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盛唐之音:殷璠《河岳英灵集》之文学批评论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和生 《殷都学刊》 2004年第1期74-77,共4页
In the last period time of Tianbao, Yinpan, who was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from Danyang, finished an selections of poems “He Yue Ying Ling Ji ", which was Libai’s unfinished... In the last period time of Tianbao, Yinpan, who was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from Danyang, finished an selections of poems “He Yue Ying Ling Ji ", which was Libai’s unfinished wish. He was a serious man with specific view on the poems. As Xiaotong , the editor of selections, did, he showed his opinion on the literature by the selections to carry out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t was a model among the selections of poems by the people of Tang Dynasty, and also “a strong voice of flourishing period of Ta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岳英灵集》 殷璠 文学批评论 诗歌 文艺观点 版本 唐代 文学风格
下载PDF
“以唐为师”的日本:从大化改新到天平盛世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明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8-24,共7页
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日本国内的右翼反华势力却甚嚣尘上。回顾中日交往史,日本在中古时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以华为师"阶段,其中又以唐代为最盛。本文对于日本历史中公元七至八世纪从大化改新至天平盛世时,日本统治... 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日本国内的右翼反华势力却甚嚣尘上。回顾中日交往史,日本在中古时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以华为师"阶段,其中又以唐代为最盛。本文对于日本历史中公元七至八世纪从大化改新至天平盛世时,日本统治者"以唐为师",吸收中国盛唐时期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制度的情况进行梳理,以阐释中日和平交流对于日本历史发展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化改新 盛唐情谊 天平盛世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盛世的形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雪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从秦汉开始由于战争及其他原因 ,周边各少数民族即纷纷内徙 ,到魏晋南北朝形成高潮。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 ,积极接受汉文化的熏陶 ,学习和实践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同时 ,也将本民族的优秀成份融入到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生活中去 ,... 从秦汉开始由于战争及其他原因 ,周边各少数民族即纷纷内徙 ,到魏晋南北朝形成高潮。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 ,积极接受汉文化的熏陶 ,学习和实践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同时 ,也将本民族的优秀成份融入到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生活中去 ,在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实践证明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为隋唐盛世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民族融合 隋唐盛世
下载PDF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的全浊声母
4
作者 黄仁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6-441,共6页
从玄应音系、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到希麟音系,汉语全浊声母有相同的对音行为。梵汉对音材料证明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的全浊声母有两个重要特征:1)不送气;2)带同部位的鼻音音色。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的语音基础是长安方言。
关键词 唐五代 佛典音义 音系 全浊声母
下载PDF
“风清骨峻”的审美理想及其全面实现
5
作者 杨红莉 《东疆学刊》 2003年第4期21-28,共8页
刘勰的"风清骨峻"理论无论在《文心雕龙》体系中,还是在中国文论史、美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风清骨峻"的审美理想不仅涵盖了阳刚之美,也包容着阴柔之美,是阳刚和阴柔有机融会共同形成的美学境界。这种美学理... 刘勰的"风清骨峻"理论无论在《文心雕龙》体系中,还是在中国文论史、美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风清骨峻"的审美理想不仅涵盖了阳刚之美,也包容着阴柔之美,是阳刚和阴柔有机融会共同形成的美学境界。这种美学理想的文学实现不是在素有"建安风骨"之称的建安时期,而是在盛唐时期才得以全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清骨峻 审美理想 建安文学 盛唐文学 审美标准 中国古代文论 刘勰 《文心雕龙》
下载PDF
盛唐休闲风气与诗人的别业创作生态
6
作者 王志清 《北方论丛》 2004年第3期13-17,共5页
盛唐是一个休闲的时代 ,休闲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别业山庄的普遍化。而别业的兴盛 ,别业的周边环境 ,别业里的闲逸生活内容和状态 ,改变了士人的隐居方式和生活态度 ,协调了人与自然、政治与自然的关系 ,优化了他们的心理环境 ,形成... 盛唐是一个休闲的时代 ,休闲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别业山庄的普遍化。而别业的兴盛 ,别业的周边环境 ,别业里的闲逸生活内容和状态 ,改变了士人的隐居方式和生活态度 ,协调了人与自然、政治与自然的关系 ,优化了他们的心理环境 ,形成了高雅的皋壤之趣。别业的创作环境 ,使盛唐山水诗的内容、主题和格调发生了重大变化 ,出现了美化环境、闲化心态的诗美主流。这些“非常境”的山水田园诗之逸品 ,正是诗人感悟自然真谛、享受山水外物生命愉悦的休闲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山水诗 别业生态 休闲风气 适意
下载PDF
论王昌龄对盛唐离别诗创作传统的悖离与新创
7
作者 吴昌林 刘泓希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01-105,112,共6页
盛唐时期,离别诗体式已臻于成熟,王昌龄一反主流,放弃已经程式化的离别诗创作传统:在诗歌体式上,悖离主流中具有应酬性的律体诗,转而大量使用短篇绝句和长篇古诗抒写离别真情;在叙景手法上,悖离“沿路叙景”的“隔离”功能,形成了个性... 盛唐时期,离别诗体式已臻于成熟,王昌龄一反主流,放弃已经程式化的离别诗创作传统:在诗歌体式上,悖离主流中具有应酬性的律体诗,转而大量使用短篇绝句和长篇古诗抒写离别真情;在叙景手法上,悖离“沿路叙景”的“隔离”功能,形成了个性化的“临水意境”叙景程式;在意象营造上,发展了“月”意象的联结性,帮助双方情感沟通。王昌龄作写诗离别,纯以一片冰心,毫无应酬,又出于诗人的自觉,避免与人雷同,努力探索出个人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龄 盛唐离别诗 创作传统 悖离
下载PDF
穿越大唐的缕缕芳魂——唐诗中的女性形象述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思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1252-1258,共7页
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时间顺序,简要论述唐诗中各类女性的形象及其变迁,指出:初唐女性题材诗歌以描写宫廷女性的上官体、历史美女题材为主;盛唐时期,除宫廷女性题材、历史美女题材继续大行其道以外,思妇、怨妇、弃妇、征妇、勇... 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时间顺序,简要论述唐诗中各类女性的形象及其变迁,指出:初唐女性题材诗歌以描写宫廷女性的上官体、历史美女题材为主;盛唐时期,除宫廷女性题材、历史美女题材继续大行其道以外,思妇、怨妇、弃妇、征妇、勇妇题材盛行起来;中唐时期,由于战争频仍,有关思妇、怨妇、弃妇、征妇的诗歌题材更多更广,贞妇烈女及妓女题材也有所表现;晚唐诗人不仅关注女性的外貌之美,更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有唐一代,除男性诗人关注女性,写下了有关女性题材的大量优秀诗作以外,不少才华横溢的女性诗人从关注自身的角度出发,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女性形象变迁
下载PDF
试论谢榛“起爆结馀”诗法结构理论
9
作者 何玥蕾 唐芸芸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谢榛“起爆结馀”诗法结构理论源自“起结”结构论命题,符合“以盛唐为法”的诗学标准,强调“起句突然”和“结句有馀”。“起爆结馀”之法作为通往“至法无法”终极创作技巧中的一种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然而然”。但是对初学者而... 谢榛“起爆结馀”诗法结构理论源自“起结”结构论命题,符合“以盛唐为法”的诗学标准,强调“起句突然”和“结句有馀”。“起爆结馀”之法作为通往“至法无法”终极创作技巧中的一种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然而然”。但是对初学者而言,运用“起爆结馀”之法很难实现“自然而然”,谢榛用“起爆结馀”之法改诗也无法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诗家直说》 “起爆结馀” “以盛唐为法” “至法无法” “自然而然”
下载PDF
丝绸之路视域下的盛唐边塞诗研究
10
作者 孙宇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29-32,共4页
唐开元、天宝年间,边塞诗佳作如云。唐代的西域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连接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圣地,为盛唐边塞诗人提供了别样的素材。这些边塞诗在不同地域意境迥异:九曲回肠的陇山有幽咽哽塞的意境;凉州有凉诗的壮... 唐开元、天宝年间,边塞诗佳作如云。唐代的西域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连接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圣地,为盛唐边塞诗人提供了别样的素材。这些边塞诗在不同地域意境迥异:九曲回肠的陇山有幽咽哽塞的意境;凉州有凉诗的壮美;阳关、玉门关有凄凉哀婉的意境。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给盛唐边塞诗人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拓宽了诗人的创作思路。从某种意义上看,丝绸之路的开拓影响了盛唐边塞诗基调,而盛唐边塞诗为丝绸之路演绎出响彻千古的华美乐章,两者交相辉映,为后人研究盛唐边塞诗和丝绸之路留下了宝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盛唐 边塞诗
下载PDF
谫论初盛唐文人的食物书写
11
作者 斯梦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19-124,130,共7页
饮食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初盛唐时期表现十分明显。在当时政治、经济以及对外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文人的诗文、笔记中,有着对食物的丰富书写。这种书写,表现出当时饮食文... 饮食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初盛唐时期表现十分明显。在当时政治、经济以及对外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文人的诗文、笔记中,有着对食物的丰富书写。这种书写,表现出当时饮食文化中豪奢简略的特征,是文人狂放不逊的行为外显与求新求奇的心理表现。同时,亦是当时社会食风流变与文学雅俗走向的重要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盛唐 食物书写 粗犷豪奢 由雅入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