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 CoFe_2O_4-BaTiO_3 fibers by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智 沈湘黔 +1 位作者 宋福展 闵春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molar fraction) fibers with fine diameters and high aspect ratios(length to 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from...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molar fraction) fibers with fine diameters and high aspect ratios(length to 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from citric acid and metal salts.The 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gel precursors and fibers derived from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gel precurs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o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were measured by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consisting of ferrite(CoFe2O4) and perovskite(BaTiO3) are formed at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900 ℃ for 2 h.The average grain sizes of CoFe2O4 and BaTiO3 in 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increase from 25 to 65 nm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from 900 to 1 180 ℃.The single fiber constructed from these nanograins of CoFe2O4 and BaTiO3 has a necklace-like morphology.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 0.4CoFe2O4-0.6BaTiO3 fiber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Fe2O4 grain size,while the coercivity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when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CoFe2O4 is around the critical single-domain size of 45 nm obtained at 1 000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remanence of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 fibers almost exhibit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lar fraction of CoFe2O4 in the nano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MPOSITE CeFe2O4 BATIO3 fiber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magnetic property
下载PDF
Effects of Method for Returning Straw to Field on Soil Properties,Straw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被引量:1
2
作者 Xiang LI Qiao ZENG +2 位作者 Shanchao CAO Yueli MA Yangli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5期51-56,共6页
[Objectives]To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soil environment(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and maintain high and stable grain yield.[Methods]Taking Sunzhen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Weinan Aca... [Objectives]To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soil environment(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and maintain high and stable grain yield.[Methods]Taking Sunzhen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We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the experimental base,the effects of returning double-crop wheat and corn straw to field(Twm),returning single-crop corn straw to field(Tm),returning single-crop wheat straw to field(Tw)on soil temperature,water content,straw decomposition rate and nutrient release,soil organic matter and bulk density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Results]Twm treatment c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soil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straw treated with Twm was 4.7%higher than that of Tm treatment,3.8%higher than that of Tw treatment,10.5%higher than that of Tm treatment,and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straw showed a trend of"first fast,then slow and then fast".The release of nitrogen from straw was basically similar to that of straw decay,and the release of potassium and phosphorus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remained basically unchanged.The release rate of potassium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phosphorus and nitrogen.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Twm treatment increased by 11.67%annually,an annual average of 0.998 g/kg.The soil bulk density of Twm treatment decreased by 0.058 g/cm^(3) annually,an annual average of 4.29%.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wm treatment provides conditions(temperature,water content,nutrition)for microbial growth,reproduction,enzyme production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and increases the exchange capacity of soil and external water,heat,gas and fertilizer.[Conclusions]It is expected is to help people chang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returning straw to field from"quick harvest"to"fertilizer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od for returning straw to field Straw decompositi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oil bulk density
下载PDF
采用ICP-OES方法测定高银硝酸分解液与沉钯后液中铂、钯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湘 蔡亚飞 +3 位作者 揭辉 舒巧月 胡玲 谢四杰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87,共7页
铂、钯属于重要的贵金属,与其他金属伴生,常可在电解银过程中进行回收。某冶炼企业在生产银产品过程中,需要对高银硝酸分解液和沉钯后液进行铂、钯测定以控制生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 铂、钯属于重要的贵金属,与其他金属伴生,常可在电解银过程中进行回收。某冶炼企业在生产银产品过程中,需要对高银硝酸分解液和沉钯后液进行铂、钯测定以控制生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广、可同时检验多种元素、快速准确等优点,近年应用较广,但目前文献中还没有应用到对高银硝酸分解液和沉钯后液中铂、钯的测定。本文采用ICP-OES方法对高银硝酸分解液与沉钯后液中的铂、钯进行了测定试验,对比了高银基体干扰、有机沉钯剂干扰、火法试金富集、不同酸介质等试样的测定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基体干扰现象不明显,无需分离银基体;有机物沉钯剂对测定结果无影响;硫酸黏稠度较大,使得测定结果有所偏差,最佳消解方法应为硝酸体系消解;火试金富集方法因合粒含银高,所得值钯偏低30%,铂偏低38%,损耗较大;采用硝酸体系消解,并采用ICP-OES方法测定高银硝酸分解液与沉钯后液中铂、钯,加标回收率在95%~105%以内,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测定结果稳定、可靠。试验表明,该法操作便捷,无需发烟、过滤、火试金等繁琐步骤,实用性强,可用于稀贵钯回收项目中高银硝酸分解液与沉钯后液中铂、钯的实际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银硝酸分解液 沉钯后液 铂、钯测定 ICP-OES 火法试金富集法 高银基体干扰 有机沉钯剂干扰
下载PDF
不同还田方式下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迟凤琴 匡恩俊 +1 位作者 宿庆瑞 张久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5,共6页
利用网袋法和砂滤管法模拟田间还田方式,研究不同处理下各有机物料有机碳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网袋法玉米、大豆秸秆经过150 d后,其秸秆生物量有38.9%~46.6%被分解。秸秆还田分解趋势为:土埋处理>露天处理;土埋玉米秸秆>土埋大... 利用网袋法和砂滤管法模拟田间还田方式,研究不同处理下各有机物料有机碳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网袋法玉米、大豆秸秆经过150 d后,其秸秆生物量有38.9%~46.6%被分解。秸秆还田分解趋势为:土埋处理>露天处理;土埋玉米秸秆>土埋大豆秸秆;露天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分解规律一致。从组织结构上看,玉米秸秆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组织结构模糊、松散,基本组织和维管束遭到破坏,大豆秸秆组织结构变化不明显。不同还田方式下秸秆有机碳的分解规律为:玉米秸秆>大豆秸秆。在砂滤管模拟条件下玉米、大豆秸秆和根茬有机碳分解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埋管初期分解较快,后期分解较慢,其有机碳分解率趋势为:玉米秸秆>大豆秸秆;降低C/N后,各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率均高于不调节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秸秆还田方式 有机碳 分解率
下载PDF
不同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0
5
作者 田平 姜英 +4 位作者 孙悦 马梓淇 隋鹏祥 梅楠 齐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8,共9页
通过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试验,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探讨东北棕壤土区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辽宁沈阳设置连续两年(2014—201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免耕覆盖(NTS)、旋耕还田(RTS)和... 通过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试验,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探讨东北棕壤土区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辽宁沈阳设置连续两年(2014—201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免耕覆盖(NTS)、旋耕还田(RTS)和翻耕还田(PTS)3种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腐解率和碳氮磷钾养分释放率,分析秸秆还田方式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RTS和PTS秸秆腐解速率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秸秆养分释放率均表现为钾>磷>碳>氮。NTS、RTS和PTS处理秸秆两年平均腐解率分别为38.8%、78.0%、65.9%,两年平均碳释放率分别为56.5%、78.8%、69.4%,氮释放率为16.7%、53.5%、38.8%,磷释放率为81.3%、92.5%、89.8%,钾释放率为92.0%、99.4%、98.9%。NTS处理秸秆腐解率及碳氮释放率与还田时间符合逻辑斯蒂曲线方程,RTS和PTS处理秸秆腐解率、碳氮释放率及3种还田方式秸秆磷钾释放率随还田时间变化符合米氏方程。秸秆还田有助于提高耕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RTS处理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PTS处理(P<0.05),与NTS处理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3种还田方式土壤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秸秆腐解和耕层土壤培肥效果,东北棕壤土区建议玉米秸秆还田方式为旋耕秸秆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秸秆腐解率 养分释放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尖晶石型铁氧体纤维的制备及磁性能 被引量:15
6
作者 向军 沈湘黔 朱永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5-1010,共6页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MeFe_2O_4(Me=Zn,Ni_(0.5)Zn_(0.5),Ni_(0.4)Zn^(0.4)Cu_(0.2))铁氧体纤维.通过FT-IR、XRD、TG-DSC、SEM和VSM等测试技术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物相、...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MeFe_2O_4(Me=Zn,Ni_(0.5)Zn_(0.5),Ni_(0.4)Zn^(0.4)Cu_(0.2))铁氧体纤维.通过FT-IR、XRD、TG-DSC、SEM和VSM等测试技术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物相、形貌以及纤维的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凝胶形成过程中,金属离子单齿或双齿螯合配位于柠檬酸根阴离子,形成线型分子结构,使凝胶有较好的可纺性.所制得的纤维具有较大的长径比,纤维直径在0.5~20.0μm之间.这些纤维在室温下都具有软磁特性,化学组成、晶粒大小及形貌对纤维的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ZnFe_2O_4、Ni_(0.5)Zn_(0.5)Fe_2O_4和Ni_(0.4)Zn_(0.4)Cu_(0.2)Fe_2O_4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2.6、12.7和40.0A·m^2·kg^(-1),相应的矫顽力分别为4.77、5.82和4.04k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铁氧体纤维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 可纺性 磁性能
下载PDF
考虑有机物降解的变形试验和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施建勇 雷国辉 +1 位作者 艾英钵 方云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73-1677,共5页
垃圾土变形中有机物降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又是很复杂的过程。进行了温度与湿度小范围波动、无压力、持水率条件下有机物降解的质量跟踪试验和垃圾土柱沉降试验,且在质量跟踪试验中还进行了淋滤液产生量的同步测定,分析了有机物降... 垃圾土变形中有机物降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又是很复杂的过程。进行了温度与湿度小范围波动、无压力、持水率条件下有机物降解的质量跟踪试验和垃圾土柱沉降试验,且在质量跟踪试验中还进行了淋滤液产生量的同步测定,分析了有机物降解的质量变化、质量变化速率的规律,初步明确了有机物降解的规律性结论。在质量跟踪试验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有机物降解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数学表达和3个基本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用质量跟踪试验的研究结果对垃圾土柱试验进行了计算模拟,分别计算和分析了次压缩和有机物降解沉降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在总的长期沉降中有机物降解引起的沉降比次压缩影响要大,考虑有机物降解和次压缩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土变形 有机物降解 次压缩 沉降计算方法
下载PDF
基于无模式法推断木醋调质石灰石热解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洪涛 韩奎华 路春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1-36,143,共6页
采用木醋废液调质石灰石,并在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仪上对调质产物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木醋调质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水合醋酸钙,其热解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扫描电子显微镜及N2吸附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木醋废液调质石灰石,并在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仪上对调质产物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木醋调质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水合醋酸钙,其热解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扫描电子显微镜及N2吸附分析结果表明,木醋调质石灰石热解产物具有较石灰石更为疏松多孔的孔隙结构。选定3个升温速率(5,20,40 K/min),采用Flynn-Wall-Ozawa法与Starink法2种无模式法计算热解反应活化能,2种方法计算结果极为接近,且规律性相同,活化能数值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进一步证明了木醋调质石灰石热解的复杂性与多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调质 热解 有机钙 无模式法 活化能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中空/螺旋纤维的制备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4
9
作者 牟方志 官建国 +3 位作者 樊希安 王维 童国秀 李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07-1711,共5页
以柠檬酸铁为原料,利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在低升温速率下热处理并还原制备了Fe3O4中空/螺旋纤维.通过TG/DTA,XRD和SEM对前驱体纤维热分解过程、产物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80%的中空纤维和20%的螺旋纤维组成,其中中空... 以柠檬酸铁为原料,利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在低升温速率下热处理并还原制备了Fe3O4中空/螺旋纤维.通过TG/DTA,XRD和SEM对前驱体纤维热分解过程、产物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80%的中空纤维和20%的螺旋纤维组成,其中中空纤维的直径为6μm左右,壁厚为500 nm.螺旋纤维的直径为6~10μm,螺旋纤维是由具有不同旋向的宽度为4~6μm的带状纤维卷曲而成,带状纤维的外表面壳层均匀密实,其厚度为600 nm左右,而内层疏松且不规则.Fe3O4中空/螺旋纤维是由晶粒尺寸为60 nm左右的纳米颗粒构成,并有少量的介孔.分析了中空纤维和螺旋纤维的形成机理,直径较小的前驱体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内部凝胶向表层迁移收缩形成中空纤维;螺旋纤维是由直径较大的前驱体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强大的热应力导致纤维产生螺旋破裂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 中空纤维 螺旋纤维 四氧化三铁
下载PDF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MgO,Al_2O_3,MgAl_2O_4微细纤维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春野 沈湘黔 +1 位作者 景茂祥 曹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70-1474,共5页
以柠檬酸、乳酸及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微细氧化镁、α-氧化铝和尖晶石结构铝酸镁纤维。所得纤维结构致密、晶粒细小,直径可小于1μm,长径比大。通过FTIR,XRD,DSC及SEM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 以柠檬酸、乳酸及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微细氧化镁、α-氧化铝和尖晶石结构铝酸镁纤维。所得纤维结构致密、晶粒细小,直径可小于1μm,长径比大。通过FTIR,XRD,DSC及SEM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凝胶的可纺性与组成凝胶的羧酸盐分子结构、羧酸和金属离子的摩尔比等因素有关。柠檬酸和乳酸中的羧基分别以单齿配位于Mg2+和Al3+可能形成线性分子[(C6H6O7)2Mg3],[(C3H5O3)3Al]和[(C6H6O7)4MgAl2],由这些线性分子组成的凝胶显示出了良好的可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 氧化镁纤维 氧化铝纤维 铝酸镁纤维 可纺性
下载PDF
尖晶石型MeFe2O4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军 沈湘黔 +1 位作者 朱永伟 孟献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85,共5页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成功制备出了纳米晶MeFe2O4(Me=Co,Ni,Zn)铁氧体纤维.使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凝胶前驱体和目标纤维进行了表征....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成功制备出了纳米晶MeFe2O4(Me=Co,Ni,Zn)铁氧体纤维.使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凝胶前驱体和目标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凝胶形成过程中金属离子单齿配位于柠檬酸根阴离子,形成线型分子结构,使凝胶有较好的可纺性;所制得的纤维表面光滑、致密,纤维直径最小可达1μm以下,长径比可达106;这些铁氧体纤维在室温下都具有良好的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按Co,Ni,Zn的顺序递减,纤维所具有的形状各向异性对磁性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纤维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 可纺性 磁性能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介孔Cr_2O_3:制备及高效催化氧化去除甲苯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晶 夏云生 +1 位作者 包德才 曾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358,共6页
采用Cr(NO3)3·9H2O作金属源,葡萄糖作模板剂,通过葡萄糖辅助固态热分解法制备得到高比表面积的虫孔状介孔Cr2O3,采用XRD、TEM、TPR和N2吸脱附技术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并考察了介孔Cr2O3上催化氧化去除甲苯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50... 采用Cr(NO3)3·9H2O作金属源,葡萄糖作模板剂,通过葡萄糖辅助固态热分解法制备得到高比表面积的虫孔状介孔Cr2O3,采用XRD、TEM、TPR和N2吸脱附技术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并考察了介孔Cr2O3上催化氧化去除甲苯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500℃灼烧处理的m-Cr-5催化剂比表面积高达162 m2·g-1,平均孔径为6.2 nm,且具有优良的低温还原性和多价态铬物种并存,使其催化氧化去除甲苯的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热分解法 挥发性有机物消除
下载PDF
尖晶石型ZnFe_2O_4铁氧体纤维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春野 周建新 +1 位作者 沈绛英 沈湘黔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674-677,共4页
以锌盐、铁盐及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成功制备出了尖晶石型ZnFe2O4纤维。所制得的纤维表面光滑、致密,纤维直径在2μm以下,长径比可达10^6,组成纤维的晶粒在30~40nm。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 以锌盐、铁盐及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成功制备出了尖晶石型ZnFe2O4纤维。所制得的纤维表面光滑、致密,纤维直径在2μm以下,长径比可达10^6,组成纤维的晶粒在30~40nm。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分析手段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处理产物的形貌以及ZnFe2O4纤维的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影响凝胶可纺性以及纤维形貌产生缺陷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原料配比及pH值。在柠檬酸与铁离子、锌离子的摩尔比为4:2:1及溶液的pH值为5.2时形成的凝胶具有最佳可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ZnFe2O4纤维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 可纺性
下载PDF
碳载PdCo催化剂的制备和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倩 陆天虹 吴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0,共5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一大问题是甲醇易透过Nafion膜而使电池性能降低,因此阴极催化剂必须对甲醇氧化无电催化活性而对氧还原有好的电催化性能.本文采用直接热分解法在不同温度下用有机Pd盐热分解来制备碳载PdCo(PdCo/C)催化剂,发...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一大问题是甲醇易透过Nafion膜而使电池性能降低,因此阴极催化剂必须对甲醇氧化无电催化活性而对氧还原有好的电催化性能.本文采用直接热分解法在不同温度下用有机Pd盐热分解来制备碳载PdCo(PdCo/C)催化剂,发现制得的PdCo/C催化剂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及较好的PdCo合金化程度,因此对氧还原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其中,在200℃条件下制得的高度合金化的PdCo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最小,因此它表现出最好的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起始氧还原电位为0.69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热分解法 有机金属盐 碳载钯钴催化剂 电催化活性 氧还原
下载PDF
Mn_(0.2)Zn_(0.8)Fe_(2-x)Ce_xO_4铁氧体纤维的制备、结构及其磁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军 沈湘黔 朱永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5-368,共4页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一热分解法成功制备了Mn0.2Zn0.8Fe2-xrCexO4(x=0~0.04)系列铁氧体纤维。通过XRD、SEM和VSM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抖掺杂对Mn—Zn铁氧体纤维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结...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一热分解法成功制备了Mn0.2Zn0.8Fe2-xrCexO4(x=0~0.04)系列铁氧体纤维。通过XRD、SEM和VSM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抖掺杂对Mn—Zn铁氧体纤维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纤维轴向较为均匀,长径比较大,直径在0.5~3.5μm之间,组成纤维的晶粒平均尺寸为11.6~12.8nm。Ce^3+掺杂没有引起Mn0.2Zn0.8Fe2-xrCexO4纤维结构的明显变化,仍为单一的立方尖晶石结构,但晶格常数和晶粒粒径随Ce^3+掺入量的增加而略微增大。Ce抖掺杂使Mn-Zn铁氧体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下降,软磁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Zn铁氧体纤维 CE掺杂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 磁性能
下载PDF
金属有机盐热分解法制备铌酸钾钠无铅压电薄膜 被引量:1
16
作者 阎鑫 任巍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27,31,共4页
选用乙醇铌、乙酸钾、乙酸钠为原料,通过金属有机盐热分解法制备了Na0.5K0.5NbO3(NKN)无铅压电薄膜。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NKN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低于500℃时,所制NKN薄膜为无定形结构。650℃制备的NKN薄... 选用乙醇铌、乙酸钾、乙酸钠为原料,通过金属有机盐热分解法制备了Na0.5K0.5NbO3(NKN)无铅压电薄膜。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NKN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低于500℃时,所制NKN薄膜为无定形结构。650℃制备的NKN薄膜具有(100)晶面生长的择优取向;该薄膜的表面致密,颗粒尺寸分布均匀,10kHz的相对介电常数为258,介电损耗为0.05。该薄膜具有铁电体典型的电滞回线,剩余极化强度(Pr)和矫顽场强(EC)分别为3.45×10–6C/cm2和160×103V/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薄膜 铌酸钾钠 金属有机盐热分解法
下载PDF
金属有机物分解法制备钛酸铅薄膜
17
作者 王玉国 赵清太 +2 位作者 王克明 张沛霖 钟维烈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用金属有机物分解法制备了钛酸铅薄膜。研究了成膜的技术条件。一次甩胶可以获得厚约0.1μm均匀、无开裂、无针孔的薄膜,较厚的膜可通过多次甩胶得到。X射线衍射证实,经700℃热处理后,膜呈现四方钙钛矿的单相结构。Rutherford背散射表明... 用金属有机物分解法制备了钛酸铅薄膜。研究了成膜的技术条件。一次甩胶可以获得厚约0.1μm均匀、无开裂、无针孔的薄膜,较厚的膜可通过多次甩胶得到。X射线衍射证实,经700℃热处理后,膜呈现四方钙钛矿的单相结构。Rutherford背散射表明,即使在多次甩胶制得的膜中,组份的厚度分布也是均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铅薄膜 金属有机物 分解法
下载PDF
中空Mn_(0.4-x)Mg_xZn_(0.6)Fe_2O_4(x=0.0,0.2)铁氧体纤维的制备和磁性能
18
作者 向军 沈湘黔 朱永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594-597,共4页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中空结构的Mn0.4-xMgxZn0.6Fe2O4(x=0.0,0.2)铁氧体纤维。通过XRD、SEM和VSM对目标纤维进行了表征,并初步研究了纤维中空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Mg2+掺杂对Mn-Zn铁氧体纤维的...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中空结构的Mn0.4-xMgxZn0.6Fe2O4(x=0.0,0.2)铁氧体纤维。通过XRD、SEM和VSM对目标纤维进行了表征,并初步研究了纤维中空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Mg2+掺杂对Mn-Zn铁氧体纤维的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纤维样品都为单一的立方尖晶石结构,直径在0.5~3μm之间,长径比较大,纤维表面都较为光滑、致密。Mg2+掺杂改善了纤维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与未掺杂的Mn-Zn铁氧体相比,20mol%Mg2+掺杂的Mn-Mg-Zn铁氧体纤维的晶格常数、晶粒尺寸、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铁氧体纤维 Mg2+掺杂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 磁性能
下载PDF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测试系统重复性的研究
19
作者 刘玉海 长谷川和俊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3,共5页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测试 (MCPVT)法是安全工程领域中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评价有机过氧化物及自反应物质受热分解反应激烈程度的新方法。 pmax 是 MCPVT方法中用来表征自反应物质受热分解反应激烈程度的物理量之一。文中通过大量实验 ,研究...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测试 (MCPVT)法是安全工程领域中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评价有机过氧化物及自反应物质受热分解反应激烈程度的新方法。 pmax 是 MCPVT方法中用来表征自反应物质受热分解反应激烈程度的物理量之一。文中通过大量实验 ,研究了样品容器容积 V、升温速率R及样品质量 M对 pmax重复性误差的影响 ,研究了一系列典型的有机过氧化物和自反应物质在标准实验条件下 pmax 重复性误差。结果表明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测试系统重复性好 ,测试结果可靠 ,从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 测试系统 重复性 研究
下载PDF
锰锌铁氧体陶瓷纤维的制备与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国秀 胡成城 沈湘黔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217-220,共4页
以柠檬酸及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Mn0.5Zn0.5Fe2O4铁氧体陶瓷纤维。通过FTIR、TG/DSC、XRD、SEM分别对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VSM对纤维的磁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 以柠檬酸及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Mn0.5Zn0.5Fe2O4铁氧体陶瓷纤维。通过FTIR、TG/DSC、XRD、SEM分别对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VSM对纤维的磁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得Mn0.5Zn0.5Fe2O4铁氧体陶瓷纤维由9.7~12nm晶粒组成,直径从1μm到20μm,长径比可达1×10^3。纤维的晶粒大小在400~580℃范围内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些铁氧体纤维显示出了超顺磁性,超顺磁程度与组成纤维的晶粒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陶瓷纤维 有机凝胶-热分解法 超顺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