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grassland management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stability of a temperate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ZHANG Jinghui HUANG Yongmei +4 位作者 CHEN Huiying GONG Jirui QI Yu YANG Fei LI Engu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422-433,共12页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responds strongly to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which greatly influence community stability. The changes in community structure, aboveground biomass(AGB), bio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abil...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responds strongly to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which greatly influence community stability. The changes in community structure, aboveground biomass(AGB), bio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abilit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were studied with a three-year field investigation in a temperate steppe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The species richness, Shannon-Wiener index, evenness, plant functional type abundance, AGB, temporal community stability, summed covariance, scaling coefficient and dominant species stability were compared among areas subjected to long-term reservation(R), long-term grazing(G), mowing since enclosure in 2008(M) and grazing enclosure since 2008(E). Site R had higher perennial grass abundance and lower species richness than sites G, M and E, although the AGB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four sit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varied from a single dominant species at site R to multiple dominant species at sites G, M and E. The long-term reservation grassland had lower biodiversity but higher stability, whereas the enclosed grassland with/without mowing had higher biodiversity but lower stability. Different stability mechanisms, such as the compensatory dynamics, mean-variance scaling and dominant species stability were exam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community stability wa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which supports the biomass ratio hypothesis proposed by Gr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inant species biodiversity indices mass ratio hypothesis variance-mean scaling compensatory dynamics
下载PDF
Density Dependence of a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 Effects on Community Diversity Maintainance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宗波 蒋英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4期275-280,共6页
In order to test whether density dependence influences community diversity, a combination of manipulative experimentation and plot surveys were done using Cryptocarya concinna, a dominant species in subtropical evergr... In order to test whether density dependence influences community diversity, a combination of manipulative experimentation and plot surveys were done using Cryptocarya concinna, a dominant species in subtropical evergreen forest. Twelve pairs of 1 m^2 seedling plots were built around 12 adults, and plots were treated monthly with either a fungicide or a control. The surviving proportion of C. concinna seedlings at different stages was calculated, and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impact of fungicide on seedling survival and species richness. Correlation between relative abundance and community evenness at different ages was analyzed using plot surve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ungicide treatment decreased species richness of the seedling community by pro- moting the recruitment of common species. Furthermore, census of a 25 m radius around adult C. concinna trees confirmed that the density of saplings increased with distance from adults. Relative abundance of C. concinna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e, and decreasing C. concinna dominance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community even- ness. To avoid the appearance of a single optimum population, the dominance of C. concinna decreased with age via density dependence, and subsequently improved community species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zen-Connell hypothesis DENSITY-DEPENDENT dominant species species diversity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原文传递
巢湖蓝藻水华形成原因探索及“优势种光合假说” 被引量:33
3
作者 贾晓会 施定基 +6 位作者 史绵红 李仁辉 宋立荣 方昊 虞功亮 李轩 杜桂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68-2977,共10页
为探索蓝藻水华的形成原因,从2007年以来对巢湖西区浮游藻类种类、优势种季节变化、初级生产力、水质参数及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作了观测。关于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迅猛发展的原因,近80a已提出了10种假说,但对解释巢湖形成的蓝藻... 为探索蓝藻水华的形成原因,从2007年以来对巢湖西区浮游藻类种类、优势种季节变化、初级生产力、水质参数及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作了观测。关于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迅猛发展的原因,近80a已提出了10种假说,但对解释巢湖形成的蓝藻水华,尚显不足。基于对蓝藻水华的了解,提出了如下"优势种光合假说":(1)蓝藻水华包含各种藻类,蓝藻水华发生不仅与藻细胞浓度有关,还与水体初级生产力直接有关。巢湖中这两者在夏季最大,在冬季最小。但无定量关系。(2)水华藻类中生长最快、细胞密度最大的是优势种,含有多个优势种时可能随季节更替。巢湖几乎整年发生蓝藻水华,已检测出4种优势种都是蓝藻,从早春起先是水华鱼腥藻,以后有绿色微囊藻、惠氏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3)各种环境因子都影响优势种生长,其中少数主导因子影响较大。在巢湖富营养条件下,光强、温度和pH值是主导因子。(4)主导因子对优势种光合活性的影响,可决定其能否处于优势。巢湖的温度和pH值变化可能促进了惠氏微囊藻取代绿色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取代惠氏微囊藻,而光强变化可能调节冬季时水华鱼腥藻取代了绿色微囊藻,春季时正好是相反的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优势种 光合生理生态学 优势种光合假说 巢湖
下载PDF
岩溶石漠化治理优良先锋植物种类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4
4
作者 黄玉清 王晓英 +2 位作者 陆树华 汪青 赵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针对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干旱缺水的特点,采用Li-6400对其先锋树种任豆、金银花、狗骨木的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特征进行分析,以揭示先锋树种利用水分生理生态学特征,从而提出植被恢复的对策。光响应模拟结果表明金银花和狗骨... 针对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干旱缺水的特点,采用Li-6400对其先锋树种任豆、金银花、狗骨木的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特征进行分析,以揭示先锋树种利用水分生理生态学特征,从而提出植被恢复的对策。光响应模拟结果表明金银花和狗骨木符合Walker的非直线双曲线模型。蒸腾临界值狗骨木(幼树期)最小,金银花次之,任豆树较大,说明阳性树种任豆具有较大的蒸腾拉力,能够从土壤提取更多的水分,以减少岩溶石漠化地区强光引起的高温灼伤。任豆树、金银花、狗骨木具有同地带干性或沙漠优势植物的光合速率特征。任豆树有较耐受强光的能力,这与其在石漠化地区总是能够成为优势层片优势种的地位相符。三种植物光有效辐射与叶片蒸腾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任豆树的蒸腾作用受气孔调节明显;狗骨木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5:00~6:00是这些石漠化地区植物水分利用最高时间段。可以说这三种植物具有适应石漠化地区干旱和高温的生理生态学适应特征和避旱避高温策略,并保持旺盛的生物生产力。从植物固定碳水化合物效率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言,三种植物套种,任豆树能够对藤灌植物适当遮荫,对加速狗骨木生长,提高金银花的产量将具有较好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 先锋植物 光合蒸腾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沿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分布的4种优势植物光合生理响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田新民 赵长明 +4 位作者 邓建明 张晓玮 陈拓 任贾文 王根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115,共8页
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在防止荒漠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对其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和健康状况评价尤为重要。本试验研究了过渡带不同分布区(从绿洲到荒漠方向依次为:绿洲边缘区、过渡带2区、过渡带3区和荒漠边缘区)4种优势植物的光... 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在防止荒漠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对其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和健康状况评价尤为重要。本试验研究了过渡带不同分布区(从绿洲到荒漠方向依次为:绿洲边缘区、过渡带2区、过渡带3区和荒漠边缘区)4种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在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沿荒漠方向梯度下,4种植物叶片(同化枝)含水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从而减轻过渡带植物的氧化胁迫,说明4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4种植物的光合能力随着绿洲向沙漠的延伸逐渐降低,但下降幅度不一致,白刺下降最小,梭梭和芦苇下降较大,沙拐枣在绿洲边缘和过渡带3区较高,而在过渡带2区和荒漠边缘较低;它们的气孔导度与光合能力变化趋势一致,与植物叶片(同化枝)水分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不同。芦苇和白刺在过渡带2区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沙拐枣在过渡带3区最高,梭梭则为逐渐降低。4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0变化趋势表明梭梭在过渡带梯度下,发生了伴随着光系统破坏的长期光抑制,从而降低其光合活性,而白刺叶片光系统却没有明显受到环境因子的胁迫;芦苇和沙拐枣只有在荒漠边缘才受到严重的胁迫,这些结果表明白刺比芦苇和沙拐枣更适应于过渡带旱化生境,梭梭的适应能力最差。总之,上述研究结果为认识荒漠绿洲过渡带优势植被退化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和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带 优势植物 光合作用 环境梯度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20
6
作者 管铭 金则新 +1 位作者 李月灵 王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57-2066,共10页
对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在不同季节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CO2响应以及相对叶绿素含量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群落... 对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在不同季节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CO2响应以及相对叶绿素含量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群落演替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马尾松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在4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苦槠在8月呈"双峰"曲线,其他3个月份均呈"单峰"曲线;石栎和青冈在5月、8月和11月的Pn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月为"单峰"曲线。(2)马尾松和苦槠的Pn日积累值为8月最高,石栎和青冈为11月最高,且均与其他3个月均差异显著。4种优势种在4个季节的Pn日积累值的平均值大小为马尾松>苦槠>青冈>石栎,差异显著。(3)4个季节中,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暗呼吸速率(Rd)、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均以马尾松最高,表观量子效率(AQY)为马尾松最低。青冈在4个季节中具有最低的LSP、Rd和最高的AQY。苦槠和石栎的光合特性介于马尾松和青冈之间。(4)相对叶绿素含量以青冈最高,马尾松最低。总之,马尾松属强阳性树种,苦槠为阳性树种,石栎具有一定的耐荫性,青冈的耐荫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次生林 优势种 光合特性 季节动态
下载PDF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优势种光合生理生态的比较 被引量:43
7
作者 丁圣彦 宋永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研究了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中主要优势种幼苗、幼树及成年树的生理生态学。发现优势种幼苗的更新一方面与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种子的来源、萌发力和群落的生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幼苗的光补偿点有关;优势... 研究了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中主要优势种幼苗、幼树及成年树的生理生态学。发现优势种幼苗的更新一方面与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种子的来源、萌发力和群落的生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幼苗的光补偿点有关;优势种成年树在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中地位的变迁及相互间的更替主要与其物质的合成能力,即优势种的光合作用速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演替 优势种 生理生态学
下载PDF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北坡主要乔木优势种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楠 范玉龙 +5 位作者 丁圣彦 卢训令 翟元杰 柳静 廖秉华 王晓辉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2-396,共5页
本文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设置典型样地,通过计算重要值,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北坡的乔木优势种进行了统计分析.接着对上述优势种及其幼树、幼苗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光合-光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光合作用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优势种
下载PDF
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幼苗光合特性及其对群落演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则新 熊能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0-578,共9页
利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于2009年8月下旬晴朗天气,对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 glabr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幼苗在林窗、林下2种生境中... 利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于2009年8月下旬晴朗天气,对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 glabr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幼苗在林窗、林下2种生境中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林窗中马尾松光合日进程为"单峰"曲线,其他3种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在林下这4种幼苗的光合日进程均为"单峰"曲线,但曲线平缓,峰值不明显.在林窗中青冈的日均Pn显著低于其他3物种,而在林下马尾松的日均Pn显著低于其余3物种.4个优势种的日均Pn在2种生境中均差异显著.(2)LCP、LSP、Amax、Rd均是马尾松最高,苦槠次之,青冈、石栎较低;青冈、石栎的AQY显著高于马尾松和苦槠,苦槠的AQY也显著高于马尾松.(3)在林窗中,青冈Fm最高,与其他3种均差异显著;Fv/Fm为马尾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物种.这说明马尾松属强阳性树种,苦槠为阳性树种,青冈和石栎具有较强的耐荫性,随着进展演替,群落郁闭度的增大,马尾松、苦槠将逐渐退出群落,而青冈和石栎将成为群落演替顶极阶段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优势种 幼苗 光合特性 荧光参数
下载PDF
茅台酒厂生态功能区4种优势树种光合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习敏 申刚 +2 位作者 陈玲 张宇斌 乙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53-58,共6页
以茅台酒厂生态功能区4种优势树种为材料,通过光合作用系统仪测定夏、冬两季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而评价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各树种上午的净光合速率(Pn)高于下午,暗呼吸速率(Rd)和光能利用率(LUE)无明显变化规律;对Pn日均值而言... 以茅台酒厂生态功能区4种优势树种为材料,通过光合作用系统仪测定夏、冬两季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而评价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各树种上午的净光合速率(Pn)高于下午,暗呼吸速率(Rd)和光能利用率(LUE)无明显变化规律;对Pn日均值而言,在夏季,青冈栎显著高于箬竹、复羽叶栾树和构树,而在冬季,复羽叶栾树显著高于青冈栎、箬竹和构树;从夏冬两季总的Pn来看,青冈栎最高(6.90μmol/(m2·s)),构树最低(2.34μmol/(m2·s));复羽叶栾树的总Rd显著高于青冈栎、箬竹和构树,而青冈栎的总LUE最低。根据几个光合生理参数指标,该地区几种优势树种的适应能力表现为青冈栎>复羽叶栾树>箬竹>构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优势树种 生态系统 自然植被
下载PDF
银滩黄河湿地植被优势种光合作用影响因子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华 康雅茸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7,共7页
对兰州市银滩黄河湿地10种植被优势种千屈菜、芦苇、酸模叶蓼、稗草、龙葵、反枝苋、曼陀罗、红豆草、藨草、水莎草的光合作用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多种生理、生态因子对湿地植被优势种净光合速率(Pn )的影响程度。采用主成分... 对兰州市银滩黄河湿地10种植被优势种千屈菜、芦苇、酸模叶蓼、稗草、龙葵、反枝苋、曼陀罗、红豆草、藨草、水莎草的光合作用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多种生理、生态因子对湿地植被优势种净光合速率(Pn )的影响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兰州银滩黄河湿地10种植物优势种的光合作用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反枝苋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其他9种植物提取了前2个主成分。结果表明,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子的主要成分中,第1主成分里光强和温度对湿地植物净光合速率的贡献很大,第2主成分里蒸腾速率(Tr )、胞间 CO2浓度(Ci )、气孔导度(Gs )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每天10:00~15:00各植物影响光合作用的因子主成分得分排序较高,说明强烈的太阳辐射是引起一天中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一系列环境条件变化的根本原因,进而通过影响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生理因子影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黄河湿地 光合作用 植被优势种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演替后期幼树的叶片特征
12
作者 张明 刘福德 +1 位作者 安树青 曹学章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7-914,共8页
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决定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模式和物种的丰度。本文在开展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3个层次的6个优势种与9个伴生种幼树的光合作用参数,并测定了相应叶片的比叶面... 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决定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模式和物种的丰度。本文在开展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3个层次的6个优势种与9个伴生种幼树的光合作用参数,并测定了相应叶片的比叶面积(SLA)和氮、磷含量。15个种的SLA为38.2~143.7 cm^2·g^(-1)、单位面积最大光合速率(A-area)为2.77~7.61μmol·m^(-2)·s^(-1)、单位干重最大光合速率(A-mass)为21.2~83.4μmol·kg^(-1)·s^(-1),单位面积暗呼吸速率(Rd-area)为0.02~1.15μmol·m^(-2)·s^(-1)、单位干重暗呼吸速率(Rd-mass)为0.19~12.61μmol·kg^(-1)·s^(-1),光补偿点(LCP)为2.5~32.2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Ф)为0.006 6~0.042 8μmol·μmol^(-1)photon,叶片氮(LN)含量为7.98~23.63 mg·g^(-1),叶片磷(LP)含量为3.98~13.40 mg·g^(-1)。中上层种的幼树具有较高的比叶面积、单位干重最大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上层种的暗呼吸速率最低;幼树叶片的氮、磷含量随物种成树所在层次升高而减少,次序为下层种>中层种>上层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势种和伴生种的光响应参数与SLA存在相关关系。伴生种的LN与SLA正相关(P<0.01),LP与SLA负相关(P<0.05);优势种的LN、LP与SLA不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演替后期 优势种 伴生种 光合作用 比叶面积 叶片氮 叶片磷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优势种叶片光合生理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赖帅彬 徐升 +5 位作者 简春霞 陈志飞 周俊杰 杨全 王智 徐炳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454-5464,共11页
以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典型优势种白羊草、长芒草和达乌里胡枝子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氮磷(主区N:0,50,100 kg N hm^(-2)a^(-1);副区P:0,40,80 kg P_(2)O_(5) hm^(-2)a^(-1))添加处理下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氮... 以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典型优势种白羊草、长芒草和达乌里胡枝子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氮磷(主区N:0,50,100 kg N hm^(-2)a^(-1);副区P:0,40,80 kg P_(2)O_(5) hm^(-2)a^(-1))添加处理下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氮磷含量、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PUE),探究不同优势种光合生理特征对外源氮磷添加的响应特征与物种差异。结果表明:单独氮添加下,3个优势种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WUE_(i))、气孔限制值(Ls)和光系统Ⅱ(PSⅡ)活性高于或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PNUE和PPUE以及长芒草的PPUE显著增加。单独磷添加下,仅达乌里胡枝子的P_(n)、WUE_(i)、Ls和PNUE相比未施肥处理显著增加。氮磷共同添加下,50 kg N hm^(-2)a^(-1)处理下,施磷后达乌里胡枝子的P_(n)以及三个优势种的PNUE显著增加,白羊草的PPUE显著降低;100 kg N hm^(-2)a^(-1)处理下,施磷后达乌里胡枝子的P_(n)和PNUE均显著增加,白羊草PPUE和长芒草的PNUE的仅在40 kg P_(2)O_(5) hm^(-2)a^(-1)处理下显著增加。3个优势种的P_(n)均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叶片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长芒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P_(n)与PSⅡ潜在活性和叶片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总体表明,氮磷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优势种光合生理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物种属性和施肥水平影响其光合生理特征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草地 优势种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光合养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纳帕海流域五种优势乔木树种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曦 栗忠飞 +2 位作者 赵慧丽 李璇 马旭晨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522,共8页
为了解纳帕海流域高山环境中优势乔木树种光合速率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了香格里拉纳帕海流域5种优势乔木树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主要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 为了解纳帕海流域高山环境中优势乔木树种光合速率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了香格里拉纳帕海流域5种优势乔木树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主要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所测定的5种优势树种中,除川滇高山栎以外,其他4个树种的Pn均呈双峰型;5种树种Pn峰值大小依次为云杉>高山松>山楂>清溪杨>川滇高山栎,分别为21.58、21.57、15.21、14.18、11.87μmol·m^(-2)·s^(-1)。(2)树种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在一天之内都呈现出早晚低、中午高的规律,胞间CO2浓度(Ci)与Pn基本呈相反趋势。(3)树种WUE和LUE日均值与Pn值表现出基本一致的顺序特征,云杉和高山松相对较高,WUE分别为3.27和5.82 mmol·m^(-2)·s^(-1),LUE分别为4.42%和2.99%,川滇高山栎最低,仅为0.92 mmol·m^(-2)·s^(-1)和0.74%。(4)树种Pn对PAR和Gs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响应特征。该区域树种的Pn最大值高于低海拔区域的同类树种;区域内针叶树种的WUE和LUE显著大于阔叶树种,对高山区域内相对较高的辐射环境具有更高效的适应策略;当地环湖面山上种植的大面积云杉树对区域植被的恢复具有高效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速率 日变化 优势树种 纳帕海
下载PDF
雅长保护区老龄林树种空间优势度二阶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绍娴 王宏翔 +3 位作者 彭辉 王耀仪 李远发 叶绍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140,共13页
【目的】详细刻画和分析树种空间优势度,为关键树种保护和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林木空间优势度指数(大小比数和双曲正切指数)构造标记二阶特征函数,通过模拟数据检验标记二阶特征函数的有效性以及同种空间... 【目的】详细刻画和分析树种空间优势度,为关键树种保护和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林木空间优势度指数(大小比数和双曲正切指数)构造标记二阶特征函数,通过模拟数据检验标记二阶特征函数的有效性以及同种空间聚集对树种空间优势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雅长自然保护区1.6 hm2实测样地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样地中主要树种空间优势度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探究树种空间优势度与树种混交之间的关系。【结果】1)研究森林群落属老龄林,结构多样性丰富,共记录木本植物35科61属86种,断面积49.81 m2·hm-2。群落中不同树种具有不同胸径分布范围,其中以较大径级树种如多花杜鹃、枫香树等为主要建群种,较小径级树种如细齿柃、榕叶冬青等个体数量较多,在林分中占有一定地位,不同树种的大小比数和双曲正切指数表明,树种平均胸径与其优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群落中主要树种在小尺度范围内均存在吸引相似大小林木的趋势,较大径级树种空间优势度低于期望值和零模型模拟的随机区间,较小径级树种空间优势度显著高于期望值,随着尺度距离增加,树种空间优势度趋于期望值。3)同种空间聚集可增加或减小树种空间优势度,对枫香等大径级树种而言,同种聚集导致其空间优势度降低,而对榕叶冬青等小径级树种则相反。【结论】标记大小比数和双曲正切指数二阶特征函数能够精细刻画不同空间尺度上树种空间优势度;树种间“空间隔离”效应可减轻优势树种对劣势树种的竞争排除作用,有利于维持物种共存,提高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树种空间优势度 二阶特征函数 空间隔离假说 物种多样性维持
下载PDF
典型石漠化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优势植物种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仕豪 熊康宁 +4 位作者 张俞 季传泽 马学威 赖佳丽 闵小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65-2175,共11页
为了明确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石漠化梯度上优势种的适应策略,在中国南方喀斯特2个典型石漠化地区(贵州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以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植物优势种为研究对象,... 为了明确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石漠化梯度上优势种的适应策略,在中国南方喀斯特2个典型石漠化地区(贵州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以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植物优势种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对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的加剧,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101.89-195.68cm^2·g^-1、0.40-0.32g·g^-1、6.44-12.82μmol·m^-2·s^-1、0.36-0.95mol·m^-2·s^-1和2.49-4.99μmol·mmol-1,而叶厚度(LT)、叶面积(LA)呈降低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0.35-0.18 mm和357.41-15.90 cm^2。环境因子中,pH(6.24-7.13)和岩石裸露率(PER)随着石漠化的加剧逐渐升高,而SWC(46.90%-29.1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TN、AN和AK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P、AP和光和有效辐射(PAR)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主成分分析显示无石漠化地区优势种具有较高的LT和LDMC,较低的SLA,而强度石漠化地区优势种具有较高的Pn、SLA,较低的LMDC。相关性分析显示SLA与Pn、Gs和WUE呈显著正相关,与LT呈显著负相关,WUE与Tr呈显著负相关;TN与AN和TP呈显著正相关,与AP呈显著负相关,PER与SWC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P=0.001),与PAR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RDA分析,环境因子对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和光合的影响大小为PER>SWC>pH>TK>TN,表明PER是最大影响因子,随着石漠化的演替,SWC、pH和土壤养分随之发生变化,SWC、pH、TK和TN是石漠化梯度上优势种功能性状变化的主导因素。综上,石漠化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伴随着植物生境条件的改善,但优势种适应策略由演替早期的开拓型适应策略转变为演替后期的保守型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植物种 叶片功能性状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植物适应策略 石漠化等级
下载PDF
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植物光合特性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23
17
作者 管铭 金则新 +2 位作者 王强 李月灵 左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5-1622,共8页
在林窗、林缘、林下3种自然光环境下,对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马尾松、苦槠、石栎和青冈栎在不同季节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CO2响应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探讨优势种对光环境的适应及响应的差异,以期了解群落演替的内在机制.结果... 在林窗、林缘、林下3种自然光环境下,对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马尾松、苦槠、石栎和青冈栎在不同季节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CO2响应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探讨优势种对光环境的适应及响应的差异,以期了解群落演替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3种光环境下,马尾松、苦槠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n)为夏季最高,石栎、青冈栎为秋季最高.在林窗、林缘中,年均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均为马尾松最高,苦槠次之,青冈栎和石栎最低;林下生境中,青冈栎的年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最高,其次是石栎和苦槠,马尾松最低.3种生境中,马尾松的年均最大羧化速率(Vc 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优势种.马尾松、苦槠4个季节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为林窗最高,石栎、青冈栎为林下最高;马尾松、苦槠的Fv/Fm最大值出现在夏季,石栎、青冈栎出现在秋季.马尾松、苦槠更适合生长于林窗等高光强生境中,而石栎、青冈栎在林下等低光强生境中生长较好.随着演替的进程,群落郁闭度增大,石栎和青冈栎将取代马尾松和苦槠成为群落演替顶极阶段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光合特性 优势种 光环境 林窗
原文传递
晋西北黄土丘陵退耕还草区优势种功能性状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学娟 赵峰侠 +2 位作者 张瑞 闫丽飞 冀雯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4-170,共7页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因此,提升群落生产力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至关重要,但目前甚少从优势种功能性状角度探讨群落生产力变化的机制。本文探究晋西北黄土丘陵退耕还草区植被优势种9种功能性状的群落权重均值...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因此,提升群落生产力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至关重要,但目前甚少从优势种功能性状角度探讨群落生产力变化的机制。本文探究晋西北黄土丘陵退耕还草区植被优势种9种功能性状的群落权重均值(community-weighted means,CWM)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势种相对分枝数CWM与株高、叶片含碳量、叶片碳氮比、叶面积、叶片含氮量、叶干物质含量的CWM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优势种的5种功能性状CWM值即相对分枝数(R^2=0.097,P<0.01)、株高(R^2=0.097,P<0.01)、叶片碳含量(R^2=0.040,P<0.05)、叶片碳氮比(R^2=0.031,P<0.05)和叶面积(R^2=0.029,P<0.05)对群落生产力具有影响,且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优势种的相对分枝数CWM和株高CWM是影响群落生产力的主要功能性状(R^2=0.130,P<0.01)。以上结果表明晋西北黄土丘陵退耕还草区优势种功能性状是影响群落生产力变化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在黄土丘陵退耕还草区中,应加强对优势种的管理,尤其是相对分枝数较少而株高较大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草 优势种功能性状 生产力 质量比例假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