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Karst water by the grounding technique to change mining floor
1
《Global Geology》 1998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karst water by the grounding technique to change mining floor
下载PDF
Study on the genesis of karstic collapse colum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data in one coal field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绍红 林昌荣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8年第4期648-650,共3页
On the standpoint of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from water inrush,discussed the genesis and geologic condition of karstic collapse column in one coal field,analyzed the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ic collapse col... On the standpoint of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from water inrush,discussed the genesis and geologic condition of karstic collapse column in one coal field,analyzed the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ic collapse column by using high resolution 3D seismic data.It shows the effective result of the technology of high resolution 3D seismic pros- pecting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karstic collapse column,and presents some prediction method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collapse column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water inrush disaster prevention structure property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roughts on remote villages in the karst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China: Causes and control
3
作者 TANG Yi-qun YANG Qi ZHOU Jie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年第2期91-103,共13页
Even though the precipitation is abundant in the Karst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remote villages in this area frequently suffer severe drought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auses of droughts in this region through field... Even though the precipitation is abundant in the Karst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remote villages in this area frequently suffer severe drought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auses of droughts in this region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ferences collection. Based on the cause analysi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rom an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Besides occasional extreme weathers, the drought in this area is primarily caused by its unique geological structures of Karst plateau and underdeveloped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Meanwhile, the vicious cycle between drought and poverty, which causes the deficiency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hazard prevention awarenes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agri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drought. Consider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of remote villages, the long-term control of drought can only be realized if current measures are capable of bring immediate effects and benefit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well-planned and designed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based on each village's na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are the priority for current hazard prevention. Generally, the exploitation of subterranean river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choice to stabilize the water supply for remote villages. Meanwhil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icro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such as small water tank, small pond and so on, can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water providence during droughts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karst Remote village Hazard prevention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System management
下载PDF
Hydro-geochemistry evolution in Ordovician limestone water induced by mountainous coal mining: A case study from North China 被引量:4
4
作者 HAO Chun-ming HUANG Yue +1 位作者 MA Deng-jun FAN X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614-623,共10页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mechanism of hydro-geochemistry in Ordovician limestone karst(OL) water induced by mountainous coal mining activities. Thus, the hydrogeochemistry evolution of OL water ...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mechanism of hydro-geochemistry in Ordovician limestone karst(OL) water induced by mountainous coal mining activities. Thus, the hydrogeochemistry evolution of OL water over 40 years within a typical northern mountainous coal mine named Fengfeng Mine was studied by using Piper diagram, Gibbs scheme, ions correlati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methods.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t for HCO3^-, the ions of Ca^2+, Mg^2+, SO4^2-,Na^++K^+, Cl^- and total dissolution solids(TDS) values all increased by years as mining continues. Different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can reflect different water-rock interactions.Accordingly, sulfates dissolution gradually took place of carbonates in water-rock interaction. Especially,OL water-rock interac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re all affected by rock weathering and evaporationconcentration together. At last, evaporationconcentration co-effect dominated the hydrogeochemistry evolution slowly, along with significant cations exchange over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ochemistry EVOLUTION Rockwater interaction ordovician limestone karst water Coal mining activity
下载PDF
塔河油田良里塔格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发育特征
5
作者 张长建 蒋林 +2 位作者 汪彦 曾清勇 马雪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2-532,共11页
为了明确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的样式和结构,利用古地貌恢复、古水系刻画、测井地层对比、构造断裂解析、地震属性刻画等方法,进行了塔河油田11区的古水文地貌恢复、岩溶层组格架构建、岩溶洞穴识别和成因模式... 为了明确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的样式和结构,利用古地貌恢复、古水系刻画、测井地层对比、构造断裂解析、地震属性刻画等方法,进行了塔河油田11区的古水文地貌恢复、岩溶层组格架构建、岩溶洞穴识别和成因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古地貌西北高、东南低,发育北北西—南南东向树枝状地表深切沟谷,良里塔格组发育近水平状分布、闭合管道结构及溶蚀强度较高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良里塔格组岩溶洞穴系统与澳大利亚Judbarra地区Bullita洞穴系统成因相似,属于典型的表生岩溶扩散下渗型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泥岩段为隔水层,控制了良里塔格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的侧向溶蚀作用;沟通地表水系的断裂为岩溶水主要下渗溶蚀通道,随着区域基准面下降,岩溶水沿断裂下渗进入中奥陶统,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形成断溶体。塔河油田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表生岩溶“双层”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的认识对上奥陶统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加里东运动中期 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 断溶体 古地貌 古水系
下载PDF
葛泉矿北翼奥陶系灰岩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红元 《地质装备》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为保持矿井可持续发展,了解下组煤资源特征,对影响下组煤开采的最强潜在充水水源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进行了研究。本次研究奥灰顶界面下100 m的水文地质情况,通过钻探、抽水试验、采样化验等手段,查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具有明显的不均一... 为保持矿井可持续发展,了解下组煤资源特征,对影响下组煤开采的最强潜在充水水源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进行了研究。本次研究奥灰顶界面下100 m的水文地质情况,通过钻探、抽水试验、采样化验等手段,查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和垂直分带性,奥灰含水层岩溶发育形态一般,局部良好,富水性为中等强,水质类型以HCO 3-Ca、HCO 3-Ca·Mg型为主,为将来下组煤资源的开采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水文地质特征 岩溶发育 富水性
下载PDF
岩溶地层下穿采空区段施工涌水及变形整治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均云 《路基工程》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依托某岩溶地层下穿采空区段铁路隧道工程,对现场出现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处置措施的处理效果。围岩岩体破碎、稳定性下降和裂隙渗水是导致涌水和变形的主要原因;单一的处理措施效果较差,并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超前地质预报... 依托某岩溶地层下穿采空区段铁路隧道工程,对现场出现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处置措施的处理效果。围岩岩体破碎、稳定性下降和裂隙渗水是导致涌水和变形的主要原因;单一的处理措施效果较差,并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超前地质预报、初期支护加强、反压回填、封闭注浆和增设泄水孔等措施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处理后隧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监控量测显示16天后变形值趋于平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预报 岩溶 采空区 突涌水 监控量测 灾害防治 处理效果
下载PDF
岩溶地区隧道围岩临界防突厚度数值分析
8
作者 周小龙 李澳 冯雪冬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2-459,共8页
依托某隧道工程,基于岩溶地区地质特征建立了岩溶隧道围岩结构概化数值模型,分析充水溶洞位于隧道不同位置、各工况下岩溶隧道防突层破坏过程及规律,提出了不同位置下围岩临界防突层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岩溶的发育规模、岩层厚度、溶洞... 依托某隧道工程,基于岩溶地区地质特征建立了岩溶隧道围岩结构概化数值模型,分析充水溶洞位于隧道不同位置、各工况下岩溶隧道防突层破坏过程及规律,提出了不同位置下围岩临界防突层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岩溶的发育规模、岩层厚度、溶洞位置和岩溶水压均为突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溶洞位于拱腰时,塑性区最大变形发生在岩溶隧道防突岩层中心,从位移、应力和孔隙水压变化规律可知,溶洞位于隧道拱腰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由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各工况下未发生塑性贯通区的位置及临界防突层厚度。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隧道建设及工程施工中的突涌突水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隧道突水 临界防突层厚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麦地掌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9
作者 李文文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48-53,共6页
本文根据麦地掌煤矿地质勘探报告及生产记录,从地质特征、含水层、隔水层、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山西组砂岩裂隙水、奥陶系岩溶水、采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和... 本文根据麦地掌煤矿地质勘探报告及生产记录,从地质特征、含水层、隔水层、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山西组砂岩裂隙水、奥陶系岩溶水、采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地表水和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呈现季节性,充水通道主要为断层、陷落柱以及采煤导水裂隙。现开采煤层2号煤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中等,日常开采要做好采空区探查、汛期度汛、日常涌水疏排、导水构造提前探测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文地质 采空区 奥灰水 水害防治 地质类型划分
下载PDF
奥灰水害地面超前区域治理方法研究
10
作者 赵相朋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56-60,共5页
在总结新安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以孟津煤矿11030、11040工作面区域治理为例,分析了开展水害地面超前区域治理技术的必要性,讨论了区域治理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参数以及实施的可行性,为其他矿区相似条件下开展水害地面超前区域治理技... 在总结新安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以孟津煤矿11030、11040工作面区域治理为例,分析了开展水害地面超前区域治理技术的必要性,讨论了区域治理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参数以及实施的可行性,为其他矿区相似条件下开展水害地面超前区域治理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水害 区域治理 新安煤田 注浆加固 水害防治
下载PDF
深部开采底板奥灰突水水害防治的实践
11
作者 连志远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112-114,118,共4页
针对虎龙沟煤业煤矿开采时底板奥灰水突水危害,提出了钻探揭露、注浆改造的治理方案。根据奥灰水突水特点,以及空洞和裂隙受注介质的特点,设计奥灰含水层为注浆目标层,注浆时首先用比重1.5的稠浆低压充填,再用比重1.2的稀浆高压补充。... 针对虎龙沟煤业煤矿开采时底板奥灰水突水危害,提出了钻探揭露、注浆改造的治理方案。根据奥灰水突水特点,以及空洞和裂隙受注介质的特点,设计奥灰含水层为注浆目标层,注浆时首先用比重1.5的稠浆低压充填,再用比重1.2的稀浆高压补充。通过工程应用,发现工作面奥灰平均单位吸水率由0.003L/min.m.m降至0.0009L/min.m.m,突水区域出水量减少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奥灰突水 注浆改造
下载PDF
断层突水预测控制理论研究 被引量:60
12
作者 宋振骐 郝建 +1 位作者 汤建泉 石永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1-1515,共5页
为研究断层突水机理及其预测控制方法,以"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为指导,在考虑采动引起的岩层运动及矿山压力对岩溶水压及断层煤柱的影响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底板岩溶水剧增的原因及传统防治水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建... 为研究断层突水机理及其预测控制方法,以"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为指导,在考虑采动引起的岩层运动及矿山压力对岩溶水压及断层煤柱的影响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底板岩溶水剧增的原因及传统防治水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跨断层开采的预测控制力学模型,制定了相关控制准则。结果表明:岩溶水压的增大与采动所引起的上覆岩层运动有重要关系,特别是对于封闭型溶洞其水压会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剧增;留设断层煤柱的传统防治水方法是不合理的,应采用把开切眼布置在经相邻工作面推进,构造应力已经释放的"内应力场"中,以最短距离推过断层的方案;"工作面长度越大,突水可能性越大"的传统观点是不准确的,工作面长度必须大于基本顶第1次断裂步距才能有效抑制底f板回弹,防治底板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岩溶水 断层突水 断层煤柱 预测控制理论
下载PDF
高压奥灰水大型逆断层下盘煤层安全开采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白海波 茅献彪 +1 位作者 吴宇 陈占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在底板高压岩溶含水层上且靠近较大断裂构造弱面采矿时,隔水层段的残余厚度和断裂的采动活化程度是能否突水的关键因素。为探索这类问题,以徐州矿区柳新煤矿在大型逆断层下盘带高压奥灰岩溶水开采深部煤层为实验现场,根据奥陶系顶部存... 在底板高压岩溶含水层上且靠近较大断裂构造弱面采矿时,隔水层段的残余厚度和断裂的采动活化程度是能否突水的关键因素。为探索这类问题,以徐州矿区柳新煤矿在大型逆断层下盘带高压奥灰岩溶水开采深部煤层为实验现场,根据奥陶系顶部存在隔水层的观点,对该逆断层进行数值模拟、力学及演化的地质历史分析、探测和现场渗透性实验后,完成工作面的安全保水试采。试采结果表明:该矿井田内的奥陶系顶部存在厚约118 m碳酸盐岩隔水层,该隔水层由充填带和岩溶不发育带构成;逆断层天然状态下不导水,工作面开采造成了下盘煤层至上盘奥陶系顶板逆断层面(约60 m)的局部活化,而处于奥陶系顶部隔水层段内的断层面未被活化。若上盘奥陶系顶板就是岩溶含水层顶板,则在高水压的驱动下岩溶水将沿逆断层活化段向工作面渗透而造成突水。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隔水层和断层天然不导水是工作面贴近断层开采而不发生突水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断层活化 奥陶系岩溶水 碳酸岩隔水层 高水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热水岩溶特征 被引量:35
14
作者 郑聪斌 章贵松 王飞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4-529,535,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深部白云岩中的溶蚀孔洞 ,其成因属于热水岩溶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成因矿物学及Fe2 + 、Mn微量元素分析和气液包裹体测定 ,结合岩溶发育的构造背景 ,深入揭示了本区热水的来源主要为深部循环热水 ,局部尚有深部上升...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深部白云岩中的溶蚀孔洞 ,其成因属于热水岩溶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成因矿物学及Fe2 + 、Mn微量元素分析和气液包裹体测定 ,结合岩溶发育的构造背景 ,深入揭示了本区热水的来源主要为深部循环热水 ,局部尚有深部上升的热液加入 ;其热能除地温梯度加热、构造运动加热外 ,在盆地基底古断裂附近可能还有深部热源的影响而形成的中低焓地热流体。充填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5 0~ 34 9℃ ,气相成分中CO2 摩尔浓度达到44 .3%~ 5 6 .98%。Fe2 + 、Mn微量元素在鄂 6、定探 1、李华 1井、芦参 1井、陕 8井和旬探 1井白云岩中的富集 ,指示了这些井区是热水运移的主要近源区。认为热水岩溶的发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热水岩溶作用 储层 发育特征 气液包裹体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点及有关石漠化的几个科学问题 被引量:139
15
作者 张信宝 王世杰 +3 位作者 曹建华 王克林 孟天友 白晓永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由于特殊的岩土组构,喀斯特坡地的水土流失具有如下特点:地表和地下流失相互叠加;地表产流、产沙少;纯碳酸盐岩区地下流失比例大。论文区别了石漠化和石质化的科学内涵,指出了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核心是土地的石质化,提出了按照地面物... 由于特殊的岩土组构,喀斯特坡地的水土流失具有如下特点:地表和地下流失相互叠加;地表产流、产沙少;纯碳酸盐岩区地下流失比例大。论文区别了石漠化和石质化的科学内涵,指出了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核心是土地的石质化,提出了按照地面物质组成与裸岩率叠加的石漠化分类系统。根据土壤中硅酸盐矿物的物质平衡,提出了不同碎屑岩含量碳酸盐岩区的土壤允许流失量介于5%~500 t/(km2.a)之间。喀斯特坡地土壤虽然肥沃,但总量太少,矿质养分不足可能是石质坡地植物生产力低的重要原因。此外,根据农耕驱动土地石质化的机制,提出了相应的石漠化治理对策建议,具体是:(1)不但要治标,提高植被覆盖率,更要治本,防止或减缓土地石质化,同时还要增加群众收入;(2)按照坡地岩土组成的垂直分带特点,因地(土)制宜,开展治理;(3)重视矿质肥料的施用;(4)在纯碳酸盐岩土石质和石质坡地农田的小型蓄水工程修建中,要加强集流面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水土流失 石漠化 防治对策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40
16
作者 刘招伟 何满潮 王树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2,246,共6页
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的机理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揭示了隧道岩溶突水是受水压、岩溶充填物与隧道围岩塑性区范围等影响的渐进破坏过程,总结了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并针对圆梁... 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的机理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揭示了隧道岩溶突水是受水压、岩溶充填物与隧道围岩塑性区范围等影响的渐进破坏过程,总结了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并针对圆梁山隧道揭示的溶洞情况,制定了岩溶突水的防治原则,实现了复杂岩溶条件下安全、高效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梁山隧道 岩溶突水 数值模拟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田水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贾存善 马旭杰 +1 位作者 饶丹 高仁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2-297,共6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地层水的δD(SMOW)分布于-44.7‰^-61.0‰,表明为古大气降水和原生沉积水的混合水,并以古大气水为主。根据油田水的高压物性参数、HCO3-离子碳同位素、锶同位素87Sr/86Sr比值等的横向变化规律,大致判断出塔里木盆地阿克... 塔河油田奥陶系地层水的δD(SMOW)分布于-44.7‰^-61.0‰,表明为古大气降水和原生沉积水的混合水,并以古大气水为主。根据油田水的高压物性参数、HCO3-离子碳同位素、锶同位素87Sr/86Sr比值等的横向变化规律,大致判断出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古大气水的优势流动方向为从阿克库勒凸起的东北构造高地向鼻凸倾伏的西南方向流动,并且在此流动过程中由构造轴部向两翼分流,通过对断裂、裂隙等薄弱带的不断溶蚀扩大,最终形成塔河油田奥陶系复杂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系统,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因此,古大气水流动的方向对岩溶缝洞系统的分布以及缝洞单元的连通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缝洞系统 同位素 油田水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岩溶隧道突水灾变过程分析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树仁 何满潮 刘招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3-618,共6页
采用现场调查、模拟实验、理论分析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特征及突水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隧道岩溶突水是受岩溶充填物、水压与隧道围岩塑性区范围等因素影响的渐进破坏过程.针对圆梁山隧道揭露的5个岩... 采用现场调查、模拟实验、理论分析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特征及突水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隧道岩溶突水是受岩溶充填物、水压与隧道围岩塑性区范围等因素影响的渐进破坏过程.针对圆梁山隧道揭露的5个岩溶,分别制定了有效防治岩溶突水的关键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条件 岩溶隧道 岩溶突水 数值模拟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岩溶管道涌水的注浆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孙克国 李术才 +1 位作者 许炜萍 龚伦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8-183,共6页
岩溶隧道涌水地质灾害严重妨碍正常施工,文章以封堵齐岳山隧道底板岩溶涌水为工程实例,对注浆堵水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充分了解岩溶涌水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树立了注浆区域探测先行的防控理念,借助高精度无损探测技术和高密度... 岩溶隧道涌水地质灾害严重妨碍正常施工,文章以封堵齐岳山隧道底板岩溶涌水为工程实例,对注浆堵水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充分了解岩溶涌水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树立了注浆区域探测先行的防控理念,借助高精度无损探测技术和高密度地质钻孔手段,掌握了被注介质管道分布和岩溶水径排路径,使注浆孔设计和浆材选择有的放矢。在实际的注浆工作中,总结了浅层化学注浆的失败经验,优化了化学注浆浆液的功能,及时调整注浆设计和实施方案,最终采用水泥浆液进行深层注浆并取得了堵水成功,注浆过程及方案调整对类似隧道工程的底板涌水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涌水 注浆堵水 地质灾害 防控技术
下载PDF
古交矿区奥灰岩溶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郝柏园 郭英海 +1 位作者 王飞 张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5,共5页
为查明古交矿区奥灰岩溶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通过对野外地质观查、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对比及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峰峰组顶底分别发育一段相对隔水层,中间为第1岩溶含水层,上马家沟组底部为相对隔水层,上部分别为第2、3岩溶含水层;奥灰顶部... 为查明古交矿区奥灰岩溶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通过对野外地质观查、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对比及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峰峰组顶底分别发育一段相对隔水层,中间为第1岩溶含水层,上马家沟组底部为相对隔水层,上部分别为第2、3岩溶含水层;奥灰顶部充填型相对隔水层受古构造运动控制,奥灰强弱相间的岩溶现象受其岩性韵律组合的控制,泥灰岩段成为裂隙岩溶含水层段是因为石膏层的盐丘作用产生了似层状的膏溶角砾岩带、压碎岩带和裂隙带。研究认为古交矿区峰峰组顶部近30m厚的充填型隔水层及下段泥灰岩石膏层可作为隔水关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含水层 岩溶裂隙 隔水关键层 峰峰组 石膏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