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leum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Baiyun Depression,Pearl River Mouth Basin,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3
1
作者 ZENG Jianhui WANG Chen +5 位作者 GUO Shuai YU Yixin ZHANG Zhongtao YANG Haizhang ZHAO Zhao SUN Ru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08-231,共24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origin and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Baiyun Depression,Pearl River Mouth Basin(PRMB).The discovered petroleum in the study area is mainly locat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origin and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Baiyun Depression,Pearl River Mouth Basin(PRMB).The discovered petroleum in the study area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Lower Zhujiang Member(N_(1)z^(2))and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e Enping Formation source rocks in the eastern sag.Active faults(vertical migration)and N_(1)z^(2)sandstones(lateral migration)acted as the petroleum migration systems.The fault activities in the Dongsha event controlled the episodic petroleum migration.Fractures in the fault zones provided effective conduits,and overpressure was the driving force.The vertical migration could not cross the fault zones laterally.The petroleum injection areas in the carrier beds were the contact zones of petroleum-migration faults and carrier beds.The lateral migration was steady-state migration,and buoyancy was the driving force.The migration pathways in the carrier bed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structural morphology.Secondary petroleum migration in the study area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vertical migration along the fractures in the fault zones and lateral migration through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PPMPs)in the carrier beds.The petroleum migration behaviors,including migrating direction,driving force,and migration pattern,in the faults and sandstone carrier beds were quite different.This study provides a typical example for comprehending secondary migration processes and has great importance for determining future exploration targets in the deep-water area of the PR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petroleum migration episodic petroleum migration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PPMPs) Baiyun Depressio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下载PDF
PARALLEL ARITHMETIC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ECONDARY MIGRATION- ACCUMULATION OF OIL RESOURCES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益让 韩玉笈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4年第5期560-572,共13页
From such actual conditions as the effects of characteristics of miltilayer petroleum geology and permeation fluid mechanics, a new numerical model is put forward and coupling splitting-up implicit interactive scheme ... From such actual conditions as the effects of characteristics of miltilayer petroleum geology and permeation fluid mechanics, a new numerical model is put forward and coupling splitting-up implicit interactive scheme is formed.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ongying hollow (four-layer) and Tanhai region (three-layer) of Shengli Petroleum Fiel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est results and the actual conditions are coincid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migration of oil MULTILAYER parallel arithmetic Shengli petroleum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and prediction of petroleum occurrence in sedimentary basins:A review 被引量:8
3
作者 Hao Fang Zou Huayao Gong Zaishe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9,共8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major points of contention concerning secondary petroleum migration, to discuss the nature and primary controls of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in sedimentary b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major points of contention concerning secondary petroleum migration, to discuss the nature and primary controls of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in sedimentary basins, and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oil/gas fields away from generative kitchens. There is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driving force (buoyancy) and the restraining force (capillary pressure controlled largely by permeability contrast) in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in heterogeneous carrier beds. At a large scale, there is a critical angle of dip of the carrier beds which determin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morphology or permeability contrasts in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in heterogeneous carrier beds. Maximum-driving-force-controlled migration pathways occur in carrier beds with an angle of dip greater than the critical dip and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are controlled mainly by the morphology of the sealing surfaces. Minimum-restraining-force-determined migration pathways occur in carrier beds with an angle of dip smaller than the critical angle where permeability contrasts would exert a mor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PPMP), defined as very restricted portions of carrier-beds that focus or concentrate petroleum from a large area of the generative kitchen,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in sedimentary basins. The focusing of petroleum originating from a large area of the generative kitchens into restricted channels seems to be essential not only for long-range petroleum migration in hydrostatic conditions, but also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oil or gas fields. Regions may miss out on petroleum migration because of its three-dimensional behavior, and two-dimensional migration modeling may be misleading in predicting petroleum occurrences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petroleum migration heterogeneous carrier beds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petroleum occurrence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pathway patterns of secondary oil migr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HOU Ping ZHOU Bo LUO Xiaor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z2期190-198,共9页
The oil migration patterns in porous medium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iphasic expulsing experiments. In the experiments, dyed kerosene was used as expulsing phase to expulse water saturated in a glass cyl... The oil migration patterns in porous medium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iphasic expulsing experiments. In the experiments, dyed kerosene was used as expulsing phase to expulse water saturated in a glass cylinder filled with sorted glass beads. Two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done: one with different initial oil column heights and the other with variable oil injection rates. Three secondary migration patterns, including stable displacement pattern, fin-gering pattern and stringing pattern may be recognized in each series of experiments. Two clas-sic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the modified Bond number and the Capillary number,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phase diagram that may characterize the patterns. A new method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Darcian velocity of moving kerosene in the cylinder when only buoyancy force acts. It is found that when Darcian velocity is used to get the two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the data from both series of experiments, as well as those obtained from literatures, may be reasonably drawn in a phase diagram to identify the three migration patt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migration migration patterns phase diagram simulation experiments Darcian velocity.
原文传递
石油二次运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6
5
作者 张发强 罗晓容 +3 位作者 苗盛 王为民 周波 黄延章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9-75,共7页
在静水条件下,利用填装玻璃微珠的管状玻璃管模型,观察油在饱和水的孔隙介质内的渗流规律,通过选择与运移动力直接有关的参数,观察到油在孔隙介质模型中3种不同的运移模式。根据毛管数和Bond数综合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运移模式... 在静水条件下,利用填装玻璃微珠的管状玻璃管模型,观察油在饱和水的孔隙介质内的渗流规律,通过选择与运移动力直接有关的参数,观察到油在孔隙介质模型中3种不同的运移模式。根据毛管数和Bond数综合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运移模式的表征,在运移模式图上分出界线明显的3个区:平稳推进区、毛管指进区、优势路径区。认识到在输导层物性确定条件下,单纯浮力以及相对较小的驱动力是油气形成优势二次运移路径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二次运移 运移模式 影响因素 模拟实验
下载PDF
三维三相烃类二次运移模型 被引量:18
6
作者 石广仁 张庆春 +2 位作者 马进山 米石云 杨秋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42,共5页
提出一个关于烃类二次运移的三维 (x_y_z)和三相 (油 气 水 )模型 ,适用于具有一定数量的井和地震剖面的勘探地区。解决了一维和二维模型不能历史地在三维空间中指出烃类的分布位置及其聚集量的问题。该三维三相模型主要基于连续性方... 提出一个关于烃类二次运移的三维 (x_y_z)和三相 (油 气 水 )模型 ,适用于具有一定数量的井和地震剖面的勘探地区。解决了一维和二维模型不能历史地在三维空间中指出烃类的分布位置及其聚集量的问题。该三维三相模型主要基于连续性方程、流动势、达西定律和状态方程 ,并考虑了沉积压实、排烃量、流动势、浮力及毛细管力等主要驱动力 ,以及岩性、断层、裂缝及不整合对运移聚集的影响。其软件已实现了真三维模拟与真三维可视化 ,能历史地提供关于油、气、水的势、压力、饱和度、运移速率及流线的各种图件 ,以及烃类聚集量及其分布。讨论了有限差分、有限元及有限体积三种数值解法。这个三维三相模型在满加尔坳陷成功应用 ,其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预测出的一些有利勘探目标已被最近的勘探结果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二次运移 三维三相模型 满加尔坳陷 含油气系统
下载PDF
石油幕式运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侯平 罗晓容 +1 位作者 周波 张乃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在饱含水的填装玻璃微珠的玻璃板模型中注入染色煤油进行油运移模拟实验,观察孔隙介质中油形成优势运移路径的过程及在幕式油充注过程中路径的变化,取得了如下认识:第一,油运移优势路径一旦形成后,油再次运移基本是沿着原先形成的运移... 在饱含水的填装玻璃微珠的玻璃板模型中注入染色煤油进行油运移模拟实验,观察孔隙介质中油形成优势运移路径的过程及在幕式油充注过程中路径的变化,取得了如下认识:第一,油运移优势路径一旦形成后,油再次运移基本是沿着原先形成的运移路径进行运移,而油运移路径的模式及其形态基本保持不变;第二,相同注入速率下油再次运移的前缘平均速率远大于第一次油运移的前缘平均速率,运移速率与注入速率基本呈正相关关系;第三,运移结束后路径收缩、油饱和度降低,但残余油仍能清晰地勾画出原运移路径时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 路径 移速 形成 正相关关系 孔隙介质 饱和度 残余油 含水 石油
下载PDF
油气二次运移的驱动机制转换及其石油地质学意义——以牛庄洼陷及其南缘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建伟 宋国奇 +3 位作者 宋书君 王新征 韩忠义 赵密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23-1431,共9页
含油气盆地内可以存在多个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相应地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驱动机制也不尽相同。驱动机制转换是油气穿越不同成藏动力系统发生运移的动力学纽带,也是进行系统与系统间能量传递和油气运移规律的研究。基于地层流体压力、原油... 含油气盆地内可以存在多个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相应地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驱动机制也不尽相同。驱动机制转换是油气穿越不同成藏动力系统发生运移的动力学纽带,也是进行系统与系统间能量传递和油气运移规律的研究。基于地层流体压力、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油气显示和钻测井等资料,经过对济阳坳陷牛庄洼陷及其南缘地区古近系的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分析,发现在异常流体压力系统边缘存在着油气运移由超压驱动向浮力驱动的转换过程。在驱动机制转换过程中,烃类物质首先从超压驱动的油、气和水混相流体中分离,在油源断层附近的输导层内经历了短暂停留和聚集后,然后在自身浮力驱动下发生继续运移,相应烃类物质经历的地质色层效应增强。对成藏动力系统间油气驱动机制转换的研究将加深油气运移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认识,从而更加精细追踪油气运移路径。另外,驱动机制转换过程揭示出在成藏动力系统边缘具有复杂的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系统 油气二次运移 驱动机制转化 石油地质意义 牛庄洼陷
下载PDF
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的运移效率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波 金之钧 +2 位作者 罗晓容 王毅 张发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2-526,共5页
依据前人物理实验结果进行的数学模拟发现,油气运移的模式决定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效率。根据物理实验,油气运移模式分为活塞式、指进式和优势式3种形式。其中:活塞式的运移效率最低;指进式次之;优势式运移模式的运移效率最高。每种运移模... 依据前人物理实验结果进行的数学模拟发现,油气运移的模式决定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效率。根据物理实验,油气运移模式分为活塞式、指进式和优势式3种形式。其中:活塞式的运移效率最低;指进式次之;优势式运移模式的运移效率最高。每种运移模式的运移效率特点是:活塞式运移模式的运移效率不随物理条件发生变化;指进式运移不受两相密度差和毛细管力大小的影响,并且运移路径含油饱和度值和运移的尺度有一定关系;优势运移模式的影响因素最多。在优势运移模式下,凡是对浮力和毛细管力大小有影响的物理条件都会影响其驱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运移模式 二次运移效率 含油饱和度 数学模拟
下载PDF
石油二次运移物理模拟及运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基安 邓津辉 +1 位作者 曾凡刚 王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石油二次运移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 ,本文通过利用饱和地层水的低孔低渗储层砂岩来进行石油二次运移模拟实验 ,初步研究了此过程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在静水条件下 ,石油水平运移带的平均含油饱和度达 15 %~2 5 %。运移过程中饱和烃... 石油二次运移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 ,本文通过利用饱和地层水的低孔低渗储层砂岩来进行石油二次运移模拟实验 ,初步研究了此过程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在静水条件下 ,石油水平运移带的平均含油饱和度达 15 %~2 5 %。运移过程中饱和烃、芳烃及非烃与含油饱和度呈正相关性。在运载层物性相差较小的情况下 ,运移驱动力是运移效率的主导因素。在孔渗性好的运载层 ,含油饱和度容易达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二次运移模拟 储层砂岩 含油饱和度 运移效率 饱和地层水 饱和烃 芳烃 孔渗性
下载PDF
含油气系统中流体输导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姜建群 胡建武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流体输导体系是含油气系统的一大基本要素。含油气系统强调油气从烃源岩到圈闭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流体输导体系的研究时,必须考虑烃源岩、流体输导层、封闭层在时空上的配置关系,然后才能建立起流体输导体系的整体... 流体输导体系是含油气系统的一大基本要素。含油气系统强调油气从烃源岩到圈闭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流体输导体系的研究时,必须考虑烃源岩、流体输导层、封闭层在时空上的配置关系,然后才能建立起流体输导体系的整体格架。论述了流体输导体系的研究流程,包括源岩分析、输导网络、流体势、异常压力以及流体示踪技术的研究等。并进一步强调了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流体输导体系的必要性,给出了流体输导体系研究在莺-琼盆地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层 含油气系统 流体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下载PDF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被引量:247
12
作者 张善文 王永诗 +1 位作者 石砥石 徐怀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特点 ,提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概念。该体系为 3层结构 :下部为油源通道网层 ,中部为仓储层 ,上部为油气聚集网层 ,这种岩相结构由河流层序发育过程中可容空间的变化速率从小到大所决定。在济阳坳陷北部 ,油... 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特点 ,提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概念。该体系为 3层结构 :下部为油源通道网层 ,中部为仓储层 ,上部为油气聚集网层 ,这种岩相结构由河流层序发育过程中可容空间的变化速率从小到大所决定。在济阳坳陷北部 ,油源通道网层由古近系和断裂网构成 ,切入烃源岩的油源断裂起油气向上运移的单向阀作用 ,为新近系提供它源油气 ;仓储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低位域辫状河流相砂砾岩 ,连通性好、分布广、厚度大 ,蓄积来自古近系的油气形成毯状聚集 ;油气聚集网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明化镇组的退积域和高位域沉积 ,以曲流河相为主的砂体平面呈树枝状 ,剖面呈透镜状 ,油气通过砂体 断裂输导网络运移聚集。对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中石油运移、聚集过程的二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在油源断裂幕式活动的地震泵作用下 ,周期性沿断裂向上输送的油气首先充注仓储层 ,呈毯式以放射状方式运移 ,通过沟通仓储层与上覆岩层的断裂进入上覆砂层的油在断裂两侧的砂体聚集成藏。济阳坳陷新近系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已发现 3类 9种油 (气 )藏类型 ,潜山披覆构造主体及其周围分布构造型油气藏组合 ,储量丰度大 ;岩性型油气藏组合受河道控制 ,分布范围广 ,横向变化大 ,油水关系复杂 ;缓坡构造带分布地层型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毯式 油气成藏体系 济阳坳陷 新近系 河流相层序 油源断裂 浅层断裂网 垂向运移 侧向运移 浅层次生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
下载PDF
输导层和岩性圈闭中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76
13
作者 曾溅辉 王洪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利用二维模型进行了输导层和岩性圈闭中石油运移与聚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地层中的高渗透带是石油运移的主要通道,对油的运移和聚集构成重要的影响;(2)当上覆地层渗透性较大时,下部地层中的油可向上覆地层运移,并在... 利用二维模型进行了输导层和岩性圈闭中石油运移与聚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地层中的高渗透带是石油运移的主要通道,对油的运移和聚集构成重要的影响;(2)当上覆地层渗透性较大时,下部地层中的油可向上覆地层运移,并在运移过程中发生弥散和扩散作用,导致油的散失量增大;(3)油驱水过程中的排水过程滞后于注油过程,排出的水量并不随注油量增加而线性增加,而是脉冲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层 岩性圈闭 石油运移 模拟实验 石油聚集
下载PDF
石油二次运移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津辉 史基安 +2 位作者 王有孝 王琪 郭雪莲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37-540,共4页
该文采用索氏抽提法获得模拟实验中不同运移距离的油样,用GC/MS对这些油样中的饱和烃、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正构烷烃、烷基菲、烷基硫芴以及烷基芴在石油二次运移初期分馏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极性非常小的正构烷烃进入充满水的疏导层后... 该文采用索氏抽提法获得模拟实验中不同运移距离的油样,用GC/MS对这些油样中的饱和烃、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正构烷烃、烷基菲、烷基硫芴以及烷基芴在石油二次运移初期分馏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极性非常小的正构烷烃进入充满水的疏导层后,受粘土矿物物理吸附的影响较大,导致nC18-/nC19+的峰值比在一定的运移距离内呈现递减的趋势,当物理吸附达到平衡后,nC18-/nC19+峰值比则有明显的递增趋势;极性较大的芳烃馏分在地质色层效应的影响下,烷基菲、烷基硫芴、烷基芴表现出明显的高分子滞后的运移分馏效应;正构烷烃和芳烃馏分在石油二次运移初期首先受到物理吸附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对正构烷烃在时间、空间上的影响远大于芳烃馏分。这些实验认识为合理有效地评价油气运移过程提供了有力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正构烷烃 芳烃 物理吸附 地质色层效应 石油 二次运移 模拟
下载PDF
断层对沾化凹陷馆陶组石油运移和聚集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善文 曾溅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在沾化凹陷馆陶组油气成藏地质研究基础上 ,利用二维模型模拟了断层开启条件下 ,断层对馆陶组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 1)断层带的流体运动方式和运动相态对馆陶组石油的运移路径和方式构成重要的影响 .连续 (稳态 )充注... 在沾化凹陷馆陶组油气成藏地质研究基础上 ,利用二维模型模拟了断层开启条件下 ,断层对馆陶组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 1)断层带的流体运动方式和运动相态对馆陶组石油的运移路径和方式构成重要的影响 .连续 (稳态 )充注条件下 ,油首先充注断层带 ,然后在馆陶组上段顶部侧向运移 ,最后一部分油沿馆陶组下段砂层的顶部侧向运移 .但幕式 (非稳态 )充注条件下 ,油首先充注断层下部和馆陶组下段充注断层上部 ,并在馆陶组下段侧向运移充注馆陶组上段 ,并在其中侧向运移 .另外油 /水两相充注时 ,由于水动力的作用 ,导致油和水的运移出现分异现象 ;( 2 )连续 (稳态 )充注条件下 ,油的侧向运移发生在隔层上部 (馆陶组上段 )砂层 ,而幕式 (非稳态 )充注条件下 ,馆陶组上、下段均发生了侧向运移 ,其中单一油相充注时 ,下部砂层油的侧向运移量大于上部砂层 ,而油 /水两相充注时 ,上部砂层侧向运移量稍大于下部砂层 ;( 3)连续 (稳态 )充注时有利于馆陶组上段砂层油的聚集 ,而幕式(非稳态 )充注时则有利于馆陶组下段砂层油的聚集 .另外由于水动力作用的影响 ,油水两相充注时 ,有利于馆陶组上段油的聚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石油运移 沾化凹陷 石油聚集 馆陶组 油气藏
下载PDF
层间干扰与油气差异充注 被引量:32
16
作者 吴胜和 曾溅辉 +1 位作者 林双运 郭燕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及油田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 ,文中探讨了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油气充注圈闭的控制作用 ,首次提出了油气充注的渗透率临界级差的概念。在油气充注过程中 ,层间干扰导致高渗层对低渗层的屏蔽作用 ,使得油...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及油田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 ,文中探讨了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油气充注圈闭的控制作用 ,首次提出了油气充注的渗透率临界级差的概念。在油气充注过程中 ,层间干扰导致高渗层对低渗层的屏蔽作用 ,使得油气充注是在一定的层间渗透率级差 (即临界级差 )范围内进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油气二次运移 油气差异充注 物理模拟实验
下载PDF
油气二次运移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公言杰 柳少波 +2 位作者 姜林 洪峰 张赞武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油气二次运移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技术是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手段,在石油地质理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调研国内外大量油气二次运移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情况,按照物理模拟设备类别将其划分为一维玻璃管油气运移模拟实验、二维可视... 油气二次运移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技术是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手段,在石油地质理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调研国内外大量油气二次运移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情况,按照物理模拟设备类别将其划分为一维玻璃管油气运移模拟实验、二维可视油气运移模拟实验、三维油气运移模拟实验等3类。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油气二次运移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实验条件,总结了国内外这方面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运移 可视化 物理模拟 实验技术
下载PDF
石油二次运移优势路径影响因素及形成动力学条件 被引量:13
18
作者 侯平 欧阳华 +2 位作者 王震 张明军 林雅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基于逾渗理论的油气运聚模拟方法对石油二次运移优势路径形成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并探讨优势路径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研究表明,优势路径具有油运移前缘只沿一个或少数几个方向向上指进运移、运移路径窄及通过该路径油运...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基于逾渗理论的油气运聚模拟方法对石油二次运移优势路径形成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并探讨优势路径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研究表明,优势路径具有油运移前缘只沿一个或少数几个方向向上指进运移、运移路径窄及通过该路径油运移量较大的基本特征;模型颗粒表面亲水性越好、模型颗粒粒度越大、油水密度差越大、界面张力越小、孔喉直径越大、运移动力越小,油越易出现优势运移路径。系统的浮力与黏滞力竞争及毛细管力与黏滞力竞争中前者均处于优势是运移优势路径形成的动力学条件,且竞争优势越明显,油运移越易形成优势运移路径。该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和认识油气二次运移规律并为盆地尺度的油气运移模拟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二次运移 优势路径 影响因素 模拟实验 逾渗理论 动力学条件
下载PDF
油气二次运移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波 金之钧 王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7-532,共6页
通过分析物理实验和数学模拟认为,油气运移的模式是多样化的。实际地质条件的油气运移模式有3种:稳定式、指进式和优势式。不同运移模式的运移规律并不相同,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油气运移数值模拟方法来描述所有的油气运移模式是不科学的。... 通过分析物理实验和数学模拟认为,油气运移的模式是多样化的。实际地质条件的油气运移模式有3种:稳定式、指进式和优势式。不同运移模式的运移规律并不相同,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油气运移数值模拟方法来描述所有的油气运移模式是不科学的。不同的运移模式对应着不同的数值模拟方法,其中逾渗方法适用于描述指进式运移和优势式运移过程,达西渗流方程适用于描述稳定式运移模式。流体势的方法同时可以用于分析3种模式下的运移,但其模拟结果只是一种定性结果。此外,数学模拟必须以详实的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油气显示和地化资料,综合分析油气运移过程,才能确定真正的油气运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路径 运移模式 数学模拟 油气二次运移
下载PDF
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吴冲龙 刘海滨 +6 位作者 毛小平 李绍虎 王燮培 吴景富 何大为 张云飞 潘明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盆地演化、油气系统演化以及油气的运移聚集充满了混沌与非线性特征 ,单纯使用传统的地下流体动力学方程 ,无法实现油气运聚的模拟和评价。作者探讨了将传统动力学模拟与人工神经网络模拟结合起来的的途径与方法 ,即在三维构造 地层体... 盆地演化、油气系统演化以及油气的运移聚集充满了混沌与非线性特征 ,单纯使用传统的地下流体动力学方程 ,无法实现油气运聚的模拟和评价。作者探讨了将传统动力学模拟与人工神经网络模拟结合起来的的途径与方法 ,即在三维构造 地层体的动态模拟基础上 ,采用单元体模型使非均质的复杂通道体系转化为有限个简单均质体后 ,再利用传统动力学模拟来对相态和驱动力求解 ,然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来解决单元体之间的油气运移方向、运移速率和运移量等问题。利用所编制的软件对珠三凹陷的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进行了动态模拟 ,有效地揭示油气运聚的复杂机理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演化 油气系统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非线性过程 人工智能模拟 人工神经网络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