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Guizhou Province on Glutinous Rice Cultivation Sphere of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严奇岩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7期1071-1074,共4页
Guizhou Province is part of the glutinous rice cultivation sphere in our country.Its rice production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The southeast region is the centre of the Guizhou glutinous rice cult... Guizhou Province is part of the glutinous rice cultivation sphere in our country.Its rice production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The southeast region is the centre of the Guizhou glutinous rice cultiv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waxy wo,which is treasure of the original farming culture of southeast Guizhou region and an important symbol for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zhou Province Glutinous rice cultivation sphere Waxy wo Culture treasure
下载PDF
Metallogenic Model of Bauxite in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an Example of Lindai Deposit 被引量:3
2
作者 LING Kunyue ZHU Xiaoqing +3 位作者 WANG Zhonggang HAN Tao TANG Haoshu CHEN Weny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630-1642,共13页
The bauxites in central Guizhou are hosted by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Jiujialu Formation.Geochemist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dai bauxite deposit indicate that the underlying Shilengshui Formation dolomite is the ... The bauxites in central Guizhou are hosted by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Jiujialu Formation.Geochemist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dai bauxite deposit indicate that the underlying Shilengshui Formation dolomite is the precursor rock of mineral resources.Weather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Si is most likely to migrate with groundwater,the migration rate of which is several magnitude higher than Al and Fe under nature conditions (pH=3-9).The neutral and acid nonreducing condition is the most conducive to the Al rich and Si removal,while the acid reducing conditions is the most conducive to the Al rich and Fe removal.In the process of bauxite formation,coal beds overlying the Al-bearing rock series or other rock formation rich in organic materials can produce acid reducing groundwater,which are important for the bauxite formation.Finally,propose the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bauxite in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and put forward three new words which are "original bauxite material","bauxite material" and "original baux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XITE GROUNDWATER geochemistrial characteristics weather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
下载PDF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Sexual Pheromone Trapping Effect of Spodoptera litura in Field in Central Guizhou 被引量:1
3
作者 Chengping FAN Enfa CHEN +3 位作者 Junming YUE Wang YIN Rui ZUO Lishi ZUO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1期69-72,共4页
The Spodoptera litura occurrence quantity in Tianlong Town,Pingba County,Anshun City was dynamically monitored by an insect sex pheromon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forecast system in 2015 and 2016 and the trapped eff... The Spodoptera litura occurrence quantity in Tianlong Town,Pingba County,Anshun City was dynamically monitored by an insect sex pheromon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forecast system in 2015 and 2016 and the trapped effect of S. litura was studied by the home-made S. litura sex pheromone traps in Baishiyan Town,Ziyun County and Tianlong Town,Pingba County in 2016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S. litura and apply insect sex pheromone for controlling S. litura in Central Guizhou tobacco-growing region. There are 5 generations of S. litura in a year in Central Guizhou regio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S.litura occurs from late April to middle May,the second from middle-to-late July to middle-to-late August,the third from early-to-middle August to the end of September,the fourth is in the end of October and the fifth in the end of November. S. litura emigrates or enters into the overwintering stage in December. S. litura is almost in active in the daytime during the peak occurrence period of S. litura adults. The first mating time of S. litura is at 17: 30 and its peak mating time is about 22: 00. The second mating time of S. litura is at 1: 00-5: 00 and its peak mating time is about 2: 30. The trapped S. litura quantity presents an obvious layer-belt distribution that the number in the outer rin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iddle ring,and the number in the middle rin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ner ring. The number of trapped S. litura is higher around the outer ring of the testing field and at the draught position than in the low-lying land and inner flat 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ACCO SPODOPTERA litura Occurrence REGULARITY SEX PHEROMONE central guizhou
下载PDF
Variability of Aquatic Chemistry in CentralGuizhou Karst Region,China
4
作者 白占国 万国江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8年第3期241-248,共8页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aquatic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urfacefresh water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The chemical data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 inthe central Guizhou karst area showed th...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aquatic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urfacefresh water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The chemical data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 inthe central Guizhou karst area showed that spring water from carbonate rock cracks (crack-water) is of neutrality or meta-alkalinity and [C] Ca Ⅱ type. The amounts of all ions and theconcentrations of HCO3 and Ca2+ were higher in the autumn than in the spring. the crack-water was influenced by the infiltration of surface water in the process of erosion and/or transportation with decreasing HCO3- and increasing PH, SO, Cl, K+ and Na+ during runningin a certain distance on the land suffice. In particular, the chemical compeitions of the watersat Tianxingqiao (upper-stream), Shuiliandong (mid-waterfall) and Luoshuitan (down-pool)near the Huangguoshu Waterfall were much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rack-wat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 Na+, Fe3+ and NO3- varied closely with seasons. The CaCO3 depositedviolently with CO2 release in the spring. In Lake Hongfeng the HCO3- /So- equivalent ratioswere only 2. 1 - 2. 4, but Ca2 + /Md+ up tO 2. 4 - 4. 2. The CI-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by afactor Of 1 and Na+ by order of magnitude relative to the spring water. These indicated the in-crease in artificial pollutant discharge in the Lake Hongfeng watershed. In addition, porewater in the soils coveing carbonate rocks belongs to strongly mineralized water. Th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water quality were controlled by carbonate despition, sulphate mineralization and nitrogen fixation as well as ammonifica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hemical compeitions in thewaters from the karst region were unstable and change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贵州 岩溶地区 水化学 地表水 钙离子
下载PDF
The Evolution of a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Ecosystem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the Houzhaihe Area, China 被引量:10
5
作者 Yangbing Li Jing Xie +2 位作者 Guangjie Luo Hua Yang Shijie Wang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15年第10期501-512,共12页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KRD) quantitatively is essential to obtain objective knowledge about the concept of KRD and the form reason of KRD, and is useful to restore KRD land. Houzha...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KRD) quantitatively is essential to obtain objective knowledge about the concept of KRD and the form reason of KRD, and is useful to restore KRD land. Houzhaihe area located in central plateau in Guizhou Province was studied here as a representative assemblage landform and its KRD’ s evolu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were studied, based mainly on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in 1963, 1978, 2005 and 2010. The KRD land comprises light KRD, moderate KRD and severe KR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KRD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modes such as unchanged, weakened, fluctuated and aggravated in the study area. The KRD with no changes from 1963 to 2010, namely, unchanged mode, accounted for 43.76%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KRD in 2010;it distributed in the area with the slope of 15&#176 - 25&#176 and >25&#176 basically. Furthermore, the severe KRD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areas within 300 - 600 m distance from settlement;when the distance away from the rural settlements was more than 900 m, the severe KRD declined, and its proportion was 28.6% and 10.6% in 1963 and 2010 respectively. In the peak-cluster depressions, located in central study area, the slope cropland with slope of 15&#176 - 25&#176 was still abounding, and was seriously rocky desertification generally. So, we propose that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slope croplands is still the major driving factor of l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erefore, for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focal point is to alter the land use of steep-slope cropland at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EVOLUTION Driving Mechanism central PLATEAU in guizhou
下载PDF
黔桂地区下石炭统富有机质页岩的页岩气勘探意义
6
作者 梅冥相 陈基瑜 张英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3-2215,共23页
一套总厚度接近300 m的富有机质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普遍大于2%是其基本特征,主导着下石炭统杜内阶至维宪阶的鹿寨组,集中发育在黔桂地区所在的华南板块滇黔桂盆地的台间盆地相带之中的三级海平面上升期,代表着一套重要的潜在性页岩... 一套总厚度接近300 m的富有机质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普遍大于2%是其基本特征,主导着下石炭统杜内阶至维宪阶的鹿寨组,集中发育在黔桂地区所在的华南板块滇黔桂盆地的台间盆地相带之中的三级海平面上升期,代表着一套重要的潜在性页岩气勘探目的层。更为重要的是,特殊的形成发育时代,从深水台间盆地相的鹿寨组向浅水连陆台地中的深水陆棚相英塘组的相变和穿时减薄,而且结束于一套煤系地层主导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过程之中;这些特征不但将这套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化,而且代表着一个与欧美地区泛大陆上的下石炭统(密西西比亚系)存在差异巨大的早石炭世沉积序列;因为在泛大陆上,只有石炭系的上部(上石炭统:宾夕法利亚亚系)储存着大量的煤,石炭系下部(下石炭统,或密西西比亚系)则包含着不同寻常的大套灰岩。这一套可以归为缺氧盆地相的下石炭统富有机质页岩,其中的有机质堆积作用,主要为以下3个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形成,即:①得到增强的生产率;②与还原条件相关而得到增强的有机质保存作用;③得到较低沉积作用速率导致的减弱的有机质稀释作用;而且这3个因素还直接受到海平面波动控制。但是,除了这3个因素之外,细粒植物碎屑的“生物碳泵(The biological carbon pump)”,也应该是这一套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质富集的另外一个重要机制,尽管还存在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页岩气勘探 早石炭世 沉积序列 黔桂地区
下载PDF
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适应性研究
7
作者 李晓兰 《长征学刊》 2024年第3期35-49,108,共16页
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面临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族群生态等多方面的适应性挑战。在转战贵州的过程中,中央红军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准政治方向、发动政治宣传、开展群众工作、应对自然挑战,秉持... 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面临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族群生态等多方面的适应性挑战。在转战贵州的过程中,中央红军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准政治方向、发动政治宣传、开展群众工作、应对自然挑战,秉持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民主团结的集体智慧、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适应了主客观因素带来的风险挑战,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成功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保留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促使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红军 长征 贵州 适应性
下载PDF
黔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胡跃 戴全厚 +1 位作者 胡泽银 桂鈺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8-257,共10页
[目的]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提高黔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方法]以黔中城市群为例,利用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法评估了2000—2020年黔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变化及ESV时空演变特征,并耦合PLUS模型... [目的]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提高黔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方法]以黔中城市群为例,利用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法评估了2000—2020年黔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变化及ESV时空演变特征,并耦合PLUS模型预测了2030年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ESV变化。[结果](1)2000—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转化,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000—2020年研究区ESV增加了11.28亿元,呈波动上升趋势,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扩张是引起研究区ESV变化的主要原因。(2)2000—2020年ESV减少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区,增加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高集聚区和低集聚区分布范围较广且集聚性较强,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部,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3)2030年自然情景、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的ESV分别为710.22亿元、705.33亿元、720.62亿元,生态保护情景下对研究区ESV增长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结论]未来黔中城市群在生态环境方面,可继续加强退耕还林政策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城市发展方面,应该制定更加合理的综合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兼顾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城市群 土地利用 PLUS模型 ESV
下载PDF
黔中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江峰 李强 +3 位作者 高峰 吉勤克补子 刘汉武 王若帆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0-660,共11页
为评价黔中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梅花布点法在磷矿区周边区域和无矿区不同地层天然土壤采集24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Cu、Pb、Zn、As、Hg、Se、Cd、和Cr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PI)、地累积指数(I_(geo))以及Hankanson潜... 为评价黔中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梅花布点法在磷矿区周边区域和无矿区不同地层天然土壤采集24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Cu、Pb、Zn、As、Hg、Se、Cd、和Cr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PI)、地累积指数(I_(geo))以及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对磷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中磷矿区土壤中Hg、Se、Cd、As、Pb、Zn和Cr等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贵州土壤背景值的37.58倍、24.40倍、19.26倍、18.09倍、2.67倍、2.17倍和1.78倍,各重金属富集特征明显,Cu元素平均含量未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研究区土壤中Hg、Se、Cd、As、Pb、Zn和Cr等元素NPI平均值介于4.59~69.32之间,处于重度污染水平,而Cr和Cu元素NPI平均值分别为1.89和1.21,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研究区Hg元素I_(geo)平均值为4.45,处于严重至极重污染;As、Se和Cd元素I_(geo)平均值介于3.35~3.65之间,处于重度污染;Pb、Zn和Cr元素I_(geo)平均值0.21~0.44之间,处于未污染至中度污染水平,而Cu元素I_(geo)平均值为-0.83,显示其未受到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Hg元素处于极强生态风险水平,Cd处于强生态风险水平,Ad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而Cu、Pb、Zn和Cr均处于轻微风险水平。黔中磷矿区土壤RI平均值为2285.50,显示出极强生态风险,Hg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磷矿区 土壤重金属污染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黔中寒武纪梅树村期磷块岩中小壳动物化石结构和成分:对生物成磷的制约
10
作者 彭柔 杨瑞东 +3 位作者 高磊 高军波 陈吉艳 高川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7-1682,共16页
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及壳体成分的认知对于揭露寒武纪早期小壳动物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黔中地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磷块岩中保存了大量的小壳化石,为了获取该时期小壳化石微结构及成分的关键信息,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岩石薄... 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及壳体成分的认知对于揭露寒武纪早期小壳动物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黔中地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磷块岩中保存了大量的小壳化石,为了获取该时期小壳化石微结构及成分的关键信息,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岩石薄片小壳化石个体进行观察、分析,获得了贵州织金熊家场和清镇落夯地区的寒武纪梅树村期磷块岩中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壳体成分特征。结果显示,织金、清镇地区的磷块岩中小壳化石多样性与其壳体成分表现一致,主要为软舌螺类,其成分为P、Ca、F、O等氟磷灰石组成元素;小壳化石壳体保存有明显的纳米级磷灰石矿化颗粒骨架、多圈层结构、溶蚀多孔隙和管体嵌套的现象。另外,通过电子探针对小壳化石进行原位微区元素面扫描,发现主要元素P、Ca分布在小壳化石及小壳化石碎片中,胶结物几乎不含P元素。综合判断,两个研究区域的寒武纪梅树村期磷块岩小壳动物化石多为异地埋藏保存,且保存过程中,成岩作用等后期磷酸盐化、搬运沉积对小壳化石微结构及其壳体成分产生一定改造影响;基于薄片全玻面扫描推断全岩小壳动物化石(含化石碎片)含量,与磷块岩中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认为寒武纪梅树村期小壳动物的繁盛对同期磷块岩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小壳化石 磷块岩 梅树村期 黔中
下载PDF
黔中岩溶区地下水水化学来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江峰 吉勤克补子 +2 位作者 曹建文 王若帆 赵良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899,共11页
文章基于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成果,对黔中岩溶区43个地下水点进行了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采集测试,利用地球化学图解及主成分分析(PCA)法,探讨该区枯水期和丰水期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离子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地下... 文章基于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成果,对黔中岩溶区43个地下水点进行了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采集测试,利用地球化学图解及主成分分析(PCA)法,探讨该区枯水期和丰水期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离子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一致,水化学类型均以HCO_(3)(SO4)-Ca(Mg)为主,吉布斯图解分析表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为岩石风化型,水化学组成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淋滤溶解;[(Ca+Mg)/HCO_(3)]-[SO4/HCO_(3)]图解分析认为研究区可溶性碳酸盐岩主要受碳酸的风化侵蚀作用控制,局部样品受石膏溶解影响显著;丰水期地下水主成分主要受水岩作用过程(PC1)、人类活动(PC2)及工业生产(PC3)等3类因素影响,这三个影响因素能够解释丰水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83.7%的特征;枯水期地下水主要受水岩作用过程(PC1*)和人类活动(PC2*)影响,这二类综合因子能够解释枯水期地下水化学组分85.1%的特征。水岩作用过程是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水岩作用主要影响K^(+)、Na^(+)、Ca^(2+)、Mg^(2+)、HCO_(3)-、TP、F^(-)、SiO_(2)等8项水质指标,人类活动主要影响NH_(4)^(+)、CODMn及Cl^(-)等3项水质指标,而磷矿开采主要影响SO_(4)^(2-)。研究成果深化了对黔中地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认识,揭示了地下水离子组分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对黔中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岩溶区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赵祖伦 罗军华 +4 位作者 李威 黄亮 尹林江 吕思思 赵卫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420,共11页
[目的]研究喀斯特城市群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演变及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黔中城市群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和社会经... [目的]研究喀斯特城市群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演变及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黔中城市群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选取16个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构建Markov-FLUS模型模拟自然发展和生态约束情景下的2030年土地利用格局,然后采用修正的ESV系数评估ESV时空演变规律,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ESV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1) 2000—2020年人造地表对耕地(53%)、林地(12%)和草地(10%)侵占严重;生态约束情景下重要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人造地表增加5.55万hm^(2),增速有所放缓。(2) ESV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调节服务(71.08%)>支持服务(23.59%)>文化服务(4.51%)>供给服务(0.82%);自然发展情景下2030年ESV值为592.11亿元,生态约束情景下ESV值为589.06亿元。(3) ESV空间分异因子解释力分别为区县面积(0.79)>农林牧渔增加值(0.51)>第一产业增加值(0.50)>GDP(0.41)>人均GDP(0.30)>建成区面积(0.09)>常住人口(0.04),区县面积、农林牧渔增加值和第一产业增加值与ESV呈显著正相关,人均GDP与ESV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影响因素的交互对于ESV具有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的解释作用。[结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主要为调节服务,水域与林地生态系统对于整体ESV的影响较大,是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Markov-FLUS模型 土地利用模拟 地理探测器 黔中城市群
下载PDF
国家何以上山:明清时期贵州山地社会的通道、儒化与调适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恩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历史上的贵州“尺寸皆山”,国家无力经营。随着明代湖广入滇通道的修建,中央王朝加大开发贵州的力度,清代改土归流和新辟“苗疆”,促进了儒家思想和大量中原移民深入“生苗地带”,贵州山地社会在与中央王朝的长期博弈和自我调适中逐渐... 历史上的贵州“尺寸皆山”,国家无力经营。随着明代湖广入滇通道的修建,中央王朝加大开发贵州的力度,清代改土归流和新辟“苗疆”,促进了儒家思想和大量中原移民深入“生苗地带”,贵州山地社会在与中央王朝的长期博弈和自我调适中逐渐实现了“内地化”进程。通过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与贵州山地社会的互动发现,两者并非单纯的逃离或加入的关系,而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共存关系。山地作为边缘、多元与“他者”的象征,本质是国家在不断制造中心、一体与“自我”过程中形成的反身物,反映了中华民族“一体”衍生“多元”,“多元”促成“一体”的内在理论逻辑,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延续数千年的内生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山地社会 中央王朝 互动共存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贵州黔中南地区苗族“背牌”结构、工艺与文化探析
14
作者 王超群 周梦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贵州黔中南地区苗族“背牌”以其独特的结构与精细的工艺成为一些地区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黔中南不同地区苗族传统与现代“背牌”的外形尺寸、形制结构、工艺技法以及变迁情况,并进一步探析苗族传统... 贵州黔中南地区苗族“背牌”以其独特的结构与精细的工艺成为一些地区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黔中南不同地区苗族传统与现代“背牌”的外形尺寸、形制结构、工艺技法以及变迁情况,并进一步探析苗族传统“背牌”关联的传统情感意蕴以及文化事象意义的转变。研究认为黔中南不同地区苗族“背牌”作为相对独立服饰件的独特性,不同尺寸反映出手工缝制的差异性,不同结构折射出使用功能的多样性,相近工艺体现出装饰手法的普遍性。同时,由传统“背牌”的不断消逝引出“背牌”研究的紧迫性与发展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南 苗族“背牌” 结构 工艺 文化
下载PDF
黔中金沙地区早石炭世九架炉组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讨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武 韩雪 +3 位作者 龙宇 岳龙 徐安全 陈仁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贵州中部地区铝土矿及制陶用黏土岩资源丰富,具有潜在开发优势。文章通过对黔中金沙地区早石炭世大塘期九架炉组的路线详查、剖面测制和矿物鉴定等研究工作,结合指相微量元素分析古环境,研究表明:①.该地层岩石显微结构表现为黏土质铝... 贵州中部地区铝土矿及制陶用黏土岩资源丰富,具有潜在开发优势。文章通过对黔中金沙地区早石炭世大塘期九架炉组的路线详查、剖面测制和矿物鉴定等研究工作,结合指相微量元素分析古环境,研究表明:①.该地层岩石显微结构表现为黏土质铝质岩具显微渗流豆结构、硅质岩呈不等晶结构和铁质岩呈泥晶团粒结构,3个不同显微结构暗示了研究区具有大陆沉积环境特征,岩石类型及岩性组合特征大致反映其整体为还原环境、低能量水动力背景下的陆源碎屑沉积;②.Th/U比值(2.00~7.07)表明该地层黏土岩基本形成于弱氧化环境,Th/U比值随沉积过程逐渐升高反映了氧化作用逐渐加强的过程;③.指示元素B含量((15.3~299.0)×10-6)、Sr含量((14.8~72.9)×10^(-6))、Ba含量((57.0~664)×10^(-6))、B/Ga比值(0.63~6.17)和Sr/Ba比值(0.03~1.11),暗示地层形成早期经历了多次海进—海退过程,并最终过渡为陆相环境。推测金沙地区石炭世大塘期九架炉组位于陆表海地带,因受限于当时古岩溶洼地与隆起的形态、位置及古海水侵入的方向,使得该地层在不同区域表现出复杂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金沙 早石炭世 含铝岩系 九架炉组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黔中地区“两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军华 何秋叶 +4 位作者 赵祖伦 李威 黄亮 吕思思 赵卫权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两湖流域”作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同时也是黔中地区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如何科学评估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掌握其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趋势,对于整个黔中城市群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1980、2000及2020年土地遥感解... “两湖流域”作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同时也是黔中地区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如何科学评估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掌握其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趋势,对于整个黔中城市群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1980、2000及2020年土地遥感解译数据,以价值当量因子法为基础研究方法,同时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热点分析、地形分析及生态敏感性分析等对该流域1980—2020年近40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ESV总量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1980—2000年阶段减少约585.84×10^(4)元,2000—2020年阶段减少约8838.60×10^(4)元,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建设用地的大量扩张、高生态效益地类大批转换为低生态效益的地类等;2)水文调节为ESV贡献值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ESV高值区集中分布于流域的中上部湖泊处,中值区分布于东南部林地集中处,低值区主要分布于流域南部耕地较多的地方;3)各用地类型CS敏感性指数计算值均小于1,且ESV变化量的冷热点空间分布格局与其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具有相似性,冷点区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的持续性扩张、林草地等生态用地被占用等,而热点区的涌现则是由于“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政策的实施;4)在4种地貌类型中,单位区域面积的ESV大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山脊(1.48×10^(4)元/hm^(2))>峡谷底(1.44×10^(4)元/hm^(2))>平坦区(1.40×10^(4)元/hm^(2))>陡坡(1.37×10^(4)元/hm^(2)),而地表粗糙度ESV等级排序为Ⅰ>Ⅱ>Ⅲ>Ⅳ。本研究结果可为黔中地区未来生态效益价值核算、城市规划与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地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当量因子法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黔中城市群碳储量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
17
作者 万海峰 蒙友波 +3 位作者 陈洋 赵祖伦 罗洁琼 张朝睿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3-452,共10页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绿色低碳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0,201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3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InVEST模型和土地...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绿色低碳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0,201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3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InVEST模型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采用潜在影响指数(PI)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①200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总体表现为耕地和林地持续下降,建设用地持续上升。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转移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向其他地类的转移,其中,2000—2010,2010—2020年分别有3339.35,3669.15km^(2)土地发生了转移,前者林地转为草地是主要转移类型,后者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主要转移类型。②2000—2020年区域的碳储量表现为减少趋势,由4.42×10^(7)t减小到4.33×10^(7)t,累计减小9.40×10^(5)t,林地转为草地是引起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各年度碳储量密度均呈现西部、东部高,中部低的分布态势;20a间,高密度区未发生明显变化,低密度区表现为由中心区域向外围扩散。③200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主要扮演碳源的角色,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增加了2.83,PI指数分别为-0.04,-0.31,均表现为负面潜在影响,且脆弱性不断增强。[结论]增加林地、控制林地转为其他用地及建设用地扩张是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碳储量 脆弱性 黔中城市群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城市群耕地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18
作者 陈洋 李剑飞 +1 位作者 蒙友波 罗洁琼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4-604,共11页
厘清城市化背景下喀斯特山区城市群耕地现状及影响因素,对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为例,基于2010年、2020年耕地数据,利用变化轨迹分析法、耕地指数、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 厘清城市化背景下喀斯特山区城市群耕地现状及影响因素,对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为例,基于2010年、2020年耕地数据,利用变化轨迹分析法、耕地指数、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喀斯特山区城市群耕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整体看,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耕地分布表现为“中部贵阳市低,周边高”的特点;从县域看,研究期内县域耕地分布均以300~500 km^(2)为主。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耕地同时具有转出和转入的变化特征,但耕地转出面积明显大于转入,使得研究区耕地减少2 309.37 km^(2)。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耕地转入、转出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均以高-高聚类为主。影响黔中城市群耕地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影响因素逐渐趋于多元化。为最大程度控制黔中城市群耕地减少,建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障耕地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喀斯特山区 黔中城市群
下载PDF
黔中地区蔡家坝铝土矿床富锂铝土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
19
作者 朱尤青 罗朝坤 +1 位作者 杨晓飞 刘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6,共12页
贵州清镇蔡家坝铝土矿床是近年来在黔中铝土矿成矿区内新发现的铝土矿床之一,铝土矿体呈层状及似层状产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地层中。本研究通过对蔡家坝铝土矿床中以铝土岩为主的含铝岩系钻孔岩心剖面开展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 贵州清镇蔡家坝铝土矿床是近年来在黔中铝土矿成矿区内新发现的铝土矿床之一,铝土矿体呈层状及似层状产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地层中。本研究通过对蔡家坝铝土矿床中以铝土岩为主的含铝岩系钻孔岩心剖面开展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含铝岩系中的铝土岩明显具有Li超富集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含铝岩系的所有样品中均富含高浓度的Li(210~2480)×10^(-6);其中,10件铝土岩的Li含量为(210~2480)×10^(-6)(平均1198.9×10^(-6)),3件铝土矿石的Li含量为(412~1440)×10^(-6)(平均980.7×10^(-6)),表现出明显超富集的特征。光学显微镜和XRD分析显示,富锂铝土岩主要由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组成,以及少量的硬水铝石、勃姆石、黄铁矿、锐钛矿等。结合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研究区铝土岩中的Li主要赋存在高岭石和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中,当铝土岩中Al_(2)O_(3)含量介于30%~40%之间以及Al_(2)O_(3)/SiO_(2)比值介于1~1.5时,铝土岩中的Li最为富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的富锂铝土岩形成于温暖潮湿和相对氧化的陆相淡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富锂铝土岩 九架炉组 赋存状态 沉积环境 蔡家坝 黔中地区
下载PDF
黔中花江干热河谷研究进展与展望
20
作者 贾兴莲 韦昌盛 喻阳华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黔中花江喀斯特干热河谷地区石漠化发育较为典型,生境十分脆弱,其自然环境、生态产业和社会经济均被学者广泛关注.自“九五”计划实施以来的近30年,学者在该区开展了认识石漠化、治理石漠化、生态产业提质增效、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等诸... 黔中花江喀斯特干热河谷地区石漠化发育较为典型,生境十分脆弱,其自然环境、生态产业和社会经济均被学者广泛关注.自“九五”计划实施以来的近30年,学者在该区开展了认识石漠化、治理石漠化、生态产业提质增效、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等诸多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石漠化治理和山区生态建设,其中的“顶坛模式”是石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本研究首先从干、热、河谷深切、石漠化4个方面阐明了该区的基本特征,然后从认识喀斯特石漠化、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培育、生态产业提质增效等视角,对现有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长期积累的资料,分析了下一步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最后以区域为尺度,展望了未来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即小生境特征的量化及应用、植被恢复与二元结构的关系和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生态产业 小生境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黔中花江干热河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