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Middle Frontal Area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Western Sichuan Basin,China 被引量:11
1
作者 JIN Wenzheng TANG Liangjie +3 位作者 YANG Keming WAN Guimei Lü Zhizhou YU Yix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2-102,共11页
By analyzing the balanced cross sections and subsidence history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 China, we concluded that it had experienced five tectonic stages: (1) the formation stage (T3x) of the miniatur... By analyzing the balanced cross sections and subsidence history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 China, we concluded that it had experienced five tectonic stages: (1) the formation stage (T3x) of the miniature of Longmen Mountain, early Indosinian movement, and Anxian tectonic movement created the Longmen Mountain; (2) the stable tectonic stage (J1) where weaker tectonic movement resulted in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 being slightly uplifted and slightly subsiding the foreland basin; (3) the intense tectonic stage (J2-3), namely the early Yanshan movement; (4) continuous tectonic movement (K-E), namely the late Yanshan movement and early Himalayan movement; and (5) the formation of Longmen Mountain (N-Q), namely the late Himalayan movement. During those tectonic deformation stages, the Anxian movement and Himalayan movement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Longmen Mountain's formation. The Himalayan movement affected Longmen Mountain the most; the strata thrust intensively and were eroded severely. There are some klippes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 because a few nappes were pushed southeastward in later tectonic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anced cross section shortening rate subsidence history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llite crystallinity and the clay mineral reflectance spectral index for subdividing the very low-grade metamorphic belt along the Lizhou-Hekou geological section in the Youjiang sedimentary basin, Guangxi, China
2
作者 YAN Shoux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9期834-845,共12页
To examine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in classifying very low-grade metamorphic belts, the composition of clay minerals and the cyrstallinity of illite from mudstones were mea... To examine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in classifying very low-grade metamorphic belts, the composition of clay minerals and the cyrstallinity of illite from mudstones were measured using XRD and VIS-SWIR (400—2500 nm)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Based on the illite cyrstallinity, Kbler Index (KI), the Early Triassic LuoLou Group and the Middle Triassic lower Baifeng Formation were classified as the lower Epizone with KID2q° ranging from 0.22 to 0.25, the upper Baifeng Formation as upper anchizone with KID2q° ranging from 0.26 to 0.33, and the Hekou Formation as lower anchizone with KID2q° ranging from 0.38 to 0.40. According to a KID2q° value of 0.43, it is possible that there may exist a local diagenetic zone in the upper strata. The illite cyrstallinity Kbler index and the metamorphic grade increase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The metamorphic grade boundaries nearly match the stratigraphic boundaries, indicating a burial metamorphism nature for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sequence, the spectral absorption band center of clay minerals from fresh rocks is around 2200 nm. The absorption band centers change towards shorter wavelengths: the Luolou Group being at 2220 nm, the Baifeng Formation at 2217—2213 nm, the lower member of the Hekou Formation at 2214—2206 nm, and the upper member of the Hekou Formation at 2205—2197 nm. The spectral absorption band center of illite shows the same change patter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ery low-grade metamorphic belts can be subdivided using spectral indices of clay minerals, which are measured by using field portable spectroradiometers. However, it may not work well with satellite and airborne sen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ite crystallinity Kübler index XRD measurement Lizhou-hekou geological section very low-grade metamorphic belt VIS-SWIR reflectance spectrum change of spectral absorption center.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头道拐-龙门区间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3
作者 马晓妮 任宗萍 +2 位作者 李占斌 李斌斌 谢梦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1,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研究理解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明确径流过程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半干旱-半湿润区水土保持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头道拐—龙门区间1960—2021年37个气象站点资料以及头道拐、龙门水文站资料,分...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研究理解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明确径流过程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半干旱-半湿润区水土保持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头道拐—龙门区间1960—2021年37个气象站点资料以及头道拐、龙门水文站资料,分析区间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径流动态变化特征,并使用PLSR模型分析极端降水事件同径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60多年来,除持续干旱时间、持续降水时间、最大1日降水量、最大5日降水量之外其余各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区间极端降水强度指数上升趋势总体高于极端降水频率指数;2)头道拐—龙门区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9.8亿m^(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平均变化趋势为-0.947亿m^(3)/a。随时间的推移径流量呈显著减少态势,以1979年为界,区间年径流量从61.9亿m^(3)下降到29.3亿m^(3);3)基于突变前各极端降水指数同区间年径流深所构建的PLSR模型累计解释了年径流总方差的88.4%,年降水总量、强降水总量、极端强降水总量是影响头道拐—龙门区间径流变化的最重要变量,同时进一步定量化分离极端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区间径流的影响,其中极端降水对于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分布 径流变化 PLSR模型 头道拐—龙门区间
下载PDF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平衡剖面分析 被引量:92
4
作者 陈竹新 贾东 +4 位作者 张惬 魏国齐 李本亮 魏东涛 沈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5,共8页
对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形成的正反转构造过程有过许多分析 ,但明显缺乏直接的证据和定量的分析。本文在地层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借助平衡剖面分析验证龙门山形成的正反转构造过程 :志留纪至中三叠世受多条倾向北西的同沉积断裂控制 ;晚... 对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形成的正反转构造过程有过许多分析 ,但明显缺乏直接的证据和定量的分析。本文在地层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借助平衡剖面分析验证龙门山形成的正反转构造过程 :志留纪至中三叠世受多条倾向北西的同沉积断裂控制 ;晚三叠世以来遭受北西—南东向挤压、抬升和剥蚀 ,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在晚三叠世和新生代的两期板块碰撞的影响下 ,龙门山产生了两期褶皱冲断作用 ,但在南、北两段表现出显著不同的变形过程。龙门山北段表现为复杂的逆冲推覆构造 ,能明确划分出两期构造变形 ,晚三叠世的变形强烈 ,缩短率达 31.7% ;而新生代的变形较弱 ,缩短率仅为 10 .5 %。南段则表现出基底卷入的叠瓦状冲断的特点 ,主要体现新生代的构造变形 ,晚三叠世的构造变形基本上被改造 ,南段整体缩短率达 2 6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褶皱冲断带 龙门山 平衡剖面 构造变形 晚三叠世 新生代 逆冲推覆构造 中三叠世 志留纪 缺乏
下载PDF
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来水来沙变化及其对水利水保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65
5
作者 穆兴民 巴桑赤烈 +3 位作者 ZHANG Lu 高鹏 王飞 张晓萍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1,共6页
采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变点分析法、历时曲线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对黄河中游河口镇到龙门区间1952-2000年降水、径流和泥沙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4.5mm,径流量53.3×108m3,输沙量7.2×108t。上世... 采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变点分析法、历时曲线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对黄河中游河口镇到龙门区间1952-2000年降水、径流和泥沙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4.5mm,径流量53.3×108m3,输沙量7.2×108t。上世纪50年代以来,区间面平均降雨量并未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而径流和输沙量均发生了显著性趋势性减少,但在这种趋势性减少过程中,上世纪90年代则表现出微弱增加。与前期相比,在消除降雨量影响后,区间径流量降低幅度一般在20%-30%,而输沙量在低频率部分(相当于汛期)减小幅度达40%,高频部分(相当于非汛期)有所增加。根据建立的区间面平均降雨量与径流量及输沙量关系分析,黄河河龙区间因人类活动的直接作用使区间径流量年均减少18.8×108m3,输沙量年均减少3.7×108t。与前期相比,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是区间径流和泥沙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泥沙 历时曲线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河龙区间 黄土高原 黄河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0
6
作者 徐世琦 周建文 +3 位作者 曾庆 李毅 张光荣 胡恒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59-61,6-7,共5页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 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孔洞是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是天然气的有效储集场所。裂缝是重要的渗滤通道。储集类型有4种,以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要的储集类型。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分布在该段的中上部位,具有储层发育段数多、累厚大和裂缝发育的特点,孔隙度大于3%的有效储层累为24.15m,占砂糖状白云岩厚度的56.08%,且中低孔渗段储层中夹有高孔渗段储层。储层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的平面展布呈椭圆型,西宽东窄,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分布面积大,达2276.4km2。储层发育最好的区块是0号与1号断层之间、1号与2号断层之间以及2号与3号断层之间所夹的推覆体岩片,砂糖状白云岩厚度在30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推覆体构造带 二叠系 栖霞组二段 白云岩 储层
下载PDF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植被覆盖变化与径流输沙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信忠保 余新晓 +2 位作者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共7页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河龙区间)是黄河主要的多沙粗沙区,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此。为揭示近1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河龙区间植被覆盖恢复过程及其对河龙区间径流输沙的影响,该文基于GIMMS和SPOTVGT两种遥感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河龙区间)是黄河主要的多沙粗沙区,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此。为揭示近1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河龙区间植被覆盖恢复过程及其对河龙区间径流输沙的影响,该文基于GIMMS和SPOTVGT两种遥感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81-200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径流输沙的关系。研究发现:1981-2003年河龙区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index,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位于其西北部地势平坦的沙地草滩区植被NDVI上升趋势显著,而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山地森林区的植被NDVI呈下降趋势。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1999-2007年河龙区间植被NDVI在降水偏低的背景下,仍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植被覆盖恢复同势强劲。植被NDVI上升最显著区域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即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中下游以及延河中下游地区。从前后两个时期对比看,后期NDVI较前期提高10%以上和20%以上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72.5%和36.4%。③1950-2007年河龙区间产流量、产沙量呈减少趋势,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减少趋势非常明显。与1950-1969年相比,1980-2007年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减少了34.8×108m3和6.4×108t,占前期的49.4%和64.9%。④河龙区间植被NDVI与产流量、产沙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这种同步波动关系发生扭转,表现为植被NDVI上升,产流量、产沙量下降。虽然降水偏少是河龙区间产流、产沙下降的重要原因,但植被恢复可能加剧了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河龙区间 植被恢复 退耕还林 径流输沙
下载PDF
河口镇—龙门区间主要支流水沙突变年代划分 被引量:5
8
作者 赫晓慧 武舫 +1 位作者 高亚军 徐建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1,143-144,共3页
利用Pettitt检定法,把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以及初步消除降水影响的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作为指标,以年和汛期为尺度,综合判定了黄河河口镇—龙门区间各主要支流的水沙突变点。结果表明:①采用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等资料,通过Pettit... 利用Pettitt检定法,把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以及初步消除降水影响的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作为指标,以年和汛期为尺度,综合判定了黄河河口镇—龙门区间各主要支流的水沙突变点。结果表明:①采用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等资料,通过Pettitt检定的方法可以初步找出河龙区间主要支流水沙突变点,采用消除降水影响后的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来综合判断突变点更符合各支流治理的实际情况;②河龙区间各主要支流水沙突变点出现时间不尽相同,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有12条、7条和1条发生突变,仅清涧河流域未发生突变,最早发生突变的是延河流域,其次是无定河流域,突变点出现最晚的是窟野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划分 水沙突变 支流 河口镇—龙门区间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构造变形特征与物理模拟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长清 岳全玲 +1 位作者 燕继红 于福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6-689,共4页
龙门山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交接部位,具有NE分带、EW分段的变形特征。龙门山北段逆冲推覆带是以出露轿子顶杂岩和唐王寨向斜为典型特征;推覆-滑覆带变形强烈,地表主要为一系列NW往SE的叠瓦推覆体,地腹发育双重构造;... 龙门山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交接部位,具有NE分带、EW分段的变形特征。龙门山北段逆冲推覆带是以出露轿子顶杂岩和唐王寨向斜为典型特征;推覆-滑覆带变形强烈,地表主要为一系列NW往SE的叠瓦推覆体,地腹发育双重构造;而前陆坳陷变形较弱,地表主要为SE倾伏的单斜,地腹则发育断层相关褶皱。通过构造物理模拟认为:1)龙门山北段构造变形受力边界主应力与断裂走向间的锐夹角为70°,为羌塘地块与西秦岭造山带共同挤压所形成;2)构造变形样式上后缘为基底卷入式背冲型断层组合,前缘为前展型叠瓦式组合,断层向上延伸受下侏罗统滑脱层限制;3)构造具有3个阶段的变形过程,早期须家河组三段晚期的挤压作用产生叠瓦状断层,中期遂宁组沉积期和晚期白田坝组沉积期发生同沉积挤压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叠瓦推覆构造 构造物理模拟 同沉积挤压变形 龙门山北段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构造变形历史与物理模拟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长清 刘树根 于福生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5,共5页
龙门山冲断构造带具有NE分带、EW分段的构造变形特征。龙门山构造带中段逆冲推覆带是以出露彭灌杂岩及其前缘发育飞来峰为典型特征,变形以倾向北西的紧闭倒转-同斜褶皱为主;推覆-滑覆带变形强烈,发育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层及相关的褶皱,... 龙门山冲断构造带具有NE分带、EW分段的构造变形特征。龙门山构造带中段逆冲推覆带是以出露彭灌杂岩及其前缘发育飞来峰为典型特征,变形以倾向北西的紧闭倒转-同斜褶皱为主;推覆-滑覆带变形强烈,发育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层及相关的褶皱,及一系列由泥盆系至下三叠统碳酸盐岩构成的飞来峰,地腹发育厚皮构造,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而前陆坳陷变形较弱,地表主要为SE倾伏的单斜,地腹则发育断层相关褶皱。通过构造物理模拟认为:1)龙门山中段构造变形受力边界主应力与断裂走向间的锐夹角为70°;2)变形样式总体为双滑脱层所控制的分层滑脱垂向叠加构造组合;3)构造变形过程具有3个阶段,早期须家河组沉积之后产生的滑脱断层垂向叠加,中期在遂宁组沉积期间和晚期在蓬莱镇组沉积期间及其后,发生滑脱断层垂向叠加,且控制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 构造变形过程 变形样式 龙门山构造带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水磨地区辉绿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娟 马润则 +3 位作者 张腊梅 李湘玉 何显川 胡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龙门山北段的四川广元水磨地区零星分布北东-南西向的基性岩脉,主要侵位于中生代。前人对龙门山地区的基性岩脉研究较少,更缺乏高精度的年龄数据及地球化学报道。研究区辉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数据具双峰特点,结合区域构造及岩浆事... 龙门山北段的四川广元水磨地区零星分布北东-南西向的基性岩脉,主要侵位于中生代。前人对龙门山地区的基性岩脉研究较少,更缺乏高精度的年龄数据及地球化学报道。研究区辉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数据具双峰特点,结合区域构造及岩浆事件分析,采用185.7Ma为本区辉绿岩的成岩年龄。对于49.8±0.7Ma(MSWD=0.83)的年龄数据,可能指示了在喜山运动50Ma左右,本区经历过一次较强的热事件致锆石变质结晶。辉绿岩的Si O2含量相对较低,Ti O2含量较高。稀土元素总含量高,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配分模式为向右陡倾型。微量元素Zr/Y-Zr和2Nb-Zr/4-Y图解亦指示其具板内拉张环境特征。结合前人研究,认为水磨地区基性岩脉为印支运动后的晚三叠世-侏罗纪,由于后造山期挤压应力的逐渐消退,该区域曾一度进入挤压造山后的松弛调整阶段,致使幔源基性岩浆沿张性构造裂隙侵位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辉绿岩 水磨地区 龙门山北段
下载PDF
河龙区间近期人类活动减水减沙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冉大川 吴永红 +2 位作者 李雪梅 王富贵 申震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4-86,共3页
分析了河龙区间1997—2006年人类活动对减水减沙的贡献率,探讨了不同流域减沙效益与流域面积的尺度关系。结果表明:①河龙区间近期坡面措施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30.2%和54.5%,淤地坝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8.0%和27.8%,水利措施减水减沙... 分析了河龙区间1997—2006年人类活动对减水减沙的贡献率,探讨了不同流域减沙效益与流域面积的尺度关系。结果表明:①河龙区间近期坡面措施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30.2%和54.5%,淤地坝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8.0%和27.8%,水利措施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46.3%和20.9%,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8%和-9.7%,封禁治理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1%和2.2%。②河龙区间近期水利措施减水贡献率最大且不同年代变化不大,坡面措施减沙贡献率最大且上升趋势明显,淤地坝减水减沙贡献率下降趋势明显。水保措施减沙贡献率普遍大于减水贡献率。近期河龙区间水土保持减水减沙的措施主体和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林地减水减沙贡献率最大。③随着流域尺度的增大,河龙区间水利水保综合治理的减沙效益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水减沙 贡献率 尺度效应 河龙区间
下载PDF
黄河河潼区间泥沙与洪水复杂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念念 李慧奇 +1 位作者 田苏茂 马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6-219,共4页
以泥沙为主线,结合几场典型洪水,对黄河河潼区间泥沙与洪水的复杂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分布不同会使河道冲淤变化产生显著差异,暴雨分布于细沙区对下游河床的影响较快。"揭河底"、沙坎、异重流等使洪水出现特殊现象... 以泥沙为主线,结合几场典型洪水,对黄河河潼区间泥沙与洪水的复杂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分布不同会使河道冲淤变化产生显著差异,暴雨分布于细沙区对下游河床的影响较快。"揭河底"、沙坎、异重流等使洪水出现特殊现象。"揭河底"会明显降低河道的削峰能力;沙坎会拦蓄部分洪水然后被冲开,使洪水反常增大;异重流及洪水中夹杂的煤块会增加洪水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河潼区间 洪水 冲淤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北段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辉绿岩脉侵位年代的限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啸 李忠权 +5 位作者 李嘉宁 李洪奎 陈骁 刘冉 杨渊宇 应文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9-1416,共8页
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是川西龙门山前山构造带中一个典型的滑覆构造,在其北东部位发育6条辉绿岩脉,限定其侵位时间有助于理解龙门山北段的构造演化。为了厘定辉绿岩脉的侵位时间,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构造的形成、演化、叠置、切割... 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是川西龙门山前山构造带中一个典型的滑覆构造,在其北东部位发育6条辉绿岩脉,限定其侵位时间有助于理解龙门山北段的构造演化。为了厘定辉绿岩脉的侵位时间,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构造的形成、演化、叠置、切割等关系研究,对辉绿岩脉侵位的下限年龄进行地质年代的限定。研究结果表明:①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与侏罗系陆相碎屑岩在龙门山前山复杂断褶带中都呈平行或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早泥盆世、石炭纪、二叠纪及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之上,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形成于中三叠世之后的印支期—燕山期;②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坐落在大片志留系软弱页岩层之上,接触面上未见断层擦痕,下伏志留系的塑性流变是该向斜雏形形成的主要因素;③辉绿岩脉切割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其侵入年代应在中三叠世雷口坡组沉积之后,225~158 Ma应该是6条辉绿岩脉先后侵位年龄的分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向斜 龙门山北段 辉绿岩脉 川西
下载PDF
青衣江流域地貌特征及构造指示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威 马超 +3 位作者 王世元 何玉林 刘玉法 颜照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0-418,共9页
龙门山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构造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青衣江流域位于龙门山的南段,研究青衣江对厘清龙门山南段的构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DEM数据,提取青衣江流域的地形坡度和河流剖面形态,以基岩河道河流水力侵蚀模型为基础... 龙门山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构造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青衣江流域位于龙门山的南段,研究青衣江对厘清龙门山南段的构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DEM数据,提取青衣江流域的地形坡度和河流剖面形态,以基岩河道河流水力侵蚀模型为基础,分析发现地形坡度较大的区域多集中在大川—双石断裂的上盘区域,构造隆升是造成坡度差异的主要原因.青衣江水系在河流水力侵蚀模型对数图解中表现为上凸特征,表明基岩的隆升速率大于河流的下切侵蚀速率.青衣江流域的地壳隆升速率和侵蚀速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即隆升速率越快,下切速率也就越快.青衣江流域整体处于抬升状态,揭示龙门山造山带内的地貌发育仍然处于前均衡状态,同时也从侧面证明龙门山地区是整个青藏高原垂直隆升和侧向挤压的最新和最前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南段 青衣江流域 地貌特征 构造响应
下载PDF
基于龙门结构的风洞流场校测架测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熊建军 王辉 +1 位作者 马军 唐道峰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5-87,91,共4页
针对大尺度试验段流场性能测试要求,设计了龙门结构校测架装置,满足流校试验多种支撑状态;配套的双伺服同步驱动与自动控制系统,使上、下丝杠连接板带动排管架或翼型支架做高精度同步定位控制;测量系统完成所有流场测量任务,测试数据准... 针对大尺度试验段流场性能测试要求,设计了龙门结构校测架装置,满足流校试验多种支撑状态;配套的双伺服同步驱动与自动控制系统,使上、下丝杠连接板带动排管架或翼型支架做高精度同步定位控制;测量系统完成所有流场测量任务,测试数据准确,达到规范要求。为类似应用提供了高性价比的测控系统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试验段 流场性能 龙门结构校测架 双伺服同步驱动 电子扫描阀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在龙门山中段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素华 许国明 卢齐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3,共4页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地形条件恶劣,构造断裂复杂,阻碍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进程。为搞清龙门山推覆冲断带下的构造样式,验证其构造解释方案,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对龙门山中段具典型构造特征的地质、地震综合解释剖面进行平衡恢复。实例分析证...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地形条件恶劣,构造断裂复杂,阻碍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进程。为搞清龙门山推覆冲断带下的构造样式,验证其构造解释方案,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对龙门山中段具典型构造特征的地质、地震综合解释剖面进行平衡恢复。实例分析证明,平衡剖面技术可正确指导龙门山中段构造剧烈变形区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可定性、定量分析构造变形期次和变形程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 构造样式 地震资料解释 平衡剖面 构造变形期次
下载PDF
2016年黄河十大孔兑及河龙区间降水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党素珍 闫双荣 +2 位作者 董国涛 张文鸽 殷会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5,共5页
利用2016年黄河上游十大孔兑区域及中游河龙区间305个雨量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将降水分为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等量级,分析了2016年河龙区间及十大孔兑年降水量和不同量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对比情况。结... 利用2016年黄河上游十大孔兑区域及中游河龙区间305个雨量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将降水分为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等量级,分析了2016年河龙区间及十大孔兑年降水量和不同量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对比情况。结果表明:①2016年研究区面平均降水量为622.1 mm,为1966年以来最大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中雨、暴雨、大暴雨雨量分别为454.7、452.5、131.5、53.4 mm,均为1966年以来最大值;大雨雨量为249.8 mm,为仅次于2013年的第二大值。②2016年研究区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以及不同量级降雨量均较多年均值偏丰,其中量级降水量偏丰程度更大。③降水量较大的区域集中在河龙区间中北部,大暴雨主要集中在秃尾河、佳芦河及其黄河对岸的区域,以及吴堡水文站附近区域和十大孔兑中的西柳沟和罕台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特征 降水 十大孔兑 河口镇-龙门区间 黄河 2016年
下载PDF
“揭河底”冲刷期龙门—潼关河段的水沙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清 曹永涛 张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4,共4页
在分析黄河龙门站、潼关站历年高含沙洪水的基础上,建立了"揭河底"冲刷期潼关站汛期水沙量、洪峰期3 d水沙量、洪峰、沙峰以及洪峰时段泥沙粒径等与龙门站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龙门—潼关汛期水量响应关系较好,汛期沙量出现... 在分析黄河龙门站、潼关站历年高含沙洪水的基础上,建立了"揭河底"冲刷期潼关站汛期水沙量、洪峰期3 d水沙量、洪峰、沙峰以及洪峰时段泥沙粒径等与龙门站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龙门—潼关汛期水量响应关系较好,汛期沙量出现明显衰减,高含沙洪水的沙量减幅大于一般含沙量洪水的;潼关站洪峰期3 d水、沙量均小于龙门站的,"揭河底"洪水的3 d水沙量大于没有发生"揭河底"洪水的;对于一场高含沙洪水过程,流量和含沙量沿程均会衰减,发生长距离"揭河底"冲刷洪水的减幅要小于没有发生"揭河底"冲刷洪水的;近年来发生的局部"揭河底"冲刷洪水含沙量的沿程减幅明显增大,潼关站洪峰期泥沙的中值粒径多小于龙门站的,而发生长距离"揭河底"冲刷的洪水泥沙粒径细化程度较低,这对三门峡库区和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非常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峰 沙峰 泥沙粒径 水沙响应 “揭河底”冲刷 龙门-潼关河段 黄河
下载PDF
龙门山造山带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 被引量:39
20
作者 宋鸿彪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79-88,共10页
通过对航磁、重力、深部地壳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及地热流值估算等多种地球物理资料和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提出了龙门山造山带地壳、上地幔结构模式,并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结合地史资料对龙门山造山带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龙门山 地球物理 造山带 地质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