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流动视域下西藏牧区藏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探析——以那曲市色尼区为例
1
作者 马存孝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3-29,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无论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到内地,还是汉族流动人口到边疆民族地区,这种互流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巩固了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无论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到内地,还是汉族流动人口到边疆民族地区,这种互流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巩固了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了地区间、民族间的经济社会交往互动与发展进步。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藏族主要的聚居地区,历史上和现实中汉族流动人口流入西藏,对于繁荣发展西藏经济,增进藏汉民族关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藏汉民族关系也成为西藏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方面,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藏汉关系 和谐发展
下载PDF
新疆人口发展与长治久安关系探析
2
作者 穆光宗 王本喜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9-136,93,共9页
新疆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节点。新疆的和平稳定关系着全国和谐发展的大局。本文通过分析新疆维汉人口在自然、社会以及地域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以及变动趋势来窥见新疆民族发展的问题和趋向。分析发现,维汉两族... 新疆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节点。新疆的和平稳定关系着全国和谐发展的大局。本文通过分析新疆维汉人口在自然、社会以及地域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以及变动趋势来窥见新疆民族发展的问题和趋向。分析发现,维汉两族人口同质性在不断减弱,人口异质性在不断扩大。我们认为维汉人口同质性发展孕育了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密码,而维汉两族人口异质性的不断扩大其实质蕴藏着民族分裂、社会不稳的风险。促进族群人口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和平衡发展对新疆的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融合 人口发展差异 维汉人口 长治久安
下载PDF
秦汉时期关中人口迁移与族群的互动、交融及认同
3
作者 刘志平 赵若彤 《唐都学刊》 2020年第3期5-10,共6页
秦及西汉时期,大量关东人徙入关中,最终促成并巩固了含纳关东华夏在内的整体性的“汉人(华夏)”认同。“汉人(华夏)”曾一度主导了以关中为核心区域的整个北方异族与华夏互动的历史进程。而到东汉时期,由于政治中心的东移及东汉政府的... 秦及西汉时期,大量关东人徙入关中,最终促成并巩固了含纳关东华夏在内的整体性的“汉人(华夏)”认同。“汉人(华夏)”曾一度主导了以关中为核心区域的整个北方异族与华夏互动的历史进程。而到东汉时期,由于政治中心的东移及东汉政府的边地收缩政略,关中一度成为东汉政府控御异族扰乱的缓冲地带。在此背景下,东汉政府对异族进行了大规模内徙,导致关中异族人口越来越多,异族在与关中汉人的互动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羌、氐、胡等异族内徙关中的情形延续到魏晋以后,最终造成以关中为基地建立的异族政权不断涌现,这成为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北方异族政权不断涌现的一个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关中 人口迁移 族群互动
下载PDF
染色体15q14、15q25和13q12.12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回族、汉族高度近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金燕 容维宁 +6 位作者 贾沁 庄文娟 李自立 李慧平 刘雅妮 王晓鹏 盛迅伦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358,共5页
背景 目前认为高度近视是多基因遗传性眼病,其发病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具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已有研究报道了高度近视相关的候选基因,但后续的研究中一些候选基因与高度近视的关系仍存在争议. 目的 研究已有报道的染色体15... 背景 目前认为高度近视是多基因遗传性眼病,其发病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具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已有研究报道了高度近视相关的候选基因,但后续的研究中一些候选基因与高度近视的关系仍存在争议. 目的 研究已有报道的染色体15q14、15q25和13q12.12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宁夏地区回族、汉族高度近视人群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宁夏眼科医院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487例进入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汉族患者380例,回族患者107例,同期收集488名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在正常范围的正常受检者作为对照,包括汉族受检者361例,回族受检者127例.收集所有受检者的外周血各5 ml,提取全血DNA,选取染色体15q14、15q25和13q12.12区域的rs634990、rs524952、rs8027411、rs9318086、rs9510902、rs3794338、rs1886970、rs7325450和rs7331047共9个标签SNPs,通过Sequenom质谱平台对受检者的各SNPs基因型进行测定,并对汉族高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回族高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汉族患者与回族患者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其与高度近视的相关性. 结果 汉族高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位于染色体15q25区段的rs8027411SNPs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GT和TT基因型优势比(OR)值分别为1.794(95%CI∶1.198 ~ 2.687)和1.697(95% CI∶1.214~2.372).回族与汉族高度近视患者间15q25区段的rs802741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T等位基因OR值为0.725(95%CI∶0.534 ~0.983).回族高度近视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在上述9个SNPs中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染色体15q25区段的rs8027411 SNPs可能与宁夏地区汉族高度近视的发病关联性较强.在rs8027411位点,携带GT和TT基因型的个体患高度近视的风险明显增加.本研究未发现上述9个SNPs与宁夏地区回族高度近视患者发病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遗传 染色体 15q14 15q25 13q12 12 种族 汉族 回族 遗传易感性 基因型 等位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中国 CHROMOSOME 15ql4 15q25 13q12 12
下载PDF
不同文化底蕴中绿色意识的比较——以维汉民族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阿不来提江 任晓媛 +6 位作者 郭慧芳 刘洪志 郑蕊 梁竹苑 饶俪琳 吴斌 李纾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10期605-610,共6页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民众的绿色意识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一采用档案研究法,通过对比维、汉两族谚语辞典中有关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谚语词条占总词条的比例,探索了绿色意识在维、汉民族传统文化中...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民众的绿色意识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一采用档案研究法,通过对比维、汉两族谚语辞典中有关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谚语词条占总词条的比例,探索了绿色意识在维、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差异。研究二运用词语联想法,采用2(启动语言:维吾尔语VS汉语)×2(词条类型:数字VS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被试间设计,通过对比230名维、汉双语维吾尔族被试在不同语言启动条件下,自我生成的成语、谚语和俗语中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相关词条占总联想词条的比例,进一步探讨了维、汉文化对绿色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维吾尔族比汉族沉积了更多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文化底蕴;同时,在维吾尔族聚居区,使用维吾尔语能唤醒人们更多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意识 质性研究 词语联想 维吾尔族 汉族
下载PDF
山西省汉族大学生单基因遗传性状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曼銮 牛昕蕾 +3 位作者 唐耀 卜佳 朱壮彦 葛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5期71-76,96,共7页
通过调查479名山西汉族大学生的前额发际、耳垂、卷舌、翻舌、小指弯曲、眼睑、发旋、发式、达尔文结节、拇指类型等10对单基因遗传性状,分析基因频率。结果显示:10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男女中的差别不大,其中5对性状显性基因频率大于... 通过调查479名山西汉族大学生的前额发际、耳垂、卷舌、翻舌、小指弯曲、眼睑、发旋、发式、达尔文结节、拇指类型等10对单基因遗传性状,分析基因频率。结果显示:10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男女中的差别不大,其中5对性状显性基因频率大于隐形基因频率;山西汉族多数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与我国其它地区汉族、其它地区少数民族基因频率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频率 汉族 山西 群体 遗传学
下载PDF
村里的“陌生人”:吉林边境村落外来汉族农民的民族志研究
7
作者 李梅花 殷方舟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2,共9页
文章以流入吉林边境朝鲜族村落的外来汉族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和分析他们的生活叙事和主观感受,真实呈现人口流动背景下外来汉族农民的生计实践、与当地朝鲜族村民的交往互动、居留本地的意愿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为新时期民族关系... 文章以流入吉林边境朝鲜族村落的外来汉族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和分析他们的生活叙事和主观感受,真实呈现人口流动背景下外来汉族农民的生计实践、与当地朝鲜族村民的交往互动、居留本地的意愿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为新时期民族关系的微观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田野资料。研究发现,在吉林边境村落,原本处于不同生活空间的朝鲜族、汉族两个民族的农民由于人口流动和土地流转催生的族际接触的契机,建立了生计互补、互惠互利的经济交往关系,也创造了日常交流互助的可能。在这一过程中,朝鲜族、汉族两个民族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时空的重叠性不断增加,这为他们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基础,有助于边境社会空间新型多民族村落共同体的整合与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吉林边境村落 外来汉族农民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原文传递
维吾尔族和汉族互嵌社区建设:南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孙嫱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6,141,共11页
因玉石贸易,自2000年以来,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新疆籍少数民族人员陆续向内地流动,在南阳形成多民族混居区。不同民族间经历了从早期自发有限的经济互动,到旺市乱象中的紧张关系,再到政府积极介入下社会秩序重建的过程。通过长期探索与实践... 因玉石贸易,自2000年以来,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新疆籍少数民族人员陆续向内地流动,在南阳形成多民族混居区。不同民族间经历了从早期自发有限的经济互动,到旺市乱象中的紧张关系,再到政府积极介入下社会秩序重建的过程。通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当地积累了扎实推进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重要经验。开放的全国性市场是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基础,市场关系是当下各民族接触初期的主要关系;政府正面引导并积极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有利于较为单一且充满张力的有限互动向全面协调、平衡互动的立体关系发展;共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彼此相处经验的丰富,有利于不同民族个体间的良性交往逐步升华为民族群体间广泛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维吾尔族 汉族 互嵌社区 流动人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