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际类关系名词的语义及其词典释义
1
作者 高翀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人际类关系名词不同于普通名词,其语义不自足,在句子中要求有领属定语共现。根据语义类型、句法特征等,人际类关系名词可分为单向关系名词和双向关系名词;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分析,可进一步归纳为直接单向关系名词、间接单向... 人际类关系名词不同于普通名词,其语义不自足,在句子中要求有领属定语共现。根据语义类型、句法特征等,人际类关系名词可分为单向关系名词和双向关系名词;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分析,可进一步归纳为直接单向关系名词、间接单向关系名词、交互型双向关系名词、加合型双向关系名词四种释义模式。对《现代汉语词典》已收录的“孩子、恩人、上家、家属、同事、恋人”等关系名词词条提出的修改意见,说明《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需要在词义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类关系名词 语义分析 单向关系 双向关系 词典释义
下载PDF
模糊语言学视角下的“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研究
2
作者 周丽颖 许秋雯 《现代语文》 2024年第5期66-70,共5页
从模糊语言学视角出发,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模糊性质以及程度副词在结构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探讨。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可以发现,“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不仅仅是修饰性质形容词或名词的语法元素,还扮演着模糊限制词的... 从模糊语言学视角出发,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模糊性质以及程度副词在结构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探讨。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可以发现,“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不仅仅是修饰性质形容词或名词的语法元素,还扮演着模糊限制词的角色,增强了名词的模糊性,使其内涵或外延表现出不确定性。同时,基于数据库检索,采用定量数据和使用频率的研究方法,分析“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很”和“非常”是最为常用的两个程度副词,其次是“太”和“十分”,其他的程度副词使用较少,表示程度较轻的副词则几乎没有用例;专有名词、抽象名词、处所名词占比较大,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的占比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模糊语言 模糊词 模糊限制词
下载PDF
现代汉语使令句V1、V2的时考察
3
作者 宋启彩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0,121,共6页
使令句V1和V2都可以受时态副词“已经、已、正在、正、在、将要、将、要”修饰,即V1和V2具有[+前附时态]的特点。使令句的V2受时态副词修饰时,其动词V1多是持续性动词。可通过时态副词、时间名词、动作顺序、语义特征、上下文语境确定V1... 使令句V1和V2都可以受时态副词“已经、已、正在、正、在、将要、将、要”修饰,即V1和V2具有[+前附时态]的特点。使令句的V2受时态副词修饰时,其动词V1多是持续性动词。可通过时态副词、时间名词、动作顺序、语义特征、上下文语境确定V1、V2的时态,V1和V2共存在六种时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令句 时态副词 时态关系
下载PDF
语料库驱动下的“程度副词+名词”现象研究
4
作者 朱琳 甄晓歌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程度副词+名词”现象是指一种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程度副词+名词”开始大量出现在文学、报刊、影视节目和网络用语中,其形象直接的表达方式和丰富饱满的语义内涵不断受到学者的青睐,大量相关的研究论... “程度副词+名词”现象是指一种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程度副词+名词”开始大量出现在文学、报刊、影视节目和网络用语中,其形象直接的表达方式和丰富饱满的语义内涵不断受到学者的青睐,大量相关的研究论文不断涌现。笔者利用语料库驱动的研究方法,借助在线语料库进行语料的收集和整理,对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现象进行研究,利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丰富了“程度副词+名词”现象的语料,打破了主观举例对“程度副词+名词”现象分析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名词”现象 语料库驱动 词汇语用
下载PDF
“副+名”现象研究之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杨亦鸣 徐以中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51,共9页
副词能否修饰名词涉及到区分名词和谓词的一项重要鉴别标准问题。有关这一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就存在争论,目前尚没有一致的意见。本文对四十年来的“副名现象”的研究进行全面综述,探讨了“副名现象”中的三个典型派别的主要论点及其... 副词能否修饰名词涉及到区分名词和谓词的一项重要鉴别标准问题。有关这一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就存在争论,目前尚没有一致的意见。本文对四十年来的“副名现象”的研究进行全面综述,探讨了“副名现象”中的三个典型派别的主要论点及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副名结构”的理论价值作进一步分析,并就其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名词 修饰 副名结构
下载PDF
名词性状因子的构成与“副+名”框架提取的动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海明 李振中 《语言科学》 2004年第2期62-72,共11页
本文拟以网络与期刊文本为基础,把进入“副+名”框架的名词分为指人名词、物质名词、处所名词、抽象名词四类,分析“副+名”框架提取四类名词性状因子的背景和认知动因。最后,本文认为“副+名”结构形成是经济动因的驱使,传信者提供何... 本文拟以网络与期刊文本为基础,把进入“副+名”框架的名词分为指人名词、物质名词、处所名词、抽象名词四类,分析“副+名”框架提取四类名词性状因子的背景和认知动因。最后,本文认为“副+名”结构形成是经济动因的驱使,传信者提供何种背景,受信者定向提取名词的何种性状因子由象似动因驱使,故“副+名”框架的确立与性状因子的提取是经济动因与象似动因竞争与避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结构 汉语 语法 名词
下载PDF
名词非范畴化与副名结构的聚合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建平 黄伶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8-132,共5页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非范畴化与聚合关系。通过对专有名词、兼类名词、个体名词等的历时语料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专有名词聚合于该结构主要取决概念的内涵意义,或典型事件的特征意义,其适用性与语...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非范畴化与聚合关系。通过对专有名词、兼类名词、个体名词等的历时语料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专有名词聚合于该结构主要取决概念的内涵意义,或典型事件的特征意义,其适用性与语境有关;非范畴程度高,或已再范畴化的名词可聚合于该结构,名词高度形容词化;普通个体名词聚合于该结构主要受先前非范畴化现象的影响,取决于交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非范畴化 副名结构 聚合关系 语料库
下载PDF
论修辞幻象在“副+名”组合中的生成与呈现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国珍 朱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84,共6页
修辞幻象是个性化的认知结果,它只有通过语言的反映,进入交际领域被他人认识,才能最终实现其存在。"副+名"组合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构建了表达者关于性质的修辞幻象。根据公共认知与个体认知之间的相互关系,"副+名... 修辞幻象是个性化的认知结果,它只有通过语言的反映,进入交际领域被他人认识,才能最终实现其存在。"副+名"组合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构建了表达者关于性质的修辞幻象。根据公共认知与个体认知之间的相互关系,"副+名"组合生成的修辞幻象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修辞幻象1、修辞幻象2和修辞幻象3。其中,修辞幻象3是理想的类型,可以让公众理解表达者的个性化认知,该修辞幻象也有可能最终转化为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认知 个体认知 修辞幻象 “副+名”组合
下载PDF
语法的“副+名”和修辞的“副+名” 被引量:21
9
作者 邵桂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71-77,共7页
“副 +名”结构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 ,一种是语法的“副 +名” ,另一种是修辞的“副 +名” ,两者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区别。语法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没有变 ,而在修辞的“副 +名”中 ,名词 (或... “副 +名”结构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 ,一种是语法的“副 +名” ,另一种是修辞的“副 +名” ,两者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区别。语法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没有变 ,而在修辞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已经发生临时的转化 ;语法的“副 +名”意义具有明确性、单一性 ,修辞的“副 +名”意义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丰富性 ;语法的“副 +名”和修辞的“副 +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修辞 '副+名'结构 汉语 语形结构
下载PDF
接受修辞视角下的“副+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国珍 朱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5,共6页
"副+名"组合作为一种超常的言语形式,其接受活动的语境主要由"文本""经验1"和"经验2"三层次构成;从认知程度看,它们分别属于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接受者在理解"副+名"组合时,随... "副+名"组合作为一种超常的言语形式,其接受活动的语境主要由"文本""经验1"和"经验2"三层次构成;从认知程度看,它们分别属于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接受者在理解"副+名"组合时,随着解读的深入及特定的心理因素,其所依赖的接受语境将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升。当接受者进入高层次语境时,则意味着接受者审美自由的获得。从整个社会范围内来看,这也标志着"副+名"组合的使用人群会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组合 接受 语境 修辞
下载PDF
汉语时间系统习得状况的考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国光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0,共8页
一种语言的时间系统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方位词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共同表现出来的。本文通过对汉族儿童习得时态助词、时间副词、时间名词、时序词及其相关句法结构的状况的考察 ,分析研究了儿童习得汉语时间系统的过... 一种语言的时间系统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方位词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共同表现出来的。本文通过对汉族儿童习得时态助词、时间副词、时间名词、时序词及其相关句法结构的状况的考察 ,分析研究了儿童习得汉语时间系统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系统 时间名词 时间副词 时间关系 方位词
下载PDF
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 被引量:45
12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共8页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大衰减其指称功能,以突显其表"典型特征、异常感觉、语气时髦"等语用意义。(3)它从多个其他构造中传承了相关信息,如副形构造、主谓构造、动名构造等。(4)单靠组合原则难以获得该构造丰富的整体含意,必须运用完形理论和整合原则对其作通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构造语法 副名构造 压制 突显 传承 整合
下载PDF
副名结构转喻操作的语义压制动因 被引量:37
13
作者 黄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概念转喻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本质、这一结构的转喻机制、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语义压制动因、以及副词与名词搭配的原则。文章指出,名词丰富的内涵义是...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概念转喻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本质、这一结构的转喻机制、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语义压制动因、以及副词与名词搭配的原则。文章指出,名词丰富的内涵义是副名搭配的概念基础,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动因是副名结构的构式义对名词的词汇义进行压制,使与名词相关的可主观量度的属性被凸显,范畴转指属性的概念转喻是语义压制实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结构 概念转喻 意义的动态识解观 构式 语义压制
下载PDF
试论英汉语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中的语法化现象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静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对英汉语中部分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过程中经历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表现出以下的相同点:①它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人体到物体的隐喻阶段;从物体部位名词到代替物体部位的方位词的借喻阶段;空间关系语法化.②内... 本文对英汉语中部分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过程中经历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表现出以下的相同点:①它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人体到物体的隐喻阶段;从物体部位名词到代替物体部位的方位词的借喻阶段;空间关系语法化.②内部的语义条件:含有部分和相邻主体的构造关系,空间意义突显.③外部触发条件:人体名词隐喻意义的蜕化和对语言发展的制约.不同之处:①汉语语法化的人体名词集中在人体的头部,体现了"上"概念在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英语的side是构造空间标示词的活跃词素;②汉语中语法化的形式是词性的直接转换;英语的语法化除了词性转换,主要借助词汇化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人体名词 隐喻空间关系 语法化现象 物体部位名词 方位词 借喻 构造关系 空间意义 词性 词汇化
下载PDF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名词动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新民 梁文青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82,共11页
文章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对名词动化的范畴化关系网络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指出了名词动化的理据。名词动化需具备三个条件:有合适的即时语境;目标语言形式与潜在的可以允准它的范型构式有足够的重合;有足够高的使用... 文章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对名词动化的范畴化关系网络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指出了名词动化的理据。名词动化需具备三个条件:有合适的即时语境;目标语言形式与潜在的可以允准它的范型构式有足够的重合;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经济原则和表达压力是名词动化的一个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化 认知语法 范畴化关系网络 理据
下载PDF
“副+名”组合突显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红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47-148,共2页
“副+名”组合借助今天发达的传媒大有蔚然成风之势,对于这种现象语言学界有“省略”、“活用”、“兼类”等观点。在此从名词本身的意义特征入手,探讨名词能进入“副+名”组合的原因,分析“活用”、“兼类”等说法的深层语义基础。
关键词 “副+名”组合 名词 描述性语义特征
下载PDF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理据、句法操作及限制条件 被引量:22
17
作者 胡学文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36-39,共4页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被语言社团使用和认可是因为在特定的语言使用场合下,此结构中的名词转指该名词所涵盖的世界知识意象或意象组合.在语法操作(或者说句法操作)层面上,这一结构涉及到...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被语言社团使用和认可是因为在特定的语言使用场合下,此结构中的名词转指该名词所涵盖的世界知识意象或意象组合.在语法操作(或者说句法操作)层面上,这一结构涉及到语法的扩展(extension).但这一结构的使用并不是没有任何限制条件的.某些名词能够进入这一结构是由于在特定的语言发展历史中获得了特定的属性意义或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而且这些特定的属性意义或社会文化内涵所构成的意象或意象组合又能因特定的认知语用需要,在一定的语言使用情景下被该名词所转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名词 认知理据 句法操作 限制条件
下载PDF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席留生 毛继光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5-30,共6页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虽悖常规,在使用中却相当流行。根据基于使用的模型分析,该结构的合成过程表现为一个连锁认知过程,包含了感知、选择、激活、范畴化和整合五个认知步骤。该合成过程不仅表征了"程度副词+名...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虽悖常规,在使用中却相当流行。根据基于使用的模型分析,该结构的合成过程表现为一个连锁认知过程,包含了感知、选择、激活、范畴化和整合五个认知步骤。该合成过程不仅表征了"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合理性,而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颇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基于使用的模型 合成 认知分析
下载PDF
汉语“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中的理想认知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加勇 戴玮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在对"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这种结构中含有一些理想认知模型(ICM)。利用理想认知模型(ICM),可以很好地理解"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
关键词 程度副词 指人名词 理想认知模型
下载PDF
汉语“副+名”现象的语义、语法分析与认知基础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宝荣 任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汉语中的"副+名"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副+名"结构存在的可能性,基于汉语语法功能的"隐含性";"副+名"结构形成的现实条件,是汉语副词与形容词语法与语义上的关联性;汉语"副+名&... 汉语中的"副+名"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副+名"结构存在的可能性,基于汉语语法功能的"隐含性";"副+名"结构形成的现实条件,是汉语副词与形容词语法与语义上的关联性;汉语"副+名"结构的认知基础,源于汉民族长于具象思维的心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副+名”结构 语法 语义关联性 认知基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