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忧患意识与“三不朽”境界的追求——兼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格特征
1
作者 陈素权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中国古代文化的演进节奏,先秦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道,强调立德的要求;汉唐宋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君,强调立功的要求;明清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天下,...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中国古代文化的演进节奏,先秦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道,强调立德的要求;汉唐宋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君,强调立功的要求;明清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天下,以立言的形式强调变革的要求。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及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境界的追求,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创新的重要精神驱力。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意识 “三不朽” 士大夫
下载PDF
论陶渊明的“志道”之学与“立名垂世”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国中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5-29,共5页
"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以"立德"为上善... "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以"立德"为上善之选,这就为知识分子从"立德"走向"不朽"提供了内在依据。陶渊明的"立名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向"不朽"追求的价值意图,即通过"三不朽"的操作体系以实现垂名后世的价值理想。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用"志道"之学为自己的"立名垂世"思想做了策略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士志于道 立名垂世 立功 立德 不朽
下载PDF
先秦两汉天道神学观的嬗变——兼谈汉乐府郊庙歌辞的精神转变 被引量:4
3
作者 严振南 王晶晶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1-26,37,共7页
德和孝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两大重要支柱,德以配天,孝以对祖是中国祭祀文化的核心。商周时期,以"天"为中心的天道神学观和宗法伦理观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天(上帝)和君主建立了以"德"为媒介的契约关系,君主受到上帝... 德和孝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两大重要支柱,德以配天,孝以对祖是中国祭祀文化的核心。商周时期,以"天"为中心的天道神学观和宗法伦理观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天(上帝)和君主建立了以"德"为媒介的契约关系,君主受到上帝的监管,尊天重德。两汉时期,汉武帝将"太一"神与阴阳五行理论融合,将敬天演变为娱神,重视神仙方术,慕仙追仙游仙,天(上帝)独尊地位逐渐被消解。这一变化导致了郊祀天地的郊祀歌辞发生了重大变化:天的崇高地位消失,人的欲望不断加强,引起了以《郊祀歌》为主的祭祀文学出现世俗化、娱乐化倾向。人与天的关系发生改变,这也是雅文学向俗文学的转变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追仙 汉郊庙歌辞 雅俗
下载PDF
论道教神仙观念对“三言”思想的影响
4
作者 花亮国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2X期15-17,共3页
宗教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硕果,在其各自发展过程中必将受到对方的影响,事实也确实如此。而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历史上,宋元明三朝是道教大盛的时期,作为此时间段里诞生的作品"... 宗教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硕果,在其各自发展过程中必将受到对方的影响,事实也确实如此。而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历史上,宋元明三朝是道教大盛的时期,作为此时间段里诞生的作品"三言"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影响,在此,我们重点讨论道教神仙信仰对其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 监督 调动 追求成仙
下载PDF
汉代熏炉与灯浅议
5
作者 李根枝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85,共4页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强大的王朝之一,汉代社会崇尚长生不老,追求羽化升仙。龟、鸟形灯和"昆仑山"形熏炉是在这一社会思想意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器物,通过这种器物我们可看到汉代社会主流意识的思想追求。
关键词 汉代 羽化升仙 社会主流意识 思想追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