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刍动物日粮精粗比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郭训雨 孙磊 +1 位作者 董晓玲 张微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受日粮精料水平的影响。日粮精粗比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是反映日粮精料水平的2个常用指标。适宜的精粗比和NFC/NDF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维持瘤胃健康,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综述日粮... 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受日粮精料水平的影响。日粮精粗比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是反映日粮精料水平的2个常用指标。适宜的精粗比和NFC/NDF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维持瘤胃健康,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综述日粮精粗比和NFC/NDF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反刍动物的日粮配制及健康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精粗比 NFC/NDF 生产性能 消化代谢 产品品质
下载PDF
三江源区适宜的小黑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施肥方法
2
作者 冯廷旭 林伟山 +4 位作者 向雪梅 李菲 张琳 魏希杰 德科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9-1553,共15页
【目的】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是中国母亲河的发源地,也是牦牛等典型牲畜的重要草场。探索适宜的施肥方法和牧草作物混播比例,旨在提高牧草产量,减轻生态重要地区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方法】于2022年在三江源地区进行了小黑麦和饲用... 【目的】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是中国母亲河的发源地,也是牦牛等典型牲畜的重要草场。探索适宜的施肥方法和牧草作物混播比例,旨在提高牧草产量,减轻生态重要地区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方法】于2022年在三江源地区进行了小黑麦和饲用豌豆的田间试验,试验材料为小黑麦品种‘青饲麦1号’和饲用豌豆品种‘青建1号’。设置3个施肥处理:不施肥(A_(1))、单施氮肥(尿素75 kg/hm^(2),A_(2))、氮磷配合施用(尿素75 kg/hm^(2)和过磷酸钙300 kg/hm^(2),A3);每个施肥处理下,分别设小黑麦和豌豆混合播种比例70∶30(B1)、50∶50(B_(2))和30∶70(B_3)。在豌豆盛花期刈割前,调查小黑麦和饲用豌豆株高、叶片形态指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及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结果】与不施肥处理A_(1)相比,施肥处理(A_(2)和A_3)显著提高了牧草的鲜重和干重、蛋白质产量以及两种作物的株高和叶面积。A_(2)和A_3处理在上述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A_3处理叶宽的增幅显著高于A_(2)。A_(2)和A_3处理对两种牧草粗蛋白、可溶性糖、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A_(2)处理增加了粗脂肪含量。小黑麦和饲用豌豆的播种比例对两种作物的鲜重、干重、蛋白质产量和株高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小黑麦播种比例增加了饲草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中性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播种比例与施肥有显著的交互作用,A_3B_(1)的牧草鲜重和干重最高,分别比其他处理高36.09%~180.08%和62.27%~281.59%,叶面积和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也最高。A_3B_(1)处理的小黑麦叶片周长比A_(1)B_(1)、A_(1)B_(2)和A1B3处理分别高15.76%、40.29%和54.51%,饲用豌豆叶面积比A1B1、A1B2和A1B3处理分别提高20.31%、14.06%和64.65%,饲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A1B1、A1B2和A1B3处理增加了7.15%、27.14%和17.89%。【结论】氮磷配施可显著提高牧草生产性能、叶片形态和牧草质量。小黑麦和饲用豌豆按70∶30的比例混合播种,牧草生产性能、叶片形态和质量均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高寒地区,建议推广小黑麦和饲用豌豆按70∶30的比例混合播种,并配施氮、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禾豆混播比例 氮磷配施 叶片形态 饲草产量 饲草品质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混合青贮研究
3
作者 王晓春 韩鹏 +2 位作者 汪伟 李吉祥 梁小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74-76,共3页
为了解紫花苜蓿与饲草燕麦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按紫花苜蓿与腊熟初期的饲草燕麦的鲜草质量比1∶0(M1)、0∶1(M2)、1∶2(M3)、2∶1(M4)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进行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表明,M2的pH值最低(3.84),最... 为了解紫花苜蓿与饲草燕麦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按紫花苜蓿与腊熟初期的饲草燕麦的鲜草质量比1∶0(M1)、0∶1(M2)、1∶2(M3)、2∶1(M4)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进行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表明,M2的pH值最低(3.84),最高的是M1。乳酸含量最高的是M3,最低的是M1。M2、M3的干物质含量较高约为30.0%。M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随着苜蓿混合比例的降低,混合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M2的淀粉含量最高,随着燕麦混合比例的降低,混合青贮料的淀粉含量逐渐降低。综上,腊熟初期的饲用燕麦单贮青贮质量优秀,但营养价值低于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综合青贮料的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当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混合比例为1∶2时,青贮品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饲用燕麦 混合比例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下载PDF
不同饲草配比对威宁黄牛育肥、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燕 向进 +1 位作者 王春梅 张依裕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4-62,共9页
试验旨在评估不同饲草配比日粮对威宁黄牛育肥、胴体和肉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24±1)月龄威宁黄牛84头(公、母牛各半),均分为7组,饲喂不同饲草调配的日粮,T1组(17%巨菌草+18%黑麦草+12%金荞麦+18%青贮玉米)、T2组(25%巨菌... 试验旨在评估不同饲草配比日粮对威宁黄牛育肥、胴体和肉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24±1)月龄威宁黄牛84头(公、母牛各半),均分为7组,饲喂不同饲草调配的日粮,T1组(17%巨菌草+18%黑麦草+12%金荞麦+18%青贮玉米)、T2组(25%巨菌草+18%黑麦草+12%金荞麦+10%青贮玉米)、T3组(45%巨菌草+20%黑麦草+12%玉米)、T4组(25%黑麦草+40%金荞麦)、T5组(20%玉米秸秆+45%黑麦草)、T6组(20%干稻草+45%黑麦草)、T7组(30%黑麦草+35%青贮玉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不同饲草配比对威宁黄牛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净肉率、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肌肉化学组成和常规肉品质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0.05)。T7组育肥性能和胴体性状效果最优,T4组次之,T5组最差。T1组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日粮中含金荞麦的T1、T2、T4组肌肉中抗氧化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组,含黑麦草最高的T5组和T6组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组;T4组肌肉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最高;T7组肌肉中总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T4组肌肉中必需脂肪酸含量最高,T2组次之,T5组最低。说明不同的饲草配比能影响肉牛的育肥和胴体性状,也能影响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肉牛养殖者可通过调整饲草配比改善肉牛育肥、胴体和肉质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配比 威宁黄牛 育肥性状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下载PDF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优化牦牛放牧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全民 赵新全 +6 位作者 马有泉 马玉寿 施建军 孙小弟 盛丽 王彦龙 杨时海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6-22,共7页
以植被和牦牛生产力变化为目标研究草地不退化的最大放牧强度,在垂穗披碱草/星星草高寒混播草地3年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1)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的平均年度变化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牦牛个体增重和优良牧草比例的平均年度... 以植被和牦牛生产力变化为目标研究草地不退化的最大放牧强度,在垂穗披碱草/星星草高寒混播草地3年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1)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的平均年度变化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牦牛个体增重和优良牧草比例的平均年度变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因此确立了不同放牧强度下优良牧草比例的年度变化是评价高寒混播群落放牧价值的直接度量指标。2)虽然群落相似性系数和草地质量指数可以评价草场的相对变化,但相似性系数的变化与牦牛个体生产力没有显著关系,因而不能反映草场放牧价值的变化,而计算草地质量指数时,不同植物类群盖度的测定和适口性的判别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因此它也不是一个很客观的指标。3)当放牧强度为9.97头/hm2时,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的年度变化能维持基本不变,因此,可以认为该放牧强度是高寒人工草地生长季放牧不退化的最大放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混播草地 放牧强度 优良牧草比例 牦牛生产力
下载PDF
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效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学洲 李学森 +4 位作者 顾祥 兰吉勇 陈强 范天文 马来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77-2282,共6页
【目的】针对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运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研究不同N、P、K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第2年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施N 66.01 kg/hm2... 【目的】针对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运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研究不同N、P、K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第2年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施N 66.01 kg/hm2、P2O585.03 kg/hm2、K2O 23.75 kg/hm2时,三茬干草的最高产量达到14 617.86 kg/hm2;影响混播草地产量高低顺序为N肥>P肥>K肥,粗蛋白质含量与豆禾比有明显的规律性,当豆禾比大时,其粗蛋白质含量高。【结论】N、P、K合理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具有明显的效应作用,对改善牧草品质、提高混播草地生产力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草地 N P K配比施肥 施肥效应 牧草品质
下载PDF
我国水稻三大优势产区稻米品质现状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卫星 马晨怡 +4 位作者 袁玉伟 张伟贵 胡贤巧 陈铭学 朱智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8,共7页
为全面科学了解我国水稻三大优势产区稻米品质现状及区域差异,采取网格化布局和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2020年在全国17个水稻主产省的455个重点县抽取5879份稻谷样品,研究分析了12项品质性状和优质率。结果显示,近5年我国稻米总体优... 为全面科学了解我国水稻三大优势产区稻米品质现状及区域差异,采取网格化布局和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2020年在全国17个水稻主产省的455个重点县抽取5879份稻谷样品,研究分析了12项品质性状和优质率。结果显示,近5年我国稻米总体优质率为35.96%,粳稻优质率(54.02%)明显高于籼稻(27.30%),中晚稻优质率(41.43%)显著高于早稻(10.13%),年度间优质率有变化,2016年为26.86%,2017年为38.30%,2018年为38.61%,2019年为38.79%,2020年为33.33%;区域间优质率差异明显,东北平原为71.38%,显著高于东南沿海的30.83%和长江流域的25.78%。东北三省优质率最高(黑龙江、吉林、辽宁分别为69.65%、75.13%、76.87%),其次是华南两广(广东37.20%、广西31.92%)、江淮地区(江苏31.88%、安徽34.88%、河南33.57%)和云贵高原(贵州31.16%、云南24.76%),川渝盆地和湘赣平原优质率有待提升。总体而言,东北平原稻米品质各项指标表现较为适宜,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整精米率低、垩白多,是限制稻米优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整精米率优质达标率总体仅为54.82%,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三大优势产区分别为84.59%、47.74%、46.17%,因此,整精米率不仅是我国稻米品质地区差异的关键因子之一,也是今后南方水稻优质育种和栽培的重要攻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势产区 稻米品质 优质率 区域差异 整精米率
下载PDF
粮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 被引量:3
8
作者 唐秀芝 张维强 +1 位作者 任继明 刘志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0-364,共5页
中原单 3 2号是由齐 3 1 8与原辐黄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 ,在中上等水肥条件下 ,产量 750 0~ 1 2 0 0 0kg hm2 ,产鲜秸秆 52 50 0~ 1 0 50 0 0kg hm2 ,粮、秆富含营养 ,分别含粗蛋白 1 2 77%和 9 2 % ,是优异的粮秆兼用品种。其... 中原单 3 2号是由齐 3 1 8与原辐黄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 ,在中上等水肥条件下 ,产量 750 0~ 1 2 0 0 0kg hm2 ,产鲜秸秆 52 50 0~ 1 0 50 0 0kg hm2 ,粮、秆富含营养 ,分别含粗蛋白 1 2 77%和 9 2 % ,是优异的粮秆兼用品种。其综合抗性强 ,适于在黄淮地区华南以及宁夏、内蒙、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种植。中原单 3 2号光合效率高 ,氮素吸收利用率高 ,是获得高产优质的生理生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单32号 玉米品种 粮饲兼用 选育 推广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豆禾混播草地不同建植方式对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鲜花 朱进忠 丁红领 《草原与草坪》 CAS 2014年第1期44-48,54,共6页
采用红豆草与鸭茅、红豆草与无芒雀麦2个豆科牧草混播组合,每个组合设比例为5∶5,4∶6和6∶4的3种处理,分别设置1∶1行,2∶2行和3∶3行的异行建植方式,在豆科牧草初花期与禾本科牧草抽穗期及再生草停止生长前,通过刈割测定草地群落各种... 采用红豆草与鸭茅、红豆草与无芒雀麦2个豆科牧草混播组合,每个组合设比例为5∶5,4∶6和6∶4的3种处理,分别设置1∶1行,2∶2行和3∶3行的异行建植方式,在豆科牧草初花期与禾本科牧草抽穗期及再生草停止生长前,通过刈割测定草地群落各种群组分的产草量及牧草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采用间行混播的建植方式,对草地群落稳定性与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播牧草组合中,红豆草与鸭茅的混播组合在产量与品质上均高于红豆草与无芒雀麦;在1∶1行的建植上,其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优于其他建植方式;在混播比例上,红豆草与鸭茅组合,以4∶6的草群产量最高,平均可产干草1060.24g/m2;红豆草与无芒雀麦组合,以6∶4与5∶5比例的草群产量最高,平均干草产量达到1 026.72g/m2与913.24g/m2。在草地牧草营养品质上,红豆草与鸭茅在混播比例4∶6、建植方式2∶2行及混播比例6∶4、建植方式3∶3行的组合,牧草品质优于其他组合;而在红豆草与无芒雀麦组合中,表现出以混播比例6∶4建植方式3∶3行的营养价值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行种植 混播比例 草地产量 草地质量
下载PDF
不同刈割茬次间苎麻饲用产量与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延周 戴求仲 +3 位作者 王满生 喻春明 唐守伟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8年第2期85-91,共7页
为探讨刈割茬次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以饲用苎麻"中饲苎1号"和纤饲兼用苎麻"中苎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一年内不同刈割茬次的测产和营养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在不同茬次间的产量性状中,干鲜比的变异幅... 为探讨刈割茬次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以饲用苎麻"中饲苎1号"和纤饲兼用苎麻"中苎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一年内不同刈割茬次的测产和营养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在不同茬次间的产量性状中,干鲜比的变异幅度最大;而在不同茬次间的饲用品质上呈现"前两次优于后4次"的变化规律,且不同茬次间,茎的饲用品质变异幅度大于叶。在实际苎麻生产过程中,可利用干鲜比估测苎麻植株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茬次 粗蛋白质 饲用产量 饲用品质 干鲜比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其聪 杨承欢 +3 位作者 李小龙 吴赛赛 王巍 狄新颖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放射科临床组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80/20法则找出影响床旁检查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改进的关键,并重点分析原因,进而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前后的...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放射科临床组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80/20法则找出影响床旁检查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改进的关键,并重点分析原因,进而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放射科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提高至96.74%,超过了预期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圈员的管理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图像优片率 医疗服务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天然草地植被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冬梅 王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13-2016,共4页
植被是监测草地健康和生产力的主要依据,其变化是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和恢复状况的最直接体现。及时掌握草地植被的变化信息是防止草地退化、实现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简便、快捷等优越性广泛应用于不同领... 植被是监测草地健康和生产力的主要依据,其变化是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和恢复状况的最直接体现。及时掌握草地植被的变化信息是防止草地退化、实现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简便、快捷等优越性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在草地资源管理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文章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草地植被物种组成、草地植物茎叶比、凋落物及牧草品质测定等方面的应用特点,综合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草地植被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天然草地 植被 物种组成 茎叶比 凋落物 牧草品质
下载PDF
优质麦利用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作楫 周希丹 赖青茹 《西部粮油科技》 1999年第5期16-17,共2页
简要介绍了不同品种、不同种植环境下的小麦搭配制粉对面粉品质的影响,借以指导小麦专用粉的生产。
关键词 优质小麦 品质 搭配比例 面粉 小麦制粉
下载PDF
现代集约化肉羊业主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有璋 李发弟 +11 位作者 姚军 张子军 王玉琴 蔡原 陈亚明 祝淑英 李永连 赵宗蕾 王敏芬 冯涛 郭健 杨富民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2期3-9,共7页
专门化肉用种羊选定、引进后,通过适应性研究,在较大规模养羊业生产实践中,对现代集约化肉羊业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和创新,组装集成并应用于生产。技术研究应用结果既为市场提供了大批专门化肉用种羊和优质安全的杂种肉羊,取... 专门化肉用种羊选定、引进后,通过适应性研究,在较大规模养羊业生产实践中,对现代集约化肉羊业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和创新,组装集成并应用于生产。技术研究应用结果既为市场提供了大批专门化肉用种羊和优质安全的杂种肉羊,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为我国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集约化肉羊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理想的生产模式:从适宜的专门化肉羊品种到运用高效母羊快速扩繁技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肉羊杂交利用体系,普遍应用种羊鲜、冻精生产大批肉用杂种羔羊,种植高产优质饲草及其科学加工调制和利用,建立严格兽医防疫制度,实行放牧+补饲或全舍饲的精细管理和集约化育肥,至生产优质、安全、标准肉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 关键技术研究 应用 现代 业主 杂交利用体系 肉用种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适应性研究 专门化 生产实践 杂种肉羊 扩繁技术 肉羊品种 生产模式 技术支持 研究成果 冻精生产 精细管理 防疫制度 加工调制 优质饲草 肉羊业 养羊业 全舍饲 安全 母羊 羔羊
下载PDF
青稞替代玉米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苗建军 彭忠利 +3 位作者 高彦华 郭春华 王鼎 付洋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7,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稞替代玉米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2×3交叉设计,以日粮类型(玉米、60%青稞+40%玉米)和不同精粗比(30∶70、40∶60和50∶50)为两因素,选取36头年龄4周岁左右、体重为(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稞替代玉米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2×3交叉设计,以日粮类型(玉米、60%青稞+40%玉米)和不同精粗比(30∶70、40∶60和50∶50)为两因素,选取36头年龄4周岁左右、体重为(144±21.0)kg的麦洼公牦牛,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饲期15d,正试期180d。结果表明:1)日粮类型及精粗比对牦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青稞-玉米组的净肉率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但屠宰率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精粗比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类型和精粗比二因素对眼肌面积的互作影响显著(P<0.05),以青稞-玉米(40∶60)组效果最优。3)日粮类型对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30∶70相比,40∶60和50∶50极显著提高了有机物(OM)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提高了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P<0.05);日粮类型和精粗比二因素对GE、OM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的互作影响(P<0.05),以玉米(40∶60)组效果最佳。4)青稞-玉米组和玉米组背最长肌亮度值(L*)、红度值(a*)、pH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青稞-玉米组的黄度值(b*)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玉米组(P<0.05)、蒸煮损失极显著低于玉米组(P<0.01);随着精粗比的升高,蒸煮损失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0.075)。5)日粮类型对背最长肌的嫩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精粗比的升高,剪切力逐渐减小(P>0.05),肌纤维直径有减小的趋势(P=0.059),肌纤维密度显著增加(P<0.05),肌纤维面积显著减小(P<0.05)。综上所述,以青稞替代日粮中60%的玉米能够提高育肥牦牛的屠宰性能,改善牦牛肉的品质;日粮精粗比为40∶60时饲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玉米 精粗比 牦牛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肉品质
下载PDF
不同混播草地建植第三年产量与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加娜尔古丽.穆沙 郑伟 朱进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以建植第三年的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与评价草地产量与质量的表现。【方法】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 【目的】以建植第三年的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与评价草地产量与质量的表现。【方法】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猫尾草(Phleum pratense)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3、4、5、6与混播比例为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对牧草产量、豆科产量比例、茎叶比及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混播比例下,混5-1中豆禾比3∶7的产草量最高;不同混播比例之间牧草营养品质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混播种类下,混5-1与混6混播组合在草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产量方面均表现较好,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混3-2豆科产量比例最高。混3-2与混6茎叶比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不含红豆草的处理茎叶比小于含红豆草的处理。【结论】混播种类复杂组合产草量高于混播种类简单组合,而且草地产量与品质均受到混播种类成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比例 混播种类 牧草产量 牧草品质
下载PDF
肉牛日粮精粗比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鹏飞 王纯洁 +1 位作者 斯木吉德 敖日格乐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32,共5页
日粮精粗比是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肉牛生产过程中日粮精粗比应用的研究现状,现主要通过查阅总结了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从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瘤胃菌群以及影响机制4方面阐述不同精粗比在肉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日粮精粗比是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肉牛生产过程中日粮精粗比应用的研究现状,现主要通过查阅总结了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从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瘤胃菌群以及影响机制4方面阐述不同精粗比在肉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肉牛生产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日粮精粗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精粗比 瘤胃发酵 日粮 肉品质
下载PDF
不同播种量毛苕子与燕麦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琴 王斌 +3 位作者 王腾飞 倪旺 邓建强 兰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39-3446,共8页
为探究出宁夏干旱区毛苕子(Vicia villosa)与燕麦(Avena sativa)混播的最佳播种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个毛苕子播种量水平(V_(1):33.0 kg·hm^(-2)、V_(2):45.0 kg·hm^(-2)、V_(3):57.0 kg·hm^(-2)、V_(4... 为探究出宁夏干旱区毛苕子(Vicia villosa)与燕麦(Avena sativa)混播的最佳播种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个毛苕子播种量水平(V_(1):33.0 kg·hm^(-2)、V_(2):45.0 kg·hm^(-2)、V_(3):57.0 kg·hm^(-2)、V_(4):69.0 kg·hm^(-2)和V_(5):81.0 kg·hm^(-2))与燕麦(120.0 kg·hm^(-2))混播,毛苕子单播(VD:57.0 kg·hm^(-2))和燕麦单播(OD:180.0 kg·hm^(-2))为对照,研究了混播草地牧草农艺性状、生产性能以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燕麦株高在V_(2)处理下最高,密度在V_(5)处理下最大;毛苕子株高和密度在V_(4)处理下最大。V_(1),V_(2),V_(3)和V_(5)处理的总干草产量较单播处理不同程度增加,其中V_(2)处理的总干草产量较燕麦、毛苕子单播分别提高了15.75%,63.21%。除V_(4)外其他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明混播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混播草地较燕麦单播提高了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降低了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综合评价显示,排名由高到低为V_(2)>V_(1)>V_(5)>V_(3)>V_(4),因此,建议在宁夏干旱区毛苕子与燕麦混播的最佳播种量为4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草地 生产性能 土地当量比 牧草品质 毛苕子 燕麦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太行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杰琼 李继锋 +1 位作者 云君琰 王苗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4,共4页
试验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太行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健康、体重(20.23±1.36)kg的育肥太行黑山羊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黑山羊饲喂羊场自配饲料,试验Ⅰ组、试验Ⅱ组... 试验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太行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健康、体重(20.23±1.36)kg的育肥太行黑山羊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黑山羊饲喂羊场自配饲料,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黑山羊分别饲喂精粗比40∶60、50∶50和60∶40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Ⅲ组黑山羊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黑山羊的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羊肉红度值(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羊肉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喂精粗比60∶40日粮的太行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太行黑山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育肥藏母羊肌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力 杨葆春 +4 位作者 王志有 桂林生 高占红 张春梅 侯生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8,共4页
试验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育肥期藏母羊不同部位(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肌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22.00±0.38) kg的3月龄健康藏羊母羔90只,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各组藏母羊分别饲喂精粗比... 试验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育肥期藏母羊不同部位(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肌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22.00±0.38) kg的3月龄健康藏羊母羔90只,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各组藏母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50∶50、60∶40和70∶30的试验日粮。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背最长肌方面,70∶30组藏母羊肌纤维直径最高,显著高于50∶50组(P<0.05);70∶30组藏母羊肌纤维密度最低,且显著低于50∶50组(P<0.05);70∶30组藏母羊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臂三头肌方面,50∶50组藏母羊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股二头肌方面,50∶50组藏母羊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70∶30组藏母羊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研究表明,适宜的精粗比日粮有利于降低藏母羊肌纤维的直径、横截面积,同时可增大肌纤维的密度;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饲喂藏羊,其肉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藏羊 肌纤维直径 肌纤维横截面积 肌纤维密度 肉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