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路径与策略——中医学未来之路的思考
1
作者 黄龙祥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5期399-413,共15页
中医学最大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与现代医学呈最大互补的视角;一是与现代医学最大互补的方法论。中医人要牢记:只有先成为现代医学的镜子才有与之平等对话的资质;只有中西医双方的研究视角呈最大互补,彼此才能成为对方察照盲区的镜子。... 中医学最大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与现代医学呈最大互补的视角;一是与现代医学最大互补的方法论。中医人要牢记:只有先成为现代医学的镜子才有与之平等对话的资质;只有中西医双方的研究视角呈最大互补,彼此才能成为对方察照盲区的镜子。抓住主流医学转型转向的机遇,尽快完成中医理论概念的澄清与重构,构建自身的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中西医话语系统的通约,将中医针灸的独特价值以现代医学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获取与现代主流医学平等对话的话语权,真正实现中西医之间有效、高效的互通互鉴,为未来医学新体系的创建做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人形论 中西医互补 中西医互通 概念重构 理论创新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概念诠释、价值体现及教学融入 被引量:2
2
作者 童莉 曹文栋 李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明确其概念、挖掘其特征及价值,可以促进其定位更加精准、资源挖掘更加深入、教学融入更加科学,强化文化育人成效。具有历史传统性、中华民族性、数学教育性等特征的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明确其概念、挖掘其特征及价值,可以促进其定位更加精准、资源挖掘更加深入、教学融入更加科学,强化文化育人成效。具有历史传统性、中华民族性、数学教育性等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应以真善美为价值追求,为有效地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入目的需求本溯源,融入内容需深入挖掘,融入方式需开放多元,且注重融入时机、媒介和内容,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浸润中强化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 传统性 民族性 教育性 真善美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舌诊中的应用与挑战
3
作者 陈前 王敏 +1 位作者 任健 商庆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75-380,共6页
三维重建在舌诊中的应用方法包括经典三维重建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图像处理算法将二维舌象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的三维舌体能够对舌体胖瘦、齿痕深浅、舌苔厚薄、裂纹深长、点刺高度等立体舌象信息进行空间量化... 三维重建在舌诊中的应用方法包括经典三维重建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图像处理算法将二维舌象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的三维舌体能够对舌体胖瘦、齿痕深浅、舌苔厚薄、裂纹深长、点刺高度等立体舌象信息进行空间量化描述及精确重构,可满足舌诊时多方位、立体性的临床观察需求,对舌诊客观化、智能化发展的应用价值极大,可为未来三维重建技术在舌诊中的发展提供参考。因此,提取舌体的三维动态信息并重建出更真实的动态舌体是发展舌诊客观化、立体化的重要方向,同时为舌诊客观化、智能化研究在临床疾病辨识、辅助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文献4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舌诊 三维重建技术 深度学习算法 特征提取 模型构建
下载PDF
基于触觉感知的简化模型研究寸口处脉象差异
4
作者 史宇兵 杨洪义 YEO Joon Hock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中医脉诊理论认为腕部桡动脉处(称为寸口)的脉象表征着人体不同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状况。然而,研究人员对于脉诊技术的客观性存在不同看法,部分研究人员提到在不同的寸口部位未观察到显著的脉象差异,通过寸口脉象辨别不同器官的状... 目的中医脉诊理论认为腕部桡动脉处(称为寸口)的脉象表征着人体不同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状况。然而,研究人员对于脉诊技术的客观性存在不同看法,部分研究人员提到在不同的寸口部位未观察到显著的脉象差异,通过寸口脉象辨别不同器官的状态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本研究通过对触觉感知特性的简化数学建模来分析寸口处的脉象,从而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基于Weber-Fechner定律,将诊脉过程中的触觉感知变化描述为带宽随不同取脉压力而变化的低通信号滤波器。应用该模型分析本研究组此前采集的临床数据,对14例介入测量得到的主动脉缩窄患者的动脉血压数据进行处理,以模拟不同取脉压力作用于寸关尺部所形成的脉象差异。结果考虑触觉感知特性时,伴随取脉压力的变化诊脉中寸口处不同脉深的脉象存在显著差异;而采用传感器测量时由于不存在触觉感知特性的影响,所得到的脉象则没有这种随脉深的变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医直接诊脉与现代脉诊学使用传感器测量会对脉象形成不同的理解。此外,采用本研究中建立的触觉感知模型所计算出的寸口处浮中沉不同脉深的脉象特征,与中医脉搏理论中的相关描述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建立触觉感知模型,初步解释了中医脉诊理论中的脉象随取脉压力变化现象。将触觉感知建模引入中医脉诊研究,开启了图象化表达脉象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新的探索窗口,这不仅有效扩展了脉诊研究的范畴,也为现有脉诊仪的技术升级和功能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 中医 寸口 触觉感知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翻译美学视角下影视译文中中国传统文化形象重构——以迪士尼电影《木兰》为例
5
作者 高远 徐广贤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翻译美学理论认为翻译行为是一个趋美的过程,对翻译审美的关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文中文化内容的再现效果,进而影响受众对译文中文化内容的审美体验,最终影响到影视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构建,因此翻译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重... 翻译美学理论认为翻译行为是一个趋美的过程,对翻译审美的关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文中文化内容的再现效果,进而影响受众对译文中文化内容的审美体验,最终影响到影视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构建,因此翻译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重构有很强的指导性。以翻译美学为指导,从受众的审美需求出发,通过美化的语言、美好的意象和积极的文化内涵三个层面,探析译者对影视译本中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翻译审美构建,旨在推动全球化语境下影视翻译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形象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形象 翻译重构 电影《木兰》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剧译介中时间叙事再现研究——以《西厢记》的英译为例
6
作者 李晓慧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文章首先从叙事顺序、叙事节奏、叙事频率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古代戏剧时间叙事与西方现代叙事学中时间叙事的相通之处。然后对比《西厢记》原文与奚如谷和伊维德(Stephen H.West&Wilt L.Idema)合译本中的时间叙事表达,研究发现:保... 文章首先从叙事顺序、叙事节奏、叙事频率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古代戏剧时间叙事与西方现代叙事学中时间叙事的相通之处。然后对比《西厢记》原文与奚如谷和伊维德(Stephen H.West&Wilt L.Idema)合译本中的时间叙事表达,研究发现:保留与显化是戏剧中时间叙事翻译的主要策略,这种策略同时关照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既忠实了原文,使译文保留原文的表层叙事连贯性,清晰显化出原文深层叙事,又使得目标语读者领会原文中蕴含的深意,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译介 时间叙事 叙事再现 《西厢记》英译
下载PDF
超分重建影像组学模型对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诊断效能研究
7
作者 王莹 李颖鑫 张喜荣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853-860,912,共9页
目的:探究超分辨率重建影像组学模型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128例,按照8∶2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所有病例均进行MRI扫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分别在超分辨率... 目的:探究超分辨率重建影像组学模型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128例,按照8∶2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所有病例均进行MRI扫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分别在超分辨率重建前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上半自动勾画感兴趣区,然后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K最佳(SelectKBest)和LASSO回归降维并构建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原发性肝癌不同证型间临床资料和影像征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模型_(NR)在测试组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585、58.3%、46.7%、53.0%,模型_(SR)在测试组中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639、50.0%、69.4%、64.6%;气滞血瘀证模型_(NR)在测试组中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608、66.7%、43.3%、56.1%,模型_(SR)在测试组中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644、53.3%、63.6%、61.0%;肝肾阴虚证模型_(NR)在测试组中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612、47.2%、63.3%、54.5%,模型_(SR)在测试组中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644、60.0%、61.4%、61.0%;决策曲线显示模型_(SR)有更高的净收益。结论:与模型_(NR)相比,模型_(SR)在判断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方面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影像组学 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型 肝郁脾虚证 气滞血瘀证 肝肾阴虚证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滇西北地区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8
作者 王兆春 《科教导刊》 2024年第9期141-144,共4页
文章对滇西北地区小学数学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师融入信念和融入知识处于中等水平,融入能力亟待提升,同时受民族、年龄、职称与区域等因素影响,融合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并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 文章对滇西北地区小学数学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师融入信念和融入知识处于中等水平,融入能力亟待提升,同时受民族、年龄、职称与区域等因素影响,融合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并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育水平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多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滇西北 小学数学教育
下载PDF
Wenzhang Traditions and the Theoretical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Prose(Sanwen)
9
作者 Wang Weidong 王文娥(译)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2年第3期95-112,共18页
Underlying modern Chinese sanwen(or prose)are long-established wenzhang traditions.Emerg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wenzhang to modern literature,modern Chinese sanwen had gone through a complicated pro... Underlying modern Chinese sanwen(or prose)are long-established wenzhang traditions.Emerg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wenzhang to modern literature,modern Chinese sanwen had gone through a complicated process before acquiring its atypical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being relegated to a marginal place in modern literature.Nevertheless,this has also provided it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breaking through its current dilemma.A reconstructed theory of Chinese sanwen must center on the core of“the person—the writings,”to build a four-level theoretical structure comprised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thought and emotion,spirit and mind realm,and style and form.It should also draw on the wisdo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and art and incorporate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enzhang(its basis on the Dao or Way,connection with history,engagement with reality,and manifestation in literature),so as to pave a path between the person and the writings and establish a viable evaluative sanwen discourse syste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zhang traditions modern chinese sanwen theoretical reconstruction atypicality unity of the person and the writings
原文传递
中医经络理论下电生理适宜技术在尿道修复重建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真实世界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玲 姚海军 +4 位作者 倪剑书 夏静 陈卫宏 侯黎莉 赵燕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4-181,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电生理适宜技术治疗尿道修复重建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61例尿道修复重建男性患者,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模式,结合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意愿,将研究对象分为...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电生理适宜技术治疗尿道修复重建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61例尿道修复重建男性患者,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模式,结合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意愿,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行自控镇痛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取4对穴位(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和三阴交)及阿是穴,行电生理治疗方案;当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4分时,给予患者口服100 mg盐酸曲马多片补救镇痛。记录患者术后4、12、24、48 h的VAS评分,术后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补救镇痛药物追加人数,首次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在术后4、12、24、48 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在组间、时间效应和交互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盐酸曲马多片补救镇痛用量降低(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早(P<0.05),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及阿是穴进行电生理适宜技术可以改善尿道修复重建术后的疼痛,降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基于中医经络的电生理适宜技术可能是尿道修复重建术后镇痛的可行方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络 电生理适宜技术 尿道修复重建 疼痛管理
下载PDF
Chinese Zhusuan
11
《ChinAfrica》 2019年第1期61-61,共1页
Chinese Zhusuan is a time-honored traditional method of performing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with an abacus.Practitioners can perform addition,subtraction,multiplication,division, exponential multiplication,root and m... Chinese Zhusuan is a time-honored traditional method of performing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with an abacus.Practitioners can perform addition,subtraction,multiplication,division, exponential multiplication,root and more complicated equations by moving beads along the abacus rods according to defined formul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Zhusuan traditional METHOD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科书:现状、反思及其展望——基于浙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碧芬 张永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科书的现状,以浙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为例,采用质性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样态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呈现出全年级分布、全栏目渗入、全领域融入;选材经典、形式丰富... 为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科书的现状,以浙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为例,采用质性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样态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呈现出全年级分布、全栏目渗入、全领域融入;选材经典、形式丰富;六大素养育人功能皆有体现;难度编排彰显栏目特色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可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协调传统文化在各年级、各领域、各栏目中的数量占比,增强传统文化题材的多元性、境域性、民族性,健全传统文化在核心素养体现中的表达机制,以及补足认知水平的结构短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数学教科书 结构分布 载体形式 教学功能 认知水平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英译者郭树理、伦华祥口述访谈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烟朦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口述科技翻译史料是书写中国科学翻译史的参照资料。本文借助口述史方法,对英译李俨、杜石然《中国古代数学简史》以及中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的澳大利亚学者郭树理、伦华祥进行了访谈。二人谈及中国数学翻译缘起和... 口述科技翻译史料是书写中国科学翻译史的参照资料。本文借助口述史方法,对英译李俨、杜石然《中国古代数学简史》以及中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的澳大利亚学者郭树理、伦华祥进行了访谈。二人谈及中国数学翻译缘起和西方数学史学者对他们《中国古代数学简史》英译本的非难,并重点回忆了与沈康身合译《九章算术》的过程、编辑出版、翻译难点和术语处理等问题。这些口述史料彰显了他们传播中国古代数学文明的贡献,同时为深入研究他们的中国数学著述译介提供了更详实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口述史 中国科学翻译史 中国古代数学 郭树理 伦华祥
下载PDF
扶阳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鹃 郑梦丹 琚杰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观察扶阳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气滞血瘀型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CH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扶阳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气滞血瘀型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CH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扶阳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y stimulating phosphoprotein, VASP)]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55%,研究组有效率为93.88%,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Hcy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VASP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CHD,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炎症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运重建 气滞血瘀证 扶阳活血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概率图的中医动态交互问诊与智能辨证的数学模型的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芬 刘铜华 +2 位作者 丁雷 何华亮 陈路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70-3376,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概率图的数学模型和迭代推理的算法,探索建立以经典中医辨证体系和方证对应理论为基础的自动交互式问答问诊数学模型。用于中医在线交互问诊和自动辨证分析,以提高远程中医临床问诊有效性,提供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辨证...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概率图的数学模型和迭代推理的算法,探索建立以经典中医辨证体系和方证对应理论为基础的自动交互式问答问诊数学模型。用于中医在线交互问诊和自动辨证分析,以提高远程中医临床问诊有效性,提供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辨证。该模型运用迭代推理算法可以实现通过简短的交互问答,自动推理出更优化的辨证分析结果,能够表达临床医师的辨证经验,并体现其对中医古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有利于中医师个人经验的传承和发扬。模型具备可扩展性和可配置性,能够不断积累辨证经验和中医药知识。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实践助力,有利于加快中医药的传承与推广,有利于扩大中医药诊疗服务的群众基础和市场供给,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图 中医动态交互问诊 智能辨证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在中医临床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潞瑶 沈捷 +7 位作者 韩晟 苑艺 甘叶娜 蔡美玲 韩思宇 范希然 黎霞 李多多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88-394,400,共8页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研究如何规范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以中医临床研究实例数据为例,基于算法和原理,通过R语言实现统计学分析和数据解读。结果:重复测量资料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不同水平间可进行客观比较,同时可分析交互效...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研究如何规范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以中医临床研究实例数据为例,基于算法和原理,通过R语言实现统计学分析和数据解读。结果:重复测量资料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不同水平间可进行客观比较,同时可分析交互效应是否存在。结论:该方法对中医研究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测量 方差分析 数理统计 R语言 F检验 中医临床研究
下载PDF
论中华法系的伟大复兴 被引量:13
17
作者 施伟东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6,共12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法学法律界担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在法治文化领域,应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着力推动中华法系的复兴。中华法系的复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法学法律界担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在法治文化领域,应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着力推动中华法系的复兴。中华法系的复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着辐射东亚、影响世界等方面的历史价值,更在于文明影响力的挖掘、制度投射力的实现以及时代引领力的形成。重构法系定义,需要考虑以下要素:一是有满足文明史考察的充分时间长度,二是有能从传统“母法国”覆盖转换成先进制度影响力、投射力覆盖的现实空间广度,三是有重要法律文献作为法系标志性起点的制度先进性高度。应当校正对中华法系内涵、本质、价值等基本问题的认知,赋予中华法系新发展理念,在法理上重构中华法系新时代内涵,结合法治中国的当代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法系的复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法治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概念重构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融合表示学习的中医面部穴位检测框架
18
作者 张婷婷 杨红雨 林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现有智能穴位检测方法存在依赖红外等外部设备、特征表示挖掘不足、穴位检测精度较低等问题。在分析穴位检测需求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基于视觉图像的关键点检测任务,提出融合特征表示学习的中医面部穴位检测模型框架FADbR。首先,构建基... 现有智能穴位检测方法存在依赖红外等外部设备、特征表示挖掘不足、穴位检测精度较低等问题。在分析穴位检测需求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基于视觉图像的关键点检测任务,提出融合特征表示学习的中医面部穴位检测模型框架FADbR。首先,构建基于自监督学习机制的对抗自编码网络模型,通过人脸图像重建任务实现特征表示学习,利用神经网络提取人脸隐性知识,深度挖掘面部抽象特征。随后,基于自监督学习对抗自编码器构建监督学习面部穴位检测模型,充分利用学习到的人脸隐性知识提高智能面部穴位检测精度。最后,基于现有人脸数据库构建稠密人脸穴位数据集FAcupoint并用于方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FADbR可以通过表示学习挖掘面部关键特征支撑穴位检测任务,即使在少量训练样本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自编码器 穴位识别 图像重建 自监督学习 中医
下载PDF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investigation:A paradigm shif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29
19
作者 Haiyu Xu Yanqiong Zhang +9 位作者 Ping Wang Junhong Zhang Hong Chen Luoqi Zhang Xia Du Chunhui Zhao Dan Wu Feng Liu Hongjun Yang Changxiao Liu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379-1399,共21页
Over the past decad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has widely embraced systems biology and its various data integration approaches to promote its modernization.Thus,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traditional Chine... Over the past decad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has widely embraced systems biology and its various data integration approaches to promote its modernization.Thus,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 was proposed as a paradigm shift in TCM.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resentation of this novel concept and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method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TCMIP.First,TCMIP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that can establis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 correlation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techniques and from different PK-PD processes in vivo.Then,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TCMIP are introduced as follows:chemical and ADME/PK profiles of TCM formulas;confirming the three forms of active substances and the three action modes;establishing the qualitative PK-PD correlation;and building the quantitative PK-PD correlations,etc.After that,we summarize the existing data resources,computation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TCMIP and highlight the urgent establishment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Finally,we further discuss the applications of TCMIP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CM quality control,clarification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ctions of TCMs and discovery of potential new drugs,especially TCM-related combination drug disco 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K-PD correlations Big data Mathematical modeling Multidimensional association network
原文传递
新世纪新诗对“汉语性”传统的再发现与重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小凤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7,共12页
在新诗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学界对于诗歌语言问题的探讨不绝如缕,但由于长期囿限于“语言工具论”的认知范畴而未能发现汉语作为诗歌语言的本体特征。时至20世纪90年代,郑敏、王光明、杨炼等诗人和学者虽然意识到“汉语性”的重要性,但... 在新诗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学界对于诗歌语言问题的探讨不绝如缕,但由于长期囿限于“语言工具论”的认知范畴而未能发现汉语作为诗歌语言的本体特征。时至20世纪90年代,郑敏、王光明、杨炼等诗人和学者虽然意识到“汉语性”的重要性,但他们对“汉语性”的提倡与主张在当时并未得到现实回应,学界对此亦鲜有关注。新世纪以来的一批诗人和学者面对新诗“口语化”“散文化”愈益严重的趋势重新反思诗歌语言问题,他们将新诗与古典诗词进行对照时发现“汉语性”是古今诗词相通的一脉古典诗传统,并意识到“汉语性”乃诗歌语言的本体特征,由此他们对新诗如何建构“汉语性”的系列方案进行探究,试图建构一种“新”的具有“现代性”的“汉语性”,既是新世纪新诗对“汉语性”作为一种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亦是其对新诗自身“汉语性”传统的新构,对于新诗的语言建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性 古典诗传统 新诗 再发现 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