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 of the stress levels in the focal reg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2001 M=8.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1
作者 陈学忠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5年第6期651-655,共5页
A method estimating the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of an earthquake is proposed here. Taking the 2001 M=8.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we estimate its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A method estimating the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of an earthquake is proposed here. Taking the 2001 M=8.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we estimate its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before and after it by th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just prior to the initiation of this event is approximately 6.3-8 MPa, and about 5-6.7 MPa remained in the focal region after its occurrence. The stress in the focal region decreased by roughly twenty percent after this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focal region stress level
下载PDF
Scattered Rural Settlements and Development of Mountainous Region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GAO Yanjun CHEN Guojie SHEN Maoyi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4期737-742,共6页
Making rural settlements of Mountainous Regions in Western Sichuan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using symbolic statistical methods, then combining the case study of Daofu Coun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 Making rural settlements of Mountainous Regions in Western Sichuan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using symbolic statistical methods, then combining the case study of Daofu Coun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scattered rural settlements 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mountain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 of western Sichua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nomic dens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both rural settlements density (R^2=0.73) and rural population density (R^2=0.77), and it is the same for relationship between towns density and rural settlements density (R^2=0.88) and between towns density and economic density (R^2=0.71), and the scattere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and shortage of economic centers is a major factor to the lagge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eco-economic zoning to Daofu County,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 a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need to be changed, and rural population should be concentrated in larger rural settlements with development of off-farm industries whil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to reinfor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ous regions in western Sichuan rural settlement scattered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两山”转化水平了吗?——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翟华云 李岱玲 李青原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金融打破“资源诅咒”效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将“生态高地”转变为“经济高地”,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金融打破“资源诅咒”效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将“生态高地”转变为“经济高地”,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从分项指标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金山银山”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其对“绿水青山”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一体化程度更深、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和资源禀赋更好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两山”转化水平。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发展 “两山”转化水平 西部民族地区
下载PDF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算法研究
4
作者 刘泽龙 韩峰 王成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76-2487,共12页
西部山区的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西部山区铁路选线工作尤其需要注重环保和建设运维成本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应尽可能地考虑铁路和区域环境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对两者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同时,新时期双碳目标背景下绿... 西部山区的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西部山区铁路选线工作尤其需要注重环保和建设运维成本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应尽可能地考虑铁路和区域环境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对两者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同时,新时期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铁路建设也需要从线路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此,开展了基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理念的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算法研究。以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子系统的工程和经济要素以及周边区域环境子系统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素为切入点,建立“2子系统-5要素-33指标”的西部山区铁路工程与周边区域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相对熵组合赋权法进行主客观权重的权衡优化,确定了指标的组合权重。结合耦合理论构建了西部山区铁路工程与周边区域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定量化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程度。基于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设计了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算法。以成贵铁路宜宾至威信段线路方案优选为例进行应用验证。优选算法的计算结果与既有研究结果相符,耦合协调模型将各线路方案与相关区域环境的协调程度简洁直观地呈现了出来。该算法提高了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未来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山区铁路 区域环境 相对熵 耦合协调模型 线路方案优选
下载PDF
家庭视角下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形成逻辑及其影响
5
作者 何经纬 曹海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近年农民家庭在家乡县城购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普遍趋势,极大加速了这一区域就近城镇化进程。从农民生活世界出发,这主要缘于有限的家庭支付能力、家庭本位与乡土之根、区域婚备竞赛、子女教育需求、县级政府引导等多重因素。进城之... 近年农民家庭在家乡县城购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普遍趋势,极大加速了这一区域就近城镇化进程。从农民生活世界出发,这主要缘于有限的家庭支付能力、家庭本位与乡土之根、区域婚备竞赛、子女教育需求、县级政府引导等多重因素。进城之后,农民家庭总体目标的转变塑造出了新的“一家三制”家庭形态,包括撑开在城-县-乡之间的家庭结构、半工-半耕-伴读的家计分工及积累性-保障性-发展性并行的家庭秩序。“一家三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产生的新实践,也使得进城农民成为了兼具县城和乡村两种要素的“县乡两栖者”。县乡两栖打破了“城”与“乡”的地域边界,具有助推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力,但也蕴藏着一定的家庭和社会危机。据此,建议将县乡两栖者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重点对象,通过渐进式城镇化政策、合理确定县域产业建设定位和目标、统筹县域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等手段,为其发挥积极功能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农民家庭 就近城镇化 一家三制 县乡两栖 城乡融合
下载PDF
新疆塔乌尔别克金矿矿床地质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6
作者 丁威成 杨志鹏 +3 位作者 华北 梁孝伟 谭朝欣 王朋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新疆塔乌尔别克金矿位于西天山吐拉苏断陷盆地,与阿希金矿相邻。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的火山岩类中,受4个环形构造及伴生的线性构造控制。本文在阐述塔乌尔别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金矿石的碳、氢... 新疆塔乌尔别克金矿位于西天山吐拉苏断陷盆地,与阿希金矿相邻。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的火山岩类中,受4个环形构造及伴生的线性构造控制。本文在阐述塔乌尔别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金矿石的碳、氢、氧、硫、铅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成矿流体中的碳的主要为岩浆来源,但是较为复杂,部分受到深部碳酸盐岩同位素交换的影响;成矿流体中的水源来自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矿石中的硫来自于深部岩浆;铅则显示造山带的特征,主要来自上地壳。分析稳定同位素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塔乌尔别克金矿的矿床类型确定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矿。矿床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不仅能深化矿床地质的研究,还可对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珍贵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乌尔别克金矿 矿床地质特征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成矿物质来源 西天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Seeking Urbanization Routes for Fragile Human Settlements in Mountainous Areas:A Peculiar Practice for China's Western Region
7
作者 Kai WANG Hao LI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4年第2期38-49,共12页
Based o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t strategic role of urbaniz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estern region, this paper sets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 ... Based o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t strategic role of urbaniz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estern region, this paper sets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ic growth,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migration, and so forth, and then moves on to examine the major constraints to urbanization and suggest prioritie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verty elimination, ethnic prosperity, and border security. By summarizing the typical urbanization mod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healthy urbanization of China's western region should be promoted in a scientific way under the guiding thoughts of "amenable to state intervention, orien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suitable for local conditions, and subject to orderly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region mountainous area human settlements URBANIZATION ROUTE
原文传递
山区农村居民点还耕可行性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金明丽 张凤荣 +1 位作者 孟媛 曹子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5,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山区农村居民点还耕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依据研究区统计年鉴,利用ArcView和FRAGSTATS软件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特别是居民点用地分布特征和景观指数。根据研究区耕作半径和农户抽样调查问卷分析农户耕地种植意愿和效益... 研究目的:研究山区农村居民点还耕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依据研究区统计年鉴,利用ArcView和FRAGSTATS软件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特别是居民点用地分布特征和景观指数。根据研究区耕作半径和农户抽样调查问卷分析农户耕地种植意愿和效益。从景观生态和农户行为的角度探讨居民点整理成耕地的可行性。研究结论: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和农户行为的角度出发,山区农村居民点都不适宜整理成耕地;应该因地制宜地对农村居民点采用多样的开发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还耕 山区 景观生态 农户行为
下载PDF
祁连山—河西走廊黑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苏琦 袁道阳 谢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0-581,共22页
采用定量化的地貌因子研究区域构造活动及其演化已成为构造地貌学的一种常用手段。祁连山—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高原向NE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该区河流水系的地貌发育过程记录了高原隆升与挤压扩展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 采用定量化的地貌因子研究区域构造活动及其演化已成为构造地貌学的一种常用手段。祁连山—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高原向NE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该区河流水系的地貌发育过程记录了高原隆升与挤压扩展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重要信息。位于祁连山北部山前的黑河流域向N穿过河西走廊和北山地区,其河流地貌的发育与祁连山的构造隆升直接相关。基于诸多地貌因子(面积-高程积分、地貌信息熵以及河流纵剖面)的研究结果均显示黑河流域所涉及的祁连山东、西段的构造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西强东弱的特点,如西段流域的平均面积高程积分值(HI)为0.541而东段仅为0.4661;并且根据河流纵剖面分析得到的差异隆升值西段为754m,也远高于东段的219m;而降雨等气候因素则存在东强西弱的特点。综合对比分析发现,本区岩性与降水条件等对研究区地貌因子的影响有限;构造活动是地貌演化发育的主控因素,控制着该区现今的构造变形、地貌发育及其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西段 DEM 黑河流域 地貌 构造活动
下载PDF
林窗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汤景明 孙拥康 +1 位作者 徐红梅 郑京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鄂西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窗及林下植物多样性,运用4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林窗干扰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内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鄂西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窗及林下植物多样性,运用4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林窗干扰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内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非林窗,Pielou指数亦高于非林窗,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大小级林窗的物种多样性表现出中林窗(50~100 m2)〉小林窗(〈50 m2)〉大林窗(〉100 m2);林窗内物种多样性高于非林窗,但林窗中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优势种不明显,处于种群间竞争与共存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的多样性高于木本植物,林窗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草本层而引起的。在森林经营实践中,要重视草本植物在林窗形成初期对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拓展作用,并通过模拟林窗干扰实行群团状择并在林窗中补植阔叶树种,提高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人工林 林窗 植物多样性 鄂西山区
下载PDF
近50a祁连山西段大雪山和党河南山的冰川变化 被引量:20
11
作者 于国斌 李忠勤 王璞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9-309,共11页
以祁连山西段大雪山和党河南山冰川为例,利用1957/1966航摄地形图、1994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2000年ASTER影像、2010年的SPOT5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运用RS和GIS对祁连山西段大雪山和党河南山冰川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57/1966-201... 以祁连山西段大雪山和党河南山冰川为例,利用1957/1966航摄地形图、1994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2000年ASTER影像、2010年的SPOT5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运用RS和GIS对祁连山西段大雪山和党河南山冰川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57/1966-2010年研究区冰川面积缩小了17.21%,冰储量减小了24.1%。其中,1957-2010年间大雪山冰川面积缩小了16.03%(0.30%/a),平均每条冰川缩小0.133 km^2,末端平均退缩181 m(3.4 m/a),冰储量减小了22.4%;1966-2010年间党河南山冰川面积缩小了18.32%(0.42%/a),平均每条冰川缩小0.111 km^2,末端平均退缩159 m(3.6 m/a),冰储量减小了25.7%。大雪山南北坡冰川面积分别减小了22.82%和15.51%,党河南山南北坡冰川面积分别减小了22.39%和16.76%,总体来看,南坡冰川退缩幅度强于北坡。分析认为,气温上升是研究区冰川退缩的主导因素。与祁连山东、中部冰川变化相比,研究区冰川面积缩小幅度相对较小,这是区域气候差异、冰川规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冰川变化 区域差异性 分形 祁连山西段
下载PDF
西部复杂山地勘探走势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苟量 贺振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51,125-252,共4页
复杂山地山前带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勘探领域之一。西部山地山前带具有地表类型复杂多变、地下逆掩推覆构造特征强烈的双重复杂性,给勘探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增加了难度。集中表现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及构造精度差两个... 复杂山地山前带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勘探领域之一。西部山地山前带具有地表类型复杂多变、地下逆掩推覆构造特征强烈的双重复杂性,给勘探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增加了难度。集中表现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及构造精度差两个问题,也成为发展西部地震勘探的技术瓶颈。经过近十年的技术攻关,已形成了一套复杂山地地震勘探经验,成功攻克了一些复杂山地构造,找到了位于库车前陆盆地山前带的克拉2气田和迪拉2气田。但是,这种成功并不意味着西部其他山地勘探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由于我国西部复杂山地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必须不断地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研发新技术、新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勘探 走势 中国西部地区 库车前陆盆地 地震地质条件 克拉2气田 山前带 资源丰富 勘探领域 地表类型 构造特征 勘探资料 地震资料 地震勘探 技术攻关 勘探经验 山地地震 油气勘探 复杂性 信噪比 新装备 多变 推覆
下载PDF
天山西部果子沟地区拟南芥生存群落种间联结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陶冶 刘彤 +2 位作者 邱东 李惠 张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0-938,共9页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Ochiai、Dice和Jaccard联结指数以及去势对应分析(DCA),对天山西部果子沟地区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20个主要物种间的联结特征及拟南芥分布的主要依赖物种进行了分...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Ochiai、Dice和Jaccard联结指数以及去势对应分析(DCA),对天山西部果子沟地区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20个主要物种间的联结特征及拟南芥分布的主要依赖物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20个主要物种总体联结方差比率为1.552 3,表现为显著正联结。190个种对中,有108对表现出正关联,82对为负关联;χ2检验有18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有16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有153个种对OI<0.6,但主要优势种间的OI值基本都>0.6。Dice和Jaccard指数也具有相同规律。DCA排序图较直观地表示了种间联结关系,与χ2检验和联结指数对应较好。主要优势种都聚集在排序图中央,种间联结紧密,而次要种则散布于周缘,联结性较弱。20个物种分成3个生态种组,组间区分较为明显。拟南芥与群落主要优势种关系密切,对它们依赖性较强,它们是影响拟南芥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拟南芥与次要物种之间联结性较弱,表明它们生境趋异。总体上,本地区拟南芥生存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果子沟地区 拟南芥 种问联结 种问依赖 DCA
下载PDF
川西山地主要人工林种群根系生物量与生产力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兴良 马钦彦 +5 位作者 杨冬生 史作民 宿以明 周世强 刘世荣 杨玉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42-551,共10页
采用标准地法,对四川西部山地主要人工林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D2H估测单株林木根系生物量的适合模型均以幂函数模型为最佳,所筛选统计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在0.94~0.99之间;(2)根系总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日本落叶松>峨眉冷杉... 采用标准地法,对四川西部山地主要人工林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D2H估测单株林木根系生物量的适合模型均以幂函数模型为最佳,所筛选统计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在0.94~0.99之间;(2)根系总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日本落叶松>峨眉冷杉>四川红杉>川西云杉,分别为37.832、24.907、18.320thm2和15.982thm2,各级根的生物量占总根量的比例各不相同;(3)根系生物量集中在分布土层0.00~40.00cm,川西云杉占97.88%,四川红杉占96.78%,峨眉冷杉占95.65%,日本落叶松占99.72%;尤其在0.00~20.00cm土层分布的根最多,分别占77.13%,77.13%,65.02%和80.66%;在0.00~20.00cm,20.00~40.00cm和40.00~60.00cm的各层根系生物量分配比例,川西云杉为34∶12∶1,四川红杉为24∶6∶1,峨眉冷杉为15∶7∶1,日本落叶松为63∶14∶1;(4)川西云杉、四川红杉、峨眉冷杉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种群根系的生物量密度分别为10.782t(hm2·m),8.230t(hm2·m),14.546t(hm2·m)和13.211t(hm2·m);(5)川西云杉、四川红杉、峨眉冷杉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种群根系生产力分别为0.57、0.83、0.71t(hm2·a)和1.64t(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云杉 四川红杉 峨眉冷杉 日本落叶松 生物量密度 净生产量 生产力
下载PDF
西部地区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产业选择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丰 杨少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5-150,共6页
金融危机后,西部地区存在大量返乡农民工和就地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亟待"就业"与企业亟待"用工"凸显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矛盾和产业结构偏差。西部地区调整产业偏差,进行慎密的产业选择,成为必然。通过构建... 金融危机后,西部地区存在大量返乡农民工和就地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亟待"就业"与企业亟待"用工"凸显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矛盾和产业结构偏差。西部地区调整产业偏差,进行慎密的产业选择,成为必然。通过构建农民工产业供求模型,对农民工产业流向进行理论分析,表明在区域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期以及在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和高端技术产业对资本和技术的偏好,限制了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考察西部产业选择的宏观与微观条件,透析出西部的资源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城镇化水平、非农产业收入状况、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在理论模型推导和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选择思路和选择结果,即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旅游和旅游服务业和公益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就业 西部地区 产业选择
下载PDF
西天山云杉林生物量与植被指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冬花 邹陈 +2 位作者 李滨勇 李虎 张新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基于遥感和地面调查数据,以新疆西天山巩留林区为研究区,提取不同龄级云杉林信息及简单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及其他植被指数共18种,研究云杉林生物量与各指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全林分)生物量与各植被指数关系相关拟... 基于遥感和地面调查数据,以新疆西天山巩留林区为研究区,提取不同龄级云杉林信息及简单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及其他植被指数共18种,研究云杉林生物量与各指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全林分)生物量与各植被指数关系相关拟合都比分龄级的低,分龄级研究生物量与植被指数关系能够达到较好的结果;各龄级云杉林生物量大多与简单比值指数中的ITM4/3和归一化指数INDV相关性较高,其中幼龄林的生物量与ITM4/3相关性最强,其相关系数达-0.794;中龄林的生物量与INDV、转换型指数ITV具有最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506,与图象转换指数IVISI123呈很高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506;近熟林生物量与ITM4/3具有最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647;成熟林生物量与ITM4/3、INDV及其ITV具有最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532;过熟林生物量与ITM4/3具有最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云杉 生物量 植被指数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砾石含量及粒径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吕刚 王婷 +2 位作者 王韫策 翟景轩 李叶鑫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2,共7页
基于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比分析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不同粒径及砾石含量的土壤入渗规律,并采用4种模型分析了含砾石土壤对传统土壤入渗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粒径一定时,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减少,随累积入渗量的增加土柱湿... 基于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比分析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不同粒径及砾石含量的土壤入渗规律,并采用4种模型分析了含砾石土壤对传统土壤入渗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粒径一定时,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减少,随累积入渗量的增加土柱湿润锋变化速率由小变大;砾石含量小于20%时,湿润锋前进到一定深度下,土壤累积入渗量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大;当砾石含量增大到一定值时,砾石含量相同直径不同的土壤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随时间的变化基本无差异。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推进距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Green-Ampt模型、通用模型、Horton模型和Kostiakov模型对入渗率与入渗历时的关系进行拟合,其中砾石含量为5%时,Horto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砾石含量为10%~30%时通用模型适用性更强,Horton模型拟合效果最差,其他模型拟合效果因砾石含量及粒径等因素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砾石 入渗模型 累积入渗量 辽西低山丘陵区
下载PDF
西部地区基于生态文明的山地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秦成逊 王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65,71,共5页
山地经济反映山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西部地区山地经济以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而存在,也存在其自身困境。生态文明背景下,西部地区山地经济迎来了绿色发展新机遇。西部地区要继续以自身资源优势为基础,注重山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可... 山地经济反映山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西部地区山地经济以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而存在,也存在其自身困境。生态文明背景下,西部地区山地经济迎来了绿色发展新机遇。西部地区要继续以自身资源优势为基础,注重山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生态平衡性、环境友好性、产业复合性和经济循环开放性。生态农林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加工工业的系统性与可持续发展及其制度建设是西部山区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山地经济 西部地区
下载PDF
西部山地城镇的生态化发展思考 被引量:18
19
作者 卢峰 钱江林 《规划师》 2007年第12期92-94,共3页
经济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和经济手段、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等是当前西部山地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应以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山地环境的可持续性为前提,结合当前西部山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其生态产业发展的城镇... 经济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和经济手段、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等是当前西部山地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应以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山地环境的可持续性为前提,结合当前西部山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其生态产业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使山地城镇化成为促进山地传统农业经济向生态农业经济转变的核心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西部山地 城镇化 资源优势
下载PDF
川西盆周山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机制与对策研究——以雅安市天全县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宏 邓良基 +1 位作者 张世熔 吴金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采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和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格局指数对天全县1992~2002年1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的比例最大,且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达79.14%,但年变化... 采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和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格局指数对天全县1992~2002年1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的比例最大,且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达79.14%,但年变化率则很小,只有0.29%;耕地占的比例很小,仅有5.50%,而且10年间面积减少了4813.3 hm2,但年变化率比林地大得多,高达2.68%.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0年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而优势度指数不断下降.由此得出产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机制,除了受地形条件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为主要的是受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政府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发展模式 川西盆周山地 天全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