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Policy for Grain on the Planting Area of Rice in Hubei Province Based on a Mixed Linear Model
1
作者 Xiaoyin WANG Jun W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8期12-17,共6页
Impacts of 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policy for grain on the planting area of rice in Hube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a mixed linear model.After the indicator system containing 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policy... Impacts of 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policy for grain on the planting area of rice in Hube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a mixed linear model.After the indicator system containing 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policy and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lanting area of rice was constructe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system was conducted,and then a mixed linear model where the planting area of rice wa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as establish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exclusion of the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factors,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policy for grain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lanting area of rice in Hubei Province.That is,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policy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rice planting area in Hube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Rice in hubei province Planting are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ixed linear model
下载PD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of Hubei Province
2
作者 Lu TA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10期20-22,25,共4页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various restrictions and difficulties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d current situations of financial poverty ...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various restrictions and difficulties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d current situations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of Hubei Province. Then,it analyzed problems confronted by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of Hubei Province:( i) subjects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not matur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risks increased,( ii) backwar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iii) rural credit system not perfect,and( iv) weak guiding policies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Finally,it came up with pertinent recommendations: improving rural financial environment,actively developing the innovation mode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and strengthening relevant supervision eff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areas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areas of hubei province
下载PDF
Fossil Association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Yanjiahe Formation in the Yangtze Gorges Area,Hubei,South China 被引量:9
3
作者 GUO Junfeng LI Yong +7 位作者 HAN Jian ZHANG Xingliang ZHANG Zhifei OU Qiang LIU Jianni SHU Degan Shigenori MARUYAMA Tsuyoshi KOMIY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24-1132,共9页
Apart from previously reported Small Shelly Fossils (SSFs), a macroscopic fossil assemblage, comprising abundant algae, cone-shaped tubular fossil forms, and probable impressions of a megascopic metazoan, comes from... Apart from previously reported Small Shelly Fossils (SSFs), a macroscopic fossil assemblage, comprising abundant algae, cone-shaped tubular fossil forms, and probable impressions of a megascopic metazoan, come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Yanjiahe Formation in the Yangtze Gorges area of western Hubei Province, south China. The visible fossils are preserved in thinlaminated siltstone or muddy siltstone intercalated between 8-15 ram-thick carbonate deposits, probably representing sedimentary settings of a constrained local depression in the shallow water carbonate platform during the Early Cambrian Meishucunian Stage. The macroscopic fossil association provides significant fossil evidence about the evolution of life from the late Precambrian to the 'Cambrian explosion' inter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fossil association Yanjiahe Formation Lower Cambrian Yangtze Gorges area hubei province
下载PDF
Evolution Process of Urban Spatial Pattern in Hubei Province Based on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Data 被引量:4
4
作者 ZHENG Wensheng RUN Jiying +2 位作者 ZHUO Rongrong JIANG Yupei WANG Xiaof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366-376,共11页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urban spatial patterns of Hubei Province and its evolution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urban nodes, urban connections and urban clusters. The research adopts nighttime ligh...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urban spatial patterns of Hubei Province and its evolution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urban nodes, urban connections and urban clusters. The research adopts nighttime light imagery of cities in Hubei Province, the viewpoint of ′point-axis-area′ in the ′point-axis system′ theory, and employs light index model, gravity model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n terms of urban nodes,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Hubei has been carried out mainly on the basis of external expansion rather than internal increasing. The polarization trend of urban connection network is strengthening. 2) As for urban connections, the estimation of urban connections using light index model is capable of containing various actual flow, and the connections are getting increasingly closer. 3) In regard to urban groups, seven urban groups of varying sizes have formed. On that basis, three stable and relatively independent urban groups as the centers, namely Wuchang, Yichang and Xiangyang emerge as well. But the structures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Yichang-Jingzhou-Jingmen City Group′ and ′Xiangyang-Shiyen-Suizhou City Group′, which are defined by loc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Hubei Provinc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above three urban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格局 湖北省 演变 连接网络 灯光 城市节点 夜间光照 指数模型
下载PDF
冀北上黄旗地区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
5
作者 高攀 张有军 +3 位作者 刘战鹏 王鹏飞 李继业 李松彬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冀北上黄旗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成矿带及兴安太行南段成矿带的相交区域,是华北地区著名的(银)多金属成矿区。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异常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具有寻... 冀北上黄旗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成矿带及兴安太行南段成矿带的相交区域,是华北地区著名的(银)多金属成矿区。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异常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具有寻找侵入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两大类多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划分出3条Ⅳ级成矿亚带,圈定成矿远景区10个。其中,A类4处,B类4处,C类2处;并优选出多金属矿找矿靶区7个,A类4个,B类2个,C类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成矿远景区 找矿靶区 上黄旗地区 冀北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述略
6
作者 闫存庭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支边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宣传动员、审核批准、分配安置和教育巩固等工作,先后有94421名支边青壮年和21757名家属进疆,他们不仅是新疆工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支边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宣传动员、审核批准、分配安置和教育巩固等工作,先后有94421名支边青壮年和21757名家属进疆,他们不仅是新疆工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不仅为新时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而且为现实维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感知的示范价值和鲜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青壮年 支边 新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湖北秭归鱼泉洞泉域系统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分布、来源与迁移
7
作者 杨秀雯 魏志莹 +8 位作者 易佳佩 李雯星 景一鸣 秦超杰 熊俊武 刘伟 周宏 祁士华 陈伟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岩溶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得地表环境中的有机氯农药(OCPs)很容易进入地下环境,对地下水的安全构成威胁。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湖北秭归鱼泉洞泉域系统中的典型OCPs——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进行了检测,探究了其... 岩溶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得地表环境中的有机氯农药(OCPs)很容易进入地下环境,对地下水的安全构成威胁。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湖北秭归鱼泉洞泉域系统中的典型OCPs——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进行了检测,探究了其时空分布特征、潜在污染来源和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水体中HCHs质量浓度范围为0.09~5.17 ng/L,土壤和泉沉积物中HCHs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36~3.67,0.11~2.53 ng/g;水体中DDTs质量浓度范围为0.13~7.16 ng/L,土壤和泉沉积物中DDTs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22~19.13,0.73~11.53 ng/g,呈现出以DDTs为主的污染特征。水体中HCHs和DDTs质量浓度在冬季最高;土壤中HCHs和DDTs质量分数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达到最高;泉沉积物中HCHs和DDTs质量分数分别在夏季和春季达到峰值。特征比值结果显示,水体、土壤和泉沉积物中HCHs主要源于林丹的使用;水体中DDTs主要源于历史残留,而土壤和泉沉积物中DDTs主要来源于近期使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CHs和DDTs可从补给区地表水和补给区土壤分别向排泄区泉水和泉沉积物中迁移。HCHs和DDTs在介质中的快速迁移证实了岩溶区地下水的脆弱性。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岩溶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六六六(HCHs) 滴滴涕(DDTs) 来源 迁移 有机氯农药(OCPs) 鱼泉洞泉域 湖北秭归
下载PDF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储层地应力特征及成因
8
作者 童广勤 苗凤彬 +3 位作者 李培军 秦维秉 罗胜元 陈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101,I0006,I0007,共18页
以四川盆地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储层为对象,采用钻井实测、岩心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技术,获取多井点现今地应力信息,研究地应力特征,探讨应力差异分布成因。结果表明:宜昌地区水井沱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总体为NEE向,东、西部靠... 以四川盆地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储层为对象,采用钻井实测、岩心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技术,获取多井点现今地应力信息,研究地应力特征,探讨应力差异分布成因。结果表明:宜昌地区水井沱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总体为NEE向,东、西部靠近边界断裂的区域呈多向性;现今地应力的离散性较强,平面上呈中部高、东西部低的主体分布特征,纵向上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埋藏深度是导致地应力纵向上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三个主应力随埋深呈线性增加,主体区域的应力关系表现为水平最大主应力>垂向主应力>水平最小主应力,属于走滑断层应力状态;不同岩性层间的水平应力及方向变化,由灰岩、粉砂岩到页岩,应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边界断裂的影响是地应力平面上分布差异的主要成因,造成地应力降低及最大水平主应力趋于平行断层走向的偏转,地应力降低与偏转幅度主要受断裂距离控制。该结果可为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藏后续勘探部署及压裂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特征 成因 页岩储层 水井沱组 鄂西宜昌地区
下载PDF
江西北武夷地区老虎洞铅锌矿床成因研究——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证据
9
作者 范诗妮 朱云 +2 位作者 李桂贤 石得凤 贾梦洁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6-972,共17页
江西北武夷地区处于钦杭成矿带上的萍乡-广丰结合带南侧,多期构造事件和岩浆活动在该区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潜力巨大。但由于江西北武夷地区铅锌矿床普遍规模较小,研究程度不足,缺乏物质来源、成矿条件、矿... 江西北武夷地区处于钦杭成矿带上的萍乡-广丰结合带南侧,多期构造事件和岩浆活动在该区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潜力巨大。但由于江西北武夷地区铅锌矿床普遍规模较小,研究程度不足,缺乏物质来源、成矿条件、矿床成因等问题的深入认识。本文以铅山老虎洞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主量、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分析技术,揭示主要硫化物的主量、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以此探讨成矿温度、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EPMA测试显示闪锌矿内Fe含量(质量分数)在7.58%~8.27%之间,结合LA-ICP-MS微量元素测试结果,闪锌矿富集Fe、Mn、Cu、Cd元素,Co、Ni、Ag、In、Pb元素含量次之,Ga、Ge、As、Se、Sn、Bi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其中,Mn、Fe、Cd、In、Co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Cu、Ag、Pb以类质同象和显微包体两种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闪锌矿的Fe元素含量、Ga/In值(0.001~0.129)、Zn/Cd值(262~312)及相关公式计算结果均指示闪锌矿形成于中高温条件(327~337℃)。闪锌矿和黄铁矿的δ34S值分别集中在2.07‰~4.16‰和0.82‰~3.19‰之间,指示矿床硫源为岩浆硫。与国内多个典型矿床相比,老虎洞铅锌矿床内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与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的闪锌矿相吻合。老虎洞铅锌矿床与葛仙山花岗岩杂岩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区附近黑云母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岩的成岩时代(153.9±2.7 Ma和162.8±1.2 Ma)可代表成矿时间的下限,与北武夷地区主要多金属铅锌矿床成矿时代范围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微量元素 硫同位素 原位分析 矽卡岩型矿床 老虎洞铅锌矿床 江西北武夷地区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湖北烟区潜在适宜性分布及其环境特征分析
10
作者 贾文茜 陈英英 +2 位作者 陈正洪 李建平 敖银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为全面评价生态气候因子对湖北省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2008—2020年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数据集和其他环境因子,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利用湖北省西部烟区实际种植点位模拟湖北省... 为全面评价生态气候因子对湖北省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2008—2020年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数据集和其他环境因子,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利用湖北省西部烟区实际种植点位模拟湖北省烟区的潜在适宜性分布,并评估影响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对烟草适宜性分布的模拟预测精度较高(AUC=0.854)。海拔(650~1750 m)、土壤类型(黄壤)、团棵期平均最低气温(8.9~15.0℃)、旺长期平均气温(16.0~22.9℃)、成熟期平均气温(18.8~25.6℃)是影响湖北烟草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烟草的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恩施、十堰和襄阳南部及宜昌东南部,占湖北省总面积的18.2%,80%区域的海拔为700~1350 m、团棵期平均最低气温11.2~14.5℃、旺长期平均气温19.2~22.8℃、成熟期平均气温22.0~25.4℃。在所有环境因子中,海拔高度起决定性作用,温度则是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重要气象因子。研究表明,本研究结果与湖北烟区实际空间分布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烟区 最大熵模型 生育期 潜在分布 主导环境因子 生态适宜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下载PDF
湖北广水—红安地区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11
作者 周新 尤静静 +4 位作者 邹院兵 陈松 杨年浩 徐加林 方洁 《矿产勘查》 2024年第5期794-802,共9页
广水—红安地区萤石矿带是湖北省萤石矿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为找到新矿体,突破找矿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野外调查及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认为该区萤石矿受区域性北西向深大断裂带控制... 广水—红安地区萤石矿带是湖北省萤石矿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为找到新矿体,突破找矿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野外调查及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认为该区萤石矿受区域性北西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矿体、矿脉主要沿晚期叠加的北(北)东向断裂裂隙分布;赋矿围岩主要为红安岩群中含有大理岩、白云石英片岩的岩性组合;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与萤石矿成因关系最为密切。最直接的找矿标志为北(北)东向具硅化、重晶石化、萤石矿化等热液蚀变的断裂破碎带,已知矿床的深部、具矿化异常的相似构造破碎带和北西向新城—黄陂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带是主要的找矿方向。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区内开展进一步的萤石矿勘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矿床特征 成矿地质条件 找矿方向 广水—红安 湖北
下载PDF
鄂北耕地土壤砷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12
作者 杨波 杨文兵 +2 位作者 卞超 余瑾 武月星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2期197-203,共7页
砷(As)是鄂北地区耕地土壤的主要污染元素之一,其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还不清楚。以鄂北宜城、枣阳、随县地区为研究区,采集代表性作物和土壤样品,查明As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特征、赋存形态以及在作物中的富集特征,探讨As的控制因素,以... 砷(As)是鄂北地区耕地土壤的主要污染元素之一,其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还不清楚。以鄂北宜城、枣阳、随县地区为研究区,采集代表性作物和土壤样品,查明As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特征、赋存形态以及在作物中的富集特征,探讨As的控制因素,以期为该区土壤污染防治、作物种植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As在表层土壤中更加富集,平均含量为21.11 mg/kg,是全国A层土壤背景值的1.88倍;As以残渣态为主,约占总砷的75%,不稳定态中的腐殖酸结合态和强有机结合态约占总砷的13%;As受酸碱度、养分元素、有机质及铁铝氧化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pH、P含量、铁铝氧化物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含量呈弱负相关关系;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从土壤吸收转化的As主要富集于根部,其中水稻稻米对根系土壤As的平均富集系数为1.39%,受危害程度高于小麦和玉米。因此研究区耕地土壤中As含量总体偏高,对主要作物,尤其是水稻存在一定威胁,建议采取施用有机肥和含铁土壤调理剂等措施,对As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分布特征 赋存形态 生态效应 鄂北地区
下载PDF
鄂北浅覆盖金矿区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有效性试验研究
13
作者 程普 翁雪波 +4 位作者 黄景孟 刘晓阳 冷帅 杨成 孔令耀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4期407-413,共7页
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方法在中国北方覆盖区的找矿勘查中应用效果良好,但南方覆盖区地理、地质条件与北方地区差异较大,需要开展有效性试验研究。在鄂北浅覆盖区的小玉皇顶金矿区及卸甲沟金矿区开展方法试验,探讨该方法在鄂北浅覆盖区的... 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方法在中国北方覆盖区的找矿勘查中应用效果良好,但南方覆盖区地理、地质条件与北方地区差异较大,需要开展有效性试验研究。在鄂北浅覆盖区的小玉皇顶金矿区及卸甲沟金矿区开展方法试验,探讨该方法在鄂北浅覆盖区的采样要求,并分析其探测隐伏矿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鄂北浅覆盖区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方法较为适合的采样层位为BC层,采样粒度为-120目,能够在保证结果科学性的前提下兼顾采样的经济性。卸甲沟金矿区隐伏矿脉上方的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结果中存在Au-Pb-Bi-W综合异常,与该区原生晕异常组合相似,表明其极有可能是隐伏矿体的地表显示,说明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方法在鄂北浅覆盖区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 穿透性地球化学 浅覆盖区 隐伏金矿 鄂北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晋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适播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雅丽 栾青 +6 位作者 李效珍 刘文平 李芬 班胜林 李海涛 张娜 张祎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1,共8页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物候期、生长发育及产量都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马铃薯生长季热量资源和适播期变化特征,对调整品种布局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1—2016年晋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物候期、生长发育及产量都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马铃薯生长季热量资源和适播期变化特征,对调整品种布局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1—2016年晋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晋北马铃薯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基于积温稳定性原理,建立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得出最高气象产量对应的适播期,并分析适播期的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晋北马铃薯生长季气温以0.32℃·10a^(-1)速率呈升温趋势,≥5℃积温以47.0℃·d·10a^(-1)速率呈增加趋势。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晋北马铃薯产量影响显著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出苗~分枝期的平均气温,全生育期的积温、日照时数、需水量,出苗~分枝期、花序形成~可收期及全生育期的最高气温≥30℃的日数。气温和日照基本为负效应,降水在营养生长期为负效应,生殖生长期为正效应。晋北马铃薯适播期随着气候变暖有提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末至5月中旬,9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21世纪最初10 a适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2010年以后马铃薯适播期提前到4月中旬末至4月下旬。建议晋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盆地地区种植中晚熟品种,尽量选择早播,可以选择4月中旬末至4月下旬,高海拔地区建议种植中熟品种或采取地膜覆盖提早播期来种植中晚熟品种,可以在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马铃薯 适播期 产量 晋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下载PDF
湖北省水土保持四级区不同分区水土保持率目标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冬兵 赵元凌 +2 位作者 李璐 郭文慧 郑瑞维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3期11-14,38,69,共6页
在深刻剖析水土保持率内涵基础上,以湖北省水土保持四级区为单元,确定了湖北省水土保持率研判规则,分析了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特征。湖北省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现状差异较大,远期目标差异不明显,鄂西地区由于自然禀赋条件较差,水土保持率... 在深刻剖析水土保持率内涵基础上,以湖北省水土保持四级区为单元,确定了湖北省水土保持率研判规则,分析了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特征。湖北省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现状差异较大,远期目标差异不明显,鄂西地区由于自然禀赋条件较差,水土保持率现状和远期目标均较低;鄂东北低山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大洪山丘陵保土区、鄂东南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鄂西北丹江口水库周边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等4个区水土流失消减面积存量相对较大;水土流失消减面积以中轻度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研判规则 水土保持四级区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宜昌下白垩统五龙组风成砂的发现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倩 肖国桥 +2 位作者 高慧 秦世玉 黄咸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227,共14页
白垩纪时期,我国中纬度地区广泛发育风成砂岩,指示了副热带沙漠带的存在。对白垩纪风成砂岩的发育年代、分布范围、物质来源、所记录的古风向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重建东亚地区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特征。为此,对湖北宜昌地区... 白垩纪时期,我国中纬度地区广泛发育风成砂岩,指示了副热带沙漠带的存在。对白垩纪风成砂岩的发育年代、分布范围、物质来源、所记录的古风向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重建东亚地区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特征。为此,对湖北宜昌地区下白垩统五龙组(K_(1)w)中发育的一套巨厚的白垩纪砂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沉积特征调查、室内粒度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微观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了其成因和物源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套砂岩分布于江汉盆地西缘白垩纪洪积扇的扇缘部位,出露厚度超过40 m,发育大型高角度交错层理,其粒度组成十分均一,其野外特征和粒度组成符合风成沙的特征;②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石英颗粒普遍磨圆较好,表面发育碟形和新月形撞击坑,以及溶蚀作用和沉淀作用导致的微观特征,与风成砂的特征一致;③该套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存在4个主要的峰值,分别约为2.46,1.85 Ga,780,170 Ma,这些年龄峰值与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黄陵隆起之上沉积盖层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一致,指示其物源可能主要来自黄陵隆起形成后其上覆盖的南华系-侏罗系的侵蚀物,同时可能也混入了部分秦岭-大别造山带的物质;④该套砂岩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119.9±2.8)Ma,指示该段地层的年龄不早于早白垩世晚期,与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将五龙组划归下白垩统一致。上述结果指示着该套砂岩为早白垩世时期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于干旱盆地洪积扇边缘的沙漠沉积,指示着湖北宜昌地区在早白垩世副热高压的影响下已出现了地带性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风成砂 碎屑锆石 物源 行星风系 湖北宜昌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三线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研究——以鄂西北地区三线军工村镇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梦雅 田燕 《华中建筑》 2023年第2期83-88,共6页
该文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以分布在鄂西北村镇三线军工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厘清主要军工遗产概况、遗产空间与乡村聚落形态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其与乡村场地环境相适宜的再生模式,提出了艺术家创作基地、三线军工遗址旅游基地、乡村文化邻... 该文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以分布在鄂西北村镇三线军工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厘清主要军工遗产概况、遗产空间与乡村聚落形态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其与乡村场地环境相适宜的再生模式,提出了艺术家创作基地、三线军工遗址旅游基地、乡村文化邻里空间等三类再生模式,通过三线军工遗产再生开发为乡村振兴赋能,实现遗产促三产、三产带一二产的引领作用,以期为乡村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环境整治及乡村美学建构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鄂西北乡村 三线工业遗产 再生模式 遗产再生赋能
下载PDF
冀北苏家店火山盆地铀成矿多源信息分析及远景预测
18
作者 高天栋 郭恒飞 +1 位作者 姜山 王之晟 《矿产勘查》 2023年第6期962-973,共12页
苏家店火山盆地位于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的南部,为一发育于古元古代变质花岗岩基底之上的中生代火山塌陷盆地,具有基底+盖层的二元地层结构,基底经历多期次的改造后成熟度高、富铀,中生代盖层以张家口组中酸性火山岩为主,铀含量普遍较... 苏家店火山盆地位于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的南部,为一发育于古元古代变质花岗岩基底之上的中生代火山塌陷盆地,具有基底+盖层的二元地层结构,基底经历多期次的改造后成熟度高、富铀,中生代盖层以张家口组中酸性火山岩为主,铀含量普遍较高;线性断裂与火山构造相互叠合交汇,次火山岩多沿火山环状构造侵位,有利于成矿热液的运移、富集,显示出良好的铀成矿条件。通过对物化遥多源信息剖析梳理,并且对比成矿带内典型铀矿床,认为苏家店火山盆地具备良好的铀找矿潜力,并圈定出了3处铀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找矿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成矿条件 多源信息 铀成矿远景区 苏家店火山盆地 冀北
下载PDF
鄂西走马地区南华系大塘坡式锰矿床中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军 吉雪峰 +4 位作者 陈林 方喜林 曹文胜 冉中夏 皮道会 《矿产勘查》 2023年第4期599-607,共9页
近年来,鄂西走马地区发现了“大塘坡式”锰矿床,但是该区内锰矿的硫同位素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鄂西走马地区的锰矿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钻孔岩心样品的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含锰岩系大塘坡组中黄铁矿δ34S值具有异常高值... 近年来,鄂西走马地区发现了“大塘坡式”锰矿床,但是该区内锰矿的硫同位素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鄂西走马地区的锰矿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钻孔岩心样品的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含锰岩系大塘坡组中黄铁矿δ34S值具有异常高值(33.7‰~46.2‰平均40.1‰)。但与贵州西溪堡、高地、湖南民乐、重庆小茶园、湖北古城等扬子地块周缘典型“大塘坡式”锰矿中黄铁矿δ34S值相比,研究区含锰岩系中黄铁矿δ34S值一般要低12‰~20‰,与黔东地区成锰盆地边缘相的黄铁矿δ34S数值相近,可能是研究区成锰盆地当时的水深比较浅,或者是位于一个大的成锰盆地的边缘相地带,导致水深较浅,含锰岩系厚度小,不利于走马地区大塘坡期大规模锰矿成矿。此外,研究区含锰岩系底部发育Sturtian盖帽碳酸盐岩(灰岩)等特征,也佐证研究区在大塘坡期为浅水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塘坡式锰矿床 黄铁矿 硫同位素 鄂西走马地区 盖帽碳酸盐岩
下载PDF
Timing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Tianhuashan Basin in northern Wuyi as constrained by geochronology of volcanic and plutonic rocks 被引量:16
20
作者 SU HuiMin MAO JingWen +1 位作者 HE XiRong LU R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940-955,1092-1095,共16页
The Tianhuashan Bas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olcanic basins in the northern Wuyi,southeastern China,comprising two successive volcanic units,the Daguding Formation and the overlying Ehuling Formation,along with... The Tianhuashan Bas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olcanic basins in the northern Wuyi,southeastern China,comprising two successive volcanic units,the Daguding Formation and the overlying Ehuling Formation,along with several small associated igneous intrusions.The Lengshuikeng super-large-scale Ag-Pb-Zn deposit,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se volcanic-intrusive rocks,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basin.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asin evolution and magmatism,we determined LA-ICP-MS U-Pb zircon ages for the volcanic successions and associated intrusive rocks.U-Pb zircon dating of volcanic units yielded precise ages of 144±1 Ma for crystal tuff in the lower member of the Daguding Formation,142±1 Ma for andesite within the upper member of the Daguding Formation,140±1 Ma for tuffite of the first(i.e.,lowermost) member of the Ehuling Formation,and 137±1 Ma for rhyolitic ignimbrite within the third volcano-stratigraphic member of the Ehuling Formation.Three types of intrusive igneous rocks(quartz syenite porphyry,K-feldspar granite porphyry,and rhyolite porphyry) yielded precise weighted mean 206 Pb/238 U ages of 144±1,140±1,and 140±1 Ma,respectively,suggesting that these intrusions along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volcanics were all emplaced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In addition,the weighted mean 206 Pb/238 U ages determined on zircon from two samples of a granite porphyry intrusion,which hosts ore mineralization of the Lengshuikeng Ag-Pb-Zn deposit,are 158±1 and 157±1 Ma,indicating emplacement in the Late Jurassic.These new geochronological results for igneous rocks of the Tianhuashan Basin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volcanic and plutonic activity in the basin,an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our understanding the tectonic history of the region,and for identifying metallogenic types and the timing of ore deposition of the Lengshuikeng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盆地 火山岩 侵入岩 年代学 锆石U-Pb年龄 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 火成岩侵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