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籍自动校勘的研究和实现 |
常娥
侯汉清
曹玲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2
|
古籍版本异文的自动发现 |
肖磊
陈小荷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3
|
《春秋穀梁传》在先秦时代即有古文文本流传 |
杨德春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6
|
|
4
|
象似性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以李煜词作为例 |
李庆明
吴永莉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4
|
|
5
|
论古代朝鲜女性汉诗创作的感伤特色 |
庄秀芬
马东峰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6
|
《中国古籍总目》的得与失——以《论衡》为例 |
时永乐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由李金发的《弃妇》诗谈古今文学的关联 |
谈蓓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8
|
朝鲜朝汉文小说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
谭红梅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9
|
试论韩国古代汉文小说的美学风格 |
褚大庆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0
|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商榷 |
陶振民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中国古代掘宝母题动植物功能的跨文化探源 |
王立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2
|
“洋译华述”的译书方式述论——以明末至晚清为中心 |
金卫国
|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
2007 |
2
|
|
13
|
从诸子学说到小说文体——论《汉志》“小说家”的文体演变 |
姚娟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4
|
明清小说江淮方言例释 |
王毅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5
|
中国古诗英译的诗体和散体 |
颜学军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6
|
古文不标点断句的文化阐释 |
阚景忠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7
|
以小见大:古诗中美的展现 |
顾正阳
肖凯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从方块白文自造字看白族的语言与民族 |
刘青
|
《昆明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9
|
中国古代文言公案小说的演变轨迹及其文学品格 |
苗怀明
|
《许昌师专学报》
|
2001 |
2
|
|
20
|
舆图版本考订方法探析——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舆图汇编”项目整理工作的分析 |
杨芬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