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for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in China
1
作者 刘睿 JIANG Yu(Translated)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4年第2期325-346,共22页
Th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legisl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and means of safeguarding women’s rights.Feminist theory,based on criticism of both the“citizenship identity theory as rights”and the“citizenship id... Th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legisl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and means of safeguarding women’s rights.Feminist theory,based on criticism of both the“citizenship identity theory as rights”and the“citizenship identity theory as responsibilities,”proposes the“citizenship identity theory as subjectivity.”Observing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in China,two institutional safeguard principles can be summarized:the“minimum proportion”and the“influence evaluation.”However,each of these principles has its inherent limitation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upplement them with the principle of“subjective participation”in a reflective manner.This principle requires women to participate substantively in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as subjects,express women’s needs and demands,input women’s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and reconstruct the distribution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existing legislation.The three principles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work together to comprehensively constitute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thereby promoting the reproduction of corresponding action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izenship identity theory FEMINIsM women’s rights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subjectIVITY
下载PDF
Evaluation on Pipao' s Construction Comfort by Fuzzy Theory
2
作者 WU Ningning CONG Sh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6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舒适性评价 模糊理论 建筑 主观评价 针织面料 磨损条件 舒适感 心理感觉
下载PDF
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冲突证据的D-S改进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丁迎迎 李洪瑞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1年第2期22-25,共4页
D-S证据理论在决策级信息融合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在合成冲突证据时会出现与直观结论不符的现象。通过深入分析D-S证据理论合成冲突证据时的失效原因,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改进方法。通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综合得到不同证据的信... D-S证据理论在决策级信息融合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在合成冲突证据时会出现与直观结论不符的现象。通过深入分析D-S证据理论合成冲突证据时的失效原因,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改进方法。通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综合得到不同证据的信任度,以此确定冲突证据及对应的折扣度并对其进行折扣度修正,使合成结果快速向正确类型收敛。仿真结果表明,同已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特别适合具有少数冲突证据的情况,其合成结果更加符合直观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冲突证据 主观权重 客观权重
下载PDF
基于4C's理论的学科馆员能力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琦 《贵图学刊》 2009年第1期12-13,18,共3页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习和借鉴了不少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管理制度,许多营销理论也不断被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之中。本文基于4C's理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为更好地完成其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科研能力、决策能力、文献传播能力...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习和借鉴了不少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管理制度,许多营销理论也不断被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之中。本文基于4C's理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为更好地完成其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科研能力、决策能力、文献传播能力和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s理论 图书馆 学科馆员 能力
下载PDF
渐进决策理论视角下英才儿童选拔政策执行主体研究
5
作者 李桓 胡耀宗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2-156,160,共6页
当前社会,英才儿童选拔与教育已然成为国家与社会广泛关注的政策议题,而英才儿童的选拔政策作为国家拔尖创新人才体制构建的基石与源头保障,明晰其中各政策执行主体的特点与职责,对于构建可高效执行的政策至关重要。本研究立足于历史分... 当前社会,英才儿童选拔与教育已然成为国家与社会广泛关注的政策议题,而英才儿童的选拔政策作为国家拔尖创新人才体制构建的基石与源头保障,明晰其中各政策执行主体的特点与职责,对于构建可高效执行的政策至关重要。本研究立足于历史分析与国际比较视野,梳理概括了国内外主要英才儿童选拔政策执行主体的特点,通过引入四维渐进决策理论,对各主体在政策执行环节的地位与如何更好承担执行责任进行了讨论,进而提出了依托专门机构建立跨政府组织与地区的协调机制、善用信息技术提升各主体政策执行能力、秉持激励相容原则发挥多主体参与优势的政策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决策理论 英才儿童 选拔 政策执行主体
下载PDF
论企业MIS成功应用中的人的主观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定华 胡彬 《管理信息系统》 1999年第7期9-10,共2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MIS成功应用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本文从管理组织的角度分析在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成功实施中的人的主观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 ERP 主观因素 MIs 应用
下载PDF
全视角学习理论下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实 被引量:2
7
作者 董静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9-65,95,共8页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是对当前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在于确立“学习中心”的教学立场。然而,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实的过程却遭遇了“片面孤立发展逻辑”对“学习整体性”...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是对当前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在于确立“学习中心”的教学立场。然而,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实的过程却遭遇了“片面孤立发展逻辑”对“学习整体性”的遮蔽、“被动发展逻辑”对“学习主体身份”的架空、“教与学一致性逻辑”对“真实学习过程”的悬置,以及“技术操作逻辑”对“个体学习特质”忽视的现实困境。全视角学习理论围绕“整体性学习”及其理论框架、学习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习障碍”类型的划分以及学习影响条件的探讨等方面阐释了对“学习”的全新理解。全视角学习理论为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提供了具体的实践理路,即以“整体思维”为方法论、以“积极卷入”为动力系统、以“关注过程”为根本着力点和以“个体发展”为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中心 教学落实 全视角学习理论
下载PDF
三圈理论视阈下新高考选考政策的执行与推进
8
作者 陈海利 王婉盈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3年第2期73-80,共8页
基于三圈理论,从公共价值、执行能力、支持保障3个圈层对新高考选考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选考政策整体实现了公平性、科学性、选择性的公共价值,且在试点先行、渐次推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某些地区的高中配套教育资源仍然比较紧... 基于三圈理论,从公共价值、执行能力、支持保障3个圈层对新高考选考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选考政策整体实现了公平性、科学性、选择性的公共价值,且在试点先行、渐次推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某些地区的高中配套教育资源仍然比较紧张,部分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动力仍有待提升。为扩展政策执行的耐克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突显选择性公共价值,增强考生与家长的价值认同;地方政府与高中应注重内部强化,提升教育资源协调能力;高校应发挥招生育人主导地位,加强核心利益群体外部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圈理论 新高考选考科目 政策执行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看译者的主体性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朝燕 丁艳雯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52-555,共4页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观是流行于西方的一派新理论,它强调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观是流行于西方的一派新理论,它强调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对该主题的独到主张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译者 传统译论
下载PDF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利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衣华亮 李北群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23,共4页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深层动因是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利益分析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从利益角度,依据"公共选择理论",通过探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与客体各自利益追求的特点,以及在利益追求与实现过程中所引发的利益矛盾...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深层动因是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利益分析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从利益角度,依据"公共选择理论",通过探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与客体各自利益追求的特点,以及在利益追求与实现过程中所引发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类型,揭示了利益是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根本动因,而利益矛盾和冲突则是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直接动因,这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 利益 主体 客体 公共选择理论
下载PDF
基于加权的目标综合识别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迎迎 李洪瑞 +1 位作者 杨永健 陈义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8,共5页
在基于证据理论的目标综合识别系统中,综合考虑信息源权重对识别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加权的目标综合识别技术,总结了几种常用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获取方法,给出了组合权重的计算公式,针对D-S证据理论仿真验证了基于证据加权... 在基于证据理论的目标综合识别系统中,综合考虑信息源权重对识别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加权的目标综合识别技术,总结了几种常用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获取方法,给出了组合权重的计算公式,针对D-S证据理论仿真验证了基于证据加权思想对合成结果的改进效果。研究表明,在进行目标综合识别时考虑信息源的权重是必要的,它能有效化解信源冲突,保证合成结果的合理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综合识别 D-s证据理论 主观权重 客观权重 可信度
下载PDF
艾略特“非个人化”诗学与中国传统诗学之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虞颖 胡齐放 伍锋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3-95,共3页
本文探讨了20世纪现代派代表诗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以及其深刻内涵,和诗人提出此理论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指出“非个人化”诗学强调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缺失,客体显现,反映了其对浪漫主义文论的反对,和向西方理性主义... 本文探讨了20世纪现代派代表诗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以及其深刻内涵,和诗人提出此理论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指出“非个人化”诗学强调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缺失,客体显现,反映了其对浪漫主义文论的反对,和向西方理性主义的回归。这种诗学观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提倡的以无我之心观察万事万物不谋而合。这种“无我”之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中心论和情感中心论,从而建立人与历史,人与自然的共时的互相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非个人化” 无我
下载PDF
经济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个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宁宁 韩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82-85,93,共4页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得到了更多关注。从经济伦理学维度,借助美国学者爱德华·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为例,分析该译本翻译过程中包括原作者、译者、目标...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得到了更多关注。从经济伦理学维度,借助美国学者爱德华·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为例,分析该译本翻译过程中包括原作者、译者、目标语读者、出版社等各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影响。通过译者葛浩文,莫言的作品走出了国门,为英语世界的读者所接受,出版社也获益颇丰。葛浩文在发挥其主体性,并力图实现各方利益共赢时采取了诸如省译、增译、变译等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译者主体性 莫言 《红高粱家族》 葛浩文
下载PDF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35
14
作者 朱月娥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和同构性。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确定译者主体和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正确理解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恰当处理好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关系,有效进行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使... 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和同构性。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确定译者主体和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正确理解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恰当处理好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关系,有效进行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使各翻译主体间形成互动、和谐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译者主体性介入无处不在。这一介入有利于在各语种间建立共生关系,以维护民族文化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全球文化生态圈健康、持续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主体生态系统 生态学理论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5
15
作者 江国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共14页
在哲学上,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本质论、主体论、实践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交相呈现、彼此支持。本质论通过阐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等核心命题,深刻揭示了... 在哲学上,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本质论、主体论、实践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交相呈现、彼此支持。本质论通过阐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等核心命题,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其他类型法治的本质所在;主体论通过论述“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等核心命题,充分证成了只有人民才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体;实践论通过阐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等基本命题,客观呈现出一个真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形成的,是中国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方法论通过论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有机统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统筹推进”等基本路径,系统阐明了依法治国的方法论体系;价值论通过论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民美好生活”等关键命题,深入阐释了社会主义法治“中国之治”的总体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本质论 主体论 实践论 方法论 价值论
下载PDF
理论自信形成与坚定的三个环节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静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坚定的理论自信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的立足点。理论自信的形成,离不开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一、理论本身具有可信性。二、主体对可信理论能够奉行。三、主体对所奉行的理论产生肯定性评价。这三个环节,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坚定的理论自信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的立足点。理论自信的形成,离不开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一、理论本身具有可信性。二、主体对可信理论能够奉行。三、主体对所奉行的理论产生肯定性评价。这三个环节,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入手处。通过理论解释力的扩大、一致性的增强、预期作用的凸显、与经验关联的加强,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可信性;通过在认知方面与价值方面更加贴近主体的状况与需求,来增强理论的吸引力;通过创造多方面的条件,使人们易于对理论产生肯定性评价,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不可或缺的三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自信 理论的可信性 主体对理论的奉行 肯定性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下载PDF
对教育行动研究的反思——从教育主体角度来探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先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9-72,共4页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方法。在以往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中,我们忽视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但正是各教育主体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各教育主体实际行为的改进,使教...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方法。在以往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中,我们忽视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但正是各教育主体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各教育主体实际行为的改进,使教育行为研究真正能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理论主体 教育决策主体 教育实施主体
下载PDF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嵌入式学科服务中用户需求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建辉 孙娇梅 《图书情报导刊》 2016年第10期124-127,135,共5页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要求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融入用户的学习、工作、生活空间,嵌入信息环境和信息过程,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图书馆服务。基于用户需求的视角,按身份差异、学科专业、信任...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要求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融入用户的学习、工作、生活空间,嵌入信息环境和信息过程,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图书馆服务。基于用户需求的视角,按身份差异、学科专业、信任程度、服务内容4个方面将嵌入式学科用户进行多角度分层,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嵌入式学科用户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并进行逐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学科服务 用户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泛在知识环境
下载PDF
改写理论视阈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以郭译《鲁拜集》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自容 程敏 王昌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15期167-168,共2页
勒菲弗尔认为"翻译即改写",翻译不仅只是单纯的语言系统之间的语际转换,而是译者基于时代及自身的意识形态及诗学观念对原作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性的改写过程。译者并不是一个被动隐身的存在,而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个体。本文以... 勒菲弗尔认为"翻译即改写",翻译不仅只是单纯的语言系统之间的语际转换,而是译者基于时代及自身的意识形态及诗学观念对原作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性的改写过程。译者并不是一个被动隐身的存在,而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个体。本文以郭沫若翻译的《鲁拜集》为例,探讨了译者是如何在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念的规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写理论 译者主体性 郭沫若 《鲁拜集》
下载PDF
意识形态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制约与独立:教育改革主体的两难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先花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意识形态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是通过教育改革主体搭接桥梁的。教育改革主体分为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和教育实施主体,其中的任何教育改革主体都不能逃脱意识形态的制约。由于三大教育改革主体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意识形态对不同主... 意识形态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是通过教育改革主体搭接桥梁的。教育改革主体分为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和教育实施主体,其中的任何教育改革主体都不能逃脱意识形态的制约。由于三大教育改革主体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意识形态对不同主体影响的方式和特点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置身于意识形态之中的教育改革主体超越意识形态的制约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独立性 教育理论主体 教育决策主体 教育实施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