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文明、和谐社会与法治理念——法治乃政治文明所需、和谐社会所求 被引量:5
1
作者 肖金明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7,共7页
由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思想衍生的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的以权力制约与权力统合为内容的分权体制,不断提升执政党的民主能力和法治能力;必须贯彻人本思想、民本精神,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民参... 由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思想衍生的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的以权力制约与权力统合为内容的分权体制,不断提升执政党的民主能力和法治能力;必须贯彻人本思想、民本精神,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民参与,使权力“属于人民、通过人民、为了人民”;必须以宪政与人权为核心价值,改造国家精神和政治价值观,建立和完善全面的权力制约体系,建设有限政府;必须将公平正义视为立法和制度的首要价值,为法制注入人性、人道和人权精神,通过公正司法维护社会正义;必须强化法治思维,将人权和正义价值作为政治社会稳定的内涵,以贯彻法治、保障人权和维护正义为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必须构建以正义和良知为基本内涵的政法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 人民司法 有限政府 正义 政治社会稳定 良知
下载PDF
论制宪权与立法权的分离及其宪政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辉明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5-69,共5页
制宪权与立法权的分离是宪法学与宪政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制宪权与立法权分离的法律前提是"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分离;制宪权与立法权分离的社会基础是市民社会的兴起及其与政府的分离。制宪权与立法权的分离解决... 制宪权与立法权的分离是宪法学与宪政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制宪权与立法权分离的法律前提是"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分离;制宪权与立法权分离的社会基础是市民社会的兴起及其与政府的分离。制宪权与立法权的分离解决了卢梭的"三不"难题,使得人民主权与有限有效政府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它对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宪权 立法权 人民主权 三不难题 有限有效政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