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董培海 李庆雷 李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169,共8页
从符号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文章结合国内外旅游吸引物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问题。通过纵览旅游吸引物研究的概况,具体讨论了符号学理论在旅游吸引物研究中的借鉴、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背... 从符号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文章结合国内外旅游吸引物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问题。通过纵览旅游吸引物研究的概况,具体讨论了符号学理论在旅游吸引物研究中的借鉴、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背景和条件3个基本问题。研究认为:符号学理论和方法的介入,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旅游吸引物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同时也拓展了旅游研究的深度和文化视野。在国内旅游学术研究整体缺乏一种文化研究的理论工具,且旅游学科理论体系较为薄弱的背景下,符号学理论和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是值得期待的,其也需要国内学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符号化 机制 根基 现代性
下载PDF
迪恩·麦肯奈尔旅游社会学思想解读——兼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 被引量:8
2
作者 董培海 蔡红燕 李庆雷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1期115-124,共10页
美国著名旅游社会学家迪恩·麦肯奈尔(Dean.MacCannell)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是20世纪以来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研究著作。该书以"舞台化真实"... 美国著名旅游社会学家迪恩·麦肯奈尔(Dean.MacCannell)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是20世纪以来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研究著作。该书以"舞台化真实""景观神圣化""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等理论为依据,从旅游者和旅游吸引物的研究着手,将同一时期社会学中盛行的结构功能分析和符号互动的方法引入旅游现象分析,以探讨旅游与现代社会文化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和研究方法层面为旅游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在西方旅游社会学界和人类学界一直享有极高的美誉。近年来,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日益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然而相较于国外,无论是学科体系还是理论基础都显得极为羸弱。在此背景下,通过梳理历史以重拾经典对该书予以系统审视,总结其旅游社会学的学术思想,对于深化国内学者对国外旅游社会学知识体系的认识,构建国内旅游社会学学科发展框架,扩宽其研究路径,进而实现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本土化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化真实 景观神圣化 旅游吸引物符号化 现代性
下载PDF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符号学线索解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137,共10页
在系统梳理国外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旅游符号消费以及旅游符号体验3个层面对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剖析了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三条脉络:一是以Mac Cannell等为代表的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重点... 在系统梳理国外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旅游符号消费以及旅游符号体验3个层面对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剖析了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三条脉络:一是以Mac Cannell等为代表的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重点关注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机制以及旅游媒介对目的地代表性符号的建构过程。二是以Culler、Urry等为代表的,对旅游符号消费及其背后隐含的权力机制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旅游消费的象征性意义和旅游符号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权力的不平等性问题。三是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依据的存在主义符号学问题,重点关注旅游体验乃至旅游本身的符号意义。研究认为,旅游符号研究不仅推动了旅游研究的理论原创,促进了旅游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也极大地扩展了旅游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符号化 符号消费 符号体验
下载PDF
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岗 《旅游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26-36,共11页
当前学术界关于旅游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是MacCannell(麦肯奈尔)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体现符号的认知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研究领域。除了标志符号形态,旅游吸引物符号还存在其它两种形... 当前学术界关于旅游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是MacCannell(麦肯奈尔)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体现符号的认知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研究领域。除了标志符号形态,旅游吸引物符号还存在其它两种形态: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体现符号的客观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体验(真实性)和旅游设计等研究领域。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体现符号的情感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者情感管理和旅游者依恋系统等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 标志符号 文化符号 群体符号
下载PDF
旅游吸引物属性之辨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进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46,共13页
旅游吸引物在旅游系统中扮演着基础性作用,但却面临着语义的不明和来自理论内部与旅游实践的双重挑战。文章从边界与内涵出发,借助"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资源"的比较、旅游吸引物与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转变,剖析旅游吸... 旅游吸引物在旅游系统中扮演着基础性作用,但却面临着语义的不明和来自理论内部与旅游实践的双重挑战。文章从边界与内涵出发,借助"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资源"的比较、旅游吸引物与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转变,剖析旅游吸引物之为吸引物的意义生成与社会建构过程,重新思考旅游吸引物之属性及其在当下旅游实践中的作用,探讨其社会建构所反映的旅游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旅游吸引物兼具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符号属性等多重属性,吸引力特性是其本质属性;旅游吸引物属性及其社会建构有深刻的社会基础。旅游吸引物边界及其属性的理论反思,在旅游席卷全球的当下,兼具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在火热的乡村旅游实践中,对守护乡土景观亦有特殊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 旅游资源 属性 符号 社会建构
下载PDF
基于网络游记分析的文化旅游地元素性符号组成——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艳平 程玉 乐洪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7-32,共6页
通过对网络游记文本分析,探讨旅游者视角下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景观元素以及元素性符号构成。符号分为三大类:自然景观符号、人文景观符号和地方特色景观符号。自然景观符号为秦淮河与夜景,人文景观符号为夫子庙建筑群与文人墨客,地... 通过对网络游记文本分析,探讨旅游者视角下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景观元素以及元素性符号构成。符号分为三大类:自然景观符号、人文景观符号和地方特色景观符号。自然景观符号为秦淮河与夜景,人文景观符号为夫子庙建筑群与文人墨客,地方特色景观符号为夫子庙小吃与秦淮灯会。对于旅游者而言,符号本身的功能价值不再为第一重要,符号的生命力体现在旅游者赋予的意义。文化旅游地形象设计与景观规划应考虑旅游者视角下旅游地的景观符号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记 旅游符号 内容分析法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下载PDF
关于旅游标示表述、表义及构成的规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邢剑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通过辨析旅游标识、旅游标志、旅游标示、旅游解说等相关表述差异,遵循用语规范原则以及充分反映标志、告示、指示含义的研究要求,确立旅游标示这一规范用语,进而从设置目的、形式及适用范围三个方面明确旅游标示的规范表义,并最终提出... 通过辨析旅游标识、旅游标志、旅游标示、旅游解说等相关表述差异,遵循用语规范原则以及充分反映标志、告示、指示含义的研究要求,确立旅游标示这一规范用语,进而从设置目的、形式及适用范围三个方面明确旅游标示的规范表义,并最终提出旅游标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旅游标示的具体设置目的为分类依据,规范构建包括旅游解说标示、旅游导向标示、旅游安全标示和旅游管理标示四大类的旅游标示系统。旅游标示表述、表义及构成的规范研究为旅游标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及设置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前提与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标志 旅游标示 规范研究
下载PDF
旅游景区自然灾害防治管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邵冬梅 苗维亚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总结了旅游景区自然灾害防治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近期自然灾害特征的变化,最后从预警、防范和救援这三方面对旅游景区自然灾害的防治管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旅游景区自然灾害防治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架。
关键词 旅游景区 自然灾害 防治管理
下载PDF
平武县虎牙地区旅游资源研究
9
作者 谢泽氡 马遵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7-101,105,共6页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旅游开发的方向。四川平武县虎牙地区大部分属于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区和缓冲区。该区的旅游资源调查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进行,取...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旅游开发的方向。四川平武县虎牙地区大部分属于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区和缓冲区。该区的旅游资源调查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进行,取得相应的成果。该区旅游环境存在以下问题:自然环境脆弱;经济落后;民族文化淡化;可进入性差等。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是:数量较多,类型丰富;品质较优,特色明显;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差异较大。具有较大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牙 自然保护区 旅游资源 国家标准
下载PDF
符号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系统构建
10
作者 段超 《普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
旅游吸引物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旅游本身的符号意义,旅游中旅游者对旅游符号的正确解读,会极大地提高旅游体验的效果。而旅游吸引物是由一个个符号组成的,其所构建的旅游吸引物系统是从旅游客体着手,把旅游者的体验感受... 旅游吸引物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旅游本身的符号意义,旅游中旅游者对旅游符号的正确解读,会极大地提高旅游体验的效果。而旅游吸引物是由一个个符号组成的,其所构建的旅游吸引物系统是从旅游客体着手,把旅游者的体验感受作为检验旅游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标准。然而,旅游吸引物系统构建实质上是符号的构建和编码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符号真实的证明过程,通过编码构建出来的旅游吸引物符号系统需要获得旅游者的认同,认同其所展示的真实元素,符合旅游者所追求真实的异化心理,从而实现旅游吸引物神圣化的意义在旅游者心中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系统 符号构建 符号系统 构建 符号解读
下载PDF
江西省自然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延玉 叶长盛 吕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江西省丰富的自然旅游景点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最邻近指数、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相关分析等数理和空间分析方法,从类型、均衡度和密度等方面对江西省142处自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 江西省丰富的自然旅游景点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最邻近指数、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相关分析等数理和空间分析方法,从类型、均衡度和密度等方面对江西省142处自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自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且在县域单元上自然旅游景点以集中分布为主,空间分布较为不均衡;(2)自然旅游景点受江西省东西南三面环山的地形条件影响,分布密度表现为点状形态,总体上呈现“环状式”的分布格局;(3)资源禀赋、地形地貌、湖泊水系等自然因素对江西省自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旅游景点开发和建设的基础;而社会经济水平、交通条件等人文因素则对自然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旅游景点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江西省
下载PDF
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旅游景区的破坏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影 蒋梅英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7,共4页
通过泥石流灾害模拟模型与灾害损失率计算方法了解旅游景区的损失状况,研究自然灾害对旅游景区的破坏作用。旅游景区洪灾模拟模型由分流模型与汇流模型构成,根据泥石流多相流成分中固液两相分离原则构建泥石流分流模型;引用DEM数据得到... 通过泥石流灾害模拟模型与灾害损失率计算方法了解旅游景区的损失状况,研究自然灾害对旅游景区的破坏作用。旅游景区洪灾模拟模型由分流模型与汇流模型构成,根据泥石流多相流成分中固液两相分离原则构建泥石流分流模型;引用DEM数据得到泥石流流域栅格的汇流方向,根据经验模型计算汇流用时,采用八方向方法获取河道信息,基于这些数据构建泥石流模拟的汇流模型,采用ArcGis软件实时呈现该模型的泥石流灾害模拟效果;结合ArcGis软件显示的灾情数据,采用洪灾损失率计算方法获取旅游景区自然灾害损失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旅游景区建筑损失率误差均小于5%,在有效模拟泥石流灾害的同时,可准确描述自然灾害对旅游景区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泥石流 旅游景区 ArcGis软件 损失率 破坏作用 模拟
下载PDF
茂兰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凤娇 丁访军 +2 位作者 杨成华 冉景丞 吴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2,共5页
为进一步开发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更好地保护植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调查了茂兰自然保护区石上森林、水中林和九洞天3个旅游景点的植被种类,计算分析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结果表明:景区植... 为进一步开发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更好地保护植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调查了茂兰自然保护区石上森林、水中林和九洞天3个旅游景点的植被种类,计算分析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结果表明:景区植物共74科152属257种,其中,乔木有32科52属71种,灌木50科94属148种,草本有27科37属53种,蕨类有7科12属20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都没有明显的优势种,群落以落叶树种、纸质叶和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结构复杂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兰自然保护区 旅游景点 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符号互动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文化吸引力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宏瑞 王群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而文化被视为特色小镇的根脉和灵魂,对于展现城镇特色具有重要作用。引援符号互动理论对特色小镇文化吸引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特色小镇文化吸引力随着文化吸引物与地域文化结合程度的减弱呈现...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而文化被视为特色小镇的根脉和灵魂,对于展现城镇特色具有重要作用。引援符号互动理论对特色小镇文化吸引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特色小镇文化吸引力随着文化吸引物与地域文化结合程度的减弱呈现递减趋势;2)特色小镇文化吸引力与文化吸引物的互动属性有关,深层互动型文化吸引物的吸引力较浅表式互动型更强;3)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游客对文化能指的细化感知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特色小镇文化吸引力的研究,为特色小镇文化建设提出建议:1)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同时适度融入新概念、新元素;2)注重营造符号的互动性体验;3)明确主要目标市场,与其形成良性互动;4)注重群体效应,开展有效的群体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符号互动理论 文化吸引力 游客感知差异
下载PDF
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强风 《江西建材》 2019年第11期83-83,85,共2页
以福建省岩溪国家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旅游规划为例,系统地介绍了乡村旅游规划设计。通过分析岩溪镇旅游资源、旅游特色、旅游规划,总结出了岩溪镇旅游规划的若干问题思考。
关键词 旅游规划 自然资源 旅游胜地
下载PDF
人文重塑与自然秉赋的浑然天成——以昭山景区规划设计为例
16
作者 宋莉赟 《中外建筑》 2017年第6期132-135,共4页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因受地域文化与历史背景的影响而呈现复杂多元化的特点。本文以湖南昭山景区规划工程为例,为营造融洽和谐的景区环境,以自然生态修复、因势营造为规划前提,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人文意境、自然景观与空间环境达...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因受地域文化与历史背景的影响而呈现复杂多元化的特点。本文以湖南昭山景区规划工程为例,为营造融洽和谐的景区环境,以自然生态修复、因势营造为规划前提,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人文意境、自然景观与空间环境达到协调与统一,旨在增强景区的质感与美感,并有效增强景区的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人文氛围 自然景观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基于自然交互的旅游短视频自动拍摄系统设计研究
17
作者 刘思陈 赵毅 《工业设计》 2022年第5期110-112,共3页
随着视频社交的兴起,旅游短视频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突破口和引流器。如何通过自然交互的方式提升游客的自动拍摄体验,是文章研究的重点。自然交互不仅可以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和交互体验。文章将自然交互理念运用于... 随着视频社交的兴起,旅游短视频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突破口和引流器。如何通过自然交互的方式提升游客的自动拍摄体验,是文章研究的重点。自然交互不仅可以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和交互体验。文章将自然交互理念运用于旅游短视频自动拍摄体验设计中,分析用户的自然行为,提取设计要素,并基于情景导向原则、文化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和易用性原则来进行设计实践。以期为景区体验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参考,助力景区传播文化,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交互 短视频 自动拍摄 旅游景区 设计
下载PDF
“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客源市场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玉翠 王启亮 +1 位作者 郭超凡 毛维青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9-227,共9页
文章选取客源市场、吸引力、旅行时间、网民关注度等重要指标,对“中国丹霞”6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简称丹霞遗产地)的客源市场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客源市场人口规模差异较大,贵州赤水在200 km吸引圈上具有较大优势,广东丹霞山... 文章选取客源市场、吸引力、旅行时间、网民关注度等重要指标,对“中国丹霞”6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简称丹霞遗产地)的客源市场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客源市场人口规模差异较大,贵州赤水在200 km吸引圈上具有较大优势,广东丹霞山在400 km吸引圈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客源市场的收入水平上以浙江江郎山优势突出。(2)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各有特色,6处遗产旅游景区与南方总体客源市场的旅游吸引力差异较小,而与各自的一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吸引力差异较大,广东丹霞山居第一,与各自的二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吸引力差异更加大,浙江江郎山遥遥领先;(3)客源市场的交通可达性差异较大,与一级客源市场基本上都可以满足一日游,与二级客源市场可满足两日游,综合对比江西龙虎山交通可达性最好;(4)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网民对丹霞遗产地关注度存在较大差异,江西龙虎山的关注度最高。总体而言,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广东丹霞山的客源市场优势突出。基于以上,文章对丹霞遗产地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丹霞 世界自然遗产 旅游开发 客源市场 旅游吸引力 交通可达性 网民关注度
原文传递
好客中国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共8页
好客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礼仪,塑造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品牌,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路径。立足于旅游语境,从国家形象的关系概念角度解读好客中国概念及内涵,提出建立由社会伦理义务和商业利... 好客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礼仪,塑造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品牌,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路径。立足于旅游语境,从国家形象的关系概念角度解读好客中国概念及内涵,提出建立由社会伦理义务和商业利益共同驱动的"好客模式",并基于旅游吸引物系统观分析好客中国要素构成及其功能,进而阐明好客中国符号构建思想和构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客中国 国家形象 旅游吸引物 好客模式 符号构建
原文传递
组织者视角下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生产——以广府庙会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静 戴光全 《中国生态旅游》 2021年第2期190-202,共13页
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的双重属性。节庆既是一种文化活动,又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出发,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广州广府庙会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者视角下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生产机制。研究发现,节庆... 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的双重属性。节庆既是一种文化活动,又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出发,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广州广府庙会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者视角下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生产机制。研究发现,节庆吸引力、节庆的组织管理、节庆的策划理念和节庆场景构成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生产的基础、路径、思路和内容。具体而言,节庆组织者基于对节庆吸引力的理解,通过调动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和管理符号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创新、紧跟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等多思路的策划理念,塑造了包含安全保障、节目表演、创意互动、美食小吃、商贸展销、人员服务、辅助设施和节庆氛围所构成的节庆场景,该场景浓缩了节庆文化内涵,其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组织者可不断调整以形成节庆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庆旅游吸引物 符号化 节庆场景 组织者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