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二题
1
作者 李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20,共11页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可以互相发明。1.殷墟卜辞的“[册口]”,楚简中写作“册告”“册祝告”,传世文献中则写作“册祝”“策告”,书写形式和表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以简册报告”“称册祝告”的意思仍然沿用。而且,从清华简《金滕》(...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可以互相发明。1.殷墟卜辞的“[册口]”,楚简中写作“册告”“册祝告”,传世文献中则写作“册祝”“策告”,书写形式和表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以简册报告”“称册祝告”的意思仍然沿用。而且,从清华简《金滕》(《尚书·金滕》亦然)可见古人的册告仪式和背景信息,而卜筮简则可见册告的较完整句型。2.楚简中的“习贞”,对应殷墟卜辞中的“习卜”,二者均有重复占卜的意思,均位于前辞的位置。3.殷墟甲骨无名组“习卜”的最高次数为“四”,表明重复占卜四次,共占卜五次,与目前所见成套甲骨为“五”的情形相合,但有一版“六卜”午组卜辞和一版含序数“七”的师组卜辞可能是特例。4.与“习卜”相关的“三卜制”耐人寻味,“三卜”现象的确存在于殷墟卜辞,但承担三卜的人物是否分属于王(元卜)、右卜和左卜还值得进一步讨论。5.论文还对殷墟卜辞的“习卜”辞进行了辨析,去除了一些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楚简 殷墟卜辞 [册口] 习卜
下载PDF
中国古代铺首衔环浅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苗霞 《殷都学刊》 2006年第3期29-39,共11页
铺首衔环是中国古代一些器物上的附件,主要在青铜器上、陶器上、漆木器上、瓷器上、画像石上、墓门上、墓葬棺椁上以及建筑的门上。它从安阳殷墟第二期晚段出现后就一直使用,而其使用也最终变成主要使用于门上。
关键词 铺首衔环 附件 分类 殷墟第二期晚段
下载PDF
早商晚段至殷墟时期商人与东夷的文化融合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龙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商人与东夷间的文化融合是随着早商晚段以降,商夷联盟被双方间的战争打破,进而导致商人势力的东渐而实现的。商夷文化融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夷人商化。同时,这种文化的融合还只是呈点状分布。在据点之外的海岱广大地区,东夷文化势力仍然... 商人与东夷间的文化融合是随着早商晚段以降,商夷联盟被双方间的战争打破,进而导致商人势力的东渐而实现的。商夷文化融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夷人商化。同时,这种文化的融合还只是呈点状分布。在据点之外的海岱广大地区,东夷文化势力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商晚段 殷墟时期 商人 东夷 文化融合
下载PDF
论殷墟甲骨卜辞的性质——兼论殷墟甲骨占卜之后的“甲骨档案期”和“甲骨埋藏期” 被引量:3
4
作者 禹剑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3,共4页
学界对殷墟甲骨卜辞是否"档案"存在较大分歧。根据殷墟甲骨卜辞的内容、载体、出土情况以及殷商史等材料,对比殷墟甲骨卜辞和档案的属性,把殷墟甲骨占卜之后的处理过程分为"甲骨档案期"和"甲骨埋藏期"两... 学界对殷墟甲骨卜辞是否"档案"存在较大分歧。根据殷墟甲骨卜辞的内容、载体、出土情况以及殷商史等材料,对比殷墟甲骨卜辞和档案的属性,把殷墟甲骨占卜之后的处理过程分为"甲骨档案期"和"甲骨埋藏期"两个阶段,证明了殷墟甲骨卜辞的性质在两个阶段各有不同,分别属于"甲骨档案"和"埋藏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甲骨卜辞 性质 甲骨档案期 甲骨埋藏期
下载PDF
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甲骨的性质考证 被引量:2
5
作者 朴载福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80,共5页
本文将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所出土的甲骨与中原地区商代甲骨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周梁玉桥甲骨在整治方式与钻、凿形态等方面大体与洹北商城的某一些类型的甲骨一致,具有中商甲骨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烧灼形式。由于其地域关系,其... 本文将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所出土的甲骨与中原地区商代甲骨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周梁玉桥甲骨在整治方式与钻、凿形态等方面大体与洹北商城的某一些类型的甲骨一致,具有中商甲骨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烧灼形式。由于其地域关系,其使用时间可能延续到殷墟一、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梁玉桥遗址 甲骨 钻凿形态 中商 殷墟
下载PDF
河南偃师寨湾遗址、石家沟东遗址考古调查与试掘简报
6
作者 刘文豪 席乐 刘孟孟(图) 《洛阳考古》 2023年第3期3-14,共12页
2023年,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两条高速公路的项目建设,对道路沿线的寨湾遗址和石家沟东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调查与试掘结果显示,寨湾遗址为新发现的一处保存较完好、文化遗存丰富的环壕聚落,遗址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 2023年,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两条高速公路的项目建设,对道路沿线的寨湾遗址和石家沟东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调查与试掘结果显示,寨湾遗址为新发现的一处保存较完好、文化遗存丰富的环壕聚落,遗址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是二里头都城南部一处较为重要的中心聚落,对夏文化乃至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石家沟东遗址发现少量殷墟文化遗存,填补了以往洛阳盆地内极少发现晚商遗存的空白,为了解豫西地区晚商文化的分布态势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湾遗址 石家沟东遗址 龙山文化晚期 二里头文化 殷墟文化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2008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43
7
作者 岳洪彬 岳占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38,I0009-I0011,共18页
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进行的发掘,清理出带车辙的道路、房基、灰坑、灰沟、窖穴、水井、铜器窖藏坑、祭祀遗存、墓葬等大量商代遗迹,出土各类遗物数千件。此次发掘,为深入研究殷墟的都邑布局、族邑分布、商代洹水流域的地下水文和古气... 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进行的发掘,清理出带车辙的道路、房基、灰坑、灰沟、窖穴、水井、铜器窖藏坑、祭祀遗存、墓葬等大量商代遗迹,出土各类遗物数千件。此次发掘,为深入研究殷墟的都邑布局、族邑分布、商代洹水流域的地下水文和古气候、晚商时期的祭祀礼仪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殷墟 刘家庄北地 商代遗存
原文传递
商周时期原始瓷的中子活化分析及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铁梅 RappG.Jr. 荆志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78,共10页
Previously the authors studied proto-porcelain samples from early and middle Shang sites (Wucheng, Zhengzhou, Jingnansi, Panlongcheng and Tonggushan) by means of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INAA) . The r... Previously the authors studied proto-porcelain samples from early and middle Shang sites (Wucheng, Zhengzhou, Jingnansi, Panlongcheng and Tonggushan) by means of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INAA) . The results showed them to have a similar chemical composition pattern,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se proto-porcelain shards might have been produced in the same area around Wucheng.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s report their new analysis on proto-porcelain shards from sites of middle Shang to early Zhou times (Xiaoshuangqiao, Anyang Yinxu, Zhouyuan, Liulihe and Zhangjiapo). For the samples later than the middle Yinxu period, new composition patterns are detected, which indicates diversity in their provenance. The significantly lower Fe2O3 and lower Tio2 contents of these later samples demonstrate the advance of then proto-porcelain industry. Two samples from Zhouyuan with Al2O3 contents higher than 25% seem to suggest that in addition to porcelain stone other materials might also have been used in proto-porcelain production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瓷器 中子活化分析 殷墟 烧制技术
原文传递
河南登封南洼遗址殷墟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国河 朱津 +7 位作者 许俊平 张国硕 朱君孝 张继华 赵海洲 孙危 崔天兴 寇小石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0,共7页
2004~2006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配合下对登封南洼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发掘,清理了大量的二里头时期至金元时期的遗迹,其中殷墟文化的遗存有房址3座、墓葬12座、灰坑87座、陶窑1座,出土了较为丰... 2004~2006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配合下对登封南洼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发掘,清理了大量的二里头时期至金元时期的遗迹,其中殷墟文化的遗存有房址3座、墓葬12座、灰坑87座、陶窑1座,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遗物,对研究殷墟文化的分布和内涵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洼遗址 殷墟二期 遗迹 遗物
原文传递
1978年安阳殷墟王陵区侯家庄北地一号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宝成 唐际根 +3 位作者 牛世山 董好 盛伟 刘小贞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56,F0003,共38页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王陵区发掘了一座带单条墓葬的大墓,编号78AHBM1。1982年,该队发表简报公布了其中部分资料。简报将该墓年代推定为"不晚于殷墟三期"。洹北商城发现后,新材料可证78AHBM1的年...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王陵区发掘了一座带单条墓葬的大墓,编号78AHBM1。1982年,该队发表简报公布了其中部分资料。简报将该墓年代推定为"不晚于殷墟三期"。洹北商城发现后,新材料可证78AHBM1的年代实际早于殷墟时期,是一座商代中期墓葬。本报告首次全面报道了78AHBM1的文物标本和相关考古现象。根据该墓在空间位置、年代、墓葬形制、随葬品等多方面的特殊性,报告提出墓主或为洹北商城时期的一位国王;若非,也当为地位极高的王室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王陵区 侯家庄北地一号墓 商代中期 王室成员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商代墓葬1989-1990年的发掘 被引量:21
11
作者 唐际根 郭鹏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40,I0001-I0004,共30页
1989~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发掘了132座晚商墓葬。这批墓葬以小型墓为主,具有"成片分布"的特点。大部分墓葬出土随葬品,墓葬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三、四期。这批墓葬的发掘,是全面... 1989~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发掘了132座晚商墓葬。这批墓葬以小型墓为主,具有"成片分布"的特点。大部分墓葬出土随葬品,墓葬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三、四期。这批墓葬的发掘,是全面了解孝民屯村及其附近商代遗存不可缺少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安阳 殷墟孝民屯 小型墓葬 晚商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范家庄东北地的两座商墓 被引量:22
12
作者 何毓灵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53,I0005-I0009,共18页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范家庄东北地发掘了两座商代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遗物有铜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贝等。其中M3的年代属殷墟文化第三期,M4为第二期偏晚阶段。M4内随葬品的摆放及两套陶觚、爵...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范家庄东北地发掘了两座商代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遗物有铜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贝等。其中M3的年代属殷墟文化第三期,M4为第二期偏晚阶段。M4内随葬品的摆放及两套陶觚、爵的出现,均对分析殷墟时期墓葬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安阳 殷墟范家庄 殷墟第二期 殷墟第三期 宁狗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郭家庄东南五号商代墓葬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孔德铭 王兴周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33,共12页
2006年11月,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郭家庄东南的一座商代贵族墓葬进行发掘。该墓为土坑竖穴墓,一椁一棺。墓内随葬品共计63件,有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器、蚌器和贝币。该墓的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期,墓主人是旅长或高级贵族。该墓是近年... 2006年11月,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郭家庄东南的一座商代贵族墓葬进行发掘。该墓为土坑竖穴墓,一椁一棺。墓内随葬品共计63件,有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器、蚌器和贝币。该墓的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期,墓主人是旅长或高级贵族。该墓是近年在殷墟外围地区发现的较重要的墓葬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殷墟 墓葬 商代 殷墟文化第二期
原文传递
殷墟一期殷都布局变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一丕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7,共8页
今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即为商代之殷地。洹北商城为盘庚时期所建立的殷都,即"盘庚之殷";小屯传统殷墟则为武丁始建的殷都,即"武丁之殷",两者统属为殷都。殷墟一期早段到晚段,从洹北商城到小屯的迁徙过程中... 今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即为商代之殷地。洹北商城为盘庚时期所建立的殷都,即"盘庚之殷";小屯传统殷墟则为武丁始建的殷都,即"武丁之殷",两者统属为殷都。殷墟一期早段到晚段,从洹北商城到小屯的迁徙过程中,殷都布局变迁呈现明显的连续性。殷墟一期早段到晚段,殷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间不存在着断层或缺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都 布局变迁 殷墟一期早段 殷墟一期晚段 连续过程 缺环
原文传递
试论殷墟文化分期与殷墟青铜器分期的关系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谷飞 《中原文物》 2002年第3期32-33,44,共3页
殷墟作为都城应始于武丁而非盘庚 ,早于武丁的三家庄期商文化应当从殷墟文化分期中分离出去 ,相应的殷墟青铜器分期中也不应包括郑振香、陈志达先生所划分的第一期早段和杨锡璋等先生的第一期。实无将殷墟青铜器分期独立于文化分期以外... 殷墟作为都城应始于武丁而非盘庚 ,早于武丁的三家庄期商文化应当从殷墟文化分期中分离出去 ,相应的殷墟青铜器分期中也不应包括郑振香、陈志达先生所划分的第一期早段和杨锡璋等先生的第一期。实无将殷墟青铜器分期独立于文化分期以外之必要 ,郑、陈先生依据文化分期所做的青铜器分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文化分期 青铜器 武丁 商文化 都城 盘庚 应当 清晰 依据
原文传递
商代中期的人祭制度研究——以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的人祭遗存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季凡 《中原文物》 2004年第3期37-44,共8页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属于“白家庄”期的遗存 ,1 999年冬至 2 0 0 0年夏 ,发现了宗庙基址和与宗庙基址相关的大量人骨埋葬。与安阳殷墟的发现相比较 ,这些人骨是仲丁、外壬 (甲骨文中作“卜壬”)时期举行庙祭时的杀牲。祭祀时杀死人牲的...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属于“白家庄”期的遗存 ,1 999年冬至 2 0 0 0年夏 ,发现了宗庙基址和与宗庙基址相关的大量人骨埋葬。与安阳殷墟的发现相比较 ,这些人骨是仲丁、外壬 (甲骨文中作“卜壬”)时期举行庙祭时的杀牲。祭祀时杀死人牲的方式有砍头、肢解、击杀等 ,极为残酷。被用做人牲的人有俘虏也有奴隶 ,与安阳殷墟时期相似。“人祭”是盛行于商代晚期即安阳殷墟时期的一种制度 ,小双桥的发现 ,把商代这一制度实施的时间 ,向前推了一百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人祭制度 小双桥遗址 商代 郑州市
原文传递
郑州黄河路109号院殷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倩 张吉钦 +8 位作者 武云霞 朱树玉 李扬 李曼 赵向莉 刘福来 蔡强 魏青利 张贺君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3,F0002,I0001,I0002,F0003,共14页
2012底至2013年初,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黄河路109号院内两幢住宅楼工程区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殷墟时期小型墓葬43座。随葬品多为陶器,少量铜器、玉器及贝币。按陶器特征分析可将这批墓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属于殷墟二期和三... 2012底至2013年初,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黄河路109号院内两幢住宅楼工程区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殷墟时期小型墓葬43座。随葬品多为陶器,少量铜器、玉器及贝币。按陶器特征分析可将这批墓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属于殷墟二期和三期。此次发掘为郑州地区殷墟时期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殷代墓葬 殷墟二期 殷墟三期
原文传递
山西绛县东吴村商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龙刚 贾高强 张会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1,共6页
东吴村商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东吴村北约1300米处的一块台地上。2019年,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在配合绛县公安局进行涉案墓葬勘探时发现,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墓中出土随葬品5件,年代为殷墟一期。墓中出土铜礼器为典型殷墟风... 东吴村商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东吴村北约1300米处的一块台地上。2019年,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在配合绛县公安局进行涉案墓葬勘探时发现,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墓中出土随葬品5件,年代为殷墟一期。墓中出土铜礼器为典型殷墟风格,出土陶器则具有地方特色。该墓的发现对于殷墟一期遗存研究,对于研究殷墟一期商文化与北方青铜文化的互动、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吴村 商墓 殷墟一期 早商文化
原文传递
中原地区殷墟时期所见玉镞研究
19
作者 王英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2年第1期179-186,共8页
有关于玉镞的研究一直是空白,现今中国出现的玉镞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将中原地区殷墟时期出土的玉镞进行汇总,并根据外观形态将其分类,发现玉镞大多数出土于中高等级墓葬和王陵宫殿区内。而且玉镞作为礼仪礼器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镞在... 有关于玉镞的研究一直是空白,现今中国出现的玉镞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将中原地区殷墟时期出土的玉镞进行汇总,并根据外观形态将其分类,发现玉镞大多数出土于中高等级墓葬和王陵宫殿区内。而且玉镞作为礼仪礼器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镞在武器中的重要性,以及军权在王权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文化 玉镞 礼仪玉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