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Synthetic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Lake Health
1
作者 ZHOU Peng-fe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8期58-62,共5页
[Objective ] The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the state of lake health. [ Metho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ealthy lakes" analyzed deeply, the fuzzy integrated evaluation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 [Objective ] The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the state of lake health. [ Metho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ealthy lakes" analyzed deeply, the fuzzy integrated evaluation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ke health,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com- bined with expert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Afterwards, the health state of three typical lakes ( San- baidang, Beimayang and Qiaobeidang) in Wujiang City were evaluated by the system, and the measures to develop and protect the lakes were put forward finally. E Resultl 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Sanbaidang and Beimayang were in basic health, while Qiaobeidang was in sub- health. The indicator system and assessment method are suitable for the rivers in eastern plains of China.[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l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y lak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Fuzzy integrated evaluation AHP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kes China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供给侧系统构建研究--基于旅游“生活化”现象的观察思考
2
作者 赵书虹 李晓光 +2 位作者 孔营营 李佳懿 杨越琴 《旅游论坛》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正逐步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必要构成,呈现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它既表现出居民对当下生活的“需求”,也映射了居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文章以现代旅游“生活化”现象为出发点,运用程序化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正逐步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必要构成,呈现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它既表现出居民对当下生活的“需求”,也映射了居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文章以现代旅游“生活化”现象为出发点,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探究旅游者行为意向、旅游目的地“人-地-业”互动关系,并尝试构建旅游目的地“人-地-业”高质量发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生活化”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呈现明显的泛中心化特征,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在地文化感知与旅游行为后的获得感;旅游目的地供给侧结构会因旅游者需求转变而发生形变和膨胀,形成“人-地-业”动态发展框架;通过打造高度嵌合式产业结构,构建“人-地-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是克服当前供给侧缺陷、推动“人-地-业”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活化” 旅游目的地 “人-地-业”关系 程序化扎根理论
下载PDF
基于“同气相求”理论探讨肺胃关系
3
作者 刘安琪 王洪武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49-453,共5页
肺、胃疾病在临床上可作为相互继发的存在,提示着肺胃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目前两者相互影响的桥梁和动力尚不明确。文章从“同气相求”的概念出发,认为肺胃之间相互感应的桥梁为肺胃之“同气”,动力为媒介之气,即肺胃之气在人体的运... 肺、胃疾病在临床上可作为相互继发的存在,提示着肺胃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目前两者相互影响的桥梁和动力尚不明确。文章从“同气相求”的概念出发,认为肺胃之间相互感应的桥梁为肺胃之“同气”,动力为媒介之气,即肺胃之气在人体的运动变化,“相求”为肺胃相互感应后的生理体现。肺胃之“同气”包括来源相同、结构中空且与外界相通、功能上同升以输送营养且同降以排泄糟粕、生理特性上均喜润恶燥4个方面,在“同气”的基础上依赖媒介之气产生感应,肺胃之“相求”体现在3个方面,云雨相求为肺胃共主精微、津液和宗气的生成和输送,精微和津液可濡润周身脏腑,宗气可滋养元气;气机相求为胃将水谷之精上输至肺,助肺藏精化气以输送营养物质;肺若雾露之溉,将水谷之精和津液降于胃,助胃传导以排泄糟粕;营卫相求为胃主营卫化生的来源,肺主营卫的化生及运行,两者相辅相成。从“同气相求”探究肺胃关系,为临床治疗肺系、胃系及肺胃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同气相求 肺胃关系
下载PDF
论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脱域区隔与空间重构
4
作者 陈振中 曾俊豪 张成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48,共8页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乡土生成的特性、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人己联通对自身价值澄明的秉性。当前,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化分、社会局内外主体的利益博弈、多元价值的冲突等使得乡村教师对其职业角色的认同陷入现代性的困境,具体表现为职业角色人本空心化、职业角色边界泛化、职业价值迷失。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合乎乡土规律的人地互动出发,在递进实现人地厘合、人际协和、人己澄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重新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职业角色 人地互动 人地厘合 人际协和 人己澄明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机理与实践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抗抗 牟修新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逻辑必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无论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还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逻辑必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无论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还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价值契合、功能适配与路径耦合的相融相通性。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坚持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的辩证统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统一、保持定力与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央总揽全局与地方谋划一域的辩证统一、发扬民主与科学集中的辩证统一这五大关系。将作为价值层次的民主转化为具体的程序和机制,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前提下,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发挥中国之治的显著制度优势,不断提升民主质量和国家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国家治理 现代化 辩证关系 制度载体
下载PDF
4世纪中后期基督教会的发展与晚期罗马帝国政教关系
6
作者 徐静怡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3-36,156,157,共16页
4世纪中后期,基督教会与罗马帝国皇帝的关系形成新的平衡,教会与皇帝之间形成了依赖彼此、相互支持,又各自相对独立的新关系。皇帝支持教会扩大影响力、维护教会的既得利益,在与多神教的争斗中与基督徒站在同一阵营,而教会则在风云变幻... 4世纪中后期,基督教会与罗马帝国皇帝的关系形成新的平衡,教会与皇帝之间形成了依赖彼此、相互支持,又各自相对独立的新关系。皇帝支持教会扩大影响力、维护教会的既得利益,在与多神教的争斗中与基督徒站在同一阵营,而教会则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支持皇帝,当皇位不稳固或战争爆发时教会利用宗教影响为皇帝助力。这种相互依存又彼此独立的关系,是罗马历史发展趋势与政治局势相互影响的产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后世欧洲政教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罗马帝国 基督教会 罗马皇帝 政教关系
下载PDF
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适配关系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7
作者 麻学锋 孙洋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共19页
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相适配对推进旅游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张家界为例,将生存、相互关系、成长三核心需要理论(ERG理论)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理论分析框架中,构建二者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适配度模型、标... 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相适配对推进旅游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张家界为例,将生存、相互关系、成长三核心需要理论(ERG理论)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理论分析框架中,构建二者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适配度模型、标准差椭圆-重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时空维度剖析2002—2020年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适配关系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前者易受突发事件影响,后者则保持相对稳定发展;二者演绎过程历经低水平不协调阶段、波动协调阶段和协调转型阶段,并与ERG理论中的生存需要(E)、相互关系需要(R)和成长需要(G)相对应。(2)民生福祉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不同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无法完全与民生福祉相匹配。(3)时间上,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适配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不适配提升为良好适配;空间上,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呈先延伸后收缩的变化趋势,并将中心锁定在武陵源区。(4)旅游产业发展系统中的文化教育投入不足,以及经济贸易流量限制和民生福祉系统中的就业不稳定及社保、交通不完善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适配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发展 民生福祉 ERG理论 适配关系 张家界
下载PDF
社会工作站建设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8
作者 陈瑞 杨佳佳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5期86-89,共4页
社会工作站是制度化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对既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后发现,在研究数量上,发文量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从研究成果类型上看,学术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均有所涉及且占据重要地位。从研究主题来看,主要涉及社... 社会工作站是制度化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对既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后发现,在研究数量上,发文量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从研究成果类型上看,学术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均有所涉及且占据重要地位。从研究主题来看,主要涉及社会工作站建设的意义与作用、理论与方法、路径与逻辑、政社关系、问题(困境)与经验(对策)、基层社会工作站督导与人才队伍建设等。针对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需从理论与方法的多元化、研究主体的多维性、理论与实务的双向建构、横向与纵向维度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民生服务 政社关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关系研究
9
作者 王红艳 程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6-127,131,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战略部署。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时代新人的主渠道,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战略部署。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时代新人的主渠道,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文化环境、实践佐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耦合关系
下载PDF
新时代“两个中心论”统一的内在逻辑
10
作者 周成 王沁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全部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两个中心”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良性互动。
关键词 新时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 逻辑关系
下载PDF
走向社会实践的艺术:参与式艺术的批评话语与理论启示
11
作者 李丹舟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3期79-90,共12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建设,艺术介入城乡发展新格局的一系列具体实践也催生了对关于“艺术之社会参与”的理论的需求。以参与式艺术作为分析对象,立足前卫美学的三股理论思潮和两派批评论争,可以通过审美的自律与他律... 随着我国城镇化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建设,艺术介入城乡发展新格局的一系列具体实践也催生了对关于“艺术之社会参与”的理论的需求。以参与式艺术作为分析对象,立足前卫美学的三股理论思潮和两派批评论争,可以通过审美的自律与他律之辩来反思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参与式艺术在艺术美学上的最大突破体现为对间性关系的开启,它使艺术成为在作者、作品、观众与世界之间进行沟通的关系媒介。参与式艺术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艺术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跨界融合,而当前国内涌现的许多创作案例也说明当代艺术在继承文艺“为人民”传统的基础上,正在深度融入城乡空间重构和日常生活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艺术 前卫美学 间性关系 学科融合 文艺“为人民”
下载PDF
清末民初中国国家观的“国-民”关系嬗变
12
作者 陈晓岚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4,95,共6页
在古代中国“天下观”解体后,“国”从“天下”中脱嵌,清末思想家以“国家主义”为基础的主权国家观念作为救国的方案,当国家主义方案碰壁后,民初思想家认识到个人权利和个性发展在现代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遂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在古代中国“天下观”解体后,“国”从“天下”中脱嵌,清末思想家以“国家主义”为基础的主权国家观念作为救国的方案,当国家主义方案碰壁后,民初思想家认识到个人权利和个性发展在现代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遂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国家观念进行替代。理解嬗变的过程,核心在于理解“国家和国民”关系的处理,研究发现这对关系由依附式转变为“国在民上”关系构建,又转向强调“个人至上”的关系构建,将国民脱嵌于国家和家庭,把人作为现代国家构建的手段转变为其目的,完成了具有内在延续性的现代国家构建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国家观 国民 关系
下载PDF
清至民国时期粤北瑶汉山场纠纷与政府调控
13
作者 李双 李增辉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从清道光五年(1825)到民国元年(1912),连南茅田村的瑶族和连山上吉村虞氏家族围绕相邻山场所有权进行了87年的司法诉讼,期间政府进行了四次调解和判决。从这一系列案件中可以看出瑶族在买卖、继承中形成的契约合同,是官府认定山场划界... 从清道光五年(1825)到民国元年(1912),连南茅田村的瑶族和连山上吉村虞氏家族围绕相邻山场所有权进行了87年的司法诉讼,期间政府进行了四次调解和判决。从这一系列案件中可以看出瑶族在买卖、继承中形成的契约合同,是官府认定山场划界和确权的主要依据;争诉过程中官方主导划定新的界址,并予以书面化,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对山场的认知细化程度也就越高;政府在裁决中,逐渐采取利益平衡策略,刺激瑶汉民众加大对山林经济的开发力度,以便获取更多的税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 瑶汉关系 山场纠纷 连山绥瑶直隶厅
下载PDF
唐太宗李世民处理“领导与下属”关系的理念与方法——基于策论的考察
14
作者 陶漫 胡文靖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8期124-126,共3页
领导与下属关系的处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点和痛点。处理的得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命运。通过《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中“问对”的文本考察,全面解析唐太宗处理“领导与下属”关系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即相互依存、相互... 领导与下属关系的处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点和痛点。处理的得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命运。通过《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中“问对”的文本考察,全面解析唐太宗处理“领导与下属”关系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即相互依存、相互欣赏、相互信任和相互成就,探讨唐太宗治理智慧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 下属 关系 理念 唐太宗 策论
下载PDF
转变、妥协与冲突:洪武时期中安藩属关系变迁研究
15
作者 杨勇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8-67,共10页
洪武时期是中安藩属关系变迁的关键时期,对明清中安藩属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朝建立后,在藩属体系下“字小事大”等原则与现实政治中地缘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下,明朝与安南在转变、妥协与冲突的交替过程中,呈现出了洪武时期“字... 洪武时期是中安藩属关系变迁的关键时期,对明清中安藩属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朝建立后,在藩属体系下“字小事大”等原则与现实政治中地缘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下,明朝与安南在转变、妥协与冲突的交替过程中,呈现出了洪武时期“字小事大”等基本内涵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 安南 藩属关系 字小事大
下载PDF
情感维度的中国城镇化进程研究:基于“人—地”情感联结的视角
16
作者 陈浩 章颖 《城市观察》 2023年第6期81-97,162,共18页
城镇化进程中的流迁人口如何与城镇地点之间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属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情感维度,应构成新型城镇化政策实践和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地方依恋”理论,本文从“人—地”情感联结形成发展的观察角度解读情感维度的中... 城镇化进程中的流迁人口如何与城镇地点之间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属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情感维度,应构成新型城镇化政策实践和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地方依恋”理论,本文从“人—地”情感联结形成发展的观察角度解读情感维度的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认为,情感维度的中国城镇化进程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以单位为中心的“人—地”情感联结建立与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2)既有“人—地”情感联结削弱与淡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初期);(3)新型多尺度“人—地”情感联结再建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处于“后单位时代”、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镇空间重组的当代中国而言,如何以各级城镇为“新乡土”构建相对紧密的“人—地”情感联结无疑是一项艰巨任务。基于此,有必要将推进情感维度的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增强“地方依赖”、推进“身份融入”、促进“社交联结”和孕育“地方认同”四个维度采取系统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人—地”关系 情感联结
下载PDF
民众对辅警情感认同问题研究--基于H省的考察
17
作者 张玉凤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4-60,共7页
情感认同作为联络辅警与民众的心理纽结,是辅警贯彻“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重要体现。以属地影响为视角,立足H省开展实证研究发现,民众对辅警的情感认同困境主要受到辅警制度,组织支持,民众的人口学特征、社会身份,民众与辅警接触等... 情感认同作为联络辅警与民众的心理纽结,是辅警贯彻“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重要体现。以属地影响为视角,立足H省开展实证研究发现,民众对辅警的情感认同困境主要受到辅警制度,组织支持,民众的人口学特征、社会身份,民众与辅警接触等因素影响。结合H省实践,加强民众对辅警情感认同,需要完善优化辅警制度,构建民辅警协同作战的良性工作机制,提升辅警综合素养,塑造辅警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探索辅警参与的基层警务共同体的情感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警 民众 情感认同 和谐警民关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体系
18
作者 冯志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0-23,共14页
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的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体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和政治高度统一的辩证关系,科学回答... 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的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体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和政治高度统一的辩证关系,科学回答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正确把握好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体系的本质特征、价值取向、保障战略和实践要求,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效能治理、维护高水平安全、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确保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导经济 经济和政治 辩证关系 系统集成 经济规律 人民美好生活
下载PDF
雷锋精神传播的数字技术化探析
19
作者 徐姗姗 《邢台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7-73,87,共8页
算法技术、元宇宙、智能可视化技术与传播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传播由被动变为算法主动、由虚拟经验学习变为虚实结合的主体参与、由抽象变为具象化的转变。雷锋精神的数字技术化是主流思想现代化传播的一项创举,数字技术与雷锋精神的理论... 算法技术、元宇宙、智能可视化技术与传播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传播由被动变为算法主动、由虚拟经验学习变为虚实结合的主体参与、由抽象变为具象化的转变。雷锋精神的数字技术化是主流思想现代化传播的一项创举,数字技术与雷锋精神的理论创新和对外传播构成内在逻辑耦合,展现出构建个体发展的历史自信、弘扬英雄模范的历史主动转化、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历史主体的历史自觉、拓展雷锋精神大历史观的历史视野的重大价值。针对数字技术赋能雷锋精神面临的信息茧房问题、技术越界问题、主流意识问题、智能融合问题,从强化数据使用管理、完善技术规制、增强主流思想引领、推动全面统筹方面实现赋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雷锋精神 主客体关系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20
作者 魏长领 王宁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3年第2期2-15,250,共15页
传统与现代化并非一种此疆尔界的对峙,传统为解决不同价值和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思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底色,使之成为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逻辑之一。“大一统”的民... 传统与现代化并非一种此疆尔界的对峙,传统为解决不同价值和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思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底色,使之成为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逻辑之一。“大一统”的民族观、“以民为本”的发展观、“崇德利用”的社会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等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丰厚精神滋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价值载体,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源泉。新时代,要从澄明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基础、遵循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则要求、厘清继承传统文化的核心灵魂三个维度,传承和弘扬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文化 大一统 以民为本 崇德利用 天人合一 协和万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