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辛弃疾二十四首《临江仙》的体式及其词谱学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惠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和《钦定词谱》所总结的谱式更符合创作实际。辛弃疾24首《临江仙》的句式、韵位等主要由词调本身决定,但辛弃疾对词调、体式的选择以及对词调固有声情特点的遵循,使其词总体呈现出舒缓流畅的声情特点。24首词大部分作于辛弃疾退居江西时期,作者有较多时间观察农村的美景,体验家居的闲适乐趣,因此词的题材虽然比较广泛,情感层次也比较多样,但总体上呈现出和谐冲淡、舒缓雍容的特点,与《临江仙》60字体流丽谐婉、舒缓和畅的体式特征相一致,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辛弃疾所用的《临江仙》60字体较为后出,由58字体变化而来,但由于增加了律句,使其更加和谐整饬,受到文人普遍欢迎。从留存的作品看,这一体式首见于滕宗谅,由苏轼初步成型,中间经叶梦得等人的创作实践,最后由辛弃疾确定其词调风貌和词谱定式,并通过大量创作而彰显其活力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临江仙》 词调 体式 词谱学
下载PDF
论唐五代时期《临江仙》词主题的演变——兼及词“缘题所赋”的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秋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9,共10页
《临江仙》是唐宋时期词坛最为流行的词调之一。其吟咏对象以水仙、女仙为多,工于表现男女闺阁相思之意,体现了早期词"缘题所赋"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敦煌曲子词中所存四首《临江仙》辞与三十三首五代文人词之主题及思想内容... 《临江仙》是唐宋时期词坛最为流行的词调之一。其吟咏对象以水仙、女仙为多,工于表现男女闺阁相思之意,体现了早期词"缘题所赋"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敦煌曲子词中所存四首《临江仙》辞与三十三首五代文人词之主题及思想内容,梳理了唐五代时期《临江仙》主题由"远望思归"到"多赋水媛江妃"的演变历程及多个影响其主题表达的因素,并通过敦煌所存始辞之内容推定《临江仙》词调的本事与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仙》 思归主题 咏女仙 "缘题所赋" 词调本事
下载PDF
“凭/频借力”考——对《红楼梦》中《临江仙·柳絮》词“好风”二句注译质疑
3
作者 梁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针对《红楼梦》中的薛词《临江仙.柳絮》词中“好风凭/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二句,通过考察以往文献中的误译,并对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凭/频借力”进行论证,提出更为恰切的注译。
关键词 凭/频借力 《临江仙·柳絮》 注译
下载PDF
格式塔理论融入晏几道《临江仙》的意象结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甜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3-46,共4页
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格式塔理论,又称完形心理学理论或完形理论,其组织法则与中国古典诗词学中的意象理论有许多相互融通之处。文章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所提出的图形背景法则、接近法则、简洁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连续法则、对称法... 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格式塔理论,又称完形心理学理论或完形理论,其组织法则与中国古典诗词学中的意象理论有许多相互融通之处。文章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所提出的图形背景法则、接近法则、简洁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连续法则、对称法则等7个法则来分析晏几道《临江仙》的意象结构,并将分析结果绘制成心智图,以更清晰、全面地把握《临江仙》的意象构成及其系统性,达到对词作内容的深入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几道 临江仙 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 心智图 意象
下载PDF
《临江仙》词调的流变考
5
作者 黄敏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4-60,92,共8页
词调《临江仙》来源于唐教坊曲,其本意多表达“登临思归”主题,五代以后多歌咏水中仙女之事,题材以表现闺阁相思艳情为主,不过已初步显露出开拓的趋势。《临江仙》调后经过宋人的创作,其题材得以进一步拓展,风格也不限于婉约一端。在词... 词调《临江仙》来源于唐教坊曲,其本意多表达“登临思归”主题,五代以后多歌咏水中仙女之事,题材以表现闺阁相思艳情为主,不过已初步显露出开拓的趋势。《临江仙》调后经过宋人的创作,其题材得以进一步拓展,风格也不限于婉约一端。在词体形式上,敦煌曲子词尚较为粗糙,从五代开始逐渐成熟定型,宋人在继承五代通行正体的基础上,又对词体进行积极的新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仙》 词调本事 词调体式 词调声情 流变
下载PDF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6
作者 赵建民 杨继涛 《保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2-75,共4页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杨慎咏史词的代表作,全词基调慷慨悲壮,在景语中预示哲理,意境深邃,以“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为理论基础,从语言、形式和内容等多个层面对其四种英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探讨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杨慎咏史词的代表作,全词基调慷慨悲壮,在景语中预示哲理,意境深邃,以“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为理论基础,从语言、形式和内容等多个层面对其四种英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探讨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及其相似性与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临江仙》 翻译策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苏轼《临江仙》三首道学思想解读
7
作者 刘浩渤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18年第1期78-81,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苏轼在不同时期所作的三首《临江仙》词—《送王缄》、《夜归临皋》、《送钱穆父》中的道学思想?进行解读,从而揭示苏轼在政治失意时期,甚至整个中晚期的人生经历当中,其精神世界的主要支撑乃是来自道家的思想理念,... 本文主要通过对苏轼在不同时期所作的三首《临江仙》词—《送王缄》、《夜归临皋》、《送钱穆父》中的道学思想?进行解读,从而揭示苏轼在政治失意时期,甚至整个中晚期的人生经历当中,其精神世界的主要支撑乃是来自道家的思想理念,并且思想中的这些道缘,从苏轼童蒙之始,便已经结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临江仙 道学 逍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