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i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1
作者 Rui W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8期161-167,共7页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high rate of juvenile delinquency,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social learning theory,this paper expl...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high rate of juvenile delinquency,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social learning theor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social learning theory in the moral education course.From the cognition of the behavior to the selec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model behavior,and finally the selective extemaliz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 symbol to generate the behavior,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ir utility in each stage of the production of moral behavior are analyzed step by step,assist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and cultivating their"key abilities."When students face a complex and diverse social environment,they can make judgments in line with the general moral standards of the society,and then seek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ral standard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and strive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learning theory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下载PDF
Moral Infiltr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Based on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2
作者 董金帅 李鲜花(指导)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 2021年第3期61-66,共6页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systematic scientificknowledge to students,cultivating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but als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permeate moral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systematic scientificknowledge to students,cultivating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but als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permeate moraleducation among student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stage of puberty,and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in their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Teachers should serve as a guide on the aspect of their moral cognition,moraljudgment and moral behavior.English,as an important subject,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elf-efficacy and observation in students’learning.Itis a"good dose"for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Not only will it help teachers to improve thequality of English class teaching,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moral qualities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l education Soci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 English class
下载PDF
基于KAP理论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3
作者 李媛媛 袁玉林 随力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为改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水平,结合知识-态度-行为(KAP)理论,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KAP模型;通过问卷发放和筛选,获取659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网络安全教育对网络安全认知、网络安全态度、网... 为改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水平,结合知识-态度-行为(KAP)理论,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KAP模型;通过问卷发放和筛选,获取659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网络安全教育对网络安全认知、网络安全态度、网络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网络安全教育显著影响网络安全认知、网络安全态度、网络安全行为,其中,网络安全认知、网络安全态度起到独立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法律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实践活动、榜样引领均能直接影响网络安全行为,其中,法律道德教育对网络安全行为的影响最强,知识教育次之,实践活动和榜样引领最弱。在具体作用路径方面,法律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直接效应来影响网络安全行为,知识教育、实践活动、榜样引领主要通过安全认知间接影响网络安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态度-行为(KAP) 网络安全教育 法律道德教育 实践活动 榜样引领 结构方程模型(SEM)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冷思考
4
作者 卞桂平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国之大者”,教材使用应遵循“马工程”教材编排的逻辑性,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一贯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思维,把培养学生的政治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国之大者”,教材使用应遵循“马工程”教材编排的逻辑性,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一贯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思维,把培养学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敏锐力及政治执行力作为首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管理要勇于回应信息时代挑战,贯彻尊重、理解与引导思维,因势利导,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程的教学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评应实现认知与德行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把全过程协同考评贯彻到课程教学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立德树人 课程评价 政治育人
下载PDF
情境学习理论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劳动法与劳动关系”为例
5
作者 贺国荣 任大廷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基于知识生成过程的情境性特点,情境学习理论主张情境化教学。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大致表现为:课程思政德育目标应兼备社会情境性和专业关联性;课程思政元素素材可以着眼于学科专业知识生成过程的历史情境线索、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 基于知识生成过程的情境性特点,情境学习理论主张情境化教学。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大致表现为:课程思政德育目标应兼备社会情境性和专业关联性;课程思政元素素材可以着眼于学科专业知识生成过程的历史情境线索、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学科知识创生提出者的个体背景等方面;采取教学对话和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参与、情感共鸣的情境化教学方法,有助规范性知识的深层理解;情境模拟、观摩走访、课程实习等需要学生行动参与的实践教学,能更好贯通价值认知与价值实践。以具体课程为例,具体展示情境学习理论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学习理论 课程思政 德育目标
下载PDF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方玲玲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课程思政是实现有效育人的重要教学方式。根据当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现状,并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内容,从融入时机、思政元素类型两方面阐述课程思政教学的做法,挖掘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 课程思政是实现有效育人的重要教学方式。根据当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现状,并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内容,从融入时机、思政元素类型两方面阐述课程思政教学的做法,挖掘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促成知识传授、思政教育、价值引领三者有机统一,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此实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基本要求与主要特色: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德育基本理论探讨
7
作者 冉亚辉 余敏 黄泓志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1-25,F0003,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德育提出了重要时代命题,其基本要求主要有:培养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建设高质量德育体系;坚定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影响力的中国德育理论体系;推进德育方法技术的现代化;创新发展德育文化。在新时代德育高质量...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德育提出了重要时代命题,其基本要求主要有:培养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建设高质量德育体系;坚定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影响力的中国德育理论体系;推进德育方法技术的现代化;创新发展德育文化。在新时代德育高质量建设中,要秉持中国德育特色,走出一条中国式德育道路,建构中国德育智慧,积极有效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向世界提供中国德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中国式现代化 基本理论
下载PDF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8
作者 马立国 朱朝磊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实践性强,其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效果三部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从基础理论到观测知识,从点到面建立新型传帮带实践模式,从虚拟任务到实际工程,三方面强化理论和实践结合...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实践性强,其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效果三部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从基础理论到观测知识,从点到面建立新型传帮带实践模式,从虚拟任务到实际工程,三方面强化理论和实践结合;课程兼顾立德树人,将家国情怀、科学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和个人修为等德育工作有机融入课程并有效落地;优化建立阶梯型课程综合考评体系,结合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持续改进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理论实践结合 课程德育 综合考评
下载PDF
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建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5,共7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闪耀着真...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闪耀着真理光芒的教育鸿篇,为新时代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高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以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聚精会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个必须坚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世界观 方法论
下载PDF
自媒体话语生态对德育有效性的消解与重构
10
作者 肖斌 徐鹏 +1 位作者 陈金 李金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话语是人们解释世界、传递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德育的重要载体。自媒体空间的话语生态如一股隐形的力量,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和主流价值观,揭示其消解德育有效性的内在机理,对于指导学校德育话语有效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话语... 话语是人们解释世界、传递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德育的重要载体。自媒体空间的话语生态如一股隐形的力量,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和主流价值观,揭示其消解德育有效性的内在机理,对于指导学校德育话语有效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话语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话语与德育关系视角揭示自媒体话语生态对德育有效性的消解机制,主要表现为:自媒体的多元话语阐释侵蚀了道德认知,话语交互原则解构了宏大叙事,话语控制、规约、削弱了德育权威。为实现德育有效话语重构,需要融合多元话语体系以提升道德理论的阐释力,建立平等对话机制以重构道德叙事的亲和力,创设德育共享语境以强化学校德育的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自媒体话语生态 道德理论 道德叙事 学校德育
下载PDF
基于教育学层面的“课程思政”理论阐释研究
11
作者 曹景龙 郭朝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4-96,99,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是全国各类高校开展和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依据,而从教育学层面出发可以找到“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从教学角度论证了课程思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杜威的教育无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是全国各类高校开展和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依据,而从教育学层面出发可以找到“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从教学角度论证了课程思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从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角度证明了教学与德育的一体性;隐性课程理论从课程角度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并指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切入点;德育理论则给教师提供了“课程思政”建设所遵循的规律、原则以及具体操作的方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育学 德育理论 阐释研究
下载PDF
基于具身德育理论的红色体育文化传承创新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晓晓 王海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127-129,134,共4页
具身德育理论主张德育的身体生成性,这与学校体育及群众体育以身体为载体来培养个人体育品德的内涵相吻合,赋予了传统德育宝贵的时代新意。该文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对红色体育文化传承进行功能转向和创新路径探索,将具身化德育理论充分融... 具身德育理论主张德育的身体生成性,这与学校体育及群众体育以身体为载体来培养个人体育品德的内涵相吻合,赋予了传统德育宝贵的时代新意。该文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对红色体育文化传承进行功能转向和创新路径探索,将具身化德育理论充分融入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中去,为新时代实现红色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德育理论 红色体育文化 传承发展 创新路径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奇 潘贺男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92-94,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化建设为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在新时代以提升育人效果为逻辑旨归,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以新的价值意蕴,形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化建设为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在新时代以提升育人效果为逻辑旨归,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以新的价值意蕴,形成现实挑战,并以此构建新的实践路径,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时代新人的目标愿景照进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师德建设要素及其机制模型构建
14
作者 马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5,共7页
明晰高校师德建设要素对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17份高校师德政策进行解构与编码分析,发现17个维度核心要素和三大核心范畴(师德素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师德保障机制体系),构建出新... 明晰高校师德建设要素对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17份高校师德政策进行解构与编码分析,发现17个维度核心要素和三大核心范畴(师德素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师德保障机制体系),构建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机制理论模型。师德素养具有四要素三维架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具有多路径约束关系,师德保障机制体系通过系统控制促进师德素养的自主建构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落实践行。未来,建议增强师德主体建构能力,完善师德外在制度规约,健全师德发展体制机制,全面赋能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创新和长效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德建设 师德政策 政策文本分析 扎根理论
下载PDF
红色文化场馆具身体验对青年德育的影响机理研究
15
作者 管婧婧 周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青年群体的德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传播红色基因的独特载体,红色文化场馆参观被视为一种体验式德育。基于具身理论,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和自我民族志两种质性研究方法揭示了红色文化场馆参观影响青年德育的内在机理。红色文化场馆... 青年群体的德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传播红色基因的独特载体,红色文化场馆参观被视为一种体验式德育。基于具身理论,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和自我民族志两种质性研究方法揭示了红色文化场馆参观影响青年德育的内在机理。红色文化场馆的具身体验能够促使青年参观者从多维度的场景刺激中接收红色基因,并通过认知和情绪的一系列心理过程继承红色基因,进而通过同化/顺应机制内化为德育结果。另外在从惯习世界进入具身场景又回到惯习世界的过程中,参观者原有的惯习身体会影响场景感知,场景中生成的新德育知识图式会在惯习世界里外化并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德育 具身理论 红色文化场馆 红色旅游
下载PDF
学生德育自我评价的内省传统与日记因应
16
作者 黄小莲 陈嘉锐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学生德育日记自我评价是基于我国近40年来德育评价领域出现的学生道德自我失语问题而提出的改革之钥。溯源儒家心性修养论所倡导的自我内省法,主张在“反省内求”所意指的自我修养中提升德性,以“为仁由己”助推学生“育己立德”的德育... 学生德育日记自我评价是基于我国近40年来德育评价领域出现的学生道德自我失语问题而提出的改革之钥。溯源儒家心性修养论所倡导的自我内省法,主张在“反省内求”所意指的自我修养中提升德性,以“为仁由己”助推学生“育己立德”的德育自主评价目标导向。学生德育日记评价通过学生对道德事件的价值判断唤醒道德自我知觉和道德提升感,实现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在日记叙事的自我反思中完成对道德情感的自我倾诉,发挥道德自豪对道德行为品质的强化功用,寻得道德内疚的疏解路向;适应学生道德动态发展特点,以合其志功的评价导向引导学生关注自身道德纵向发展。日记评价实践路向聚焦于日记自评与语文写作的融合、增值评价与过程评价的联合、自我隐私与坦诚沟通的和合,为学生道德自我评价提供适切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评价 日记 内省传统 儒家心性修养论 学生德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异化的景观表征与消解路径
17
作者 李霄 秦在东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5,共8页
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所形塑的影像元素作为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中,已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的必然选择。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因为对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所呈现的工具与艺术... 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所形塑的影像元素作为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中,已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的必然选择。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因为对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所呈现的工具与艺术性表象过度迷恋,而将教学引向景观社会,导致思政课教学中的部分真实情境被景观所遮蔽,教学主体性隐匿、教学内容程式化以及教学方式形式化等问题凸显,进而导致思政课教学陷入自我向度、价值向度和实践向度的分离,偏离了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将高校思政课教学驱离由“景观”编织的表象世界,需注重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求,实现思政课教学在以“我”为主体的“自我向度”、以内容为引领的“价值向度”和以现实为导向的“实践向度”三重维度的回归,重构思政课教学的“真实境遇”,使思政课教学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轨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教学 景观社会理论 教学异化 消解路径
下载PDF
道德教育叠加影响的机理研究
18
作者 马骏毅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三者的合作并不令人满意。为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合机制,使其各展优势、密切配合,切实增强育人合力,根据美国教育学者爱普斯坦基于“关怀”思想下提出的交叠影响域理论... 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三者的合作并不令人满意。为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合机制,使其各展优势、密切配合,切实增强育人合力,根据美国教育学者爱普斯坦基于“关怀”思想下提出的交叠影响域理论,尝试建立起六种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模式,旨在更好地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德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影响域理论 道德教育 协同育人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丽娟 刘冬播 +5 位作者 王元元 叶红伟 胡小冬 马善峰 于影 高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30-834,共5页
目的: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提高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某医科大学2021级生物科学专业55名学生为观察组,2021级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及生物技术专业84名学生为对... 目的: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提高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某医科大学2021级生物科学专业55名学生为观察组,2021级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及生物技术专业84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日常教学中采用融入案例的导入式教学、PBL教学、视频、讨论等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照组在教学中将思政内容融入传统教学模式。比较2组平时成绩、试卷成绩及期末总评成绩,对比2组知识维度、价值观维度及行为维度满意度,分析成绩与各维度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平时成绩低于对照组(P<0.01),试卷成绩和期末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知识维度各层面、价值观维度层面除价值观维度中内在修养的形成、高尚医德的培养外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行为维度上仅有对义务献血、志愿者服务的参与度和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多途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改善学生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课程思政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高中微德育的开发
20
作者 刘艳丽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232-235,共4页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时代高中德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微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形式,运用生活教育理论,立足细、小、微,关注“微”现象,聚焦“微”问题,搭建“微”平台,提供“微”实践,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良好...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时代高中德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微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形式,运用生活教育理论,立足细、小、微,关注“微”现象,聚焦“微”问题,搭建“微”平台,提供“微”实践,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 微德育 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