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王雨辰 彭奕为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F0002,179,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础在于坚持“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观是现代化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自主性文明观,是追求“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文明观,是坚持文明平等、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和谐共生的全球性文... 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础在于坚持“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观是现代化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自主性文明观,是追求“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文明观,是坚持文明平等、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和谐共生的全球性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形态既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基于中国国情,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又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展开科学回答的结果,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就其创造文明的方式与内含的价值理想来看,都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不仅为后发国家自主选择其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而且必将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观 “两个结合” 社会主义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2
作者 蒋英州 何红谚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2,共13页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相应地“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其核心以及主要表现形式。而新发展理念则从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维度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指引着其发展。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不仅构成其根脉和魂脉,而且为其发展成熟提供精神指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高阶段,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其先进特质并推动其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也就借助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新发展理念、“两个结合”与共同富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出来,显示出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较的创新性、发展性、世界性及其使命追求。由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发展与成熟既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熟同步,也是一个与之相比更长的发展过程,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也给人类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方案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性学理性
3
作者 蒋英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5,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性回应和解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和重大时代课题,系统性回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全面性部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工作与实践工作,科学性指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是其体系性的内在基础,体系性是其学理性的外在表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标志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的文化使命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革命再造文明:文明史意义上的革命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4
作者 尹占文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1,共7页
文明是人类智慧活动的产物,本质上在于对生存实践进行文化的意义建构。在轴心时代,中西文明型塑了文明类型、奠定了衍化基础,中国是以“家国”为内核、以“此岸世界”为致思取向的“家国同构”和“孝(忠)感文化”,西方是以“城邦(城市... 文明是人类智慧活动的产物,本质上在于对生存实践进行文化的意义建构。在轴心时代,中西文明型塑了文明类型、奠定了衍化基础,中国是以“家国”为内核、以“此岸世界”为致思取向的“家国同构”和“孝(忠)感文化”,西方是以“城邦(城市共和国)”为内核、以“共存世界”为致思取向的“民主共和”和“罪感文化”。不同文明衍化的结果是近现代史上西方的“革命”和中国的“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革命再造文明”的逻辑不仅体现为由西方革命创造的人类文明的现代形态,更重要的是体现为由中国革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近代以来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再革命”、新时代以来对革命内涵进行“再丰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对现代文明的扬弃,也是对未来文明的开启,更是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生存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文明史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文明自觉与伦理学的“文明自信”范式
5
作者 陈泽环 《云梦学刊》 2024年第3期12-1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文明逐步成为当代中国的核心话语和实践范畴。就其历史和理论背景而言,现代中国的核心话语和实践范畴经历了一个从社会形态经现代化到文明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应,当代中国伦理学主导性范式也发生了从社会主义革命经现代性... 改革开放以来,文明逐步成为当代中国的核心话语和实践范畴。就其历史和理论背景而言,现代中国的核心话语和实践范畴经历了一个从社会形态经现代化到文明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应,当代中国伦理学主导性范式也发生了从社会主义革命经现代性价值论向“民族复兴的文明自信”的范式演进。为构建这一“文明自信”范式的伦理学,我们首先要在道德本质论和道德价值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自觉 伦理学 “文明自信”范式
下载PDF
罗伯特·欧文的文明观及当代启示
6
作者 唐佳莹 周师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欧文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缺陷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要依靠工人阶级,走和平改良道路,实现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欧文文明观的启示意义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制度基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锚定人类文明新形态... 欧文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缺陷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要依靠工人阶级,走和平改良道路,实现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欧文文明观的启示意义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制度基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锚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坚持发展“五位一体”整体文明,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欧文 文明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向度阐释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睿 岳泽宛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之义,滋养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之义,滋养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丰满的文化根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的文明意涵。从文明建构考察,中华文明作为文明基因,社会主义文明作为文明坐标,构筑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体系;从文明意蕴考察,高度凝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典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底蕴;从文明视野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文明赓续、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六个必须坚持” 中华文明 社会主义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反贫困之维
8
作者 胡文根 张卫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18,共10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奋斗经验与展望未来发展蓝图所凝练的重要政治概念。人类文明新形态尽管有着诸多维度,但其中最具有辨识度、最具广泛号召力的维度就是反贫困维度,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民族性逻辑、世界性逻辑与现代性逻...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奋斗经验与展望未来发展蓝图所凝练的重要政治概念。人类文明新形态尽管有着诸多维度,但其中最具有辨识度、最具广泛号召力的维度就是反贫困维度,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民族性逻辑、世界性逻辑与现代性逻辑的展开过程中均体现出强烈的反贫困意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土地斗争为主要标识的反贫困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抓手的反贫困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小康为主要叙事的反贫困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的反贫困成就。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对其他文明形态超越和引领的最主要说服力,正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生发出来的。该文认为,要系统全面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反贫困之维,还需要从“技术—制度—文化”分析框架、“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总体布局、“政党文明—国家文明—世界文明”同心结构等方面,构建起一整套文明观察方法论,以观中国式现代化在反贫困征途上所开的文明之花、所挂的文明之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 反贫困
下载PDF
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的内在意蕴、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
9
作者 杜俊华 龚宇 索海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国际环境滋生了一些西方国家主张的文化“排异”反应,“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时有发生。对此,应积极进行深入的对外文明交流。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国际环境滋生了一些西方国家主张的文化“排异”反应,“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时有发生。对此,应积极进行深入的对外文明交流。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求同存异,加强沟通了解,互相吸收各文明的优秀成果,挖掘中华优秀文明的现代性基因让其“走出去”,把外国优秀文明“迎进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应深刻认识“各美其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美人之美: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美美与共: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之内在意蕴。极力彰显新时代“现实之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题中之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之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代价值。积极推进新时代“加强文化传播促进文明交融;发展共性文化,促进文化相通;践行‘一带一路’,构建文明之路;开展人文合作促进多元交流;坚持政府主导,拓宽传播渠道并处理好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之实践进路。在相互平等、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持续深化与他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促使中外文明以交流实现互鉴、以互鉴促进发展,促进中华文明“走出去”、世界优秀文明“迎进来”,推进世界各国文明深度交流交融,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为中外文明交流构筑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外文明交流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景瞳 张彬彬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有其逻辑必然性,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生性文化基因,它赋予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有其逻辑必然性,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生性文化基因,它赋予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和一切人类文明先进成果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最深厚的理论基础;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实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最生动、最鲜活的源头。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不仅推进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了“天人合一”“民为邦本”“修齐治平”“协和万邦”等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全球文明倡议的三重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圣鹏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共5页
全球文明倡议在中国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文明价值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互鉴、包容,既注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也关注不同文明基于自身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作为文明友好... 全球文明倡议在中国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文明价值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互鉴、包容,既注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也关注不同文明基于自身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作为文明友好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不同文明间友好相对与和平共处,为全球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与价值遵循。作为文明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蕴含创新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享发展等众多文明发展新理念。总的来说,全球文明倡议表达了不同文明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人类文明的整体高度与根本利益出发对不同文明提出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明倡议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下载PDF
文明互鉴与比较文学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顺庆 夏甜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6-37,111,112,共14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批判与超越,开启了人类文明形态的新篇章,并发展出一种超越西方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的新文明观。这种新文明观以文明互鉴论为核心,从文明互鉴切入,厘清文明互鉴论的建构过程及其与人类... 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批判与超越,开启了人类文明形态的新篇章,并发展出一种超越西方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的新文明观。这种新文明观以文明互鉴论为核心,从文明互鉴切入,厘清文明互鉴论的建构过程及其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把握和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文明互鉴论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凝聚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不仅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的代表成果,还对世界文明形态的未来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也能指引包括比较文学学科在内的世界人文学科的转型和发展。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文明观在比较文学学科领域的贯彻体现,文明互鉴论和变异学理论为世界比较文学走出学科危机,实现比较文学学科领域的创新突破提供了中国方案,并开创了比较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人类文明新形态 比较文学 变异学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论探析
13
作者 王朋朋 韩升 《实事求是》 2023年第5期17-25,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论揭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和承载的文明动力系统,这一观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时代发展,也是对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凝练。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文明动力主要包括文...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论揭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和承载的文明动力系统,这一观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时代发展,也是对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凝练。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文明动力主要包括文明传承力、文明自主力、文明创新力、文明包容力、文明超越力等,可以分为根本性原生动力、直接性结合动力、外源性发展动力三个层次。从这三个层次的运转机制来看,“时空化合”“两个结合”“和合共生”确保了各个文明子力的有效运转,从而推动形成了一个“小循环”与“大气候”有机规整、双层联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系统。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论不仅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辩证张力关系,而且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指南,因而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动力论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的文明思想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14
作者 张一统 李龙强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3-18,共6页
文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力的发展与阶级矛盾的激化,推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到共产主义文明。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演进的必然产物,其中蕴含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文明思想,保障人民幸福生活;坚持整体发展... 文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力的发展与阶级矛盾的激化,推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到共产主义文明。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演进的必然产物,其中蕴含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文明思想,保障人民幸福生活;坚持整体发展的文明思想,促进社会各个领域协调完善;坚持共同发展的文明思想,推动世界各国团结友爱;坚持持续发展的文明思想,不断实现自身完善等内涵,这都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理念十分契合。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符合文明演进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文明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全球文明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马兹利什的文明概念演进逻辑为线索
15
作者 李星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9期37-45,共9页
文明概念是历史性生成的,是一个综合和动态的概念。最初的文明是一个中性概念,凸显自我与他者的边界。在进一步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文明发生了异化,成为具有排他性的意识形态,用以确定文明等级和推行殖民主义。全球化时代,自我与他者的界... 文明概念是历史性生成的,是一个综合和动态的概念。最初的文明是一个中性概念,凸显自我与他者的边界。在进一步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文明发生了异化,成为具有排他性的意识形态,用以确定文明等级和推行殖民主义。全球化时代,自我与他者的界限消失,传统文明概念面临着消解的危险,文明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全球文明是区别于普世文明,与全球化时代相匹配的文明类型,文明对话、网络科技、全球意识等是其生成的支撑条件。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属于全球文明,它是包含地方文明特殊性基础上的普遍性文明,强调平等、多元、对话、包容和共享。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赋予文明概念以新生,以实现人类和美幸福的价值旨归。贵和尚中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厚植,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华文明现代化,拓宽人类文明前进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冲突 文明互鉴 贵和尚中 文明对话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贡献
16
作者 陈绍辉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3年第6期18-29,共12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与充分把握历史主动的辩证统一,新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扬弃旧文明发展方式和破解旧文明发展难题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包含生态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五大文明相济相生...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与充分把握历史主动的辩证统一,新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扬弃旧文明发展方式和破解旧文明发展难题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包含生态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五大文明相济相生的有机统一整体,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方案和全新选择。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贡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理论层面上,创造性提出和发展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实现了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辩证关系的守正创新;其二,在实践层面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与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谱写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篇章;其三,在世界层面上,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为破解人类文明生态赤字与发展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信与国际认同
17
作者 汪洋 施言志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合作应对生态危机,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论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成为全球生态话语和建设体系的一个关键性理论和方案。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内蕴着... 合作应对生态危机,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论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成为全球生态话语和建设体系的一个关键性理论和方案。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内蕴着坚实的理论自信与国际认同的基础,探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信与国际认同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有利于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引领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文明 理论自信 国际认同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今日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祖贻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共7页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也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前有"五四",后有"文革",儒学一时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其实有限,因此不应负...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也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前有"五四",后有"文革",儒学一时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其实有限,因此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讲者认为,由孔、孟、荀集大成的儒家思想,经过历代官僚将之政治化、塾师将之教条化、学者将之支离化,再加上现代中外学者将之西方化,使本来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经验与智慧不断被消磨损耗,沦为难以理解的碎文剩义。讲者首先列举论证,肯定正统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继而提出复兴儒学的具体方案,并倡议华人社会的有识之士,负起继往圣兴绝学的使命:把优秀的中华文化重新定位,而为世人认识,为社会发展新生命;并使此一贯彻人本精神的伟大思想,足与西方哲学与宗教分庭抗礼,推动新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本文为作者2002年在新加坡由《联合早报》和国立大学艺术中心与中文系联办的"吴德耀文化讲座"所作的讲演。教育家昊德耀教授(1915-1994)生前服膺中华文化,阐扬儒学于海隅南疆,不遗余力,居功至伟,本讲即为纪念昊教授而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说 力量 中华文化 《联合早报》 儒家思想 2002年 “五四” “文革” 基层社会 中华民族 现代意义 华人社会 重新定位 社会发展 人本精神 西方哲学 艺术中心 国立大学 人类文明 儒学 集大成 政治化 教条化 西方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明的进步与先进性探讨
19
作者 程恩富 戴圣鹏 《文化软实力》 2022年第4期5-11,共7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指出人类文明历经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经济根源在于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接着阐述了文明进步的表现与判断,提出文明进步必然要表现在社...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指出人类文明历经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经济根源在于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接着阐述了文明进步的表现与判断,提出文明进步必然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并往往会通过文化进步来表现,具体包括物质文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军事文明等各领域的进步。然后阐述了文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于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人的创造力与创新力的不断提升,而社会所有制和阶级斗争均与文明进步密切关联。最后阐述了文明是先进或落后需要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指出美国除了物质文明外多种文明性质严重扭曲,当今世界主要冲突的实质不是基督教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之类的宗教冲突或一般价值观冲突,而是霸权主义、新帝国主义国家与各被压迫、被制裁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彰显了21世纪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今世界最具先进性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倡导与其他文明进行平等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进步 先进文明 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载PDF
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认同路径
20
作者 乔咏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文明”一词是由18世纪法国思想家提出的,与“野蛮”状态相对而言,用来描述人类摆脱野蛮而进入发展水平较高的进步状态。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出文明的运行实质上是由新形态代替旧形态的运动过程。其中,生产... “文明”一词是由18世纪法国思想家提出的,与“野蛮”状态相对而言,用来描述人类摆脱野蛮而进入发展水平较高的进步状态。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出文明的运行实质上是由新形态代替旧形态的运动过程。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因;人类实践的发展使文明发生着形态方面的变化和进步;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人类文明革新的重要条件。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有力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要获得普遍认同,需要与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进行交流和互鉴,既为自己提供滋养,又为他国提供借鉴,由此推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文明演变规律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