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erializing the “Urban Region” Concept by Integrating Ecological Networks and Central Place Theory
1
作者 Yongzhong Guo Youzhao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8年第13期1314-1342,共29页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grate urba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by applying and syncretizing the “urban region” concept from landscape ecology and the “city-region” concept from socioeconomics. Fi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grate urba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by applying and syncretizing the “urban region” concept from landscape ecology and the “city-region” concept from socioeconomics. First, various concepts pertaining to regions are discussed and then,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on a regional scale is introduced. Subsequently, the Greater Pearl River Delta, in China,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area and landscape ecology’s “urban region” concept is applied to produce a landscape spatial arrangement framework for an urban region. This framework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eps: conceiving the study area as a region that consists of two urban regions, arranging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by establishing a regional ecological network within the urban-region rings;and formulating an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using central place theory. The resulting landscape spatial arrangement solution includes natural protection areas that cover half of the study area, several key strategic urbanizing lo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strict protection of certain agricultural land-use areas. We believe that this framework facilitates a feasible exploration of land-use planning on a regional scale, although more in-depth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refine this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region URbaN region Ecological Network Central place Theory GREATER PEARL River Delta
下载PDF
Represent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Spirit of Place and Landscape——Landscape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of Taihu Forum,Suzhou 被引量:1
2
作者 屠苏莉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8期25-28,共4页
Reg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of place is the key and soul of landscape design, without which the landscape design would lose its vitality. Landscape design of Taihu Forum is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upon regional cult... Reg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of place is the key and soul of landscape design, without which the landscape design would lose its vitality. Landscape design of Taihu Forum is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upon reg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of pl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hu FORUM LANDSCAPE design regional culture place
下载PDF
Regionalism and Non-regionalism of Ba Jin’s Works
3
作者 Wang Xuedong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1年第5期137-146,共10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itnessed the popularity of Sichuan writers like Li Jieren and Sha Ting,who were well known for their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s and the experiences portrayed in their works,telling una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itnessed the popularity of Sichuan writers like Li Jieren and Sha Ting,who were well known for their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s and the experiences portrayed in their works,telling unadulterated“Sichuan Stories”and depicting lives in the context of Ba-Shu culture.People even consider their works to be the modern“Chronicles of Huayang(Huayang Guo Zhi)in modern time.”However,when we look at Ba Jin,his works are not like typical Sichuan writers(such as Guo Moruo,Li Jieren,Sha Ting,and Ai Wu).He did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depicting the customs and lives in Sichuan,and we can seldom find the flavor of Ba-Shu culture in his works.When edit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in 1995,Yan Jiayan so commented,“To study Sichuan literature Ba-Shu culture,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pick Ba Jin(though he was a great writer with great contributions)”(Li,1997).As it we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 Jin and the Ba-Shu culture is delicate.Ba Jin showed his distinctive choices and pursuit in this relationship.By studying the“regionalism”and“non-regionalism”of Ba Jin’s works,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Ba Jin and his writing.It is also enlightening for us to review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a-Shu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 J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a-Shu culture regionALISM
下载PDF
以区位导向政策促进全域共同富裕:基于流动、集聚、均衡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红键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共11页
基于流动、集聚、均衡的空间经济分析框架,明确了经济特区政策、欠发达地区支持政策、交通与通道建设三大类区位导向政策的基础逻辑,分类总结了典型区位导向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第一,区位导向政策对特定地区发展具有... 基于流动、集聚、均衡的空间经济分析框架,明确了经济特区政策、欠发达地区支持政策、交通与通道建设三大类区位导向政策的基础逻辑,分类总结了典型区位导向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第一,区位导向政策对特定地区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区位导向政策实施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区位导向政策与地区发展基础的匹配,决定了政策实施效果。第三,区位导向政策的效果评价以双重差分法为主,需要加强投入产出分析和比较制度分析。第四,区位导向政策存在明显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五,区位导向政策影响资源空间配置,是其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核心机制。由此,区位导向政策设计需要匹配地区发展基础、适应地区人口发展特征、兼顾公平和效率、兼顾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全域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导向政策 城乡区域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流空间-场所空间”视角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区域文化景观体系构建
5
作者 刘涛 蔺宝钢 +1 位作者 程圩 魏萍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4,共9页
【目的】构建区域文化景观体系,并探讨旅游流空间与场所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指导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区域主题展示区的空间组织模式优化。【方法】通过“流空间-场所空间”视角,提出区域文化景观体系的空间结构要素,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 【目的】构建区域文化景观体系,并探讨旅游流空间与场所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指导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区域主题展示区的空间组织模式优化。【方法】通过“流空间-场所空间”视角,提出区域文化景观体系的空间结构要素,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识别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旅游流空间为场所空间提供感知需求,而场所空间为旅游流提供行为目标,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区域文化景观体系的空间结构的功能与价值两大特征;可通过“流—网—链—域—场—点”6个空间结构要素构建区域文化景观体系,并应用“斑块—廊道—节点”模式划定区域主题展示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可划分出6个主题展示区,其中甘泉县包含1个重点展示园、1条集中展示带和2个特色展示点。【结论】在“流空间-场所空间”视角下,区域文化景观体系构建要进一步挖掘区域性特征,而区域主题展示区的空间组织模式应综合考虑供需两侧的现实需求。这些发现为区域文化景观空间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与体系结构,可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具体建设提供直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景观体系 红色文化景观 场所空间 旅游流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
下载PDF
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芳 夏冰月 《西部皮革》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课程,有利于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走中国特色服装设计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课程,有利于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走中国特色服装设计发展道路。基于此,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讨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课程的具体实践方法,明确了课堂实践教学、核心模块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以及成绩评定标准的改革方向,为未来服装设计课程对巴渝本土文化资源的整理与提炼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巴渝本土文化 服装设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巴文化影响下峨眉武术拳种形成探析
7
作者 崔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2期101-104,共4页
峨眉武术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不仅蕴含着中国武术的技术精华,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元素。该文旨在探讨巴文化对峨眉武术拳种形成的影响,并通过古籍及现代研究资料,深入分析这一文化交融的历史过程。研究揭示了巴渝舞中的踢腿、跳... 峨眉武术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不仅蕴含着中国武术的技术精华,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元素。该文旨在探讨巴文化对峨眉武术拳种形成的影响,并通过古籍及现代研究资料,深入分析这一文化交融的历史过程。研究揭示了巴渝舞中的踢腿、跳跃、转身等技巧在峨眉武术中的继承和发展,阐明了巴蜀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对峨眉武术拳种形成的深刻影响。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峨眉武术拳理和战术思想与巴文化智慧和适应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了对峨眉武术技艺的理解。该研究旨在为理解和评价峨眉武术及其文化价值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文化 地域文化 峨眉武术 拳种
下载PDF
豫西黄河流域古地名源流及其文化内核
8
作者 朱锋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9-20,共12页
豫西黄河流域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范畴。在这一区域,黄河及其支流的自然山水、人文因素,催生了不少古地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这一区域的地名源头,从遥远的上古时期延续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近代。地名作为历... 豫西黄河流域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范畴。在这一区域,黄河及其支流的自然山水、人文因素,催生了不少古地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这一区域的地名源头,从遥远的上古时期延续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近代。地名作为历史的活化石,记载着这一区域的朝代更迭、历史变迁,记载着风云人物、风物传奇,也同样记载着民间百姓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豫西黄河流域古地名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主要生发于该区域文化内核——仰韶文化、殷商文化、秦汉文化、唐宋文化等,也得益于黄河这一华夏文明的摇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地区 黄河流域 古地名 源流 文化
下载PDF
区域夜间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提升路径: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9
作者 黄世坤 《城市观察》 2024年第2期71-80,161,162,共12页
本文构建了包括供给需求逻辑、政市关系逻辑、空间布局逻辑、竞合优势逻辑在内的区域夜间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据此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夜间经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亮点纷呈,多地高度重视、政策密集出台,初步形成双城引领、多点开花的空... 本文构建了包括供给需求逻辑、政市关系逻辑、空间布局逻辑、竞合优势逻辑在内的区域夜间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据此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夜间经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亮点纷呈,多地高度重视、政策密集出台,初步形成双城引领、多点开花的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竞合优势,但也存在业态供给亟待丰富创新、政府作用未充分发挥,空间布局缺乏系统规划,竞合优势有待增强等问题。成渝双城经济圈夜间经济能级提升可从四个层面着手:完善市场体系,进一步形成供需适配的市场供给格局;优化营商环境,展现更加积极的政府作为;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形成经济圈夜间经济新地理;立足资源禀赋,塑造区域夜间经济竞合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经济 成渝双城经济圈 文旅消费集聚区 区域经济
下载PDF
重庆近现代园林场所精神探究——以重庆市鹅岭公园为例
10
作者 陈蔚 胡议丹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2期59-61,共3页
分析重庆近现代园林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及特征,挖掘重庆近现代园林中的场所精神要素。以鹅岭公园为例,分析场所精神在重庆近现代园林中的体现,以期为重庆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园林 景观设计 场所精神 地域性
下载PDF
艺术乡建中的在地性与原真性美育
11
作者 胡任元 周凌 方茗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2期17-25,共9页
艺术乡建是乡村振兴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营造适应中国乡村的“文化赋能”与“场所精神”,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艺术乡建“在地性”与“原真性”美育概念,对艺术乡建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总结,然后从艺术展、... 艺术乡建是乡村振兴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营造适应中国乡村的“文化赋能”与“场所精神”,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艺术乡建“在地性”与“原真性”美育概念,对艺术乡建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总结,然后从艺术展、造物民艺、艺术院校设计师下乡、艺术院校驻村基地4个方面阐释艺术与乡村建设相结合的现实意义,以期为乡村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文化赋能 场所精神 在地性与原真性 本土文化
下载PDF
社会信用环境与资本跨区域流动——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和企业异地投资的研究
12
作者 江成涛 王亚雯 王玉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8,共12页
完善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石”,对引导资本要素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手工整理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活动数据,以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识别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对资本跨区... 完善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石”,对引导资本要素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手工整理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活动数据,以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识别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使试点城市获得的新增异地子公司数量平均相对提高约2.33%。机制分析发现,社会信用环境改善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和减少企业不确定性感知来促进企业异地投资活动。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信用环境改善促进了高契约密集度行业和高外部融资需求行业内企业的异地投资活动,同时有利于资本从东部地区流向中西部地区。本文从信用环境视角丰富了资本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关结论有助于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环境 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 企业异地投资 资本跨区域流动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下载PDF
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命名认知规律探究
13
作者 谢毓 揭春雨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目前学界对于地名中的隐喻和转喻在地理命名中的角色和作用尚需给予更多重视。该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映射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在香港地区地名... 目前学界对于地名中的隐喻和转喻在地理命名中的角色和作用尚需给予更多重视。该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映射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在香港地区地名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及应用规律,归纳出两大命名倾向,即人文地理类通名转喻命名法和自然类通名隐喻命名法。前者以地理环境作为概念映射的源域,通过转喻利用事物的临近性为人文地理实体命名,后者则以人体、地理环境为源域,通过隐喻利用事物特征的相似性为自然地理实体命名。该研究的结果不仅深化了在认知语言学和术语学上对地理通名的理解,还扩展了概念映射理论的应用范围,为命名和术语生成研究增添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地名 地理通名 认知术语学 隐喻 转喻 概念映射
下载PDF
西部地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路径选择--基于西部X市的实地调研
14
作者 解超 李路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作为现阶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改革模式:“三集中三到位”和“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对西部地区X市开展实地调研,从...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作为现阶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改革模式:“三集中三到位”和“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对西部地区X市开展实地调研,从公众满意度和政府职能转变双重视角出发对比两种模式,进而探讨“一枚印章管审批”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适配性。分析可得“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模式更适宜在西部地区推广,但需要谋划建立科学机制以实现高效审批和审管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一枚印章管审批 三集中三到位 西部地区 改革路径选择
下载PDF
适应性主体BA生长网络模型
15
作者 景旭 倪世钱 魏芳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以Luna人工认知企业发展模型为基础,依据择优性原则,在企业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的拓扑网络中,合理地嵌入适应性主体BA生长网络,构建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并在SWARM2.1.1仿真平台仿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增长过程.由仿真结果可以看... 以Luna人工认知企业发展模型为基础,依据择优性原则,在企业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的拓扑网络中,合理地嵌入适应性主体BA生长网络,构建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并在SWARM2.1.1仿真平台仿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增长过程.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适应度越大,最终趋于均衡的值越大,系统成熟越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认知可计算模型 ba生长网络 区域经济发展 SWARM仿真
下载PDF
地理标志农产品原真性感知与旅游者行为响应
16
作者 曾馨莹 阮垲欣 黎耀奇 《旅游论坛》 2024年第5期53-62,共10页
品牌化程度低是限制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一种蕴含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农业资源,在利用原真性打造独特性以实现品牌化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然而,鲜有研究将消费者和旅游者身份结合起来,关注到地理标志农产... 品牌化程度低是限制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一种蕴含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农业资源,在利用原真性打造独特性以实现品牌化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然而,鲜有研究将消费者和旅游者身份结合起来,关注到地理标志农产品原真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基于原真性理论和地方认同理论,探讨了游客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原真性感知对其地方认同及推荐意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品知识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游客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原真性感知会通过提升地方认同进而增加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购买和推荐意愿。此外,产品知识强化了游客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原真性感知与地方认同的作用关系。文章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研究拓展到旅游领域,发现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原真性感知在增强其市场价值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农业旅游发展的一条新路径,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农产品 原真性 地方认同感 游客行为响应 品牌化
下载PDF
地域性视野下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17
作者 吴闯 李兵 陈奕君 《重庆建筑》 2024年第11期69-73,80,共6页
针对工业建筑地域性不鲜明这一问题,对现代工业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现代工业建筑地域性表达应从场所营造、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和材料与技术4个方面入手。为更好地理解地域性在现代工业建筑中的表达,采用实例研究方法,... 针对工业建筑地域性不鲜明这一问题,对现代工业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现代工业建筑地域性表达应从场所营造、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和材料与技术4个方面入手。为更好地理解地域性在现代工业建筑中的表达,采用实例研究方法,总结出现代工业建筑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设计策略,进而实现工业建筑的个性化表达,打造出与地域环境相协调的特色文化空间,以期为现代工业建筑的地域性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工业建筑 建筑设计 场所营造
下载PDF
浅谈场所精神在当代人居环境中的体现——以浙江古村落为例
18
作者 藏青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2期136-139,共4页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人居环境理念已不适用,当代对人居环境提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基于场所精神理念解读建筑的地域性,并以数个浙江古村落为例,从文化角度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场所精神在当代人居环境中的体现,表明场所精神对于...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人居环境理念已不适用,当代对人居环境提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基于场所精神理念解读建筑的地域性,并以数个浙江古村落为例,从文化角度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场所精神在当代人居环境中的体现,表明场所精神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对当代人居环境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场所精神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寒冷区域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技术研究
19
作者 王鹏 房晓明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为规范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文章以某寒冷区域为例,进行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技术的研究。根据混凝土受弯件应达到的标准,计算寒冷区域现浇混凝土渠道防冻胀衬砌厚度;为了使渠道的密实度达到预期,按照标准进行渠道放样与衬砌渠道修整;... 为规范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文章以某寒冷区域为例,进行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技术的研究。根据混凝土受弯件应达到的标准,计算寒冷区域现浇混凝土渠道防冻胀衬砌厚度;为了使渠道的密实度达到预期,按照标准进行渠道放样与衬砌渠道修整;完成原材料的选择后,设计混凝土配方,进行复合土工膜施工。通过模板安装与衬砌渠道混凝土浇筑,完成渠道施工。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此工程项目按照设计的方法进行施工,可以通过质量验收,即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区域 现浇混凝土 衬砌渠道
下载PDF
异地办学高校和地域城市文化融合发展:理念、困境、路径——以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为例
20
作者 蒋国斌 郭岩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2期95-101,共7页
高校文化与地域城市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精准把握地域城市文化优势,利用高校文化创新成果赋能城市发展,推动异地办学高校文化与地域城市文化相互融合良性发展。该文阐释了高校和城市文化融合发展的理念,明确了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高校文化与地域城市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精准把握地域城市文化优势,利用高校文化创新成果赋能城市发展,推动异地办学高校文化与地域城市文化相互融合良性发展。该文阐释了高校和城市文化融合发展的理念,明确了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剖析异地办学校地文化融合实践面临的文化目标定位存在差异、缺乏良好互动平台、资源缺乏共建共享等困境,提出转变传统观念构建校地文化发展命运共同体、构建交流平台推进校地文化融合理论研究、整合文化资源推进校地文化资源共享共建等措施路径实现校地文化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办学 高校 城市 文化 地域 融合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