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圈层化”与“破圈”之道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亚芹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78-90,I0004,共14页
当下“人人都是批评家”的“狂欢式”批评背后隐藏着“圈层化”的危机。“圈层化”不仅是数字时代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当前文艺批评的主要问题。在由“学术圈”“自媒体圈”和“饭圈”构成的批评生态中,每个圈层都建构了一套具有独...
当下“人人都是批评家”的“狂欢式”批评背后隐藏着“圈层化”的危机。“圈层化”不仅是数字时代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当前文艺批评的主要问题。在由“学术圈”“自媒体圈”和“饭圈”构成的批评生态中,每个圈层都建构了一套具有独异性的“批评密码”。实际上,这种“圈层化”的痼疾既与数字资本、消费主义的扩张紧密相关,又与人文学术研究本身和现实问题的隔膜有关,体现了批评话语生成机制的异化,由此造成了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有限性融通和公共批评的丧失。为此,我们主张一种融合历史学与现象学、尊重文本经验与阐释批评、倡扬多样化与在场性的“新感受力批评”。它以更纯粹的姿态直面数字时代的文艺现实,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数字时代恢复感知批评的新契机,也为未来文艺批评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文艺批评
圈层化
新感受力批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中漫步还是退而却步——论社交媒体与文艺评论的转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胡疆锋
刘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147,共8页
以微信、微博、B站、抖音、豆瓣、百度百科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推动了当代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也促成了当代文艺评论的转型。文艺评论体系中出现了新的标准即网民权威,社交媒体催生了新的评论方式和语体风格,拓展了文艺评论的公共空间。社...
以微信、微博、B站、抖音、豆瓣、百度百科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推动了当代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也促成了当代文艺评论的转型。文艺评论体系中出现了新的标准即网民权威,社交媒体催生了新的评论方式和语体风格,拓展了文艺评论的公共空间。社交媒体带给文艺评论的不仅有赋权,也有剥夺或阻碍。当社交媒体出现反连接的情形时,旨在获得注意力、流量或商业利益的“锁定”,不再具有互联网开放精神的“隔离”和无法选择的“退出”,使得文艺评论出现了景观化和圈层化的趋势,文艺评论被流量和算法劫持,表达方式日益表演化、浮夸化,难以完成有效的对话;圈层中的舒适区、同温层和过度连接使评论者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排他性,加速了审美固化的形成,导致文艺评论丧失生命力、创造力和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文艺评论
赋权
景观化
圈层化
反连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早期革命文学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精神诉求
3
作者
陈红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143,共3页
1920年代,一些革命作家产生了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精神诉求,这促使进步文艺界在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构过程中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内涵和外延。1930年代初,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翼理论家的文化观日渐成熟,他们的无产阶级文化诉求促进了左...
1920年代,一些革命作家产生了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精神诉求,这促使进步文艺界在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构过程中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内涵和外延。1930年代初,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翼理论家的文化观日渐成熟,他们的无产阶级文化诉求促进了左翼文学精神特质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艺
无产阶级文化
精神诉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联文学艺术界持不同政见者现象分析
4
作者
郭永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6-59,共4页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参加者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其中尤以文学艺术家和爱好文学的人居多,他们不愿沉默,最早喊出了解冻的呼声,并且甘愿冒着失去工作、社会地位和家庭安宁,甚至面临被捕判刑的危险,在莫斯科马雅可夫斯基广场开始了苏联...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参加者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其中尤以文学艺术家和爱好文学的人居多,他们不愿沉默,最早喊出了解冻的呼声,并且甘愿冒着失去工作、社会地位和家庭安宁,甚至面临被捕判刑的危险,在莫斯科马雅可夫斯基广场开始了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活动的先声,勇敢地表明了并一直坚持自己不同于政府的主张。文学艺术界知识分子中的持不同政见者现象无疑与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长期执行的政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界
持不同政见者
现象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20年代“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
5
作者
陈红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20世纪20年代初,政治思潮对新文化运动的介入、教育状况的落后、学术界的内在思想贫困、文化保守主义的“复兴”、封建思想与虚无主义情绪的弥漫等因素,导致“文学革命”口号的力量日趋衰竭。为此,左翼文艺界对“文学革命”进行了反思...
20世纪20年代初,政治思潮对新文化运动的介入、教育状况的落后、学术界的内在思想贫困、文化保守主义的“复兴”、封建思想与虚无主义情绪的弥漫等因素,导致“文学革命”口号的力量日趋衰竭。为此,左翼文艺界对“文学革命”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倡“革命文学”等运动,意图谋求新文学发展的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口号
衰竭
左翼文艺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翼文艺界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和批判
6
作者
陈红旗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3,共4页
在“五四”文学革命力量衰竭的过程中,左翼文艺界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促进了“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向。左翼文艺界虽然承认新文化运动两个最基本的精神———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接受西方近代化,但他们对新文...
在“五四”文学革命力量衰竭的过程中,左翼文艺界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促进了“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向。左翼文艺界虽然承认新文化运动两个最基本的精神———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接受西方近代化,但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和批评趋于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艺界
新文化运动
反思和批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30年代左翼文艺界视阈的价值指向——鲁迅与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之三
7
作者
陈红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77-82,共6页
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参与了"文艺大众化"讨论、对"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斗争和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在这一过程中,他展现了超越当时左翼文艺界的价值指向。同时,他的学理透视、论战...
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参与了"文艺大众化"讨论、对"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斗争和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在这一过程中,他展现了超越当时左翼文艺界的价值指向。同时,他的学理透视、论战智慧和精神选择也成就了一种同代人难以企及的生命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左翼文艺界
视阈
生命风度
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其芳的两次重庆之行
8
作者
周思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5-82,共8页
1944年,何其芳作为知识分子改造的好典型被中共中央派往重庆宣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抗战胜利后,又被第二次派往重庆开展文艺界的统战工作。在重庆期间何其芳宣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受阻,但仍写作了大量的杂...
1944年,何其芳作为知识分子改造的好典型被中共中央派往重庆宣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抗战胜利后,又被第二次派往重庆开展文艺界的统战工作。在重庆期间何其芳宣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受阻,但仍写作了大量的杂文、报告文学,努力践行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开展文艺界统战工作,并与胡风等作家就创作问题展开激烈论争,他也因此逐步由一个唯美主义作家转变成对革命忠诚的文艺战士。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曾作"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的题词,毛泽东的号召得到了何其芳的热烈响应,何其芳在重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的浪漫主义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重庆
宣讲
文艺界统战
思想转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坛的“左”转与新文学“革命”道路的探寻
9
作者
陈红旗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1-35,共5页
20世纪20年代,"五四"文学革命者和新生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因为外部政治环境的恶化,持续寻求着合作共赢以及生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在环境变化和时代驱使下,革命文学因与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民族国家命运的结合而演化为一种...
20世纪20年代,"五四"文学革命者和新生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因为外部政治环境的恶化,持续寻求着合作共赢以及生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在环境变化和时代驱使下,革命文学因与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民族国家命运的结合而演化为一种日渐显赫且影响力很大的文学形态和文艺思潮。进步文艺界的"左"转和对新文学"革命"道路的成功探寻,使得中国新文学进入了革命文学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革命文艺界
新文学
革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民歌运动中的文艺界
10
作者
史星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14-122,124,共9页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展的新民歌运动,文艺界也参与其中。从收集、整理民歌,协助各地出版民歌集,到研究、赞美民歌的艺术价值,展开关于民歌创作手法和诗歌发展道路的两次大讨论,再到参与新民歌的创作、发表许多"民歌体"的作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展的新民歌运动,文艺界也参与其中。从收集、整理民歌,协助各地出版民歌集,到研究、赞美民歌的艺术价值,展开关于民歌创作手法和诗歌发展道路的两次大讨论,再到参与新民歌的创作、发表许多"民歌体"的作品,文艺界在这场诗歌运动中偏离了健康的轨道。这一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歌运动
文艺界
“大跃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后的浪漫-五·四时期作家散论
11
作者
梁敏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6期22-25,173,共5页
本文论述了“五·四”时期作家的文学活动及主张,并认为新浪漫主义文学从兴到衰的历史过程已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
绿社
创造社
"五·四"时期
现代
作家
文学评论
残草社
浪漫主义
中国
文学社团
文学刊物
诗歌
全文增补中
新中国文艺的启航:基于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考察
12
作者
潘娜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195-205,255,共12页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号召下,各路文艺队伍会师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并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这就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散的文艺力量团...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号召下,各路文艺队伍会师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并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这就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散的文艺力量团结凝聚在一起,为新中国的文艺建设组织起一支稳定、可信、可靠的创作队伍。在第一次文代会筹备召开的过程中,文代会党组发挥了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重要作用,奠定了毛泽东文艺方向的指导地位;在大会主体议程外,优秀文艺作品的演出加深了文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各文艺协会的成立为新中国文艺队伍的壮大及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文代会
全国文联
全国文协
原文传递
题名
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圈层化”与“破圈”之道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亚芹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78-90,I0004,共14页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下“人人都是批评家”的“狂欢式”批评背后隐藏着“圈层化”的危机。“圈层化”不仅是数字时代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当前文艺批评的主要问题。在由“学术圈”“自媒体圈”和“饭圈”构成的批评生态中,每个圈层都建构了一套具有独异性的“批评密码”。实际上,这种“圈层化”的痼疾既与数字资本、消费主义的扩张紧密相关,又与人文学术研究本身和现实问题的隔膜有关,体现了批评话语生成机制的异化,由此造成了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有限性融通和公共批评的丧失。为此,我们主张一种融合历史学与现象学、尊重文本经验与阐释批评、倡扬多样化与在场性的“新感受力批评”。它以更纯粹的姿态直面数字时代的文艺现实,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数字时代恢复感知批评的新契机,也为未来文艺批评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文艺批评
圈层化
新感受力批评
Keywords
the
digital age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Isolat
in
g Circle
Neo-perceptive Criticism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J05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中漫步还是退而却步——论社交媒体与文艺评论的转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胡疆锋
刘佳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14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的文艺批评”(2019ZD02)。
文摘
以微信、微博、B站、抖音、豆瓣、百度百科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推动了当代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也促成了当代文艺评论的转型。文艺评论体系中出现了新的标准即网民权威,社交媒体催生了新的评论方式和语体风格,拓展了文艺评论的公共空间。社交媒体带给文艺评论的不仅有赋权,也有剥夺或阻碍。当社交媒体出现反连接的情形时,旨在获得注意力、流量或商业利益的“锁定”,不再具有互联网开放精神的“隔离”和无法选择的“退出”,使得文艺评论出现了景观化和圈层化的趋势,文艺评论被流量和算法劫持,表达方式日益表演化、浮夸化,难以完成有效的对话;圈层中的舒适区、同温层和过度连接使评论者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排他性,加速了审美固化的形成,导致文艺评论丧失生命力、创造力和行动力。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文艺评论
赋权
景观化
圈层化
反连接
Keywords
social media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empowerment
spectacularisation
circle specialization
anti-connection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早期革命文学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精神诉求
3
作者
陈红旗
机构
嘉应学院中文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143,共3页
文摘
1920年代,一些革命作家产生了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精神诉求,这促使进步文艺界在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构过程中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内涵和外延。1930年代初,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翼理论家的文化观日渐成熟,他们的无产阶级文化诉求促进了左翼文学精神特质的生成。
关键词
革命文艺
无产阶级文化
精神诉求
Keywords
revolutionary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proletarian culture
spiritual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联文学艺术界持不同政见者现象分析
4
作者
郭永胜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6-59,共4页
文摘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参加者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其中尤以文学艺术家和爱好文学的人居多,他们不愿沉默,最早喊出了解冻的呼声,并且甘愿冒着失去工作、社会地位和家庭安宁,甚至面临被捕判刑的危险,在莫斯科马雅可夫斯基广场开始了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活动的先声,勇敢地表明了并一直坚持自己不同于政府的主张。文学艺术界知识分子中的持不同政见者现象无疑与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长期执行的政策有关。
关键词
文学艺术界
持不同政见者
现象
分析
Keywords
literary
and
art
circle
dissidents
phenomenon
analysis
分类号
K106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20年代“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
5
作者
陈红旗
机构
嘉应学院中文系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文摘
20世纪20年代初,政治思潮对新文化运动的介入、教育状况的落后、学术界的内在思想贫困、文化保守主义的“复兴”、封建思想与虚无主义情绪的弥漫等因素,导致“文学革命”口号的力量日趋衰竭。为此,左翼文艺界对“文学革命”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倡“革命文学”等运动,意图谋求新文学发展的新路向。
关键词
文学革命
口号
衰竭
左翼文艺界
Keywords
Literature Revolution
slogan
decl
in
e
Left-w
in
g
literary
and
art
Circl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翼文艺界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和批判
6
作者
陈红旗
机构
嘉应学院中文系
出处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3,共4页
文摘
在“五四”文学革命力量衰竭的过程中,左翼文艺界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促进了“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向。左翼文艺界虽然承认新文化运动两个最基本的精神———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接受西方近代化,但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和批评趋于贬低。
关键词
左翼文艺界
新文化运动
反思和批判
Keywords
Left - w
in
g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ch
in
ese new cultural movement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30年代左翼文艺界视阈的价值指向——鲁迅与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之三
7
作者
陈红旗
机构
广东嘉应学院文学院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77-82,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青年项目(08YJ-04)
文摘
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参与了"文艺大众化"讨论、对"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斗争和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在这一过程中,他展现了超越当时左翼文艺界的价值指向。同时,他的学理透视、论战智慧和精神选择也成就了一种同代人难以企及的生命风度。
关键词
鲁迅
左翼文艺界
视阈
生命风度
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
Keywords
Lu Xun
left - w
in
g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visual threshold
life demeanor
occurrence of Ch
in
ese left - w
in
g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其芳的两次重庆之行
8
作者
周思辉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5-8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高校西迁对西南地区文学发展的影响研究"(13BZW147)阶段性成果
文摘
1944年,何其芳作为知识分子改造的好典型被中共中央派往重庆宣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抗战胜利后,又被第二次派往重庆开展文艺界的统战工作。在重庆期间何其芳宣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受阻,但仍写作了大量的杂文、报告文学,努力践行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开展文艺界统战工作,并与胡风等作家就创作问题展开激烈论争,他也因此逐步由一个唯美主义作家转变成对革命忠诚的文艺战士。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曾作"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的题词,毛泽东的号召得到了何其芳的热烈响应,何其芳在重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的浪漫主义作家。
关键词
何其芳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重庆
宣讲
文艺界统战
思想转变
Keywords
He Qifang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n
art
and
Literature
Chongq
in
g
preach
the united front in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I03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坛的“左”转与新文学“革命”道路的探寻
9
作者
陈红旗
机构
嘉应学院文学院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1-35,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编号:10CZW05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发难与演进(1927-1937)"(编号:09YJC751035)
+1 种基金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科研类项目"世界性的‘红色三十年代’与中国左翼文学的嬗变"(编号:2013WYXM0106)
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演进与嬗变(1927-1937)"(粤财教〔2013〕246号)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20年代,"五四"文学革命者和新生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因为外部政治环境的恶化,持续寻求着合作共赢以及生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在环境变化和时代驱使下,革命文学因与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民族国家命运的结合而演化为一种日渐显赫且影响力很大的文学形态和文艺思潮。进步文艺界的"左"转和对新文学"革命"道路的成功探寻,使得中国新文学进入了革命文学时代。
关键词
文学革命
革命文艺界
新文学
革命文学
Keywords
literary
revolution
revolutionary
art
s circle
New Literatur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民歌运动中的文艺界
10
作者
史星宇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14-122,124,共9页
文摘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展的新民歌运动,文艺界也参与其中。从收集、整理民歌,协助各地出版民歌集,到研究、赞美民歌的艺术价值,展开关于民歌创作手法和诗歌发展道路的两次大讨论,再到参与新民歌的创作、发表许多"民歌体"的作品,文艺界在这场诗歌运动中偏离了健康的轨道。这一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
新民歌运动
文艺界
“大跃进”
Keywords
new folk movement
the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the
Great Leap Forward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后的浪漫-五·四时期作家散论
11
作者
梁敏
机构
广州教育学院
出处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6期22-25,173,共5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五·四”时期作家的文学活动及主张,并认为新浪漫主义文学从兴到衰的历史过程已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
绿社
创造社
"五·四"时期
现代
作家
文学评论
残草社
浪漫主义
中国
文学社团
文学刊物
诗歌
Keywords
May 4th Movement
romanticism,
Ch
in
ese
literary
circles
literary
organization
literary
magaz
in
e
writer
art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新中国文艺的启航:基于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考察
12
作者
潘娜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195-205,255,共12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库2019年度项目“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文艺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的历史经验”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号召下,各路文艺队伍会师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并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这就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散的文艺力量团结凝聚在一起,为新中国的文艺建设组织起一支稳定、可信、可靠的创作队伍。在第一次文代会筹备召开的过程中,文代会党组发挥了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重要作用,奠定了毛泽东文艺方向的指导地位;在大会主体议程外,优秀文艺作品的演出加深了文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各文艺协会的成立为新中国文艺队伍的壮大及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关键词
第一次文代会
全国文联
全国文协
Keywords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literary
and
art
Workers
the
All-Ch
in
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the
All-Ch
in
a Associ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49.23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圈层化”与“破圈”之道
王亚芹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中漫步还是退而却步——论社交媒体与文艺评论的转型
胡疆锋
刘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早期革命文学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精神诉求
陈红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苏联文学艺术界持不同政见者现象分析
郭永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20年代“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
陈红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左翼文艺界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和批判
陈红旗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超越30年代左翼文艺界视阈的价值指向——鲁迅与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之三
陈红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何其芳的两次重庆之行
周思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文坛的“左”转与新文学“革命”道路的探寻
陈红旗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民歌运动中的文艺界
史星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最后的浪漫-五·四时期作家散论
梁敏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
全文增补中
12
新中国文艺的启航:基于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考察
潘娜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