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Metaphor-A Case Study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1
作者 LUO Yi ZHOU J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4期290-294,共5页
The national image i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with a distinct political feature,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presented to the outside world,and also encompass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people.With the devel... The national image i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with a distinct political feature,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presented to the outside world,and also encompass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peopl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crucial part of 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an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showcase its national image to the world in the post-pandemic era.Based on Forceville’s multimodal metaphor theory,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etaphorical phenomena contained in the performance and their functions,effects,and purpo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image.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scenes,images,and narratives in the opening ceremony,including war metaphor,competition metaphor,personification metaphor,and other conceptual metaphors.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multimodal metaphor in a broad sense,mainly encompassing auditory and visual modes.Through the use of these multimodal metaphors,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Winter Olympics builds an image of a vibrant,peace-loving,and responsible country,which not only demonstrates China’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but also expresses the Chinese people’s beautiful vision for the early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dal metaphor national image Olympic Winter games opening ceremony
下载PDF
文化自信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2
作者 孟国正 李欢 +1 位作者 王艺洁 岳晓燕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表达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与开幕式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实践结合,探讨文化自信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认...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表达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与开幕式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实践结合,探讨文化自信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认为,自信包容应以求同存异理念引领共情传播,具体表现为言行一致的文化价值符号、以礼相待的待客之道、有容乃大的固有格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共识融通应以情感共鸣基础画合意空间,通过中西交融的曲折之路与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呈现;至善至美应以文化创意建构中国特色浪漫,由传统文化的创新映现及星星之火具有燎原之势等文化意象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开幕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巴黎奥运会的创意渊源、“破墙”价值与时代启示
3
作者 姚园园 倪京帅 《体育科研》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梳理了法国巴黎百年奥运会的创意历史,分析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破墙”办赛的举措,认为:打破奥运会“观赛场地”之墙,开幕式推动城市再生;打破奥运会“超额开支”之墙,多项措施降低举办成本;打破奥运会“...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梳理了法国巴黎百年奥运会的创意历史,分析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破墙”办赛的举措,认为:打破奥运会“观赛场地”之墙,开幕式推动城市再生;打破奥运会“超额开支”之墙,多项措施降低举办成本;打破奥运会“碳排放”壁垒,增强奥林匹克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动;打破奥运会“传统竞技”之墙,更新运动项目促进奥运会年轻化。基于此,探讨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所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2024年巴黎奥运会“破墙”办赛的启示:奥运会融入历史文化,推动城市再生;奥运会遵循环境保护准则,推动可持续化发展;增设新潮运动项目,推动奥运会年轻化发展;利用奥运会,增加对特殊群体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奥运会 可持续发展 奥运历史 开幕式“破墙”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多模态隐喻及其哲学意蕴论析
4
作者 席蕊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7-105,共9页
基于从隐喻到哲学的内寻逻辑,借助视觉语法、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系统考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模态表征类型、模态互动关系、多模态隐喻映射类型及其运作机制,窥探开幕式从多模态符号设计选用到多模态隐喻意义建构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特... 基于从隐喻到哲学的内寻逻辑,借助视觉语法、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系统考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模态表征类型、模态互动关系、多模态隐喻映射类型及其运作机制,窥探开幕式从多模态符号设计选用到多模态隐喻意义建构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特质及其呈现的哲学意蕴。研究发现:语言文字、图像纹样等多模态符号协同互补,通过跨模态、同模态和多模态映射构建了空间隐喻、动作过程隐喻等多种隐喻类型,隐转喻良性互动以隐性的方式建构了“和谐共存、团结协作、兼容并蓄、绿色生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递着“阴阳化生”“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深刻的中国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中国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转喻 视觉语法
下载PDF
全球化变奏中的“和合”之道——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言-象-意-道”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汪蓓 万晓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6,58,共12页
采用“言-象-意-道”的符号学方法,比较分析全球化变奏时代语境下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叙事模式及其叙事逻辑,发现: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符号选择、视觉修辞、呈现国家形象、传达主题意旨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接续。2008年奥运会开... 采用“言-象-意-道”的符号学方法,比较分析全球化变奏时代语境下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叙事模式及其叙事逻辑,发现: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符号选择、视觉修辞、呈现国家形象、传达主题意旨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接续。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以民族文化展演为特征,建构了复兴的文明古国形象,意在融入国际社会,宣示重回强国之林。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则更进一步,突出共识性对话风格,塑造了自信的现代大国形象,旨在融合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思想底色和价值内核上,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都坚守了“和合”之道。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言、象、意”的差异和接续反映了中国奥运传播应对全球化主题变奏的语态创新,一以贯之的“和合”之道则是对中国“和合”外交定位的战略配称。表明:“和合”之道作为元叙事在国际交往中具有极大的竞争潜力,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经验揭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进路,也说明了“和合”之道之于体育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开幕式 国家叙事 “和合”之道 “言-象-意-道” 体育公共外交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地设备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6
作者 赵永建 赵天宏 《设备监理》 2023年第2期15-19,共5页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地设备工程系统复杂、涉及专业繁多,相比于常规文艺演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地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更高。本文介绍了该场地设备工程及其控制系统的特点,从4个方面论述了设备工程难点,阐述了设...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地设备工程系统复杂、涉及专业繁多,相比于常规文艺演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地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更高。本文介绍了该场地设备工程及其控制系统的特点,从4个方面论述了设备工程难点,阐述了设备监理工作难点,结合监理难点提出了质量控制要点,针对出现的监理问题研究了各类核心设备的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后期同类设备工程监理提供相关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开闭幕式 设备监理 临时搭建舞台 质量控制要点
下载PDF
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音响系统的设计及实施
7
作者 韩明亮 《演艺科技》 2023年第4期33-38,共6页
针对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音响系统,从扬声器系统、系统架构及信号传输、拾音信号传输及音频同步播放系统等几方面解析设计思路与方案实施。
关键词 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 音响系统 扬声器系统 系统架构 无线系统 同步播放
下载PDF
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黄宽柔 胡小明 +3 位作者 李佐惠 许爱梅 查萍 郑丹蘅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中国团体操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体育风格。第九届全运会开幕式仪式表演的创新 ,为今后国内外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仪式表演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理念 ;第七届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和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开幕式仪式表演的改革 ,为全... 中国团体操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体育风格。第九届全运会开幕式仪式表演的创新 ,为今后国内外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仪式表演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理念 ;第七届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和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开幕式仪式表演的改革 ,为全国单项运动会或省级以下运动会开幕式开辟了一条较为省时、省力 ,但仍保持较热烈场面的表演设计新途径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开幕式团体操的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会 开幕式表演 团体操 广场体育艺术 中国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角下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宋文利 姚小林 +2 位作者 李智鹏 杨蕊竹 张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9,共8页
冬奥会开幕式是东道国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基于国际传播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历届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变迁的历程,探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研究认为,冬奥会开幕式经历了体育(宗... 冬奥会开幕式是东道国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基于国际传播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历届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变迁的历程,探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研究认为,冬奥会开幕式经历了体育(宗教)仪式阶段、政治宣传阶段、民族文化展演阶段、国家形象传播等四个历史阶段,民族文化与国家气质是冬奥会开幕式的内核,媒介仪式与特色故事是外核,科技助力与视听表达是赋能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宜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做好文化传播,建构可信中国;以高新科技为载体,做好仪式传播,建构可敬中国;以视听创意为手段,做好共情传播,建构可爱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国际传播 奥林匹克 冬奥会 开幕式 文化展示
下载PDF
永恒共融创新——现代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的分析与讨论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娜 李建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3-29,共7页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综合性运动会。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竞赛的盛会,同时也是展现各国文化艺术的盛会。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由很多形式组成,而奥运会主题曲是奥运会的文化艺术标志和组成部分之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综合性运动会。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竞赛的盛会,同时也是展现各国文化艺术的盛会。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由很多形式组成,而奥运会主题曲是奥运会的文化艺术标志和组成部分之一,是传承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分析奥运会主题曲的音乐结构及历史演进,总结出奥运会主题曲受主办国文化特征的影响,反映了人类和谐的普世精神和个人奋发的英雄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幕式 主题曲 歌词
下载PDF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传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元素的思考 被引量:15
11
作者 门志平 李玉健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0,52,共4页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在传承本国优秀历史文化方面的特点,其成功的经验值得举办北京奥运会时去借鉴,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元素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开幕式 文化元素 构思与思考
下载PDF
奥运会开闭幕式抵离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新华 孙壮志 姚广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1期163-167,共5页
奥运会开闭幕式参与人员在短时间、小范围的高强度客流集散需求,是奥运会交通服务面临的最大挑战,抵离交通方式预测则是运力配备的基础.根据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期间的交通调查数据,得出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观众抵离交通方式情况.通过... 奥运会开闭幕式参与人员在短时间、小范围的高强度客流集散需求,是奥运会交通服务面临的最大挑战,抵离交通方式预测则是运力配备的基础.根据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期间的交通调查数据,得出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观众抵离交通方式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开闭幕式观众抵离交通方式的变化情况,指出了影响奥运会等大型活动观众抵离交通方式的因素.结合奥运会开闭幕式现场运行的实际,逐个分析交通管理政策、交通方式时效性、交通设施供给、舆论宣传引导和观众来源分布等因素对观众抵离交通方式的影响,可为后续奥运会及其它大型活动的交通管控、交通政策制定和交通组织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奥运会 开闭幕式 交通方式 大型活动
下载PDF
论“九运会”开幕式仪式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援朝 李敏卿 刘国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2-124,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 ,对“九运会”开幕式入场仪式改革与创新的巨大成功进行了分析。认为“九运会”开幕式仪式在新思想、新思路指导下 ,运用新技术、新制作创造了一个新模式。不仅具有时代特征和现代气息 ,还具有创新...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 ,对“九运会”开幕式入场仪式改革与创新的巨大成功进行了分析。认为“九运会”开幕式仪式在新思想、新思路指导下 ,运用新技术、新制作创造了一个新模式。不仅具有时代特征和现代气息 ,还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审美性、观赏性、简易性 ,且具有广东地方性特色 ,为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入场仪式的改革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九运会” 开幕式 入场仪式 入场模式 创新意识 创新理念
下载PDF
亚运会开幕式对广州居民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仪式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秋菊 林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7-593,共7页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既是体育事件的仪式部分,也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事件。基于事件与仪式理论视角,阐述亚运会开幕式的文化呈现及文化象征符号意义,透过举办地本地居民对具有本地文化表征事件的态度,分析亚运会开幕式事件与举办地文化的关系...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既是体育事件的仪式部分,也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事件。基于事件与仪式理论视角,阐述亚运会开幕式的文化呈现及文化象征符号意义,透过举办地本地居民对具有本地文化表征事件的态度,分析亚运会开幕式事件与举办地文化的关系,探讨在事件背景下文化认同的呈现及可能的变化趋势。透过对作为阈限的事件、事件的文化表演、事件的文化时代连结、事件对地方意识的激发等关系的阐释,呈现亚运会开幕式的文化认同。研究发现:①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事件唤起的情绪是文化本体认同的体现,事件亦提供认识文化体系中文化符号及其意义的一个途径,同时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事件推进了文化的整合;②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事件影响文化认同的过程需要相关群体的积极参与,只有将暂时的情绪转化成人们对于文化的主动性思考、认知与认同,事件的刺激作用才能得以延续并最终作用于文化认同。此外,事件对文化认同的影响需要在时间延伸上进行讨论和完善,事件后文化的发展状态也需要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事件 广州亚运会 开幕式 文化认同 仪式理论
下载PDF
基于Legion的大型活动人流交通仿真——以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散场人流仿真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甘勇华 陈先龙 +1 位作者 宋程 林圣康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年第1期76-81,共6页
人流交通组织是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行人交通仿真为检验人流交通组织优劣的主要手段。以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散场行人交通仿真为例,借助Legion仿真软件建立仿真系统,运用OpenCV工具对大型活动行人步行特征参数进行标定,... 人流交通组织是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行人交通仿真为检验人流交通组织优劣的主要手段。以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散场行人交通仿真为例,借助Legion仿真软件建立仿真系统,运用OpenCV工具对大型活动行人步行特征参数进行标定,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亚运会开幕式散场行人交通运作状况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流仿真 仿真模型 亚运会 开幕式 参数标定
下载PDF
试析第16届亚运会门票定价问题——基于大型综合赛事门票定价体系的计量模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道名 王秋萍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4,共6页
第16届广州亚运会在历时16天的赛程结束后,于2010年11月27日圆满闭幕,这是继奥运会后我国首次再度举办的超大型综合赛事。赛事票价作为赛事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消费者息息相关,向来是关注的热点。而在前期,公众对官方公布的比北京奥运... 第16届广州亚运会在历时16天的赛程结束后,于2010年11月27日圆满闭幕,这是继奥运会后我国首次再度举办的超大型综合赛事。赛事票价作为赛事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消费者息息相关,向来是关注的热点。而在前期,公众对官方公布的比北京奥运会还要高的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门票有所质疑。运用统计调研、计量分析并综合以往研究结论,对这一高票价现象进行多方面的经验论证及实证分析,解释广州亚运会高票价的原因及合理性,对于赛事定价的研究结论也可为今后的大型综合赛事定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幕式 闭幕式 门票 消费 亚运会 16届 广州
下载PDF
伦敦奥运“景观”呈现的英国文化内涵 被引量:6
17
作者 骆正林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95,85,共7页
在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伦敦奥组委和各国媒体等机构,共同参与设计、制造了大量的媒体景观。这些景观维护了英国社会的主流价值,传播了英国人对奥运的定义和解释,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价值整合和社会协同。本文以伦敦奥运会期间媒体... 在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伦敦奥组委和各国媒体等机构,共同参与设计、制造了大量的媒体景观。这些景观维护了英国社会的主流价值,传播了英国人对奥运的定义和解释,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价值整合和社会协同。本文以伦敦奥运会期间媒体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文化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伦敦奥运会对传播英国文化和建设英国国家软实力的作用。论文研究有如下发现:首先,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大量的视觉景观,传播了英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符号,唤醒了英国人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第二,各国媒体对英国王室、英国乡村、英国建筑的报道,使全球观众欣赏到保守主义精神给英国留下的丰厚的历史遗产;第三,媒体大量报道英国人"节俭办奥运"的理念,赞誉伦敦政府不搞面子工程、盆景工程,帮助英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显示了他们的自信和从容;第四,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不追求盛大的、豪华的场面,英国人通过营造祥和、幸福的生活场景,诠释了人文精神在英国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第五,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中,英国人能够包容不同的价值观,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嘲讽,充分展示了英国的大国心态和精神气质。研究伦敦奥运会包含的英国文化内涵,能够帮助我们以更加多元的视角看待国家软实力,也能够帮助我们以更加自信和从容的心态开展公共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奥运会 奥运会开幕式 英国的主流价值观 激励一代人 国家软实力
下载PDF
“视觉时代”奥运会开幕式教育意义的消退 被引量:3
18
作者 牛静 孙月霞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27,共5页
在以视觉传媒为主的时代,奥运会开幕式因为媒体暴力和霸权作用而发生了许多质的变化,其中最让人担忧的就是其教育意义的淡化,甚至消退。而开幕式的教育意义是顾拜旦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先驱设置开幕式等仪式的最根本目的。比较了视觉时... 在以视觉传媒为主的时代,奥运会开幕式因为媒体暴力和霸权作用而发生了许多质的变化,其中最让人担忧的就是其教育意义的淡化,甚至消退。而开幕式的教育意义是顾拜旦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先驱设置开幕式等仪式的最根本目的。比较了视觉时代前后开幕式的变化,探讨媒体导致了哪些变化以及变化的机制。在此基础得出视觉时代的开幕式正逐渐丧失了其基本的奥林匹克教育意义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时代 奥运会开幕式 奥林匹克教育
下载PDF
两次世界大战间奥运会开幕式的裂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静 马法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5-30,共6页
开幕式是专门设计的、标志某届奥运会开始的程序化活动,这种程序是以其仪式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结构为基础的。以开幕式结构为衡量尺度,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幕式的特点和功能进行阐述。研究认为,开幕... 开幕式是专门设计的、标志某届奥运会开始的程序化活动,这种程序是以其仪式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结构为基础的。以开幕式结构为衡量尺度,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幕式的特点和功能进行阐述。研究认为,开幕式的结构主要包括形态结构和意义结构两部分,形态结构主要由时间、空间、器物、角色和行为组成,两次世界大战间,后三者发生了裂变;意义结构则一方面体现在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时代各因素的影响上,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仪式功能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开幕式 奥林匹克运动 仪式
下载PDF
第十二届全运会开、闭幕式人工消减雨技术保障 被引量:2
20
作者 耿树江 班显秀 +5 位作者 袁健 赵姝慧 刘旸 秦鑫 杨旭 王吉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507-510,共4页
针对2013年第12届全运会开闭幕式期间沈阳历史上8、9月份气象资料,从天气学和大气物理学的角度统计分析了全运会开闭幕式场馆区域产生降水的主要天气类型、降水天气系统来向、降水概率、产生降水的云物理性质等特征。结果表明,就高空500... 针对2013年第12届全运会开闭幕式期间沈阳历史上8、9月份气象资料,从天气学和大气物理学的角度统计分析了全运会开闭幕式场馆区域产生降水的主要天气类型、降水天气系统来向、降水概率、产生降水的云物理性质等特征。结果表明,就高空500 hPa天气图而言降水的主要天气类型有西风槽型、冷涡型、低涡型和短波槽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72%、27.59%、13.79%、6.90%;其来向主要有南向、西南向、西向、西北向和北向,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90%、27.58%、41.38%、20.69%、3.45%。降水云有冷云、暖云和混合云。可见开闭幕式期间降水天气较为复杂,降水概率较高,分别达32.60%和22.58%。根据人工影响天气原理,使距场馆远的云水提前降落和场馆近的云水得到抑制的方法,设计了人工削减雨的3道防线,构建了作业技术方案,确保人工消减雨作业安全、高效、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消减雨 作业技术方案 开闭幕式 第十二届全运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