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供电企业安全投资决策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士 王致杰 +1 位作者 薛松 曾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4-226,共3页
针对传统安全投资决策方法的缺陷,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到供电企业安全投资决策中,构建了实物期权理论的供电企业安全投资决策框架,并建立了基于二叉树模型的供电企业安全投资决策模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供电企业安全投资提供了... 针对传统安全投资决策方法的缺陷,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到供电企业安全投资决策中,构建了实物期权理论的供电企业安全投资决策框架,并建立了基于二叉树模型的供电企业安全投资决策模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供电企业安全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期权理论 安全投资决策 二叉树模型 延迟期权
下载PDF
网络虚拟财产权利救济方式探微——以民事责任体系为论证进路 被引量:14
2
作者 杜启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6,共8页
信息时代的到来早已预示着网络虚拟财产不可逆转的出现,但民法学界关于网络虚拟财产属性的争论却一直未曾停止。我国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将网络虚拟财产用独立的条款进行规定,将其作为独立于物权... 信息时代的到来早已预示着网络虚拟财产不可逆转的出现,但民法学界关于网络虚拟财产属性的争论却一直未曾停止。我国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将网络虚拟财产用独立的条款进行规定,将其作为独立于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之外的新型财产权利的立法选择,意味着网络虚拟财产权的规制需用新规则、新视角。网络虚拟财产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财产权利,兼有物权和债权的属性,应当超越权利性质之争,从民事责任体系的视角去研究该权利的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权 民事责任体系 物权说 债权说 新型权利说
下载PDF
物权二元理论与传统物权理论的重大分歧 被引量:8
3
作者 孟勤国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66-72,共7页
本文指出了传统物权理论内在的逻辑缺陷,阐述了物权二元理论的逻辑原理,并对物权二元理论与传统物权理论在物权客体、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法人所有权上的重大分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物权 物权理论 物权二元结构
下载PDF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占用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一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34-37,共4页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物权制度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归属制度和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制度组成的二元结构体系。在"以利用为中心"的物权法发展趋势下,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实证类型化,并创建野生动物资源占用权的一整套系统的物权原理和一...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物权制度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归属制度和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制度组成的二元结构体系。在"以利用为中心"的物权法发展趋势下,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实证类型化,并创建野生动物资源占用权的一整套系统的物权原理和一般规则,包括权利的主体、客体、内容、取得、转让和消灭等,有助于实现野生动物资源占用权的物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占用权 物权二元结构论
下载PDF
论“区分原则”在担保合同效力认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保玉 《北京仲裁》 2016年第3期103-116,共14页
根据物权变动与其基础合同关系的效力相区分的原则,当事人意欲设立担保物权而订立的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如果未办理不动产登记或移转质物的占有,虽不能成立担保物权,但并不意味着担保合同不成立或无效。基于同样的法理,对于当事... 根据物权变动与其基础合同关系的效力相区分的原则,当事人意欲设立担保物权而订立的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如果未办理不动产登记或移转质物的占有,虽不能成立担保物权,但并不意味着担保合同不成立或无效。基于同样的法理,对于当事人约定设立的不需办理登记的“不动产抵押权”、“权利质权”或约定设立移转占有的“不动产质权”等非典型担保或不规则担保中的合同关系,除非存在《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无效情形,原则上亦应认定有效;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应比照法律上最相类似的担保方式和相应的规则加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分原则 担保物权 担保合同 非典型担保 不规则保证
下载PDF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新分类——兼论与物权行为理论的关系
6
作者 邱继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1-64,共4页
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混淆了物权和债权法律性质的区别,把合同生效等同于合同履行,混淆了物权变动和债权变动在法律根据方面的区别,不利于公平合理地保护买受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很有必要正确区分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但区分负... 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混淆了物权和债权法律性质的区别,把合同生效等同于合同履行,混淆了物权变动和债权变动在法律根据方面的区别,不利于公平合理地保护买受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很有必要正确区分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但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并不等于承认和接受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行为理论不适合中国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担行为 处分行为 物权行为理论
下载PDF
“打”与“不打”:武术形象的二元认知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源 梁勤超 姜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6-132,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文化学和形象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打"与"不打"的二元认知形象进行了研究,意在澄清对中国武术能打形象的习惯性认知偏见,还原中国武术形象的本原。研究认为:对于武术形象的认知...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文化学和形象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打"与"不打"的二元认知形象进行了研究,意在澄清对中国武术能打形象的习惯性认知偏见,还原中国武术形象的本原。研究认为:对于武术形象的认知,"打"是民众对武术的习惯性认知,"能打"是武术的原初形象。然而武术外显的"打"并不是"为打而打",而是"为不打而打"。武术的"打"是一种技击技术,"不打"是一种技艺境界。从"打"到"不打",体现了武术从务实到务虚、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转变,同时也是武术艺术化追求所在。"不打"以"打"为原点,通过能"打"的假想和预设,塑造了拳理、拳法、拳势三位一体攻防技击表意的武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不打 武术形象 二元认知 艺术化 拳理 拳法 拳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