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hmitt, Kant,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flecting the Problems of Just War, Unipolarism, and Political Realism
1
作者 Oliver Hidalg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3期180-192,共13页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he work of Immanuel Kant was hitherto reflected in terms of the liberal paradigm, particularly of the democratic peace, whereas Carl Schmitt was predominantly associated wit...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he work of Immanuel Kant was hitherto reflected in terms of the liberal paradigm, particularly of the democratic peace, whereas Carl Schmitt was predomin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assumptions of political realism or--at least for a short period Nazi imperialism. However, these differences seem to have taken a back seat since both thinkers have been adopted to legitimate the convictions of imperial liberalism. In contrast, this article will show that Schmitt and Kant have essentially more in common than generally assumed but do precisely argue against just war theory,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s, and a unipolar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Kant's liberal and Schmitt's illiberal theory do not apply to the classical paradigms of intemational relations. Instead, Schmitt's Political Theology and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 will be compared along with the antagonistic logic (and ethics) of political existentialism and a peaceful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states and nations. Considering the contemporary crisis of world order, it should be even plausible that the two dominating paradigms of futur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ight be formed by Kantian and Schmittian premises. Thu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not to match Kant and Schmitt once again with the usual approach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ut to stretch it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spectrum by extracting the inventive contribution both thinkers made to important topics of 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t just war LIBERALISM REALISM Carl Schmitt unipolar world
下载PDF
Nation from Village: The Evolving Landscape for Rural Wome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2
作者 Wang Xiangxian Du Fangq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3年第4期108-133,共26页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during China's rapid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three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occurred successively in Ding County, Hebei Province. These events illustrate the g...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during China's rapid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three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occurred successively in Ding County, Hebei Province. These events illustrate the gradual broadening of the horizons of some rural women: shifting from the Confucian expectation that "women's rightful place is in the home" to a gradual extension into the public domain. The Zhaicheng village system took the first small step in breaking the Confucian gender norms by promoting female education in public spaces, yet it did not truly challenge the fundamental gender order of males outside the home and females within it. The Mass Education Movement saw the emergence of the first group of professional women in rural Ding County. However, they faced social exclusion as a consequence of entering the public domain. The Zhaicheng system and the gender-based teaching practices during the Mass Education Movement sowed the seeds of the impending tension and conflict experienced by women juggling dual roles within and outside the family. Amidst the bloodshed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ar of Liberation(wars of Resistance and Liberation), female warriors, through sacrifice and devotion, ventured into the newly expanded public sphere of war, yet traditional gender norms continued to confine their broadened horizons to a transient phase in their lives. A collective examination of these three major occurrences shows that the gradual broadening of horizons for rural women in Ding Count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was inherent in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the village, embodying the idea that the modern nation was gradually emerging within the village in the concept of "nation from vill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s rightful place is in the home Zhaicheng village system Mass Education Movement wars of Resistance and liberation Ding County(Ting Hsien)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岳区林业建设述论
3
作者 贺文乐 《古今农业》 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太岳区是华北地区战略要地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林区。民国前期,阎锡山政府施行“六政三事”,该区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战争影响,太岳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太岳区是华北地区战略要地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林区。民国前期,阎锡山政府施行“六政三事”,该区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战争影响,太岳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开展了以植树造林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建设。通过采取出台政策、广泛宣传与典型示范等革命化举措,太岳区林业建设在增加森林面积与保持水土流失等方面产生了一些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该区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岳区 林业建设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下载PDF
《满铁剪报》中东北抗战英文报道翻译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4
作者 张林影 温思容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满铁剪报》是满铁调查部选用近170份中日西文等多语种报刊,将涉及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相关文章剪裁下来制作而成的专题剪报,是日本侵华的铁证,史料价值珍贵,但因语言障碍鲜有学者对其英文报道进行翻译研究。本研究对《满铁剪报》进行了... 《满铁剪报》是满铁调查部选用近170份中日西文等多语种报刊,将涉及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相关文章剪裁下来制作而成的专题剪报,是日本侵华的铁证,史料价值珍贵,但因语言障碍鲜有学者对其英文报道进行翻译研究。本研究对《满铁剪报》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其中的英文报道文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满铁剪报》东北抗战英文报道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抗战类新闻翻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铁剪报》 英语新闻 翻译问题与策略 东北抗战
下载PDF
TOWARDS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5
作者 Suzannah Linto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7年第2期217-277,共61页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s businessman Henri Dunant. This contribution challenges that narrative for overlooking, or being ignorant of, the way that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the captured enemy fighter. Traces of some of the critical principles about humane treatment that we see in our present law can actually be found in much older societies from outside of Europe. A more accurate and representative way of understanding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can and must be crafted, with the prevailing Euro-centric account balanced with practices, cultures and faiths from elsewhere. The quest to achieve more humane treatment in armed conflict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battle of the intellect. Narratives and conceptualisations that are more inclusive, recognising and appreciating of the ways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likely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communicating humanitarian ideals. This work adopts a new method of approaching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over time and space. This new framework of analysis uses six cross-cutting themes to facilitate a broader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develop a more sophisticated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he first theme is how older and indigenous societies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The second focuses on religions of the world, and what they teach or require. The third section examines the matter of martial practices and codes of ethics for combatants in certain societies. The fourth category engages with colonisation and decolonisation, and regulation (or non-regul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of war. Fifth is the issue of modernisation and the impact it has had on armed forces and fighters, including on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The final issue is the shift towards formalised agreements,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bilateral agreements and then the multilateral codification exercise that began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continues to this day. This framework for analysis leads into a final chapter, presenting a fresh and holistic view on the evolution of prisoner of war protec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t provides a different way of looking at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starting with this effort at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capture ENEMY fighters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prisoners of war humane treatment slavery ransom exchange killing abuse ancient societies indigenous people Hammurabi's Code religion Christianity Islam Hinduism Judaism Buddhism Sikhism martial codes ethical codes cultural norms Japan india West Africa East Africa CRUSADES Western Europe USA Henri Dunant colonisation decolonisation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Geneva Conventions1949 Additional Protocol Additional Protocol context evolution modemisation codification global understanding new perspective
原文传递
红色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与时代启示——以东北解放区印钞厂为例
6
作者 石玥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实践历程伴随着红色金融机构的发展变迁。东北解放区的印钞厂作为东北红色金融机构的重要代表,见证了东北红色金融事业的起承转合。东北解放区的各家印钞厂于战争条件下艰苦创业,在时局动荡的环境中辗转迁移,从无到有... 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实践历程伴随着红色金融机构的发展变迁。东北解放区的印钞厂作为东北红色金融机构的重要代表,见证了东北红色金融事业的起承转合。东北解放区的各家印钞厂于战争条件下艰苦创业,在时局动荡的环境中辗转迁移,从无到有,转战南北,从分区到统一,在货币印制、货币斗争、金融创新、支援战争、开展经济建设、稳定生产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扎根于东北解放区印钞厂的红色金融人更是以艰苦奋斗、坚定信念、甘于奉献、追求卓越、实事求是、金融为民的精神,为新时代金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奋进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金融 金融机构 东北解放区 印钞厂
下载PDF
解构与反抗:抗战时期东北在地作家城市风景书写
7
作者 王琪 王桂妹 《写作》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抗战时期,不同于东北流亡作家群以热烈的怀乡之情“远观”被侵略者践踏的故乡风光,更与东北地区的日、朝、俄等国作家及部分中国作家为迎合殖民统治所营构的“如画风景”殊异,一大批深感殖民之痛和殖民之恶却又无力逃离的东北在地作家,... 抗战时期,不同于东北流亡作家群以热烈的怀乡之情“远观”被侵略者践踏的故乡风光,更与东北地区的日、朝、俄等国作家及部分中国作家为迎合殖民统治所营构的“如画风景”殊异,一大批深感殖民之痛和殖民之恶却又无力逃离的东北在地作家,以“在地凝视”的切近与深刻,描摹了城市不同空间的黑暗污秽风景,展现出殖民压迫下真实的东北社会境况,揭露了日本侵略者鼓吹的“王道乐土”的真实面貌,控诉了殖民统治的罪恶,表达了对殖民掠夺的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东北在地作家 城市风景 解构与反抗
下载PDF
1947—1949年中原解放区货币发行探析
8
作者 陈硕 刘文钰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为了使解放区的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缓解财政困难,中原局决定成立中州农民银行,发行中州钞,作为中原解放区的本位币。为了保障中州钞的顺利发行,中原局决定准备金以银元、物资为主,辅币以流通券为主;中州钞的发行途径,以公营商店卖货、... 为了使解放区的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缓解财政困难,中原局决定成立中州农民银行,发行中州钞,作为中原解放区的本位币。为了保障中州钞的顺利发行,中原局决定准备金以银元、物资为主,辅币以流通券为主;中州钞的发行途径,以公营商店卖货、银行货币兑现、财政税收、经费开支、工农商业贷款为主,根据实际进行扩展。中原局解放区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恢复与发展,为人民币的发行及解放军南下作战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金融工作特别是干部的培养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中原解放区 中州钞 货币发行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制定与调适
9
作者 于化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0,共17页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只有付诸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达到改造国家与社会的目的。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则是实现两者有机联结的关键环节。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最后斗争中,尤其是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之后...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只有付诸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达到改造国家与社会的目的。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则是实现两者有机联结的关键环节。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最后斗争中,尤其是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之后,应该怎样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当时乃至在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对他们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这一问题再次被提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面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总路线,坚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根本方针和原则,在实践中积极进行探索和调适,注意纠正“左”的和右的偏向,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体系,并且被载入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确定与积极的实践效应,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政治领导力的突出表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民族资产阶级 统一战线 党的政策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的“八一”建军节纪念研究
10
作者 程莎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3-129,共7页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纪念日,也是中国共产党表达政治诉求和进行民众动员的重要时刻。解放战争时期的“八一”建军节,中共不断凸显“八一”符号与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创建的关系,强调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的重要性,进而广...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纪念日,也是中国共产党表达政治诉求和进行民众动员的重要时刻。解放战争时期的“八一”建军节,中共不断凸显“八一”符号与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创建的关系,强调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的重要性,进而广泛开展拥军、优军、劳军和参军等民众动员工作,且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八一”建军节的民众动员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军拥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生动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的力量之源。通过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八一”建军节纪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力量如何运用纪念日表达政治诉求和进行民众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 “八一”建军节 民众动员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黑龙江地区的妇女干部培养研究
11
作者 刘大勇 韩子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53-56,共4页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在黑龙江地区广泛、深入地领导发动妇女投入自我解放运动,中共中央火速派遣一大批妇女干部来到黑龙江,领导黑龙江妇女在土地改革、大生产、支前运动等各项运动中展现“她”力量,同时结合实际,鼓励培养当地妇女干部,形...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在黑龙江地区广泛、深入地领导发动妇女投入自我解放运动,中共中央火速派遣一大批妇女干部来到黑龙江,领导黑龙江妇女在土地改革、大生产、支前运动等各项运动中展现“她”力量,同时结合实际,鼓励培养当地妇女干部,形成了一套具有时代特点和黑龙江地区特色的妇女干部培训机制,为建设坚固的后方根据地、支援前线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强大的力量,同时对新时期妇女干部的培养贡献了一系列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黑龙江地区 妇女干部
下载PDF
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历史溯源、承接创新与变革发展
12
作者 华伟 李勃 彭煜云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创举,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兵学思想,受到了西方近代以后军事理论的影响,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精髓,孕育于严酷曲折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实... 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创举,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兵学思想,受到了西方近代以后军事理论的影响,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精髓,孕育于严酷曲折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既体现了防御与进攻、持久与速决、整体与局部、外线与内线、“以农村为依托”与“进攻中心城市”的辩证关系,也包含了避实击虚的作战原则及“非线式作战”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思想,又历经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因而对我们今天的备战打仗仍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战略进攻 兵学思想 军事理论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二七”纪念与支前立功运动——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刘莉 《山东工会论坛》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二七”纪念对工人阶级进行了发展工业生产、支援前线的战争动员。各边区和解放区工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通过多种方式从物质和精神上双重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阶级树立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思想觉悟...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二七”纪念对工人阶级进行了发展工业生产、支援前线的战争动员。各边区和解放区工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通过多种方式从物质和精神上双重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阶级树立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思想觉悟。在这场职工运动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一些领导干部犯了错误,但中共对此及时进行了总结和纠正,保障了支前立功运动的顺利进行。这场以“二七”纪念发起的职工运动,不仅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支持,而且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二七”纪念 支前立功运动
下载PDF
流离与失序:解放战争时期流亡学生的状况——以《大公报》和《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
14
作者 张铉禹 《西部学刊》 202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北方学生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欺骗、裹挟之下向南方迁移,形成了流亡学生群体。民营报纸《大公报》与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都对流亡学生群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大公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报道,为学生发声。《中央日... 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北方学生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欺骗、裹挟之下向南方迁移,形成了流亡学生群体。民营报纸《大公报》与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都对流亡学生群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大公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报道,为学生发声。《中央日报》作为国民政府的“喉舌”,报道则显得含混、矛盾甚至对学生进行批评。通过对新闻报道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当时流亡学生处境的悲惨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流亡学生 《大公报》 《中央日报》
下载PDF
东北解放区文艺报刊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再思考
15
作者 于瑾 高云球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东北解放区作为新中国文艺政策与文学创作的试验田,其在三年中所形成的文艺报刊文献资料对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迄今为止,已整理和出版了为数众多的东北文艺报刊文献集,并同时有大量依据报刊文献资料对东北解放区文艺的研究... 东北解放区作为新中国文艺政策与文学创作的试验田,其在三年中所形成的文艺报刊文献资料对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迄今为止,已整理和出版了为数众多的东北文艺报刊文献集,并同时有大量依据报刊文献资料对东北解放区文艺的研究成果发表。然而,鉴于新的历史时期的研究需求,东北解放区文艺报刊文献资料整理工作仍存在诸多空白与局限,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以期为推进东北文化发展史和文艺创作史的研究提供坚实的档案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解放区 文艺报刊 文献整理
下载PDF
1947年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与政府应对
16
作者 唐涛 《理论观察》 2024年第3期86-91,共6页
1947年鼠疫再次袭卷东北大地,为防止鼠疫蔓延和稳定东北时局,成立不久的东北解放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随着各类防疫人员的安排、各级防疫组织的启动、各种防疫规章制度的出台、各项具体防疫措施的落实,鼠疫的蔓延得到了有效地控... 1947年鼠疫再次袭卷东北大地,为防止鼠疫蔓延和稳定东北时局,成立不久的东北解放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随着各类防疫人员的安排、各级防疫组织的启动、各种防疫规章制度的出台、各项具体防疫措施的落实,鼠疫的蔓延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防疫效果较为显著。这一系列应对措施不仅展现了东北解放区政府的危机应对机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地方公共防疫体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防疫体系 东北解放区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城市工作站的历史考察——以晋察冀中共太原城市工作站为例
17
作者 武晓华 《晋阳学刊》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城市工作站在配合我党与国民党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晋察冀中共太原城市工作站在当时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下因地制宜发展党组织,采取独特方式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积极开展秘密派遣工作,依靠群众,...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城市工作站在配合我党与国民党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晋察冀中共太原城市工作站在当时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下因地制宜发展党组织,采取独特方式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积极开展秘密派遣工作,依靠群众,巧妙地开展对敌斗争,从而开创了太原及周边地区地下党工作的新局面。不仅如此,太原城市工作站还协助解放军侦察并绘制东山地形图和阎军的工事图,选派50名地下党向导配合解放军夺取东山,秘密绘制太原城防图并成功送达解放太原前线指挥部等,为太原解放做出了彪炳史册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太原城市工作站 晋察冀根据地 太原战役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小说再解读——以工农“诉苦运动”为中心
18
作者 苗家豪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9-155,共7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乡村”与“工厂”是小说所附着的两大重要场域,与这两大场域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土地改革”与“工厂接收”。纵观两种路线上的代表作品,“土地改革”的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乡村”与“工厂”是小说所附着的两大重要场域,与这两大场域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土地改革”与“工厂接收”。纵观两种路线上的代表作品,“土地改革”的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与“工厂接收”相关的有草明的《原动力》《火车头》。这四部作品都贯穿了“诉苦运动”这一重要政治环节,作品中“诉苦运动”的运行过程常处于“有苦难诉”的状态,将“诉苦运动”的“政治因素”和“有苦难诉”的成因作为主要视点,钩沉出小说中“土地改革”与“工厂接收”中“诉苦运动”的联动与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土地改革” “工厂接收” “诉苦运动”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的文化统战阵地——以《新文化》半月刊为中心
19
作者 孔娜 肖琳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文化统战是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创办了《新文化》半月刊。初创期就首次在上海刊载毛泽东讲话,吹响集结文化界的号角;发展期则关注时局动态,凝聚文化界统战力量;成熟期的内容丰富多样,... 文化统战是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创办了《新文化》半月刊。初创期就首次在上海刊载毛泽东讲话,吹响集结文化界的号角;发展期则关注时局动态,凝聚文化界统战力量;成熟期的内容丰富多样,充分发挥文化统战阵地作用。《新文化》半月刊广泛团结文化界进步人士,揭露国民党专制统治,指引了文化界前进方向,对反内战第二条战线的巩固和推动彻底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上海 文化统战阵地 《新文化》半月刊
下载PDF
《新华日报》关于东北抗战的话语建构(1938—1945)——以九一八纪念报道为中心
20
作者 洪富忠 杨贺然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党报,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喉舌。每年九一八纪念日之际,该报在社论、本报启示等版块刊发大量九一八纪念主题的文章。之所以大幅报道,一方面因为九一八事变在抗日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党报,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喉舌。每年九一八纪念日之际,该报在社论、本报启示等版块刊发大量九一八纪念主题的文章。之所以大幅报道,一方面因为九一八事变在抗日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因为《新华日报》自身的历史定位及报道需要。揆诸话语产出,与九一八纪念仪式筹备的预动员、文本撰写群体的主观情感以及素材的择取相联系。而“东北抗战”话语的内容建构,既涵括了斥责日军暴行和关注东北的普遍性要素,又包含了“抗战”“团结”等多重话语的交织,其言说归依于“抗战到底”和“收复一切失地”。《新华日报》以九一八纪念报道为中心的话语建构,其政治功能在于明确了东北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凝聚了社会各界抗战力量以及保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在地缘和政党关系演变等诸多状况下关注东北的政治诉求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东北抗战 九一八纪念 中国共产党 话语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