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调论视野中的声调:情感运动的方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查清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79,共6页
在格调论中,主情与主格调相互统一,直接显现着中华民族生命的存在方式。格调论的兴起是主情思潮直接导致的结果,明人不满宋元理学对诗学的渗透所造成的情与理的分割,要求以自由的审美的节奏韵律为中介,回归汉与盛唐的主情诗学,回归于生... 在格调论中,主情与主格调相互统一,直接显现着中华民族生命的存在方式。格调论的兴起是主情思潮直接导致的结果,明人不满宋元理学对诗学的渗透所造成的情与理的分割,要求以自由的审美的节奏韵律为中介,回归汉与盛唐的主情诗学,回归于生命本身固有的和谐。但他们既没有汉唐人的生活情感,在政治专制和理学统治下情感又受到压制,不能直接走兴感的路子,于是以复古为途径,通过将诗的格律声调还原为生命本体论意义上的情感运动形式加以摹拟,以纠正、化育与表现生命,达到情性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格调论 诗学 情感方式 明代
下载PDF
诗性文化与《文心雕龙》的诗性时间观
2
作者 吴中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49-56,共8页
根植于深厚的诗性文化,秉承日月天地精神,《文心雕龙》的言说在富于诗性意味的时间观中展开。"文比日月"和"四季言说"体现了刘勰的自然时间体验;"千载万世说"与古今意识体现了刘勰的社会性时间观念,蕴含... 根植于深厚的诗性文化,秉承日月天地精神,《文心雕龙》的言说在富于诗性意味的时间观中展开。"文比日月"和"四季言说"体现了刘勰的自然时间体验;"千载万世说"与古今意识体现了刘勰的社会性时间观念,蕴含其特殊的政治和历史经验;对应于两类时间观念,刘勰提出"藏器待时"和"因时顺机"的思想,即君子处世要为时所用,作家为文要抓住机神才能达到机妙效果,无论处世还是作文都要善抓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文化 《文心雕龙》 时间观
下载PDF
诗教和政教之间的两难——沈德潜的《国朝诗别裁集》编选和格调诗学的文化意义
3
作者 李明军 《阴山学刊》 2010年第5期82-87,共6页
风雅诗学的复兴和变异,是清代文学发展的一条线索。风雅诗学变异之原因,是道统、文统与政统之矛盾,而诗教与政教之矛盾在乾隆时期开始变得明显。乾隆时期的诗人沈德潜论诗主格调,宣扬温柔敦厚之诗教,而将忠君爱国认为是儒家诗教之核心... 风雅诗学的复兴和变异,是清代文学发展的一条线索。风雅诗学变异之原因,是道统、文统与政统之矛盾,而诗教与政教之矛盾在乾隆时期开始变得明显。乾隆时期的诗人沈德潜论诗主格调,宣扬温柔敦厚之诗教,而将忠君爱国认为是儒家诗教之核心。沈德潜的"雅正"审美理想,既为对朝廷所倡导的审美风尚之响应,亦为风雅诗教之主动回归。但沈德潜又想超越政治而谈诗,其诗学中潜在的矛盾,在《国朝诗别裁集》编选中得到充分体现,也正是这种矛盾引起了乾隆帝的不满。沈德潜的晚年和身后遭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统、道统与政统之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 政教 格调 雅正 性情
下载PDF
论《随园诗话》与清代主潮诗学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易华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82-85,共4页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他的诗话著作《随园诗话》以"性灵"为论诗内核,对诗分唐宋、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他的诗话著作《随园诗话》以"性灵"为论诗内核,对诗分唐宋、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清代主潮诗学均进行了批评,主张诗歌抒写"性灵",诗歌形式应不拘一格,"兼综条贯",为"诗写性情"服务。袁枚的这些诗学思想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走出唐宋诗窠臼、走出复古摹拟做出了努力,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向近代转型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随园诗话》 “性灵” 唐宋诗之争 “神韵”说 “格调”说 “肌理”说
下载PDF
解读布莱克的“第一原则”
5
作者 张国清 《职大学报》 2011年第5期91-97,共7页
布莱克的创作灵魂就是他的诗学理论——"第一原则",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诗性才思"。结合对其作品的分析,本文从独特的视角、浪漫的想象和理性的思考三方面对布莱克的"诗性才思"进行了解读,从而阐释了&qu... 布莱克的创作灵魂就是他的诗学理论——"第一原则",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诗性才思"。结合对其作品的分析,本文从独特的视角、浪漫的想象和理性的思考三方面对布莱克的"诗性才思"进行了解读,从而阐释了"第一原则"的内涵,也发现了布莱克成功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原则” “诗性才思” 独特视角 浪漫想象 理性思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