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储层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小兵 吴东旭 +6 位作者 刘新社 任军峰 李程善 周进高 于洲 李维岭 王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5-636,共12页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储层刻画和油气勘探的基础。前期对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的认识成果,有效指导了奥陶系马家沟组顶部的风化壳储层勘探,已探明近万亿方储量规模。然而,限于资料和认识程度,原来的储层分布图无法满足日益深入的...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储层刻画和油气勘探的基础。前期对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的认识成果,有效指导了奥陶系马家沟组顶部的风化壳储层勘探,已探明近万亿方储量规模。然而,限于资料和认识程度,原来的储层分布图无法满足日益深入的天然气勘探工作需求。因此,笔者基于最新的地质基础资料,综合运用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储层预测技术,通过编制马家沟组中-下组合重点层段的沉积相图和储层分布图,明确了中-下组合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马家沟组中-下组合主要发育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和台地边缘3大相类型,以及8种亚相和16种微相;其中台内颗粒滩、微生物丘、台缘颗粒滩、含膏云坪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微相。2)中-下组合白云岩储层微观储集空间主要有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微裂缝等,主要受控于丘滩和膏云坪沉积、准同生溶蚀作用和后期充填作用3种因素。3)马二段、马四段、马五9亚段、马五7亚段以丘滩相的粒间孔和晶间孔储层为主,马三段、马五6亚段以膏云坪的溶蚀孔储层为主。结论认为,中-下组合储层类型多样、层系多、厚度大,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分布 沉积微相 岩相古地理 中-下组合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北部DB1井区灯影组四段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2
作者 陈泓位 王时林 +3 位作者 和源 王君 秦启荣 赵建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1,共11页
四川盆地中北部(川中北部)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较强,限制了灯影组四段气藏的勘探。为了进一步深化川中北部DB1井区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认识,通过钻井岩心及薄片资料的观察,并结合测井、录井、物性测试以及钻探成果... 四川盆地中北部(川中北部)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较强,限制了灯影组四段气藏的勘探。为了进一步深化川中北部DB1井区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认识,通过钻井岩心及薄片资料的观察,并结合测井、录井、物性测试以及钻探成果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川中北部DB1井区灯四段沉积相及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灯四段主要发育台地边缘和局限台地2种沉积亚相,进一步可识别出藻丘、颗粒滩和滩间海等沉积微相,其中藻丘微相主要发育藻凝块云岩和藻叠层云岩,颗粒滩微相主要发育砂屑云岩,滩间海微相主要发育泥晶云岩和粉晶云岩;藻丘和颗粒滩沉积主要发育在台缘一侧,向台内藻丘和颗粒滩沉积逐渐减少,以滩间海沉积为主;藻丘发育呈纵向叠置特征,横向延伸较近,且集中发育在灯四段上亚段,单体厚度较大,下亚段发育较少且厚度较薄;储集岩类型主要为藻凝块云岩、藻叠层云岩和砂屑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藻黏结格架孔、粒间溶孔和晶间溶孔;研究区岩心孔隙度分布在2.02%~6.03%,总体平均孔隙度为3.11%,岩心渗透率分布在0.00704~9.78 mD,总体平均渗透率为0.69264 mD,整体物性具有低孔特低渗透特征,部分样品由于受到裂缝的影响呈现低孔高渗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展布特征 储层特征 灯影组四段 四川盆地中北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738井区一间房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微相特征
3
作者 丁梦 樊太亮 +3 位作者 吴俊 李煜 李晨晨 吕凯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0-1290,共21页
塔河油田T738井区一间房组地质年代老、埋藏深度大,虽经历了复杂的构造与成岩改造,但仍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目前该井区重点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发育部位,以断溶体为主要钻探目标。然而,礁滩相勘探潜力巨大,但是对影响碳酸盐岩礁... 塔河油田T738井区一间房组地质年代老、埋藏深度大,虽经历了复杂的构造与成岩改造,但仍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目前该井区重点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发育部位,以断溶体为主要钻探目标。然而,礁滩相勘探潜力巨大,但是对影响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发育沉积相认识的不足制约了勘探突破。本研究基于塔河油田T738井区重点井钻测井资料的分析和薄片鉴定工作,建立了T738井区一间房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一间房组开阔台地内沉积微相常规测井相模式,对沉积微相类型和特征分别进行了划分和描述,分析了四级层序内部礁滩体厚度分布和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结果显示,一间房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Sq1)和3个四级层序(Ssq1、Ssq2和Ssq3),在开阔台地相识别出高-中-低能滩、丘滩间、生物礁(丘)等几种沉积微相。其中,颗粒滩在常规测井判别值域分别对应AC为51~61μs/m,DEN为2.5~2.6 g/cm^(3),CNL为1%~6%,RD为80~3000Ω·m。一间房组Ssq1层序礁滩体规模较小且孤立,仅分布在地势相对高部位,归因于其在三级层序内所处的海侵体系域低部位,水动力条件较弱。Ssq2、Ssq3层序礁滩体位于三级层序内高位体系域,其规模较大、连片性较好,厚度稳定,最大累计厚度达4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 层序地层格架 碳酸盐岩沉积微相 常规测井定量相模式 礁滩体平面分布 T738井区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SC7区块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滩坝储集体构型特征
4
作者 邵长印 宋璠 +1 位作者 张世奇 王秋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6-501,共16页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SC7区块滩坝是滨浅湖区的重要储集体,厘清其砂体内部结构特征对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现代沉积和岩心、录井、测井资料研究,对SC7区块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二下亚段)砂体进行构型解剖,将厚泥-薄砂式...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SC7区块滩坝是滨浅湖区的重要储集体,厘清其砂体内部结构特征对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现代沉积和岩心、录井、测井资料研究,对SC7区块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二下亚段)砂体进行构型解剖,将厚泥-薄砂式滩坝划分为坝中心、坝侧缘、内缘滩、外缘滩和湖相泥5种沉积微相类型。基于厚泥-薄砂式滩坝成因和内部结构特征分析,研究了滩坝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生长过程。将滩坝构型分为复合砂坝、单一坝和增生体3个级别,探讨各滩坝砂体构型单元空间展布特征。提出了单一坝坝间泥岩、测井曲线特征、相对高程差和单一坝侧向相变4种识别标志。用识别标志对密井网区单一坝进行划分,分析了单一坝规模、演化过程及连通性。在单一坝内部划分出4期增生体,最终确定了4级构型界面、单一坝侧向相变和单一坝内部增生体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坝分布规律 构型解剖 沉积微相 滩坝 东营组 黄河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南皮地区石盒子组沉积微相特征与有利储集相研究
5
作者 李国华 佘晓宇 +1 位作者 何丽 彭代诚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大港南皮地区目的层石盒子组碎屑岩砂体分布广泛、厚度大,但沉积展布及有利储集相分析并不完善。为此,以沉积环境研究为基础,依据测井沉积学理论,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与岩性剖面的对应关系,对研究区单井沉积微相精细解释与划分。运用... 大港南皮地区目的层石盒子组碎屑岩砂体分布广泛、厚度大,但沉积展布及有利储集相分析并不完善。为此,以沉积环境研究为基础,依据测井沉积学理论,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与岩性剖面的对应关系,对研究区单井沉积微相精细解释与划分。运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切片技术,分析了沉积相空间展布规律。研究表明,石盒子组曲流河相沉积体系主要有3种亚相7种微相,砂体由北东向南西展布。其中,河床滞留沉积相与边滩相主要以陆源砾石为主且粒度较粗,孔隙连通性好,在研究区是砂岩和储油物性最发育的层段。泛滥平原泥质含量高,孔隙喉道较窄,沉积颗粒细,储油性差。该区研究能为油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和其他地区沉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盒子组 沉积环境 沉积微相特征 沉积展布 有利储集相
下载PDF
QPC油田王家沟油区延长组长4+5沉积微相研究
6
作者 雷鑫 薛鹏 +1 位作者 王浩妮 王悦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必须有效提高石油的勘探开发产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家沟油区的主力产油层长4+5油层的岩心资料进行深入剖析,详细划分了该油层沉积相。并对其砂体展...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必须有效提高石油的勘探开发产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家沟油区的主力产油层长4+5油层的岩心资料进行深入剖析,详细划分了该油层沉积相。并对其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细致描述,为后续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沟油区 鄂尔多斯盆地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特征
下载PDF
松辽盆地乾安地区青山口组三段沉积微相特征 被引量:18
7
作者 单玄龙 胡金祥 +2 位作者 任利军 王璞珺 郝国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71,共7页
乾安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长岭凹陷的东北部。本区发育青三段高台子油层,顶界最浅埋深1518m,底界埋深2072m,青三段厚度平均97m,最大244m。青三段上部主要为泥岩,中、下部以粉砂岩为主和少量细砂岩、中粒砂岩和含砾砂岩,为一... 乾安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长岭凹陷的东北部。本区发育青三段高台子油层,顶界最浅埋深1518m,底界埋深2072m,青三段厚度平均97m,最大244m。青三段上部主要为泥岩,中、下部以粉砂岩为主和少量细砂岩、中粒砂岩和含砾砂岩,为一套湖泊三角洲相沉积。利用360口井的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和视电阻率等曲线和20余口井的录井资料,识别出研究区青三段的沉积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水下扇、河道间和前三角洲,总结了各微相特征,并建立了沉积微相地质—测井综合模式,完成了青三段早、中、晚期三期沉积微相平面图,分析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早、中期三角洲为叶状三角洲,在此沉积时期,湖岸线相对稳定,河湖均有一定能量。物源供应较丰富,湖盆水体对河流带来的沉积物也有一定改造作用,属一般建设型三角洲。晚期三角洲体为伸长状三角洲,为典型的河控三角洲。在此沉积时期,湖盆开始较快速地水退,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搬运能力增大,物源供给充足。而湖能很弱,对河流带来的沉积物改造作用小。在不同的沉积时期,物源方向也有明显变化,说明保康沉积体系在此沉积期间物源的不稳定性。早期,物源来自南部;中期,物源来自西部;晚期,物源来自西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乾安地区 青山口组三段 沉积微相 平面分布 物源
下载PDF
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35
8
作者 魏斌 陈建文 +1 位作者 郑浚茂 李胜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03-410,共8页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应用储层流动单元进行油气储层评价研究自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以来受到了石油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文中以辽河油田欢 2 6断块为例 ,应用储层流动单元 ,在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高含水油...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应用储层流动单元进行油气储层评价研究自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以来受到了石油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文中以辽河油田欢 2 6断块为例 ,应用储层流动单元 ,在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密闭取心井岩芯分析资料表明剩余油饱和度与储层流动单元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利用流动单元流动带指标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沉积微相内部对应着多个流动单元类型的组合 ,不同的沉积微相其流动单元组合形式也不同 ,表现出的渗流能力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而为表征流体渗流的平面差异性和评价剩余油分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欢 2 6块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的构造较高部位。在本研究成果指导下 ,4口井 6个月累计增产原油 4 556t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流动单元 沉积微相 高含水 剩余油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川中南河包场须家河组砂岩沉积-成岩作用 被引量:43
9
作者 张胜斌 王琪 +2 位作者 李小燕 王多云 陈国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是盆地内主要天然气储层,其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沉积作用不仅控制着主要储层的宏观分布特征,而且影响着后期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作用使埋藏时期储层被改造,不仅影响了储集空间的演...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是盆地内主要天然气储层,其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沉积作用不仅控制着主要储层的宏观分布特征,而且影响着后期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作用使埋藏时期储层被改造,不仅影响了储集空间的演化过程和孔隙结构特征,还最终决定了现今储层的面貌和分布规律。对大量实测物性参数的统计分析表明,河包场区块须家河组储层物性从上到下逐渐变好,下部须二段砂岩中出现大量石英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其物性明显好于上部须四段、须六段,是导致深部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不同沉积微相砂岩所经历的成岩改造作用类型及其储层的响应特征,根据研究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归纳出6种沉积—成岩相组合类型。对这些组合类型造成的储层效应进行了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划分,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成岩相组合类型的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石英溶蚀作用 储层效应 分布模式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陆相湖盆三角洲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0
10
作者 朱筱敏 刘长利 +1 位作者 张义娜 彭伟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5-921,共7页
地震沉积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进行高频层序和沉积体系研究的有效工具,在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利用频谱分解和地层切片多属性综合分析技术,结合单井的岩性资料以及不同成因类型砂... 地震沉积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进行高频层序和沉积体系研究的有效工具,在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利用频谱分解和地层切片多属性综合分析技术,结合单井的岩性资料以及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地貌形态,在中亚某盆地三维地震资料区下白垩统开展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通过对一系列典型地层切片的分析,可以看出研究层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纵向上朵叶体多期叠置,在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砂体间沉积了相对稳定的薄层滨浅湖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频谱分解 地层切片 沉积微相展布
下载PDF
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夹层分布特征研究——以海安凹陷安丰辫状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18
11
作者 马俊芳 廖顺舟 +2 位作者 廖光明 屈宏 邵先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25,共4页
受晚白垩世仪征运动的影响,苏北盆地拉张断陷,沉积基准面上升,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安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湖面的升降和物源的摆动使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发育夹层。夹层类型主要有泥岩夹层、粉砂质泥岩夹层、灰质夹层、泥灰... 受晚白垩世仪征运动的影响,苏北盆地拉张断陷,沉积基准面上升,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安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湖面的升降和物源的摆动使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发育夹层。夹层类型主要有泥岩夹层、粉砂质泥岩夹层、灰质夹层、泥灰质夹层和砾石质夹层5种。夹层的平面分布特征有层状连续分布、片状不稳分布和不规则冲刷充填分布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微相 夹层 分布特征 苏北盆地
下载PDF
东濮凹陷文南油田文79块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中强 张金亮 +3 位作者 范忠礼 刘龙龙 薛欢欢 于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839-1844,1849,共7页
目前对文南油田文79断块沙二下亚段油藏的沉积微相研究还存在一些争议,重新认识研究区沉积微相,对后期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指导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研究区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测井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和... 目前对文南油田文79断块沙二下亚段油藏的沉积微相研究还存在一些争议,重新认识研究区沉积微相,对后期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指导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研究区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测井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沉积微相建模,认为文79断块沙二下亚段发育一套干旱、半干旱环境下的分支河沉积体系,识别出河道充填沉积、近漫溢、远漫溢和河漫湖泊等沉积微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沉积微相 文79断块 沙二下亚段 分支河 微相划分 沉积微相建模
下载PDF
冲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分析——以吐哈盆地鄯勒油气田第三系气藏为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古莉 于兴河 +3 位作者 万玉金 杜秀芳 帅勇乾 闫伟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2-86,共5页
在岩芯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从单井相分析入手,并通过连井对比将剖面扩大到全区范围,详细研究了吐哈鄯勒油气田第三系气藏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重点分析了主要产气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认为本区第三系鄯善... 在岩芯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从单井相分析入手,并通过连井对比将剖面扩大到全区范围,详细研究了吐哈鄯勒油气田第三系气藏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重点分析了主要产气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认为本区第三系鄯善群属冲积扇扇中亚相沉积,主要微相类型是辫状水道和漫溢(可见扇中泥石流和辫流砂岛)。通过分析测试发现,天然气主要分布于扇中辫状水道中,其次是漫溢微相,因此,在研究区储层埋藏浅和年代新的情况下,天然气优先进入砂层厚度相对大和储集物性相对好的扇中内侧前缘辫状水道微相砂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沉积微相 天然气分布 鄯善群 鄯勒油气田 吐哈盆地
下载PDF
雁木西油田白垩系有利沉积相带与油藏储量分布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子齐 常蕾 +3 位作者 孙颖 程建国 杨红刚 魏吉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针对雁木西油田白垩系低阻油层受沉积相带及其断裂、构造和岩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测井资料分析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采用白垩系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阐述了K1s3、K1s2、K1s1期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到浅水河道有利沉积微相砂体... 针对雁木西油田白垩系低阻油层受沉积相带及其断裂、构造和岩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测井资料分析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采用白垩系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阐述了K1s3、K1s2、K1s1期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到浅水河道有利沉积微相砂体的分布发育,分析了水下辫状河道、浅水河道有利沉积微相带与油气聚集分布的关系。进而,分别采用浅水河道微相控制K1s1期、水下辫状河道控制K1s2、K1s3期储量,利用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和油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阐明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计算的储量参数及其分布,有效地圈定了各储量计算单元的含油面积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该区油藏增储上产和调整挖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沉积微相带 水下辫状河道微相 浅水河道微相 储量参数 储量分布 雁木西油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成藏模式 被引量:17
15
作者 毕研斌 高山林 +3 位作者 朱允辉 庞雯 杨秋来 陈继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8-326,共9页
在油水关系、断层发育状况和成藏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的成藏模式。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砂段内油水关系正常,不存在油水关系倒置的问题,而是具有统一的油水系统。煤层发育段地震属性特... 在油水关系、断层发育状况和成藏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的成藏模式。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砂段内油水关系正常,不存在油水关系倒置的问题,而是具有统一的油水系统。煤层发育段地震属性特征揭示,早期解释的"大"断层为煤层反射所致,三工河组不发育规模性断层,不存在"一井一藏"的断层遮挡圈闭条件。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和下亚段具有不同的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特征,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油藏发育于底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有利含油部位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油藏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中,含油成片分布。综合分析认为,莫西庄油田为一受构造和沉积微相双重控制、目前仍然处于地层掀斜后动态调整分配过程中的构造-岩性油气藏,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内部具有与上倾砂体产状一致、统一的倾斜油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布 成藏模式 沉积微相 构造-岩性油气藏 莫西庄油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江30-2油田新近系中新统沉积微相及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胜利 于兴河 +4 位作者 张志杰 朱庆荣 王庆如 梁卫 周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0-40,共11页
西江 30 - 2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南部的次级构造带上 ,油田主要分布在新近系中新统的珠江组及韩江组下部。研究区目的层段主要为三角洲沉积 ,其沉积微相类型丰富 ,既包括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决口扇沉积 ,... 西江 30 - 2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南部的次级构造带上 ,油田主要分布在新近系中新统的珠江组及韩江组下部。研究区目的层段主要为三角洲沉积 ,其沉积微相类型丰富 ,既包括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决口扇沉积 ,又包括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沉积等 ,其中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主要砂体的单层厚度大、连续性好。目的层段可划分为 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 15个中期旋回。根据区内的 4种测井旋回划分模式 ,其短期旋回 (五级层序 )对应油藏级别 ;而超短期旋回 (六级层序 )与砂体级别一致 ,且基本与砂体微相的划分一致。本文中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方法进行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砂体对比 ,充分考虑了区块大小、构造位置、沉积微相变化及井距大小 ,其结果表明油藏顶部以上升半旋回 (正旋回 )为主的分流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易产生水淹 ;而以下降半旋回 (反旋回 )为主的河口坝砂体和间湾不易水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砂体对比 水淹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山西组2^3段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被引量:22
17
作者 韩会平 侯云东 武春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52,55,共4页
靖边气田山西组23段为重要的含气层位和勘探层位,对其沉积相与砂体展布进行研究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该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山西组23段砂体展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 靖边气田山西组23段为重要的含气层位和勘探层位,对其沉积相与砂体展布进行研究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该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山西组23段砂体展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均较连续,发育稳定;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连续性差。综合分析认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微相的透镜状或带状砂体以及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条带状或指状砂体是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 山西组 靖边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块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高建 侯加根 +1 位作者 林承焰 焦巧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8,共6页
根据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量动用不均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动态生产指标来对生产区块进行标定和分类,并通过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模糊数学评判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指出有利的... 根据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量动用不均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动态生产指标来对生产区块进行标定和分类,并通过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模糊数学评判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指出有利的挖潜区块。对胜利油区五号桩油田桩74块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静态特征分析表明,该油藏沉积微相、微型构造及储层非均质性是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沉积微相的控制作用最强。微型构造次之,非均质性控制作用最弱。在沉积微相中,中扇亚相的辫状水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微相带,中扇水道侧缘微相具有一定的可采储量,但由于相带狭窄不利于后期调整加密;朵叶体微相的井网稀,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潜力;顶凸底凸型和顶底均为鼻状凸起型微构造组合模式,水淹程度弱,既是高产区也是剩余油富集区。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3-0.9的区域,剩余油相对富集。最后以5砂组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并结合剩余油控制因素分析结果进行了剩余油定量评判,指出了有利区域,经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号桩油田 特低渗透油藏 沉积微相 微型构造 模糊数学 剩余油分布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一东区克拉玛依组沉积相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朱志良 熊迪 +1 位作者 岳渊洲 吕孝威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3期112-118,共7页
克拉玛依油田一东区克拉玛依组剩余油丰富,但分布规律复杂,具有"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精细刻画其沉积相特征,可对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帮助。运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该区克拉玛依组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 克拉玛依油田一东区克拉玛依组剩余油丰富,但分布规律复杂,具有"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精细刻画其沉积相特征,可对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帮助。运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该区克拉玛依组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特征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各种相组合、相配置及其测井响应模式等综合分析,识别了一东区克拉玛依组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和湖泊相。讨论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和纵向演化,认为克拉玛依组经历了2次湖侵,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向上变细的正旋回。在物性较差的沉积相中讨论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对油田的后期开发及剩余油的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剩余油分布 油田开发 克拉玛依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志丹油田长2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强昆生 王建民 +3 位作者 田新文 高亚罡 杨杰 吕修祥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337,共5页
根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以及测井资料和粒度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志丹油田长2油层组为三角洲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微相、天然堤微相、沼泽微相、决口扇微相和河漫滩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微相和天然堤微... 根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以及测井资料和粒度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志丹油田长2油层组为三角洲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微相、天然堤微相、沼泽微相、决口扇微相和河漫滩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微相和天然堤微相是主要的油气富集相带,长2油层由下而上的沉积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沉积相对长2油层下段的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沉积微相对志丹油田长2油层的分布及其油井产量有重要控制作用,但非唯一控制因素,局部低幅的鼻状隆起构造也有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油气分布 长2油层组 志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