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fe and Death in the View of Nature:On Keats's Ode to a Nightingale and Tagore's Fruit-Gathering
1
作者 WANG Wei-na 《海外英语》 2018年第7期198-200,共3页
John Keats, a good observer and interpreter of Mother Nature, makes a life-time quest for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meaning of life in his poems. Likewise, Tagore, a world-renowned Indian poet, is also a nature-wors... John Keats, a good observer and interpreter of Mother Nature, makes a life-time quest for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meaning of life in his poems. Likewise, Tagore, a world-renowned Indian poet, is also a nature-worshiper and writes under thedeep influence of European Romanticism.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poets' contemplationupon life and death in their view of nature, focusing on Ode to a Nightingale by Keats and Fruit-Gathering by Tagore, aiming tobetter understand the two great poet's poetics in a comparative dim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w of nature life death KEATS TAGORE
下载PDF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views and life education strategy
2
作者 ZHENG Fanqia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4期69-70,共2页
Throug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life views from some college stud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o get more acquainted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studen... Throug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life views from some college stud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o get more acquainted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students of life view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pecific, feasible and effective suggestions aimed at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at school, and provide strategic thinking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strategy,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to aware of understanding life, cherish life and love life, and then learn to respect life, care for life, accept life and other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ge students life views life education
下载PDF
医学生“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岳鹏 许丽杰 +8 位作者 高丽 徐海红 王凌云 郭巧红 顾思愉 唐倩倩 李朝煜 肖瑶 阚吟诗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基于医学生的需求设计并开展了“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初步评价其效果,以期为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以“围死亡期”为时间框架,课程主线贯穿理论内容及实践主题活动,通过“行走的课堂”体验式实践... 目的:基于医学生的需求设计并开展了“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初步评价其效果,以期为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以“围死亡期”为时间框架,课程主线贯穿理论内容及实践主题活动,通过“行走的课堂”体验式实践教学方式带领医学生直面生死真实场景,提高照护理念和产生照护行动。结果:课程内容包括“生命与关怀”和“死亡与告别”两大理论授课主题及“生命之旅”“照护力量”“自我关怀”“死亡之思”“告别之日”五大实践授课主题。课程初步实践效果好,多方相关利益人群给予课程高度评价。结论:该课程设计合理,实施方案明确、清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医学生对生死问题在思想上的自知和照护行动上的自觉,可推广性强,能够为各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生命关怀 死亡教育 课程设计 教学实施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生安宁疗护态度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4
作者 张婷婷 程怀志 +3 位作者 郭斌 宋佳玮 刘艳瑞 杨秋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安宁疗护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安宁疗护教育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医科大学215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单因素分析和二项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探索医学生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因素。结...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安宁疗护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安宁疗护教育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医科大学215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单因素分析和二项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探索医学生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2152人的安宁疗护态度平均得分为(66.63±9.05)分。不同性别构成、年龄、健康状况、专业、年级、安宁疗护教育接受情况及是否独生子女、学过《医学伦理学》课程等医学生的安宁疗护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专业、健康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和接受安宁疗护教育情况是医学生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性别、专业、健康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接受安宁疗护教育均是影响医学生安宁疗护态度的因素。鉴于此,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应并行推进安宁疗护事业发展,多举措引导医学生直视生命末期的尊严之痛,多维度强化安宁疗护分层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安宁疗护 态度 生死观
下载PDF
基于结构化教育的安宁疗护培训在老年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吴媛 潘黎玲 +5 位作者 邹宝林 于丽琴 刘红霞 曾玉萍 李滢 韦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0期1462-1467,共6页
目的老年病学科护士接受安宁疗护教育的程度影响安宁疗护服务的供给,本研究探讨基于结构化教育的安宁疗护培训对老年科护士死亡相关知识、死亡态度及人生意义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学科7个科室的99名护士... 目的老年病学科护士接受安宁疗护教育的程度影响安宁疗护服务的供给,本研究探讨基于结构化教育的安宁疗护培训对老年科护士死亡相关知识、死亡态度及人生意义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学科7个科室的9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4个科室的护士(n=59)作为观察组,另外3个科室的护士(n=40)作为对照组。培训内容包括:死亡及濒死护理、自杀相关问题、各年龄层对死亡的态度、失落与悲伤护理、死亡及死亡教育概论、死亡理论、法律相关问题、哲学、宗教、民俗的死亡观和丧葬相关问题8个主题。观察组采用基于结构化教育的安宁疗护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安宁疗护培训。两组各培训3个月,干预后采用护士死亡知识调查问卷、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中文人生意义问卷(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C-MLQ)分别评价两组护士的死亡相关知识、死亡态度及人生意义的认同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死亡相关知识水平掌握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死亡态度评价中自然接受、逃离接受评分高于对照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人生意义认同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结构化教育的安宁疗护培训可提高老年科护士死亡相关知识、改善死亡态度及人生意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学科 护士 安宁疗护 死亡态度 人生意义 结构化教育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华人居民死亡素养现状及当代生死教育初探
6
作者 朱明霞 谢淑玲 +1 位作者 黎想 伍慧儿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1-498,共8页
目的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华人居民的死亡素养现状,探讨提升社会大众死亡素养的教育途径。方法采用死亡素养指数量表,包括实践、经验、事实、社区四个维度共29项,对粤港澳大湾区2002位居民进行了死亡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死亡素养平均... 目的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华人居民的死亡素养现状,探讨提升社会大众死亡素养的教育途径。方法采用死亡素养指数量表,包括实践、经验、事实、社区四个维度共29项,对粤港澳大湾区2002位居民进行了死亡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死亡素养平均得分中等(6.70分),其中实践与经验知识得分(7.32分、7.50分)高于事实及社区知识方面(6.20分、6.10分);最薄弱的内容有与刚失去亲人的人谈论丧亲(5.07分)、在家死亡相关法律条例(5.35分)以及对临终者及家属在社区获得支持等。结论粤港澳大湾区华人居民的死亡素养为中等状态,其中社区知识较弱,包括对临终者及照顾者的关注与支持不足。由此提出社区健康教育策略,加强大众生死教育,提升居民死亡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素养 粤港澳大湾区 生死教育
下载PDF
开展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提高医师人文素养
7
作者 衣婷婷 程春梅 +1 位作者 黄湘楠 程喆歆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530-534,539,共6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及癌症患者逐年增长,在疫情阴影笼罩下,人们直面未知和死亡的风险骤升,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了解和认识死亡。医院往往被默认为死亡发生的最终场所,对临床医师更需加强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体现人文精神。该文从死...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及癌症患者逐年增长,在疫情阴影笼罩下,人们直面未知和死亡的风险骤升,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了解和认识死亡。医院往往被默认为死亡发生的最终场所,对临床医师更需加强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体现人文精神。该文从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的相关概念、在医院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我国医学死亡教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教育 临床医师 临终关怀 姑息治疗
下载PDF
生命哲学视域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伦理思考
8
作者 郭邈 李栋 郭颖婕 《现代医院》 2024年第8期1171-1174,共4页
柏格森作为生命哲学的代表,其所倡导的生成式生命观,为个体生命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所构建的生活观,对个体生命的利益共联赋予极大的关怀和爱,其所宣称的直觉体验生死观,为个体重新理解和领会自我生命开辟了伦理学独特视角... 柏格森作为生命哲学的代表,其所倡导的生成式生命观,为个体生命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所构建的生活观,对个体生命的利益共联赋予极大的关怀和爱,其所宣称的直觉体验生死观,为个体重新理解和领会自我生命开辟了伦理学独特视角。在生命观、生活观、生死观视域下,认为生命哲学体现了医患关系本质的价值延伸,其生命观在于唤醒生命意识,是实现医患社会价值的有力支撑,其生活观在于培养生存能力,指向医患间利益共联的独特属性,其生死观在于激发内在动力,找到重新理解和感悟生命的伦理秘钥。同时,借鉴天津某医院处理医患矛盾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未来和谐医患关系的几重思路:加强医患沟通共情,精准服务医疗实践;辩证客观对待医学,做好患者期望值管理;注重人文素养培育,助推医学人文的落地;健全医疗体制机制,强化利益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生命观 生活观 生死观 医患关系 伦理
下载PDF
论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死亡书写
9
作者 周燕 胡作友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莫里森作品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反映了其对黑人群体精神上和生活上需求的关注,显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生死观。结合作者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尝试就莫里森的几部代表性小说中频繁出现的死亡类型和意象进行分析,探究黑人如何完成对个... 莫里森作品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反映了其对黑人群体精神上和生活上需求的关注,显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生死观。结合作者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尝试就莫里森的几部代表性小说中频繁出现的死亡类型和意象进行分析,探究黑人如何完成对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探索,从而更清楚地解悟莫里森如何借死亡的书写来再现黑人不堪回首的悲惨历史,重构黑人民族记忆,明晓莫里森主张多元文化融合的思想以及赋予死亡的意义和情感指向,以期为研究与莫里森有相似政治际遇和生活经历的其他美国少数族裔小说家的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死亡书写 死亡意象 生死观 多元文化
下载PDF
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分析
10
作者 李子琦 范盈盈 +2 位作者 谢晋 刘佳文 柳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完善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在校的427名全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分析全科医学生对生死... 目的了解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完善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在校的427名全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分析全科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的认知与需求。结果63.68%的全科医学生认为开展生死教育非常重要,52.49%的全科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关于开展生死教育相关课程的作用,医学生认为有助于树立正确且积极的生命观与死亡观(80.10%)、提升职业认同感(68.41%)、降低死亡焦虑与恐惧(49.50%)。大部分全科医学生认为开展生死教育的层面应该是学校教育(42.30%)、家庭教育(41.30%)。49.50%的全科医学生表示未学习过专门课程,但在其他课程中涉及过生死教育知识。40.30%全科医学生认为应该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死教育。全科医学生想了解的生死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为生死意识(68.66%)、生命文化(62.94%)、生死知识(57.71%)、生死本质与尊严(51.49%)、生死两安(46.02%)。不同时间接受生死教育的全科医学生在开展生死教育重要性、对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学校开设有关生死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学生对于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但需求较大。全科医学生最早接触生死相关知识的时间会正面影响其对生死教育的认知。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全科医学生的生死教育认知程度,满足其生死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生 生死教育 认知 需求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护生生死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进路
11
作者 黄婷娟 朱迪 +2 位作者 贺舒悦 刘燕 任俊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958-2962,共5页
新医科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向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以生死素养培育为核心的生死教育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医文交融的医学教育新模式及疾病与医学模式的转向要求提升医护生的生死素养,拓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新医科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向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以生死素养培育为核心的生死教育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医文交融的医学教育新模式及疾病与医学模式的转向要求提升医护生的生死素养,拓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基于生死共识的和谐医患关系也要求医文相通。新医科背景下的生死教育内容既包括生命共鸣与死亡认知,还涉及实践反思。教育政策支持与师资的同步培育是实现当前医护生生死教育的基础,情境在场和体验式教学是其重要形式,建立并依托教产研共同体拓展教学内容是保障。探讨医护生生死教育内容有其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同时有助于完善和推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及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生 新医科 生死教育 生死素养 护理教育
下载PDF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先秦儒家的死亡观与人性论
12
作者 杨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78-86,共9页
曾子有疾,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句因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得以广泛流传。将其注解与曾子本人的品格相结合,可见曾子所代表的先秦儒家对死亡所持观念与人性论之间的微妙关系。儒家思想中存在着道德性的死亡观,且由于死亡的伦理意... 曾子有疾,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句因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得以广泛流传。将其注解与曾子本人的品格相结合,可见曾子所代表的先秦儒家对死亡所持观念与人性论之间的微妙关系。儒家思想中存在着道德性的死亡观,且由于死亡的伦理意义及其对善恶判断的影响,使得儒者坚定自身德性。此外,死亡的存在影响了儒家人性论中的先验成分与现实的道德原则,产生善端并驱动善行,进而使将死之人能够遵循善道,发挥教化的伦理价值。这也成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伦理解释,体现了儒家以死立善、以言续道和以善为终的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子 儒家 死亡观 人性论 生死
下载PDF
尊严死的幸福指向
13
作者 杨祖行 王健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31,46,共6页
尊严死是尊重临终主体对生命的自主选择权,不采取无意义的创伤性医疗手段,减轻临终主体的病痛程度,保留其生命尊严。让临终主体的生命无外在干预的情况下自然消逝。在这种语境下的死亡过程,能够从功利主义的苦乐原理、效果论、功利原则... 尊严死是尊重临终主体对生命的自主选择权,不采取无意义的创伤性医疗手段,减轻临终主体的病痛程度,保留其生命尊严。让临终主体的生命无外在干预的情况下自然消逝。在这种语境下的死亡过程,能够从功利主义的苦乐原理、效果论、功利原则三个维度获得道德诠释,有着明显的幸福指向。既指向临终主体的主观幸福,又回应了临终主体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道德难题,指明了在临终状态时死亡与幸福的可匹配性。并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相契合,有着其“应该”性和正当性。对促进尊严死合法化,健全和完善我国民生伦理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严死 主观幸福 道德难题 幸福指向 儒道生死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高校生命教育的路径探析
14
作者 赵丽 刘晴晴 +1 位作者 刘惠 尹玉鑫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9-954,共6页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科学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高校生命教育,有助于完善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生命教育面临着对生命教育重视不够...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科学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高校生命教育,有助于完善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生命教育面临着对生命教育重视不够,大学生生命追求功利化;生命教育形式单一,大学生生命价值感淡漠;生命教育内容不完善,大学生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不足等困境,通过转变生命教育理念,增强人文关怀;打造生命教师队伍,搭建生命化课堂;深化生命教育意义,端正生命态度等实践路径,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育人价值,助力高校生命教育的探索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 高校生命教育 生命化课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妇女幸福生活教育口号研究——基于《新中国妇女》(1949—1966)文本内容的考察
15
作者 刘苧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9,共13页
《新中国妇女》(1949—1966)文本中关于妇女幸福生活教育口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推动妇女教育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视角下,这些口号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妇女的深切关怀,还通过多元化教育手... 《新中国妇女》(1949—1966)文本中关于妇女幸福生活教育口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推动妇女教育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视角下,这些口号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妇女的深切关怀,还通过多元化教育手段促进了妇女的自我提升和社会融入。它们鼓励妇女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实现了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同时,这些教育口号也塑造了新时代妇女的精神面貌,增强了她们对新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理解妇女运动历史与探索幸福生活路径提供了宝贵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妇女幸福生活 《新中国妇女》 幸福生活教育
下载PDF
《唐乾封二年(667)西州高昌县董真英随葬功德疏》再释——兼论天台宗在吐鲁番地区的传播
16
作者 沈奥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27-138,155,共13页
《唐乾封二年(667)西州高昌县董真英随葬功德疏》是吐鲁番出土的一件宗教性随葬文书,记述了董真英逝世的日期、身份、佛教信仰以及其患病期间所做的种种功德。整件文书分为朱书与墨书两部分,朱书部分体现了东汉时期盛行的“生死异路”观... 《唐乾封二年(667)西州高昌县董真英随葬功德疏》是吐鲁番出土的一件宗教性随葬文书,记述了董真英逝世的日期、身份、佛教信仰以及其患病期间所做的种种功德。整件文书分为朱书与墨书两部分,朱书部分体现了东汉时期盛行的“生死异路”观,其性质近似于镇墓文,起到镇墓及保佑生者的作用,墨书部分则罗列了董真英患病期间所做的功德。其中《法华经》等四部天台宗核心经典被连续记载在功德疏上,形成了一个带有天台宗教义思想的佛经体系,反映了天台宗教义思想在西州僧侣间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文书 功德 疏天台宗 生死观
下载PDF
先唐时期枯槁概念的生命哲学内涵
17
作者 管宗昌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8-98,共11页
先唐时期的文献,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枯槁概念,有着丰富的生命哲学内涵。一般情况下,枯槁被用以展现生命的完结和死亡状态,这时的枯槁往往充满对生命逝去的哀婉。死中望生是枯槁的重要内涵,展现出对新生的向往、生命一体化等哲学理念,这... 先唐时期的文献,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枯槁概念,有着丰富的生命哲学内涵。一般情况下,枯槁被用以展现生命的完结和死亡状态,这时的枯槁往往充满对生命逝去的哀婉。死中望生是枯槁的重要内涵,展现出对新生的向往、生命一体化等哲学理念,这集中展现在枯杨生稊和空桑生人的神话传说中。《庄子》则赋予枯槁以具有鲜明道家特色的生命哲学内涵,在庄子笔下枯槁指喻虚寂,象征着保全天性和对生命本真的持守。在先唐另外一个政治话语系统中,枯槁则被视为灾异,呈现为生命的反常状态。这些都集中反映出古人对于生命的高度关注和丰富认知,也塑造出丰富的文学形态、认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 枯槁 生命哲学 死中望生 虚寂
下载PDF
社会文化背景下史诗的英雄观与生死观——以《吉尔伽美什》和《伊利亚特》为例
18
作者 奚文漪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吉尔伽美什》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诞生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下,讲述了国王吉尔伽美什与好友恩奇都一同斩杀恶兽保卫家园,并在恩奇都受惩罚死去后历经艰难险阻寻求永生的故事。《伊利亚特》据传是盲诗人荷马所著著名史诗,诞... 《吉尔伽美什》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诞生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下,讲述了国王吉尔伽美什与好友恩奇都一同斩杀恶兽保卫家园,并在恩奇都受惩罚死去后历经艰难险阻寻求永生的故事。《伊利亚特》据传是盲诗人荷马所著著名史诗,诞生于爱琴海流域古希腊文明下,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英雄阿基琉斯因女俘被主帅阿伽门农所抢愤怒退出战役,又在挚友帕特罗克洛斯战死后重归战场复仇,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吉尔伽美什》和《伊利亚特》都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史诗作品,而两位主人公又具有极为相似的出生和经历。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别分析两部史诗中体现出的英雄观——何谓英雄和生死观——如何面对必然的死亡,进而分析它们各自的诞生背景和所属社会文化的差异,并最终在比较中探寻不同社会文化塑造英雄和对待生死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伽美什》 《伊利亚特》 英雄观 生死观 社会文化差异
下载PDF
生命视域下死亡教育构建的路径探索
19
作者 梁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7-91,94,共6页
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构应对当下和未来的能力,死亡作为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理应成为教育必须关注的命题。死亡教育应包括对死亡的知识理解、态度塑造和行为规范三个维度。系统的死亡教育课程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对死亡的态... 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构应对当下和未来的能力,死亡作为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理应成为教育必须关注的命题。死亡教育应包括对死亡的知识理解、态度塑造和行为规范三个维度。系统的死亡教育课程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对死亡的态度,而且能够在根本上提升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感知。此外,在学校以外的教育场域,诸如家庭、社会、朋辈群体的死亡教育实践都有助于个体构建更科学的死亡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教育 生命价值 路径构建
下载PDF
生命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20
作者 周华 王梦琦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61-65,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的焦虑心理日益严重,生命意志力薄弱,戕害生命等现象频发,这都反映了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多途径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的焦虑心理日益严重,生命意志力薄弱,戕害生命等现象频发,这都反映了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多途径将生命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对大学生明确生命认知、提升生命价值、投身生命实践活动,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促进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观教育 高校 思政课教学 融入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