,共9页
青铜乐钟是周代的代表性乐器,与周代雅乐的形成密切相关。西周甬钟作为周代雅乐的主奏乐器,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遗迹有着明确的传承关系,融合了黄河、长江两条大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在西周甬钟发展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时空框架、区域差... 青铜乐钟是周代的代表性乐器,与周代雅乐的形成密切相关。西周甬钟作为周代雅乐的主奏乐器,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遗迹有着明确的传承关系,融合了黄河、长江两条大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在西周甬钟发展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时空框架、区域差异、文明演进道路差异等表现和动因,对研究周代雅乐的发展与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形成具有基础性、启示性的作用。青铜乐钟与周代雅乐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尊重传统的连续性、善于融合的创新性、不断进步的卓越性这些突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乐钟 周代雅乐 一钟双音 西周甬钟
下载PDF
真如院22吨大铜钟的铸造实践
14
作者 胡文明 《铸造工程》 2023年第6期76-79,共4页
采用粘土砂、树脂砂、失蜡法等多种造型工艺和反射炉二次重熔熔炼工艺铸造真如院大铜钟;为改善铜钟声响,在锡青铜内加入了5.3 kg黄金。生产实践表明:22 t真如院大铜钟内外27927个汉字铭文无一缺损,铜钟钟声明亮、浑厚。
关键词 大铜钟 锡青铜 反射炉 二次熔炼
下载PDF
铜料名称“■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建西 李延祥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30,共7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文"■铝"、"赤■"、"黄■"、"玄镠"等词的词义和词性,初步厘清了"■"与"铝"、"镠"等字(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表明"...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文"■铝"、"赤■"、"黄■"、"玄镠"等词的词义和词性,初步厘清了"■"与"铝"、"镠"等字(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表明"■"是一个物质名词,是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金属铜及其合金的统称,它可以与具象的个体名词"铝"(金属锭)构成双音节个体名词"■铝"(铜锭)。由"■"构成的铜料名称有"■铝"(铜锭)、"黄■"(黄色的铜或铜合金,通常指青铜)、"赤■"(红铜)、"镤■"(铜料)、"鋿■"(黄赤色的铜或铜合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铭文 冶金史 金属名称 ■铝
下载PDF
叶家山M111号墓编钟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方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7,共6页
叶家山墓地的发掘是继1978年曾侯乙墓发掘之后,又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特别是M111号大墓出土的编钟,意义重大。它虽然仅有5件,却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西周早期的编钟。在这组编钟里发现的右鼓部小片云纹,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双音钟侧... 叶家山墓地的发掘是继1978年曾侯乙墓发掘之后,又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特别是M111号大墓出土的编钟,意义重大。它虽然仅有5件,却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西周早期的编钟。在这组编钟里发现的右鼓部小片云纹,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双音钟侧鼓音(第二基频)标识符号。这些特点说明其在西周早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是礼乐制度发展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家山 编钟 西周早期 第二基频 标识符号
下载PDF
应公鼎铭与周代宗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7,共10页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新出应公鼎,其铭文有重新释读的必要,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促使今人对周人是否行日名之制、周代宗统君统之关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该器铭文的"■"字,属祭祀动词,其义或与进献稻粱祭祀祖神相关。"珷...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新出应公鼎,其铭文有重新释读的必要,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促使今人对周人是否行日名之制、周代宗统君统之关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该器铭文的"■"字,属祭祀动词,其义或与进献稻粱祭祀祖神相关。"珷帝日丁"是指周武王。武王以日名为称,纯属个别现象,既不能说明应国始终行日名之制,更无法证明姬周王室有类似习俗。综观文献及相关铜器铭文资料,西周及春秋时期并无后世礼家所谓的"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之礼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青铜器铭文 应公鼎 日名制 宗法制
下载PDF
青铜编钟起源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关晓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1年第2期35-41,共7页
青铜编钟的起源若不梳理清楚,就难以论述明白青铜编钟的发展脉络。基于现有出土文物和文献记录,讨论了青铜编钟起源的若干问题,指出:青铜编钟可能滥觞于陶铃,其后陶寺铜铃的出现,为青铜编钟的产生发展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点,而青铜编钟... 青铜编钟的起源若不梳理清楚,就难以论述明白青铜编钟的发展脉络。基于现有出土文物和文献记录,讨论了青铜编钟起源的若干问题,指出:青铜编钟可能滥觞于陶铃,其后陶寺铜铃的出现,为青铜编钟的产生发展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点,而青铜编钟的真正起步是从晚商铜铙开始。对二里头铜铃至晚商铜铙之间存在的缺环,文中提出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有人认为南方铙是中原铙南传的结果,本工作则根据中原铙别于南方铙的出土成编等现象,提出了中原铙是借鉴南方铙发展而来的观点。对南方铙和中原铙之间差异、甬钟等的由来、青铜编钟的起源所反映的礼乐意义及其带给今人的启示等问题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编钟 陶铃 铜铃 甬钟 钮钟
下载PDF
从编钟编磬铭文看曾侯乙墓出土编磬的国别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安潮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9-74,共6页
曾侯乙编钟、编磬系同出一墓的先秦古乐器,器上铸、刻的乐律铭文,曾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编磬和编钟铭文中律名、声名、八度界定词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磬铭和钟铭在这些方面明显有所差异,故认为编磬的产地是楚国,而非曾国。
关键词 曾侯乙 编磬 编钟 律名 声名 八度界定词 乐律 十二律
下载PDF
《殷周金文集成》青铜器定名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再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2期26-29,共4页
考古研究所编纂的《殷周金文集成》是金文拓片的集大成之作。该书的器名定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字形误释、同铭器命名不一、字形隶定的多种不一致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金文 器名 隶定 《殷周金文集成》 青铜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