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ese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Institutional Vicissitude, Theoretic Framework and Content Structure
1
作者 Zhou L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3期79-90,共12页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areas, the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farmers were always the greatest concerns of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rela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areas, the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farmers were always the greatest concerns of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rural areas, agriculture and farmers had remained as the prominent parts for a long period and would continue to be prominent in the future to build China into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n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Chinese rural area had constantly experienced three significant system reforms since 1978, namely the reform of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rural tax and fee reform and the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analyze the theoretic framework and the content structure of the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since it was the higher stage of rural institutional vicissitude, which had changed the governance and operation system and thus promoted the great changes to funda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in rural areas. The theoretic framework of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covered three aspects in its content, namely the rural governance theory,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and the public finance theory. The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wa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with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targets mainly including rural political restructuring, rur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rural public products allocation restructuring. The reform had focused on enhancing the vitality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breaking through the urban and rural binary system, and further reducing the disparity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rysides, so as to realiz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t was necessary to clarify and understand the key mechanism and intrinsic logic of the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which was helpful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constituted by scientific methodology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 to judge the reform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 institutional vicissitude theoretic framework content structure
下载PDF
Chinese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Theoretical Innovation,Key Contradic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2
作者 Zhou L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6年第3期79-89,共11页
As a systematic project, Chinese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reform") involved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rural governance, economy, culture, society and ecology, which laid a soli... As a systematic project, Chinese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reform") involved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rural governance, economy, culture, society and ecology, 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overall reform in China. Western rural development theory had been proved to be insufficient to support Chinese rural reform. Therefor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became urgent in the fields of rural governance, government functions, public finance and rural-urban integration etc.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had been adjusting itself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normal". And during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bottlenecks included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form,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stability, agricultural simpl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areas and slow progress of rural areas,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democratic supervision etc. Proper countermeasures would help to settle the above contradi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下载PDF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Effect in Anhui Province
3
作者 TAN Jiang-lin,WANG Juan-juan,JIA LiangSchool of Humanities,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3期23-30,共8页
In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effect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in Anhui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relevant regions at home and abroad,we analyze the necessity,reform idea and objective o... In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effect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in Anhui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relevant regions at home and abroad,we analyze the necessity,reform idea and objective of new round of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in order to review the effect of main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construct all-around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ng comprehensive reform effect scientific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constructing quantified index system including 6 first-level indices,23 second-level indices and 106 third-level indices,we can not only test the effect of one item of reform(lik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but also conduct overall evaluation 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IDEA and objective Eval
下载PDF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艳辉 曾阳珂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基于改革政策目标,从产权能力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三个方面,运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14—2021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水平... 基于改革政策目标,从产权能力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三个方面,运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14—2021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水平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区域间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各地区改革水平的差距呈逐步缩小态势;各省(区、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家庭农场发展水平、农村市场化程度、集体经营收入水平、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能力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基本属于集体经济发展维度,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改革规划目标仍有差距,还需进一步提升集体产权改革的经济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综合评价 产权能力 集体经济发展 农民权益保障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后农民福利变化研究--基于义乌试点地区的调查
5
作者 宁爱凤 周卓艺 王阳 《开发研究》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模糊函数,对浙江省义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后的农民福利变化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民福利总模糊综合指数为0.568,农民经济状况模糊综合指数为0.542,居住水平为0.5... 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模糊函数,对浙江省义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后的农民福利变化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民福利总模糊综合指数为0.568,农民经济状况模糊综合指数为0.542,居住水平为0.589,社区环境为0.632,社会保障为0.527,政治参与为0.570。研究结果显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后农民福利水平总体得到提升;宅基地制度改革改善了农民的社区环境和居住条件,但并没有显著改善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状况;宅基地制度改革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收入,也降低了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的获得感。政策含义为,宅基地制度改革须坚持“农民生活质量不下降”“先立后破”的原则;改革推进的着力点分别是促进非农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丰富社区建设,通过着力点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全方位提升农民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福利 宅基地制度改革 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具探索——以佛山市南海区“三券”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小薇 廖曼华 袁奇峰 《城市观察》 2024年第2期19-28,159,160,共12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抓手。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同的整治模式会造成土地发展权的非均衡配置,使得被赋予土地发展权的项目容易实施、被削减或终止土地发展权的项目难以实施。本文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出发...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抓手。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同的整治模式会造成土地发展权的非均衡配置,使得被赋予土地发展权的项目容易实施、被削减或终止土地发展权的项目难以实施。本文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出发,探究了南海区“三券”政策的三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三券”政策的实施机制,指出“三券”政策实质上是通过土地发展权的补偿和转移来保护村集体利益、助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路径。建立和完善土地发展权转移和补偿机制,有利于推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因土地性质变化而产生的土地收益“暴损”问题,有利于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牵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发展权 南海区“三券” “百千万工程”
下载PDF
系统哲学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与生成进路
7
作者 曾晨 李跃华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6,124,125,共16页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包含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复杂系统,数智化革新和智能化工具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鲜明特征。数据作为新兴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系统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协调和自我行动能力,能够灵活应对...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包含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复杂系统,数智化革新和智能化工具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鲜明特征。数据作为新兴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系统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协调和自我行动能力,能够灵活应对时代发展变化与需求。数字技术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新质生产力系统注重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选用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高效化,推动产业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形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推动开放合作与国际交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发展新兴产业与绿色智能产业,以及重塑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其组织原则包括强化社会融合性与集体协作性,体现分配多元性,以及推动生产关系向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系统论 构成要素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中的社会流动图景
8
作者 王通 杨智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8,共13页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界历史性个人”转变的基本原理,这启示我们从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角度寻找社会流动的深层规律。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且农村人口基数庞大等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之巨以及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的任务之艰。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现实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流动人口调控机制,形成了社会流动的严控图景、自发图景、赋能图景和自主图景等纵向变迁历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来保障和推动社会流动的自主图景,尤其是助力个人全面发展的城乡融合图景和区域协调图景,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流动 城乡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唯物主义 新型城镇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借鉴农村改革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探索
9
作者 李全生 邓小草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三十多年时间里,农村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有: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三十多年时间里,农村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有: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借鉴这些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推进渐进式建设,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 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经验 乡村全面振兴
下载PDF
农村综合性改革助力山区共同富裕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省松阳县“幸福小港”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川生 何慧彬 《财政科学》 2023年第5期122-128,共7页
浙江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浙江山区26县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共同富裕新模式。其中,浙江省松阳县于2021年7月通过了财政部审批,成功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农村综合... 浙江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浙江山区26县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共同富裕新模式。其中,浙江省松阳县于2021年7月通过了财政部审批,成功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该县在依托自身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的政策推动作用,完善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阐述了松阳县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情况,分析和总结该试点县的一些创新举措与可借鉴经验,并结合具体成效与典型案例,指出农村综合性改革对山区县实现共同富裕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综合性改革 山区县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乡村治理方向建设路径研究
11
作者 文武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标准化是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乡村治理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建设为研究对象,梳理试点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建设试点的标志性事件及典型经验,探索乡村治理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治理农村综... 标准化是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乡村治理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建设为研究对象,梳理试点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建设试点的标志性事件及典型经验,探索乡村治理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治理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村综合改革 标准化试点
下载PDF
基于美好记忆场景的农村未来社区构建研究--以海盐县“三宜”农村未来社区为例
12
作者 王芳溪 张伟 +2 位作者 黄中浩 何小国 金惠敏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9-63,共5页
农村未来社区是新时代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千万工程”的持续深化和升级。以海盐县“三宜”农村未来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美好记忆场景,以“三个示范”为引领,以“丰山溢水,嘉乡三宜”为定位,提出“三化五场景”的设计... 农村未来社区是新时代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千万工程”的持续深化和升级。以海盐县“三宜”农村未来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美好记忆场景,以“三个示范”为引领,以“丰山溢水,嘉乡三宜”为定位,提出“三化五场景”的设计建构,构建“资源、产业、人居、服务、治理”五大未来场景,营造乡村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共促”的新型农村功能单元和农村未来社区模式,结合现场实地调研,提出具体的建设内容与策略。最后从农村资源唤活、产业振兴、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总结五大场景创建成效,为高质量建设农村未来社区试点,率先搭建农村未来生活圈,促进农村综合改革突破,实现农村宜居宜业宜游,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农村未来社区 三宜 乡村振兴 农综改革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系统联动改革:历程演进、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8
13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2 位作者 韩冬 周璇 王艳西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4,共7页
研究目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系统联动改革以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历次重大的变革均是与农村户籍制度变革形成内生联动,而农村要素自由流动的管制... 研究目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系统联动改革以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历次重大的变革均是与农村户籍制度变革形成内生联动,而农村要素自由流动的管制程度决定了农村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的成效。研究结论:一是通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支撑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系统联动改革,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生产要素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二是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提出试点范围、权利认定、土地权限、必要条件和制度保障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户籍制度 系统联动改革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改革综合绩效模糊评价——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思婕 张彼西 张文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自2003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聚焦"三农"问题,2013年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是目前国内关注的... 自2003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聚焦"三农"问题,2013年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是目前国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成都作为西部地区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先驱,研究其绩效,对新一轮在全国开展的农村宅基地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该文跳出了以往从社会、经济、生态评价绩效的模式,以农业、农村、农民为视角,基于对成都周边5县(区)11村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测算宅基地改革绩效具体分数。研究发现:成都地区农村宅基地改革综合绩效总体较好,尤其是在改善农村面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的绩效却相对较差。因此,要不断完善宅基地改革相关配套机制,引导农户转变生产观念,帮助改革地区农民更好地就业和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改革 绩效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成都市
下载PDF
对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若干建议——基于试验区重庆之微观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涛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1-135,共5页
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立体视域中,通过统筹改革试验的本体之思科学厘定新一轮统筹改革试验的总体特征、发展内涵、预期走向、改革目标,从而有效指导综合试验下的诸要素统筹改革,立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的微观视野... 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立体视域中,通过统筹改革试验的本体之思科学厘定新一轮统筹改革试验的总体特征、发展内涵、预期走向、改革目标,从而有效指导综合试验下的诸要素统筹改革,立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的微观视野,从构建城乡良性互动的教育链、构建区域教育均衡配套发展格局、构建教育城乡统筹的保障体系三大角度,提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若干建议,以期实现二元教育治理,推进教育统筹试验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改革试验 城乡教育 综合改革 重庆视角
下载PDF
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4-120,共7页
地区经济差距内在地通过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效应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 地区经济差距内在地通过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效应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倒N型变动轨迹,城乡收入差距为呈倒U型变动轨迹,城乡消费差距则呈M型变动轨迹,总体而言,城乡差距在开始缩小。计量模型说明,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因经济的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的交替作用而随地带间差距、全市差距的变化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呈倒U型变化。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地区经济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交织的复杂模式,制定相应政策着力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经济差距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农村税费改革视角下的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趋势分析——基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严文高 李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2-69,共8页
采用中部地区6省份1993-2010年农民收入面板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农民纯收入及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趋势。结果显示,农村税费改革后,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 采用中部地区6省份1993-2010年农民收入面板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农民纯收入及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趋势。结果显示,农村税费改革后,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来源为主的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较为显著,但人均纯收入与中国大陆地区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有所扩大,相对差距逐步缩小,表明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实现了阶段性目标。据此,提出了继续稳定家庭经营,不断扩大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范围;有序引导农民非农就业,积极拓展劳务收入增长空间;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高中部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扶持,提高对农民的转移支付水平等进一步实现中部地区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农民收入 农村综合改革 财产性收入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下载PDF
源于家庭劳动: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评价困境探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为峰 张存玉 敖娟 《中国考试》 CSSCI 2020年第8期72-78,共7页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实现多维度评价的依据之一。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差异。作为新高考"一参考"的综合素质评价,其指标的设计与实行总体而言具有城市化倾向,不利于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弱势高...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实现多维度评价的依据之一。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差异。作为新高考"一参考"的综合素质评价,其指标的设计与实行总体而言具有城市化倾向,不利于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弱势高中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学生的差距。依据扎根理论,对30个大学生样本的深度访谈文本进行质性解析发现,来自农村弱势家庭的学生尽管缺乏社会教育资源,但是从家庭劳动中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敢于参与社会实践、执行力强;富有责任感;坚忍不拔,具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懂得感恩,体谅他人。农村弱势学生源于家庭劳动的综合素质应该在高中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得到彰显,成为促进城乡公平的指标依据。在家庭劳动的评价设计中,参与家庭劳动的评价应具有可选性,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建议采用全人评价理念,通过多维度的材料构建小劳动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综合改革 农村学生 家庭劳动 教育公平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秀峰 廖其发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98,共3页
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当前正在兴起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提出的背景不同,改革的内容不同,改革的具体方式不同,但两者都是综合性的改革,都采用统筹的策略,两次改革的终极目标趋于一致。基... 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当前正在兴起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提出的背景不同,改革的内容不同,改革的具体方式不同,但两者都是综合性的改革,都采用统筹的策略,两次改革的终极目标趋于一致。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应相互衔接,共同推动我国农村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 关系
下载PDF
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要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秀峰 张丕芳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年第9期1-3,47,共4页
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对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认识尚处于模糊阶段,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刻分析。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策略是统筹兼顾,统... 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对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认识尚处于模糊阶段,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刻分析。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策略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心在农村教育,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在建立城乡一体发展的教育机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在解决非农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终结目标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公平 农村教育 非农化进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